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寒武纪水母化石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1
作者 韩健 李国祥 +2 位作者 久保田信 王星 欧强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4-33,共10页
简述了水母的早期化石记录,并根据华南寒武系发现的立方水母干群化石,讨论了祖先型水母的辐射对称、躯体构型、生活史、生活习性,以及外骨骼的形成特征,推测水母类在寒武纪大爆发初期先于两侧对称动物基本完成其高级分类单元的宏演化。... 简述了水母的早期化石记录,并根据华南寒武系发现的立方水母干群化石,讨论了祖先型水母的辐射对称、躯体构型、生活史、生活习性,以及外骨骼的形成特征,推测水母类在寒武纪大爆发初期先于两侧对称动物基本完成其高级分类单元的宏演化。寒武纪的水母在生活习性上可以分为底栖固着型和游泳型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武纪 宽川铺生物群 澄江生物群 刺细胞动物 两侧对称动物 外骨骼
下载PDF
寒武纪冠轮动物化石研究进展与假体腔动物的实证起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志飞 张志亮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4-41,共8页
冠轮动物(Lophotrochozoa,即Spiralia)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非蜕皮类原口动物,包括许多不同的动物门类。目前主要分为三个支系,即由软体动物、环节动物、纽形动物、腕足动物、帚虫动物和星虫动物门组成的担轮动物(Trochozoa),由环... 冠轮动物(Lophotrochozoa,即Spiralia)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非蜕皮类原口动物,包括许多不同的动物门类。目前主要分为三个支系,即由软体动物、环节动物、纽形动物、腕足动物、帚虫动物和星虫动物门组成的担轮动物(Trochozoa),由环口动物、内肛动物和苔藓动物门组成的群居虫类(Polyzoa),以及由许多小的动物门类组成的扁形动物(Platyzoa)。最近,寒武纪大爆发期间冠轮动物的形态和系统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群居动物和扁形动物两大冠轮分支的化石记录几乎仍是空白。最近,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所对新近收集的400多个瘤状杯形虫(Cotyledion tylodes Luo et Hu,1999)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表明澄江化石库中早期发现的这类疑难类化石可能代表一类具骨骼的干群内肛动物。研究表明这类生物身体呈高足杯形,由杯形萼部和圆柱形的固着柄组成,固着柄的末端具有盘状的吸盘,用以附着在其他生物的外骨骼或身体上。杯体内具有U形的消化道,两端分别洞开于口和肛门,均包围在由一圈可自由伸缩的柔韧触手组成的纤毛环内。然而与现生的假体腔内肛动物相比,瘤状杯形虫个体较大,身体高度可达8~56 mm,身体表面覆盖一层疏松或紧密排列的圆形或椭圆形的骨片。另外,化石观察表明瘤状杯形虫固着柄的中央具有杯体向后延伸的体腔,属于有体腔类动物。因此,现生内肛动物体腔的丧失可能是衍征(apomorphy),其微型的身体以及解剖和体壁的简化可能是动物小型化作用(miniaturization)的结果,或者是现生内肛动物群居附着生活的适应性演化有关。具骨骼干群内肛动物的发现对理解早期冠轮生物的系统演化和相互关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武纪 澄江化石库 冠轮动物 假体腔动物 真体腔动物
下载PDF
海豆芽——进化中的“活化石”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志飞 王妍 Christian C Emig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1-203,I0003-I0004,共5页
舌形贝(Lingulidae)最早出现在寒武纪早期,因其壳体外形与现代舌形贝相似,通常被认为是活化石,但形态解剖研究表明澄江化石库舌形贝属Lingulella和Lingulellotreta与现代舌形贝Lingula在脉管系统、刚毛排列和内脏区分布,以及生活方式方... 舌形贝(Lingulidae)最早出现在寒武纪早期,因其壳体外形与现代舌形贝相似,通常被认为是活化石,但形态解剖研究表明澄江化石库舌形贝属Lingulella和Lingulellotreta与现代舌形贝Lingula在脉管系统、刚毛排列和内脏区分布,以及生活方式方面存在较大差别,进而表明了"活化石"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也存在一定的环境适应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寒武世 澄江化石库 舌形贝 活化石 进化
下载PDF
达尔文学说问世以来生物进化论的发展概况及其展望 被引量:6
4
作者 舒德干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共9页
综述了自达尔文学说诞生以来,生物进化论经历了孟德尔颗粒遗传理论、新拉马克主义、新达尔文主义直到现代综合进化论建立的发展历程。然而,综合论更面临着来自分子生物学新信息和古生物学重大新发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由此产生了分子中... 综述了自达尔文学说诞生以来,生物进化论经历了孟德尔颗粒遗传理论、新拉马克主义、新达尔文主义直到现代综合进化论建立的发展历程。然而,综合论更面临着来自分子生物学新信息和古生物学重大新发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由此产生了分子中性遗传漂变假说和三幕式寒武大爆发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尔文主义 新拉马克主义 孟德尔遗传学说 现代综合进化论 分子生物学 古生物学
下载PDF
后口动物咽鳃裂的起源和演化
5
作者 欧强 舒德干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23,共10页
咽鳃裂构造是定义后口动物亚界的一个关键性状。寒武纪古虫动物门由于体侧的五对咽鳃裂及一系列的原始性状被论证为后口动物谱系最理想的一个根底类群。古虫动物咽鳃裂被证实与后口动物咽鳃裂同源,其原始功能主要是排出咽内海水。古虫... 咽鳃裂构造是定义后口动物亚界的一个关键性状。寒武纪古虫动物门由于体侧的五对咽鳃裂及一系列的原始性状被论证为后口动物谱系最理想的一个根底类群。古虫动物咽鳃裂被证实与后口动物咽鳃裂同源,其原始功能主要是排出咽内海水。古虫动物门的出现标志着后口动物咽鳃裂的起源。咽鳃裂的诞生引发了动物界摄食及呼吸等基础新陈代谢的革命,并为后口动物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武纪 澄江生物群 古虫动物 后口动物 咽鳃裂
下载PDF
相信自己,尊重别人--郝诒纯先生教我做人做学问
6
作者 舒德干 《自然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32-234,共3页
时光过得真快,郝诒纯(1920-2001)先生离开我们快20年了。岁月无情人有情!春秋似流水,悄悄地逝去,毫不留情,然而先生的音容笑貌却一直驻留心间,从未消去,不经意间就浮现眼前。
关键词 郝诒纯 做学问 无情
下载PDF
寒武纪叶足动物神奇啰哩山虫与啰哩山虫的比较研究
7
作者 刘建妮 舒德干 +1 位作者 韩健 张志飞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796-1801,共6页
2004年报道的发现于中国云南省早寒武世澄江化石库中具有叶足动物和节肢动物镶嵌特征的珍稀动物神奇啰哩山虫(Miraluolishania Liu和Shu)被认为是"斯芬克斯"谜一般的节肢动物化石,它的发现为探讨叶足动物和节肢动物之间的亲... 2004年报道的发现于中国云南省早寒武世澄江化石库中具有叶足动物和节肢动物镶嵌特征的珍稀动物神奇啰哩山虫(Miraluolishania Liu和Shu)被认为是"斯芬克斯"谜一般的节肢动物化石,它的发现为探讨叶足动物和节肢动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化石实证.然而,由于神奇啰哩山虫与另一种叶足动物啰哩山虫(Luolishania Hou和Chen1989)的外形略有相似,一些学者认为神奇啰哩山虫是啰哩山虫的同物异名.鉴于神奇啰哩山虫和啰哩山虫的重要区别,笔者对这两种叶足动物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认为神奇啰哩山虫和啰哩山虫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叶足动物,海口地区的"啰哩山虫"实际上是神奇啰哩山虫,而啰哩山虫极有可能是澄江帽天山地区的特有属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足动物 神奇啰哩山虫 啰哩山虫 澄江化石库 寒武纪
原文传递
腔肠动物起源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妍 王相人 张志飞 《甘肃地质》 2010年第1期38-42,共5页
现生双胚层动物绝大多数为海生生物,极少数生活在淡水中。然而,双胚层动物化石类型无一例外的发现于海洋沉积物中。尽管寒武纪以后地层中保存的双胚层动物化石多数为骨骼建造,但前寒武纪—寒武纪界限附近缺乏骨骼构造的腔肠动物也一样... 现生双胚层动物绝大多数为海生生物,极少数生活在淡水中。然而,双胚层动物化石类型无一例外的发现于海洋沉积物中。尽管寒武纪以后地层中保存的双胚层动物化石多数为骨骼建造,但前寒武纪—寒武纪界限附近缺乏骨骼构造的腔肠动物也一样能保存为化石。在生物演化历史的长河中,多孔动物仅仅是一个侧枝,腔肠动物是真正后生动物的开始,因此探索以腔肠动物为代表的双胚层动物的起源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拟对这几年来对双胚层动物起源的研究状况及进展做一全面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胚层动物 腔肠动物 起源 前寒武纪 早寒武世
原文传递
埃迪卡拉纪疑难化石Shaanxilithes在云南王家湾剖面的发现及地层意义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志亮 华洪 张志飞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28,共17页
Shaanxilithes是一类广泛分布于埃迪卡拉纪地层中的疑难化石,其重复而边缘模糊的圆盘状单元体、简单的躯体构型以及缺乏有效的对比化石给确立其生物亲缘关系带来很大的困难。本文报道了云南晋宁六街镇三印村渔户村组旧城段发现的大量保... Shaanxilithes是一类广泛分布于埃迪卡拉纪地层中的疑难化石,其重复而边缘模糊的圆盘状单元体、简单的躯体构型以及缺乏有效的对比化石给确立其生物亲缘关系带来很大的困难。本文报道了云南晋宁六街镇三印村渔户村组旧城段发现的大量保存精美化石——宁强陕西迹(Shaanxilithes ningqiangensis)。通过形态学及精细的显微结构观察表明Shaanxilithes具有稳定的形态结构,外形呈带状,由许多紧密相连的圆盘状结构组成,是一类不同于遗迹化石的实体化石。随着研究地区的扩大,Shaanxilithes相继在扬子板块的陕南、黔中、川北地区,华北板块的青海、宁夏以及西伯利亚和印度西北边缘埃迪卡拉纪晚期地层中发现和报道。此次Shaanxilithes在滇东晋宁地区的大量发现进一步表明此类化石有更广泛的地理分布,揭示了其重要的古生物地层意义,表明Shaanxilithes不仅是区域间而且是洲际之间埃迪卡拉纪晚期地层对比的潜在标准化石。依据形态学分析,结合埋藏学信息,文中对Shaanxilithes的生物属性以及谱系关系进行了讨论,为理解从埃迪卡拉纪晚期到早寒武世古生物学特征的演化带来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迪卡拉纪 疑难化石 Shaanxilithes 旧城段 云南晋宁
原文传递
寒武纪腕足动物起源:假说、问题与展望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志飞 张志亮 李国祥 《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3-423,共21页
腕足动物与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等十多个动物门类一起构成后生动物(metazoa)中分异度最大的谱系分支——冠轮动物(Lophotrochozoa)。在冠轮动物分支概念提出20周年之际,分子系统学和基因组系统学的大量研究基本证实了腕足动物、帚虫动物... 腕足动物与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等十多个动物门类一起构成后生动物(metazoa)中分异度最大的谱系分支——冠轮动物(Lophotrochozoa)。在冠轮动物分支概念提出20周年之际,分子系统学和基因组系统学的大量研究基本证实了腕足动物、帚虫动物和外肛动物组成的触手冠动物(Lophophorata)为单系起源(monophyly),分类上属于原口动物亚界(Protostomia),从而彻底否定了上百年传统动物学教科书上腕足动物属于后口动物亚界(Deuterostomia)或原口动物亚界与后口动物亚界之间的过渡类群的传统观点。腕足动物作为寒武纪演化动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寒武纪大爆发期间的主要动物门类代表,因其形态发育和壳体矿化等多项特点以及海量的化石记录,历经数十余年单系、多系和并系起源的争论之后,其单系起源得到了分子生物学、基因组系统学和形态学(包括化石和现生类群)研究越来越多的强力支持。长期以来,寒武纪腕足动物门曾存在帚虫状祖先起源假说、蛤氏虫(Halkieria)起源假说和托莫特壳起源假说。目前,蛤氏虫起源假说遭到了不同国际学者的质疑和否定。澄江化石库(寒武系第三阶)最新发现的化石新种——精美玉玕囊形贝(Yuganotheca elegans),因具有砂质胶结的椎管状身体,具有封闭的腕足动物状的纤毛环取食器官,具有腕足动物状的边缘刚毛、脉管循环系统、U形的消化系统和蠕虫状的肉茎附着结构等,被誉为腕足动物的"始祖鸟化石",成为联系帚虫动物门、腕足动物门和椎管状托莫特壳的化石类群。然而,因该化石缺乏成对的矿化(磷酸钙或碳酸钙)壳体,对现今广泛使用的腕足动物高级分类方案提出了新的思考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形贝目 腕足动物 托莫特壳化石 软躯体化石 分子系统学 基因组系统学
原文传递
峡东水井沱组顶部微体骨骼化石初探 被引量:10
11
作者 汪洋 李勇 张志飞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1-523,共13页
报道湖北宜昌地区寒武纪早期水井沱组顶部灰岩中赋含的壳体动物群及一些骨骼化石,主要包括软舌螺、腕足动物、开腔骨类骨针、海绵骨针、原始赫兹刺、阿纳巴管、管状微体化石、单板类、古杯类等。初步研究认为软舌螺可归属为2纲3目8科9... 报道湖北宜昌地区寒武纪早期水井沱组顶部灰岩中赋含的壳体动物群及一些骨骼化石,主要包括软舌螺、腕足动物、开腔骨类骨针、海绵骨针、原始赫兹刺、阿纳巴管、管状微体化石、单板类、古杯类等。初步研究认为软舌螺可归属为2纲3目8科9属,2种、2相似种和6未定种;腕足动物主要以乳孔贝和古圆货贝为主;单板纲归属为1科3属,1相似种、2未定种;分类位置不明的Coleoloides cf.prindlei Lochman,1956和Coleolussp.,归属1科2属,1相似种,1未定种。这些骨骼化石中,古杯类Archaeocyaths和9个其他微体骨骼化石种:如软舌螺四边螺类Quadrotheca sp.,中槽螺类Altaicornus sp.,线带螺类Linevitus sp.,似软舌螺类Hyolithellus cf. micans Bil-lings,1871和Coleoloides cf. prindleiLochman,1956,单板动物太阳女神螺类Securiconus sp.和Igorella cf. minuta,以及腕足动物乳孔贝类Eohadrotreta zhenbaensis Li and Hol mer,在峡东地区水井沱组尚属首次报道。该层位微体骨骼化石丰度大,分异度较高,海绵骨针粗壮,骨骼化石保存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体骨骼化石 软舌螺 腕足动物 水井沱组 寒武纪
原文传递
云南东部早寒武世关山动物群中的Tuzoia sinensis Pan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通江 刘建妮 韩健 《甘肃地质》 2012年第2期10-13,93,共5页
文中详细描述了云南东部地区早寒武世关山动物群中的典型分子Tuzoia sinensis Pan,对其形态特征做出了补充,通过与相关种的比较与讨论,对其鉴定方法做出了进一步探讨,并基于对壳体表面网格密度的研究推测了T.sinensis的俯视形态图。研... 文中详细描述了云南东部地区早寒武世关山动物群中的典型分子Tuzoia sinensis Pan,对其形态特征做出了补充,通过与相关种的比较与讨论,对其鉴定方法做出了进一步探讨,并基于对壳体表面网格密度的研究推测了T.sinensis的俯视形态图。研究发现:T.sinensis的侧脊上分布有一系列锥状突起,这些突起的表面具有与壳体表面相同的网状纹饰,这提示Tuzoia侧脊上的基部宽大的三角形刺(frills)即由这种锥状突起侧压保存而形成;研究还发现:T.sinensis的三角形刺较其它种更为发达,其壳体在保存过程中易产生形变,但多而发达的三角形刺受后期改造影响较小,因而建议可以将其作为T.sinensis的典型鉴定特征之一而区别于其它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zoia SINENSIS 侧脊 锥状突起 关山动物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