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0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科类毕业生就业服务与指导——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为例
1
作者 段晓辉 《西部素质教育》 2017年第4期73-73,共1页
为了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文章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为例,围绕当前农科类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从强化基础工作,丰富指导形式;强化教师的教育作用,合力推动就业;强化党员的示范作用,实现精准帮扶;强化就业市... 为了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文章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为例,围绕当前农科类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从强化基础工作,丰富指导形式;强化教师的教育作用,合力推动就业;强化党员的示范作用,实现精准帮扶;强化就业市场的导向作用,扩展合作空间;强化基层意识,畅通创业渠道五个方面对农科类毕业生就业服务与指导策略进行了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科类毕业生 就业形式 就业服务 就业指导
下载PDF
高校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实践——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2
作者 李利敏 于英翠 +1 位作者 任武刚 王健 《中国林业教育》 2024年第2期7-10,共4页
实验技术人员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科研队伍的基本成员,实验教学质量及科研水平取决于其综合素质的高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实验技术人员面临着新时代的挑战,应从职业素养、业务能力、管理及协调组织能力等方面努力提高... 实验技术人员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科研队伍的基本成员,实验教学质量及科研水平取决于其综合素质的高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实验技术人员面临着新时代的挑战,应从职业素养、业务能力、管理及协调组织能力等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通过坚持按需设岗实施分类管理、健全考评机制强化激励导向和设立专项基金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参与科研等措施,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通过创新招聘机制、完善培训体系、创新用人机制等进一步提升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优化实验技术队伍结构。最后,结合案例和实际数据进一步阐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技术人员 队伍建设 实验教学质量
下载PDF
农学类专业课程组建设的实践探索——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3
作者 唐亚坤 孙优优 +1 位作者 冯永忠 李萍 《中国林业教育》 2024年第2期49-52,共4页
随着农林高校专业建设的发展,课程组作为一种基层教学组织形式应运而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类专业课程组建设中存在课程组建设制度不健全、课程组内教师之间和课程组之间缺乏沟通交流、课程组长选拔困难、课程组建设成效考核方式单... 随着农林高校专业建设的发展,课程组作为一种基层教学组织形式应运而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类专业课程组建设中存在课程组建设制度不健全、课程组内教师之间和课程组之间缺乏沟通交流、课程组长选拔困难、课程组建设成效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为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提出以下措施来完善课程组建设:①出台课程组建设管理办法,对课程组设置、课程组规模、课程组运行及职责、课程组考核及奖励等作出详细规定;②构建“教学研究—听课观摩—教学竞赛”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③建立课程组长选拔及培养机制;④创建团队建设、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效果4个维度的课程组建设效果评价体系,以期为其他农林高校开展课程组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高校 农学类专业 课程组建设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资源环境类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4
作者 李明 王铁成 郭俏 《中国林业教育》 2023年第2期1-5,共5页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对资源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资源环境类专业下设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资源环境科学等4个专业,在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中面临着课堂教学重知识传授...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对资源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资源环境类专业下设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资源环境科学等4个专业,在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中面临着课堂教学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训练、学生前期缺乏系统的科学技能训练、对毕业论文与创新创业训练的关系认识不足、学生对创新创业训练的积极性不高且个人“软实力”不强等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提出采取以下应对措施以加强资源环境类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一是注重课堂教学与综合能力训练的结合,为创新创业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编写科学研究方法指南,增加投入以完善辅助材料的配置,为加强科学技能训练提供保障;三是落实本科生导师制,强化毕业论文和创新创业训练的过程性指导;四是加强创新创业项目与教师科研的结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五是开设创新创业专题讲座,提高学生个人的“软实力”。通过上述举措,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取得了突出的课外学术成果,并在毕业后获得了良好的职业发展;同时,教师也取得了显著的教改成果,实现了学生与教师的“双赢”。实践证明,资源环境类专业制定的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方案提高了创新创业训练的针对性,为新型培养模式的构建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加强了教师指导,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资源环境类专业 本科生 创新创业训练
下载PDF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专业“土壤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阿凤 吕家珑 王旭东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45期162-163,共2页
针对目前"土壤学"的教学现状普遍存在的问题,如理论教学偏多,实践技能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等方面内容较少,通过教学实践,总结林学专业"土壤学"教学改革应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 针对目前"土壤学"的教学现状普遍存在的问题,如理论教学偏多,实践技能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等方面内容较少,通过教学实践,总结林学专业"土壤学"教学改革应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要结合科研与时俱进把本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学 教学改革 林学专业
下载PDF
双语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博弈分析——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GIS课程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青峰 石宝峰 +1 位作者 刘京 王琤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4期1-3,共3页
从地理信息系统(GIS)课程双语教学与博弈论的关系出发,通过对博弈模型中参与教学双方的教学效果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就教师层面,教师的英语水平、学校对教师的课程评价、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影响GIS课程双语教学的关键;就学生层面,... 从地理信息系统(GIS)课程双语教学与博弈论的关系出发,通过对博弈模型中参与教学双方的教学效果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就教师层面,教师的英语水平、学校对教师的课程评价、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影响GIS课程双语教学的关键;就学生层面,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和理解能力是制约GIS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博弈论 教育教学
下载PDF
农林院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设置与完善——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梦云 常庆瑞 杨香云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18期167-168,99,共3页
地理信息系统随着现代技术与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近年来在各个领域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迅速发展。各高等院校以自身的学科优势为基础,在GIS和遥感类课程得到重视的同时,恰当地调整其他相关专业课程设置,突出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本文通... 地理信息系统随着现代技术与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近年来在各个领域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迅速发展。各高等院校以自身的学科优势为基础,在GIS和遥感类课程得到重视的同时,恰当地调整其他相关专业课程设置,突出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本文通过我校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善,实践教学环节的完善,强化教学、生产、科研三者紧密结合,培养既熟悉农业生产过程,又掌握GIS应用技术的高级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课程设置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农林类院校GIS专业课实验教学改革探讨——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GIS实验教学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粉玲 付金霞 杨香云 《中国林业教育》 2014年第3期53-56,共4页
针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GIS实验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科研成果带动实验教学的思路和途径。通过实验课程改革,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对地理和农林类实际空间问题的理解、分... 针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GIS实验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科研成果带动实验教学的思路和途径。通过实验课程改革,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对地理和农林类实际空间问题的理解、分析和解决能力,强化了团队协作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农林特色
下载PDF
农林院校GIS专业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付金霞 张青峰 +1 位作者 李粉玲 杨香云 《中国林业教育》 2015年第5期20-24,共5页
针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GIS(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专业发展趋势和实践教学过程的层次性和循序渐进性特征,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构建了"多层次、渐进式、系统化"的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 针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GIS(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专业发展趋势和实践教学过程的层次性和循序渐进性特征,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构建了"多层次、渐进式、系统化"的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环节质量评估与保障体系,从而提高了学生利用GIS知识和工具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全面系统地提升了学生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多层次 渐进式 系统化
下载PDF
基于“双一流”的西部高校环境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夏天骄 郭学涛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0年第7期78-79,共2页
“双一流”建设开启了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时代,也为环境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文章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探索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通过调整生源结构、建立一流师资队伍、凝练特色专业方向、改革研究生培... “双一流”建设开启了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时代,也为环境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文章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探索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通过调整生源结构、建立一流师资队伍、凝练特色专业方向、改革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依托重点实验室与企业平台等举措优化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以适应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对环境领域高层次人才的战略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西部高校 环境学科 研究生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大学本科生选修课程的情况分析——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发启 王健 《中国林业教育》 2012年第3期50-53,共4页
根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2007、2008、2009和2010级学生的成绩表,分析了他们的选课情况,发现学生的选修课受培养方案的制约很大。当培养方案中标注了"指定选修课"时,所选课程的门类相对集中... 根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2007、2008、2009和2010级学生的成绩表,分析了他们的选课情况,发现学生的选修课受培养方案的制约很大。当培养方案中标注了"指定选修课"时,所选课程的门类相对集中,反之,则相对分散。分散的程度在通识类课程中表现最为突出,主要原因是由于学生的个人兴趣所导致的。同时,选修课的实用性缺乏、内容重复、新知识点少等原因,使学生对选修课程的期望值受到影响。为此,提出了明确选修课的目的,优化选修课内容,加强选修课的管理,为学生选课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等措施,全面提高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修课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本科生
下载PDF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现代地图学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与设计
12
作者 刘梦云 常庆瑞 齐雁冰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32期279-281,共3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增加,近年现代地图学优质课程的建设变得尤为迫切。本文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硕士学位课——"现代地图学"为对象,采用多方面调查、多方面探讨等方法,实现课程体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增加,近年现代地图学优质课程的建设变得尤为迫切。本文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硕士学位课——"现代地图学"为对象,采用多方面调查、多方面探讨等方法,实现课程体系的完善与更新,系列化优秀教材的选用与教学平台的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完善,以及考核方式的改进,达到学研结合、与时俱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多种途径、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多阶段、多形式组合的研究生学习效果考核评价方式,进而提升学生掌握地图学知识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化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现代地图学 研究生优质课程 课程建设
下载PDF
审核评估背景下学院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的实践与探索——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13
作者 王红 《科教文汇》 2018年第27期148-149,共2页
学院接受教育部审核评估,是针对本科教学工作开展的评估活动,是高校开展自查自建、自我完善及整改提高的重要途径,也是有效推进高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关键举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多年办学经验基础上,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现状,以审核评... 学院接受教育部审核评估,是针对本科教学工作开展的评估活动,是高校开展自查自建、自我完善及整改提高的重要途径,也是有效推进高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关键举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多年办学经验基础上,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现状,以审核评估为契机,系统性研发出学院本科教学评估审核项目、审核要素、审核要点等指标体系和基本状态数据库评价系统。并连续实施三年,在开展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构建校内自我评估机制、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核评估 学院评估 指标体系 实施方案 评估效果
下载PDF
在本科生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探索——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为例
14
作者 何海龙 董小璐 +2 位作者 王进鑫 吴发启 王健 《创新教育研究》 2020年第6期1038-1044,共7页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是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幸福感提升的重要抓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简称水保专业)长期以来一直重视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并取得了显著...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是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幸福感提升的重要抓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简称水保专业)长期以来一直重视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课程思政的历史出发,从水保专业实践与课堂教学的结合、水保专业课程与行业标准的结合等方面阐述了水保专业与课程思政的关系。分析了水保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指出课程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缺乏科学的课程体系设计、学生及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参差不齐、课程思政的考核和评价体系较为模糊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如下建议:在水保专业构建全面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增强创新教学力度,提高教育者自身素养;加强教师间及师生间的联系,提升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效应;完善考核和评价制度,注重课程思政教育的成果评价。同时,把教师科研成果与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知识,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学生科研素质,提高学生专业凝聚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推动水保专业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教育 专业课教学 协同育人 水土保持
下载PDF
在本科生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探索—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为例
15
作者 何海龙 董小璐 +2 位作者 王进鑫 吴发启 王健 《水土保持》 2020年第4期45-51,共7页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是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幸福感提升的重要抓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简称水保专业)长期以来一直重视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并取得了显著...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是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幸福感提升的重要抓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简称水保专业)长期以来一直重视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课程思政的历史出发,从水保专业实践与课堂教学的结合、水保专业课程与行业标准的结合等方面阐述了水保专业与课程思政的关系。分析了水保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指出课程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缺乏科学的课程体系设计、学生及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参差不齐、课程思政的考核和评价体系较为模糊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如下建议:在水保专业构建全面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增强创新教学力度,提高教育者自身素养;加强教师间及师生间的联系,提升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效应;完善考核和评价制度,注重课程思政教育的成果评价。同时,把教师科研成果与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知识,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学生科研素质,提高学生专业凝聚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推动水保专业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教育 专业课教学 协同育人 水土保持
下载PDF
黄土高原资源环境数据库中科技文献摘录数据的管理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明航 李够霞 +1 位作者 吴开超 刘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6-188,共3页
通过对科技文献中的科学数据特性的分析,采用B/S数据库体系结构以及合理的安全和用户管理策略,应用O racle数据库系统,建立了面向用户的数据查询和用户自主管理数据的网络数据库管理平台。数据的选编突出黄土高原生态研究的区域特色和... 通过对科技文献中的科学数据特性的分析,采用B/S数据库体系结构以及合理的安全和用户管理策略,应用O racle数据库系统,建立了面向用户的数据查询和用户自主管理数据的网络数据库管理平台。数据的选编突出黄土高原生态研究的区域特色和重大科技需求,偏重生态因子、生态过程的试验、监测数据收编,同时注重数据的基础性、客观性、历史性特点。对于时空跨度较大的生态研究来说,本数据库无疑是一个具有历史价值的、专业特色突出的科学研究基础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文献 科学数据 数据库 黄土高原
下载PDF
不同水氮环境下玉米品种的产量稳定性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差异
17
作者 王辉 陈亚飞 +3 位作者 许吉利 殷俐娜 王仕稳 邓西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84,共14页
为深入解析不同玉米品种对水氮环境的适应机制和产量形成过程,通过8个玉米品种在6种水氮处理组合下的田间试验,采用加性主效应和乘性互作(AMMI)模型分析各玉米品种在不同水氮环境下的产量稳定性,探讨这些品种产量构成因素以及干物质积... 为深入解析不同玉米品种对水氮环境的适应机制和产量形成过程,通过8个玉米品种在6种水氮处理组合下的田间试验,采用加性主效应和乘性互作(AMMI)模型分析各玉米品种在不同水氮环境下的产量稳定性,探讨这些品种产量构成因素以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差异。结果表明,‘军育535’、‘强盛388’、‘美豫22’和‘盛育367’为产量稳定性较高的品种,‘先耕303’、‘秦龙14’、‘西蒙M1711’和‘金北516’为产量稳定性较低的品种。稳定性较高品种的百粒重以及吐丝期穗和成熟期籽粒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分配系数显著较高,但灌溉和施氮后,稳定性较低品种的百粒重增幅分别比稳定性较高品种提高21.64%和49.22%。补灌处理后,稳定性较低品种的吐丝期穗和成熟期籽粒干物质积累量增幅比稳定性较高品种分别提高14.92%和24.79%,分配系数增幅分别提高58.40%和34.68%;施氮处理后,稳定性较低品种的吐丝期穗和成熟期籽粒干物质积累量增幅比稳定性较高品种分别提高46.96%和27.55%,分配系数增幅分别提高57.93%和61.19%;补灌和施氮后,稳定性较低品种产量增幅分别为5.91%和97.02%,从而使其在W0N0处理下产量比稳定性较高品种低9.60%,但在W1N2处理下提高0.50%。综上,稳定性较低的品种对增施氮肥或补充灌溉的响应更为敏感,其在较优的水氮条件下可表现出更显著的增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水氮调控 AMMI模型 产量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下载PDF
农业科技期刊名词的规范化应用——以“盐胁迫”“NaCl胁迫”为例
18
作者 马勤 杨继涛 琚彤军 《今传媒》 2024年第1期62-66,共5页
农业科技期刊中科技名词的不规范使用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必须尽快加以纠正和规范,以保障科技文献信息的有效传播和交流。本研究以“盐胁迫”和“NaCl胁迫”正误辨析为例,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并依照相关规范,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生物、农业和... 农业科技期刊中科技名词的不规范使用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必须尽快加以纠正和规范,以保障科技文献信息的有效传播和交流。本研究以“盐胁迫”和“NaCl胁迫”正误辨析为例,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并依照相关规范,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生物、农业和环境等学科涉农期刊的文献调查数据。结果表明:“盐胁迫”和“NaCl胁迫”是农业科技期刊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名词,但使用情况比较混乱,缺乏规范和统一;造成科技名词不规范使用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科技名词的正确认识,重视程度和宣传力度不够。基于此,提出科技名词的规范化使用必须引起规范制定部门、科技工作者和出版从业者等多方的共同重视,有必要从更高层次上增强已审定公布名词的权威性和约束力,以实现规范性名词在农业科技期刊中的全面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期刊 科技名词 规范化使用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高等农业院校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19
作者 王小娟 王效琴 田霄鸿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第7期50-53,共4页
环境微生物学研究是认识和缓解气候变化以及保障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文章针对“双碳”背景下国家对高等农业院校资源环境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通过将碳中和知识与“环境微生物学”专业课程有机融合,在课堂上进行科研拓展... 环境微生物学研究是认识和缓解气候变化以及保障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文章针对“双碳”背景下国家对高等农业院校资源环境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通过将碳中和知识与“环境微生物学”专业课程有机融合,在课堂上进行科研拓展,为学生打通学研通道以及建立灵活性的多元化课程考核方式等措施,对学校环境科学专业的环境微生物学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初探。在授课效果达到课程目标的同时,使学生从本质上理解“环境微生物”与“双碳”目标达成之间的关系,以满足国家“双碳”发展战略需求下对资源环境类专业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高等农业院校 环境微生物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西北地区小麦生产环境风险时空特征
20
作者 张婷婷 范子晗 +3 位作者 常乐乐 李哲 卢明 张岁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8-256,共9页
利用CROPWAT模型和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西北地区2005—2020年小麦生产的投入、环境风险和水分需求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西北地区氮、磷、钾平均肥料投入量分别为238、142、62.5 kg·hm^(-2);农药、柴油、种子、人工的投... 利用CROPWAT模型和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西北地区2005—2020年小麦生产的投入、环境风险和水分需求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西北地区氮、磷、钾平均肥料投入量分别为238、142、62.5 kg·hm^(-2);农药、柴油、种子、人工的投入量分别为4.35 kg·hm^(-2)、1.26 L·hm^(-2)、305 kg·hm^(-2)、771 h·hm^(-2)。西北地区平均小麦产量3.68 t·hm^(-2),排放温室气体3589 CO_(2)-eqkg·hm^(-2),土壤酸化潜值87.0 SO_(2)-eqkg·hm^(-2),消耗能量3.3×10^(8) J·hm^(-2)。肥料投入对温室气体排放和能量消耗的贡献最大,分别达到86.5%和77.8%;农作阶段在土壤酸化潜值中贡献率最高,占比达90%以上。西北地区小麦生产平均需水量为331 mm,平均灌溉需水量为227 mm,平均作物水分盈亏指数为-65.7%。相较于2004年,2020年小麦生产单产增加了37.7%,种植面积降低了6.55%。氮、磷、钾肥的投入较2004年分别上升48.6%,40%和115%。农药和柴油投入量在17 a间的差异较大;人工投入呈逐步降低趋势,较2004年下降了50.8%。种子投入在17 a间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1年达到最高值346 kg·hm^(-2)。与2004年相比,2020年的单位面积温室气体排放量、土壤酸化潜值和能量消耗分别提高了54.1%,57.3%和31.7%。西北地区小麦生产的需水量、降雨量和灌溉需水量在时间尺度上无明显变化。西北地区不同省(区)小麦生产中的生态环境风险和需水规律存在较大差异。内蒙古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土壤酸化潜值、能量消耗和灌溉需水量占据西北地区小麦生产最高环境代价,但需要最高的灌溉量。山西的降雨量最高,同时在温室气体排放量、土壤酸化潜值和能量消耗的环境风险方面呈较低水平,说明山西省具有小麦生产最低的综合生态环境风险和最低的灌溉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环境风险 CROPWAT模型 生命周期评价 西北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