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物质环境与人口结构耦合的关联分析——以长春市为例 被引量:13
1
作者 黄晓军 李诚固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4-119,共6页
在建立耦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了城市物质环境与人口结构交互作用的关联度模型和耦合度模型,揭示了长春市物质环境与人口结构耦合的主要因素及耦合关系,并对长春市内部空间单元物质环境与人口结构耦合的... 在建立耦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了城市物质环境与人口结构交互作用的关联度模型和耦合度模型,揭示了长春市物质环境与人口结构耦合的主要因素及耦合关系,并对长春市内部空间单元物质环境与人口结构耦合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春市物质环境与人口结构系统要素耦合的机制错综复杂,而且关系密切;耦合度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工业区和旧城区较大,商业区和城市边缘区较小的主要特征,城市内部空间单元可划分为高水平协调耦合、磨合耦合、拮抗耦合和低水平耦合等4种类型。总体而言,城市内部空间单元的拮抗和低水平耦合区域比重较大,城市物质环境与人口结构需要进一步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环境 人口结构 耦合 长春市
下载PDF
绿色交通体系与生态城市建设:逻辑与思路 被引量:14
2
作者 周民良 周群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7-142,共6页
绿色交通体系与传统交通体系相比具有节能、环保、低碳等优点,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建设绿色交通体系,符合生态城市建设方向,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宜居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 绿色交通体系与传统交通体系相比具有节能、环保、低碳等优点,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建设绿色交通体系,符合生态城市建设方向,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宜居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相一致。在我国的城市建设绿色交通体系,需要把政府政策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采取加强绿色交通规划,分类调控交通运输市场,鼓励发展公共交通,改善生态城市考核指标体系等一系列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交通 低碳 生态城市
下载PDF
地质灾害的幂律相依性:以宁强县为例 被引量:11
3
作者 邱海军 曹明明 刘闻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3-187,共5页
幂律规则是系统自组织临界状态的标志,研究这种规律,对提高地质灾害的认知具有重要意义。以遥感数据和地质灾害详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分析地质灾害频率与规模及其规模参数之间的关系,定量地验证了地质灾害系统普遍存在着幂律规则。通过分... 幂律规则是系统自组织临界状态的标志,研究这种规律,对提高地质灾害的认知具有重要意义。以遥感数据和地质灾害详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分析地质灾害频率与规模及其规模参数之间的关系,定量地验证了地质灾害系统普遍存在着幂律规则。通过分析发现频率与规模之间的幂律规则中存在分段的幂律关系,规模参数的幂律规则中存在体积与面积幂律相依性。首次发现面积与长度、宽度等参数之间存在幂律相依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幂律 宁强县
下载PDF
基于洛伦茨曲线的陕北黄土高原降雨分布不均匀性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史婉丽 杨勤科 +2 位作者 李小芳 陈昂 何先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2-177,共6页
利用建立的基尼系数降水分布不均匀性模型,对延安市和榆林市1961—2010年的降水量、基尼系数和洛伦茨不对称系数的系列进行研究,并用Mann—Kendall方法趋势分析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近50年来榆林市和延安市的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年平... 利用建立的基尼系数降水分布不均匀性模型,对延安市和榆林市1961—2010年的降水量、基尼系数和洛伦茨不对称系数的系列进行研究,并用Mann—Kendall方法趋势分析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近50年来榆林市和延安市的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年平均基尼系数分别为0.61和0.56;大于1的洛伦茨不对称系数的年份占总年份的比例分别约为33%和16.7%。榆林市的基尼系数呈上升趋势,洛伦茨不对称系数呈下降趋势;延安市的基尼系数呈下降趋势,洛伦茨不对称系数呈上升趋势。榆林市的降水分布不均性增强,主要是由于降水量小的月份所占的比例较大;延安市降水分布趋于均匀,降水量大的月份所占比例增加。榆林市在1972、1986年和1997年的洛伦茨不对称系数有较大波动,这些年中降水不均匀性主要是由于降水量大的月份引起的,同期也是土壤干旱异常的年份。因此,洛伦茨曲线从一种新的角度来量化评价降水分布时间不均匀性及其成因,为研究土壤干旱和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成因机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伦茨曲线 基尼系数 洛伦茨不对称系数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下载PDF
黄龙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其破碎化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邱海军 曹明明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02-1106,共5页
目的揭示黄龙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评价景观破碎化程度,为进一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黄龙县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本图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结合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栅格版),选取多种景观格局指标进行现状及其破碎化... 目的揭示黄龙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评价景观破碎化程度,为进一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黄龙县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本图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结合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栅格版),选取多种景观格局指标进行现状及其破碎化评价。结果①黄龙县土地利用的景观基质是林地景观,林地所占面积和周长最大,斑块规模都较大,基本连接成片,保持得较为完整;其次为草地、旱地;3者构成景观主要类型;②园地和城乡居民用地散布于整个景观中,其破碎化程度较高,人类活动对其影响程度较大;③草地的分形维数最大,其边界褶皱程度较高,但从整个景观来看,边界褶皱程度较小;④林地的结合度最高,连接性好,景观破碎化程度低。城乡居民用地和园地的结合度较低,连接性较差,景观破碎化程度高,但整体上看,景观连接性好,景观破碎化程度低。结论黄龙县景观局部破损,但整体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 景观格局 破碎化 黄龙县
下载PDF
生态脆弱区旅游景观格局研究及案例分析——以山西右玉县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杨锋梅 曹明明 邢兰芹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94-498,共5页
目的建设生态脆弱区旅游景观空间分布格局和生态安全建设格局。方法运用景观结构、系统论等理论方法。结果研究区旅游景观被详细分为基质、斑块和廊道。其自然景观有地文景观、水体景观、生态景观;人文景观有遗址景观、建筑与设施等。... 目的建设生态脆弱区旅游景观空间分布格局和生态安全建设格局。方法运用景观结构、系统论等理论方法。结果研究区旅游景观被详细分为基质、斑块和廊道。其自然景观有地文景观、水体景观、生态景观;人文景观有遗址景观、建筑与设施等。结论研究区的旅游景观应划分为"一心十区"的基本旅游格局,景观生态安全建设格局的构建要从水生态系统恢复、严格管理开山采石、景区容量控制与预警等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区 旅游景观 景观结构 景观生态安全
下载PDF
印染废水特点及其处理技术 被引量:25
7
作者 梁佳 曹明明 《地下水》 2011年第2期67-69,共3页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印染业尤其是民营印染企业发展十分迅速,在纺织废水的排放过程中,印染废水的排放尤为突出。本文在分析印染废水的来源、特性及处理存在问题基础之上,总结了印染废水的处理技术,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及生...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印染业尤其是民营印染企业发展十分迅速,在纺织废水的排放过程中,印染废水的排放尤为突出。本文在分析印染废水的来源、特性及处理存在问题基础之上,总结了印染废水的处理技术,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及生物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技术 处理 发展
下载PDF
基于MapObjects的退耕还林工程县级信息管理系统 被引量:3
8
作者 石昊楠 杨联安 +2 位作者 姜英 刘宝军 王晓青 《山西林业科技》 2006年第4期31-32,46,共3页
基于V isua lB as ic平台,采用M apO b jects地理信息控件技术,设计研制了退耕还林工程县级信息管理系统。介绍了系统开发中的关键技术,包括系统开发方式和开发平台的确立、系统数据库的建立和系统功能模块的规划等。应用该系统实现了... 基于V isua lB as ic平台,采用M apO b jects地理信息控件技术,设计研制了退耕还林工程县级信息管理系统。介绍了系统开发中的关键技术,包括系统开发方式和开发平台的确立、系统数据库的建立和系统功能模块的规划等。应用该系统实现了对历年的退耕还林工程县级数据的显示、查询、统计分析、结果输出等功能,经过实际数据验证,该系统查询分析简便、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pObjects地理信息控件技术 退耕还林工程 信息管理系统 开发
下载PDF
促进我国西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分析与建议
9
作者 朱海霞 权东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8-12,共5页
针对我国西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面临的观念挑战、管理挑战、科技挑战、人才挑战和资金挑战 ,主要对我国现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税收政策和人才政策进行了透析 ,指出了政策缺陷 ,并提出了进... 针对我国西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面临的观念挑战、管理挑战、科技挑战、人才挑战和资金挑战 ,主要对我国现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税收政策和人才政策进行了透析 ,指出了政策缺陷 ,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部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扶持政策 建议
下载PDF
兰州-西宁区域水环境及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刘辉 段汉明 《地下水》 2011年第3期61-63,135,共4页
据水文统计和测量数据,借助G IS技术和统计方法,定量研究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兰州-西宁区域水环境演化,得出:①区域城市经济建设需水与供水矛盾日趋恶化,得到城市化水平与供水之间呈自然对数关系;②流域内用水以农林牧畜用水为主,甘肃段集... 据水文统计和测量数据,借助G IS技术和统计方法,定量研究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兰州-西宁区域水环境演化,得出:①区域城市经济建设需水与供水矛盾日趋恶化,得到城市化水平与供水之间呈自然对数关系;②流域内用水以农林牧畜用水为主,甘肃段集中了甘肃省主要的工业用水、城镇公共用水及绿化用水;③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将区域内地表水划分为五类,水质在空间上表现西部水质优于东部区域,山地丘陵区高于黄土沟壑区。最后从不同角度总结影响水环境演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因素 水质 水量
下载PDF
2000—2017年秦岭山地植被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南北差异 被引量:19
11
作者 邓晨晖 白红英 +2 位作者 马新萍 黄晓月 赵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68-1080,共13页
气候变化背景下开展山地过渡带植被物候变化规律及区域差异研究对于揭示过渡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7年MODIS EVI2数据,反演了秦岭山地植被物候参数并建立了遥感物候数据集,分析了近18年来秦岭山地植被物候... 气候变化背景下开展山地过渡带植被物候变化规律及区域差异研究对于揭示过渡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7年MODIS EVI2数据,反演了秦岭山地植被物候参数并建立了遥感物候数据集,分析了近18年来秦岭山地植被物候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南北差异。结果表明:(1)秦岭山地植被物候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地形和气候地域分异规律,尤以高海拔区的变化最为显著,全区GSS(物候始期)主要发生于70-130DOY(Day of Year),83.29%的区域呈提前趋势,提前主要集中在0-5d/10a(44.46%)与5-10d/10a(28.60%);GSE(物候末期)主要发生于270-310DOY,50.17%的区域呈推迟趋势,变化趋势不明显;GSL(生长期)集中在150-210d,65.34%的区域呈延长趋势,延长在0-5d/10a(19.28%)、5-10d/10a(20.71%)及10-15d/10a(14.12%)均有分布。(2)秦岭山地GSS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显著大于GSE,南北坡植被物候变化不仅存在区域差异且存在季节差异,GSS北坡较南坡平均约早6.2d且南坡提前趋势较北坡显著,GSE南坡较北坡平均约晚5.8d且北坡推迟趋势较南坡显著,GSL北坡较南坡约长18.7-23.2d。(3)GSS、GSS及GSS变化表现出显著的海拔敏感性,随着海拔上升,GSS逐渐推迟,GSE逐渐提前,GSL逐渐缩短,三者在海拔≤600m及≥2700m地区随海拔变化的波动幅度较大,南北坡三者随海拔的变化亦存在明显的差异,海拔每上升100m,北坡GSS推迟1.76d,GSE提前0.25d,GSL缩短2.01d;南坡GSS推迟1.50d,GSE提前0.44d,GSL缩短1.94d。(4)不同植被垂直带上GSS、GSE及GSL的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尤以≤600m植被带上及高山灌丛草甸带上的差异最为明显,且三者在高山灌丛草甸带的发生时间及时长北坡与南坡发生转换,表现为GSS、GSE、GSL北坡较南坡分别平均早3.5d、晚2.9d、长6.4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物候 海拔敏感性 南北差异 植被垂直带 秦岭山地
下载PDF
基于不同分辨率DEM提取坡长的统计分布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伟玲 樊宇 杨勤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2-76,85,共6页
坡长是土壤侵蚀和流域水文等研究的重要地形指标,在流域或区域土壤侵蚀评价研究中,坡长通常基于中低分辨率DEM提取,但随着DEM分辨率的降低,其上提取的坡长发生扩张,进而影响土壤侵蚀评价的计算精度。DEM分辨率对坡长的影响虽已受到注意... 坡长是土壤侵蚀和流域水文等研究的重要地形指标,在流域或区域土壤侵蚀评价研究中,坡长通常基于中低分辨率DEM提取,但随着DEM分辨率的降低,其上提取的坡长发生扩张,进而影响土壤侵蚀评价的计算精度。DEM分辨率对坡长的影响虽已受到注意,但对于这种影响的机理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采用对坡长表面采用分级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坡长随DEM分辨率的统计分布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分辨率的降低,整体上表现为短坡长向中等坡长区扩张,长坡长出现衰减,坡长整体集中分布在中等坡长区域,基于此提出了因分辨率降低引起坡长表面变化的定量表述公式及坡长误差经验公式,可以根据坡长提取精度需求来计算合适的分辨率参数,为选取合适的DEM分辨率提高坡长计算效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长 数字高程模型 空间分辨率 误差经验公式
下载PDF
平原农业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研究——以德州市为例
13
作者 李献波 储玖琳 +1 位作者 李连璞 刘富刚 《商洛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62-65,共4页
目的以德州市为例,探寻引起平原农业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动力因素及其内在机理,以期为同类地区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和综合效益的提高提供基础依据.方法在mapinfo和mapgis软件的支持下,采用系统分析法对德州市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目的以德州市为例,探寻引起平原农业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动力因素及其内在机理,以期为同类地区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和综合效益的提高提供基础依据.方法在mapinfo和mapgis软件的支持下,采用系统分析法对德州市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平原农业区土地利用方式和数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结论平原农业区应根据现实社会经济条件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实现土地的优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利用分析 德州市
下载PDF
基于DEM的水系对城市化空间格局机制研究--以兰州-西宁区域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辉 段汉明 +1 位作者 薛亮 刘芳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24,共7页
利用兰州-西宁区域的DEM数据,采用ArcGIS9.3技术,通过水文分析、三维仿真模拟、格网法等空间分析方法和分形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河流对兰州-西宁区域城市化空间格局形成的自然机制,包括:地势高低决定了人口城市化空间聚集的方向性;水系的... 利用兰州-西宁区域的DEM数据,采用ArcGIS9.3技术,通过水文分析、三维仿真模拟、格网法等空间分析方法和分形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河流对兰州-西宁区域城市化空间格局形成的自然机制,包括:地势高低决定了人口城市化空间聚集的方向性;水系的空间形态奠定了城市点-轴分布格局;水系分维和城市体系分形具有相似性,并且水系的分维数大于城市体系的分维数;水系不仅决定各个城市在区域上空间分布形态,而且影响和制约城市建设用地的方向和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 机制 空间格局
原文传递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沈阳经济区县域经济空间分异分析 被引量:21
15
作者 李欣 张平宇 +1 位作者 刘晓琼 刘林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9-84,共6页
以沈阳经济区23个县为研究单元,基于BP神经网络和ESDA方法,选取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等9项指标建立评价体系,分别研究2005和2010年县域经济空间分异的特征和驱动因素,并得出结论如下:①2005年沈阳经济区县域经济南北差异显著,2010年南... 以沈阳经济区23个县为研究单元,基于BP神经网络和ESDA方法,选取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等9项指标建立评价体系,分别研究2005和2010年县域经济空间分异的特征和驱动因素,并得出结论如下:①2005年沈阳经济区县域经济南北差异显著,2010年南北差异弱化。2005—2010年,南部的海城、大石桥等县市的经济水平较高,东北部的开原、调兵山等县市的经济水平上升,中南部的辽阳、灯塔等县市经济水平下降。②2005—2010年,沈阳经济区经济水平相近的县市在空间上的集聚特征有所弱化;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市在空间分布上形成沿交通轴线布局的县域经济带。③从局部差异来看,2005年在沈阳经济区南部形成岫岩、桓仁等"高高"型县域集聚区,以及北部的彰武、康平等"低低"型县域集聚区。到2010年,除开原市属于"高低"型县域外,其他县域经济的空间极化特征不明显。④深入分析沈阳经济区县域经济空间分异的驱动因素,得出结论如下:区位条件是县域经济空间分异的重要因素,自上而下的政策驱动是县域经济空间分异的外部动力,中心城市的极化扩散作用是县域经济空间分异的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差异 BP神经网络 ESDA技术 沈阳经济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