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北历史文化暨宋代府州折家将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
作者 高建国 《榆林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56-61,共6页
2015年7月6日,由延安大学、榆林市文广局、府谷县委县政府联合主办的“陕北历史文化暨宋代府州折家将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陕西省府谷县隆重召开。会议共收到论文40篇,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 2015年7月6日,由延安大学、榆林市文广局、府谷县委县政府联合主办的“陕北历史文化暨宋代府州折家将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陕西省府谷县隆重召开。会议共收到论文40篇,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山西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山大学、香港树仁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府谷县 延安大学 地方经济 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开发 横山县 陕北地区 西安电影制片厂 旅游资源保护 中国宋史研究会
下载PDF
山西贤将:折可适与府州折氏文武风气的转变
2
作者 高建国 《宋史研究论丛》 CSSCI 2017年第2期382-392,共12页
释居简为南宋著名'援儒入释'的文僧,其著作《北磵文集》收录了居简所撰赋、记、铭、赞等文章,婉丽明畅,是考察宋代'儒释融摄'的重要文献。《北磵文集》几经明清人之手,屡次翻刻,并于南宋元初传至日本。国内现藏《北磵... 释居简为南宋著名'援儒入释'的文僧,其著作《北磵文集》收录了居简所撰赋、记、铭、赞等文章,婉丽明畅,是考察宋代'儒释融摄'的重要文献。《北磵文集》几经明清人之手,屡次翻刻,并于南宋元初传至日本。国内现藏《北磵文集》宋残本及明清诸本,日本藏有覆宋全本,可补足之阙,对于研究宋代禅宗文集版本具有重要意义,国内诸本亦有较大的校勘价值,不可轻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简 北磵文集 版本 日本
下载PDF
折家将文献考论(一)
3
作者 高建国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16-120,共5页
折家将在北宋是一个拥有世袭知州特权的边将豪族,随着其国破家亡的历史命运,有关其家族的文献记载数量减少、零散分布在诸多史籍中。而近几十年来陆续出土的折氏家族成员墓志,构成了研究其家族历史和地方文史的重要文献。系统地梳理和... 折家将在北宋是一个拥有世袭知州特权的边将豪族,随着其国破家亡的历史命运,有关其家族的文献记载数量减少、零散分布在诸多史籍中。而近几十年来陆续出土的折氏家族成员墓志,构成了研究其家族历史和地方文史的重要文献。系统地梳理和研究有关折家将的历史文献,并对出土的折氏成员墓志进行详细介绍和解读,有助于夯实和推进折家将、陕北历史文化等相关领域的历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府州 折氏 将门 墓志
下载PDF
折家将文献考论(二)
4
作者 高建国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18-123,共6页
府州折家将是北宋唯一一支拥有世袭知州特权的边将豪族。金元以来,折家将在史料中难觅踪影,至清代地方志才关注到其家族几方碑志;后陆续出土的新墓志吸引了更多学者予以关注,相关学术论述不断出现。新近出土的七方墓志,更丰富了折家将... 府州折家将是北宋唯一一支拥有世袭知州特权的边将豪族。金元以来,折家将在史料中难觅踪影,至清代地方志才关注到其家族几方碑志;后陆续出土的新墓志吸引了更多学者予以关注,相关学术论述不断出现。新近出土的七方墓志,更丰富了折家将历史文化的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结合折家将研究回顾,对出土墓志进行详细介绍和解读,有助于推进府州折家将及陕北历史文化研究等相关领域的历史研究深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折家将 新墓志
下载PDF
神木县北宋徐德墓志铭补释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建国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2-75,共4页
陕西省神木县曾出土《宋故秉义郎徐府君墓志铭》志石一方。墓主徐德是麟府路的一名下级武官,曾参与北宋几次较大的军事行动,如熙宁九年讨伐安南、元丰四年攻陷宥州的战役,以及麟府路军与西夏军在接壤地区发生的青岗岭、厮罗川、龙横川... 陕西省神木县曾出土《宋故秉义郎徐府君墓志铭》志石一方。墓主徐德是麟府路的一名下级武官,曾参与北宋几次较大的军事行动,如熙宁九年讨伐安南、元丰四年攻陷宥州的战役,以及麟府路军与西夏军在接壤地区发生的青岗岭、厮罗川、龙横川、青鱼河四次战斗;徐德担任都虞候的府州威远军,是由府州厢军升格的禁军;而他担任巡检的保德军沙谷渡,则是麟府路与河东路之间在黄河上的主要军政、商贸渡口,地位极为重要。徐德墓志文还部分反映了麟州的文风、宗教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德 富良江 威远军 北宋 西夏
原文传递
北宋府州折氏与党项族的关系——兼论唐末五代时期陕北地区的民族变迁
6
作者 高建国 《西北民族论丛》 CSSCI 2017年第2期137-150,420-421,共16页
唐末五代时期,因党项族的崛起,历史上居住于陕北地区的鲜卑、突厥、回纥及吐谷浑等族,随着历史洪流而党项化,并成为党项族重要的组成力量。夏州李氏与府州折氏是党项人中最重要的两支军政力量,但因其族源的不同,虽在当时同属党项,但最... 唐末五代时期,因党项族的崛起,历史上居住于陕北地区的鲜卑、突厥、回纥及吐谷浑等族,随着历史洪流而党项化,并成为党项族重要的组成力量。夏州李氏与府州折氏是党项人中最重要的两支军政力量,但因其族源的不同,虽在当时同属党项,但最终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末五代 陕北 党项族 府州折氏
原文传递
试析唐宋地方志书财赋事目的流变——从陆广微《吴地记》所载唐苏州税额疑点说起 被引量:1
7
作者 顾成瑞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5-68,共14页
作为研究唐代两税法的重要史料,陆广微《吴地记》所载苏州税额存在疑点。一方面,先在县级范围合计两税、榷利额,后析分送使、留州、上供额的形式,与唐后期当地的具体实践不符;另一方面,从《吴地记》成书直至明中叶的数百年间,其他吴地... 作为研究唐代两税法的重要史料,陆广微《吴地记》所载苏州税额存在疑点。一方面,先在县级范围合计两税、榷利额,后析分送使、留州、上供额的形式,与唐后期当地的具体实践不符;另一方面,从《吴地记》成书直至明中叶的数百年间,其他吴地志书在登载前代税额时,从未征引过这一记述。志书中财赋事目的出现及变化与中唐以降赋税征管制度的演进相伴:唐宋之际的图经已记载两税元额;南宋时期地方自主纂修的志书,则将赋税化的榷利额纳入其中,并有意记述征调明细和地方官均赋减额的举措;元志大体延续宋志之例;明初朝廷基于财政集权体制确定了方志登载赋税的统一体例。《吴地记》有关财赋的记载,不符合其主体内容编纂年代——唐后期的志书体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地记》 税额 财政体制 方志事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