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帕霉素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侵袭、迁移及炎症因子TNF-α、 IL-6、MIP-1α的影响
1
作者 邱志方 张蝶念 易荣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4期2082-2088,共7页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APA)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侵袭、迁移,以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晶状体HLE-B3细胞系,分为Con组、H_(2)O_...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APA)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侵袭、迁移,以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晶状体HLE-B3细胞系,分为Con组、H_(2)O_(2)组、H_(2)O_(2)+RAPA组、Y组、RAPA+Y组和RAPA+A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测定细胞活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TNF-α、IL-6和MIP-1α表达水平;采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基因、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B)法测定EMT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细胞活力实验结果显示,选择50μmol/L的H_(2)O_(2)作为造模条件进行后续实验,选择20 nmol/L RAPA加入TGF-β1/Smads信号通路抑制剂LY2109761和激活剂SRI-011381进行TGF-β1/Smads信号通路验证实验。与Con组比较,H_(2)O_(2)组TNF-α、IL-6、MIP-1α表达水平,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N-钙粘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及纤维粘连蛋白(FN)的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TGF-β1、p-Smad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E-钙粘蛋白(E-cadherin)的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和Smad7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H_(2)O_(2)组比较,H_(2)O_(2)+RAPA组和Y组TNF-α、IL-6、MIP-1α表达水平,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N-cadherin、Vimentin及FN 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TGF-β1、p-Smad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E-cadherin 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和Smad7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H_(2)O_(2)+RAPA组比较,RAPA+Y组TNF-α、IL-6、MIP-1α表达水平,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N-cadherin、Vimentin及FN 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TGF-β1、p-Smad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E-cadherin 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和Smad7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RAPA+A组TNF-α、IL-6、MIP-1α表达水平,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N-cadherin、Vimentin及FN 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TGF-β1、p-Smad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E-cadherin 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和Smad7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RAPA可显著抑制H_(2)O_(2)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HLE-B3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抑制EMT进程,并且缓解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Smads通路的信号转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晶状体上皮细胞 雷帕霉素 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s信号通路 过氧化氢 侵袭 迁移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晋红敏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2年第7期84-88,共5页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及对眼表泪液系统及角膜上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笔者医院就诊的80例(共110眼)翼状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n=40,56眼)、联合组(n=...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及对眼表泪液系统及角膜上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笔者医院就诊的80例(共110眼)翼状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n=40,56眼)、联合组(n=40,54眼)。单一组采用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采用泪膜破裂时间(Tear film rupture time,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IT)评估两组眼表泪液系统变化情况,采用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评分(Corneal epithelial fluorescein staining score,FL)评估两组角膜上皮功能,同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联合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较单一组明显短,美学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IL-6、TNF-α、VEGF水平明显降低,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单一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BUT、SIT明显增大,且联合组明显大于单一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4、6个月两组FL评分明显降低,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单一组(P<0.05)。Pearson参数分析提示BUT、SIT与IL-6、TNF-α、VEGF水平呈明显负相关(P<0.05),而FL评分与IL-6、TNF-α、VEGF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组术后1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单一组(P<0.05)。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应用于翼状胬肉患者中可获得更理想的美学效果,且有效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对改善患者眼表泪液系统和角膜上皮功能以及降低复发率方面有明确优势,有临床推广应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 移植 泪膜 角膜上皮功能 复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