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7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服务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西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常雅慧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0期103-105,共3页
社会工作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与操作性,要求学生以一种主体的状态参与教学情境,感悟和领会社会工作技巧。"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需求。因此,在借鉴"服务学习"与"项目导向"教学... 社会工作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与操作性,要求学生以一种主体的状态参与教学情境,感悟和领会社会工作技巧。"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需求。因此,在借鉴"服务学习"与"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服务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强调将社会工作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以服务项目为载体,以"参与式""嵌入式"教学理论为指导,以服务团队形式开展,引导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完整、真实的服务场域中产生学习动机,理解掌握理论方法,促发团体动力,亲身体验并策划服务项目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项目 社会工作 主体性
下载PDF
清末民初西北大学法政教育探讨
2
作者 刘建仓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7-149,共3页
清末民初,以西北大学为中心的西北地区法政教育,屡开风气之先。创办学校学报,研讨法政学术,宣传介绍先进的法政思想;开设学术时事辩论会,师生辨研法理,分析解决现实政治问题;引进师资,派出留学生,研习西学,开放办学。其法政教育学科课... 清末民初,以西北大学为中心的西北地区法政教育,屡开风气之先。创办学校学报,研讨法政学术,宣传介绍先进的法政思想;开设学术时事辩论会,师生辨研法理,分析解决现实政治问题;引进师资,派出留学生,研习西学,开放办学。其法政教育学科课程体系完善,教师思想先进、治学严谨,培养了一批优秀法政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政教育 学报 辩论会 西学
下载PDF
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信用卡消费行为研究——以西安市西部大学城高校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常雅慧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34-36,共3页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信用卡市场发展迅速,信用卡日渐成为大学生持有并使用的新兴消费工具。通过对陕西省西部大学城大学生信用卡消费行为现状展开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普遍存在信用卡使用率低、理财知识匮乏、风险意识薄弱等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 信用卡消费 调查研究
下载PDF
对大学生“公务员报考热”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英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1年第2期84-85,92,共3页
大学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许多大学生选择加入报考公务员的大军,大学校园里出现了报考公务员的热潮。本文试图通过对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的原因分析,提出一些建议与对策,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以此实现成功就... 大学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许多大学生选择加入报考公务员的大军,大学校园里出现了报考公务员的热潮。本文试图通过对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的原因分析,提出一些建议与对策,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以此实现成功就业的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务员 职业优势 理性选择
下载PDF
科学知识社会学对库恩哲学的继承与发展
5
作者 韩小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0期14-15,共2页
科学知识社会学与库恩哲学在历史上有着密切的关系,库恩哲学为科学知识社会学提供了认识论基础,提供了历史主义的方法论启示,并提供了一种跨学科的工作模式。科学知识社会学继承并发展了库恩的哲学,具体表现在强纲领的出现以及相对主义... 科学知识社会学与库恩哲学在历史上有着密切的关系,库恩哲学为科学知识社会学提供了认识论基础,提供了历史主义的方法论启示,并提供了一种跨学科的工作模式。科学知识社会学继承并发展了库恩的哲学,具体表现在强纲领的出现以及相对主义的彻底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知识社会学 库恩哲学
下载PDF
法社会学视阈下体育社会组织解纷机制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建仓 盖文亮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0-154,167,共6页
体育社会组织解纷机制适应体育纠纷专业技术性、多样性、社会性等特点,克服了单一诉讼解纷机制的不足。运用法社会学分析体育社会组织解纷机制的权力来源即交往权力和教化权力,指出理性商谈是体育社会组织解纷的基本原则,其内部法人治... 体育社会组织解纷机制适应体育纠纷专业技术性、多样性、社会性等特点,克服了单一诉讼解纷机制的不足。运用法社会学分析体育社会组织解纷机制的权力来源即交往权力和教化权力,指出理性商谈是体育社会组织解纷的基本原则,其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和外部竞争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构建体育社会组织解纷机制的基本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社会组织 法社会学 体育纠纷 机制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中国化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国庆 李巾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0-64,共5页
为了全面考察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中国化的进程,探索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在中国发展的规律,运用历史分析和归纳研究的方法,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作了概括论述。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早期社会学基础理论研究... 为了全面考察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中国化的进程,探索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在中国发展的规律,运用历史分析和归纳研究的方法,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作了概括论述。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早期社会学基础理论研究,毛泽东对中国社会结构、人民内部矛盾的深刻分析,“社会学需要赶快补课”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学研究四个主要阶段,这四个阶段是一脉相承、不断推进的,通过研究,以期对和谐社会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发展有所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中国特色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从社会学视角看择偶中的“门当户对”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宏 《西安社会科学》 2010年第4期30-31,共2页
"门当户对"作为一种择偶观,在中国传统社会是人们在择偶过程中所选用的择偶标准,并且影响了中国青年几千年的择偶观念。现在一提到"门当户对",很多人却简单的把它看成是封建社会落后和腐朽的观念。其实,"门当... "门当户对"作为一种择偶观,在中国传统社会是人们在择偶过程中所选用的择偶标准,并且影响了中国青年几千年的择偶观念。现在一提到"门当户对",很多人却简单的把它看成是封建社会落后和腐朽的观念。其实,"门当户对"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及现实价值的。本文试图从"门当户对"的含义、历史演变及社会学的一些理论视角对其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 门当户对 择偶
下载PDF
透视食品安全问题中的社会学迷思 被引量:3
9
作者 郭彦朋 《社会工作》 2012年第7期91-93,共3页
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让笔者反思这个病态社会的百态,阐述了当今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社会与人都沦为单向度以及社会越轨致使社会解组三个社会学的议题。同时笔者指出价值引导、公民精神的培养和社会控制是解决当今社会失范问题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风险社会 单向度社会 社会越轨
下载PDF
社会学视角下的年味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彦朋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98-100,共3页
阐述春节习俗改变的现状和内在因素,认为春节作为中国传统礼俗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符号,对于中国人来说具有重要的情感意义。同时对年味的散淡进行解读和分析,提出中国乡土文明是否已经无法适应这个聚变的社会的问题,希望能够对继承和保护... 阐述春节习俗改变的现状和内在因素,认为春节作为中国传统礼俗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符号,对于中国人来说具有重要的情感意义。同时对年味的散淡进行解读和分析,提出中国乡土文明是否已经无法适应这个聚变的社会的问题,希望能够对继承和保护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味 文化堕距 需求多样性 文化自觉
下载PDF
农村籍大学生城市社会化问题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小虎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1期74-76,180,共4页
依据对20名农村籍大学生的调查,阐述了农村籍大学生的城市社会化过程及特点,分析了农村籍大学生在城市社会化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关键词 农村籍大学生 社会化 再社会化 城市社会化
下载PDF
社会学视角下对国内情感类节目火爆现象的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树文 蒋小纯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8期47-48,共2页
近年来,国内各地方电视台为迎合观众的需要,纷纷开办情感类节目应对收视竞争。运用社会学解释和分析,期待情感类节目朝着良性健康方向发展。
关键词 情感类节目 女性主义 沉默螺旋
下载PDF
余天休社会学思想探析
13
作者 刘莹 王莺莺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22,共6页
余天休是中国社会学学科初创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1922年他组织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社会学学术团体——"中国社会学会",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社会学学术研究刊物——《社会学杂志》,发表了大量社会学方面的文章,提出&q... 余天休是中国社会学学科初创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1922年他组织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社会学学术团体——"中国社会学会",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社会学学术研究刊物——《社会学杂志》,发表了大量社会学方面的文章,提出"移民殖边,复兴西北"等社会学思想。余天休心系民族复兴,以实现中国近代化为抱负,为中国早期社会学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天休 社会学思想 移民殖边 复兴西北
下载PDF
探索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从哲学视阈论析和谐社会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占军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7期32-33,44,共3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和践行,为了解决中国当今现实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在发展的进程中达到一种相宜相生、和睦相处、和衷共济的融洽状态;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和践行,为了解决中国当今现实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在发展的进程中达到一种相宜相生、和睦相处、和衷共济的融洽状态;和谐社会的价值就是和谐社会对人的功效和积极推动作用,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代价值,从根本上就是推动我国人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 和谐社会 当代价值
下载PDF
论哲学社会科学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15
作者 傅明 呼毅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4期66-71,共6页
从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出发 ,到江泽民同志进而提出了“创新动力论”,并筹划建立完善当代中国“国家知识创新体系”,说明我国的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不仅面对着大量的自然科技新问题 ,而且面对着一系列哲学社会科学新问题 ,... 从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出发 ,到江泽民同志进而提出了“创新动力论”,并筹划建立完善当代中国“国家知识创新体系”,说明我国的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不仅面对着大量的自然科技新问题 ,而且面对着一系列哲学社会科学新问题 ,亟待创新解决。江泽民同志最近的三次讲话表明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解决这些新问题中的创新功能 ,是不可替代的 ,它构成了中国知识创新体系的难以或缺的主导子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泽民 国家知识创新体系 哲学社会科学 科学
下载PDF
20世纪初西北高等教育史上的社会主义之争
16
作者 刘建仓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8-140,共3页
1913年,西北大学师生在雄辩会上关于"社会主义能否实行今日之中国"的辩论,集中反映了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在西北的传播。从西北高等教育史的角度来看,早期马克思主义在西北的传播,主要依靠清末民初留日学生的介绍。西北大学... 1913年,西北大学师生在雄辩会上关于"社会主义能否实行今日之中国"的辩论,集中反映了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在西北的传播。从西北高等教育史的角度来看,早期马克思主义在西北的传播,主要依靠清末民初留日学生的介绍。西北大学师生在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尽管受历史的局限,但能认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能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提出国家社会主义的主张,为我们今天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思想方法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辩论 西北 传播
下载PDF
浅谈统计分析方法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
17
作者 刘莹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1期42-44,共3页
介绍了统计学的发展历程以及社会统计学在我国的发展情况,阐述了社会学研究过程中对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应用。
关键词 社会学研究方法 统计学 统计描述 统计推论
下载PDF
社会学意识与社会学专业教育
18
作者 高志奇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0年第1期61-62,共2页
社会学意识与社会学专业教育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社会学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而是需要长久的锻炼,而社会学专业教育承担着社会学意识的培养任务,为此,要通过改进和规范社会学专业教育培养模式,来培养及提高学生... 社会学意识与社会学专业教育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社会学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而是需要长久的锻炼,而社会学专业教育承担着社会学意识的培养任务,为此,要通过改进和规范社会学专业教育培养模式,来培养及提高学生的社会学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意识 社会学专业教育 关系 培养
下载PDF
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功能再探
19
作者 胡义成 付明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6,共6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系包括江泽民同志所提出的“创新动力论”,以及由此导出的当代中国“国家创新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不仅面对着大量的自然科技新问题,而且尤其面对着一系列哲学社会科学新问...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系包括江泽民同志所提出的“创新动力论”,以及由此导出的当代中国“国家创新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不仅面对着大量的自然科技新问题,而且尤其面对着一系列哲学社会科学新问题,亟待创新解决。胡锦涛同志提出十四个“如何”的问题,也代表着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创新功能的深情呼唤。继江泽民和胡锦涛多次讲话后,中共中央2004年3号文件的下发进一步表明,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解决这些新问题中的创新功能,绝对是不可替代的;它构成了中国创新体系的难以或缺的主导子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国家创新体系 江泽民 哲学社会科学
下载PDF
以国家创新体系的名义告别轻视社会科学之风——再论哲学社会科学无可替代性
20
作者 胡义成 付明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5-10,共6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系,包括江泽民同志所提"创新动力论",以及由此导出的当代中国"国家创新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不仅面对着大量的自然科技新问题,而且面对着一系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系,包括江泽民同志所提"创新动力论",以及由此导出的当代中国"国家创新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不仅面对着大量的自然科技新问题,而且面对着一系列哲学社会科学新问题,亟待创新解决。胡锦涛同志提出十四个"如何"的问题,也代表着国家创新体系对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创新功能的深情呼唤。继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多次讲话后,中共中央2004年3号文件的下发进一步表明,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解决这些新问题中的创新功能,的确是不可替代的,它构成了中国创新体系的难以或缺的主导子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国家创新体系 哲学社会科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