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2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大学的中亚史研究
1
作者 黄民兴 《外国问题研究》 2016年第1期106-106,共1页
目前,西北大学的中亚史研究主要在3个机构中展开。首先是西北历史研究所,该所前身于1955年由著名的民族学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马长寿先生创建,著名学者有郭绳武、王宗维、段连勤、周伟洲等教授。目前主要学科带头人为吕卓民教授... 目前,西北大学的中亚史研究主要在3个机构中展开。首先是西北历史研究所,该所前身于1955年由著名的民族学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马长寿先生创建,著名学者有郭绳武、王宗维、段连勤、周伟洲等教授。目前主要学科带头人为吕卓民教授。该研究所把中国西北地区史地与中亚史地相结合开展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亚民族史、中国西北与中亚关系史、佛教史、丝绸之路史等,主要成果有《突厥人和突厥汗国》(1957)、《北狄和匈奴》(1962)、《沙俄侵略中国西北边疆史》(1979)、《丁零高车与铁勒》(1986)、《丝绸之路大词典》(2D06)等。目前,该研究所主要承担了《丝绸之路历史系列丛书》的写作任务,负责撰写丝绸之路上的国家民族、道路交通、先驱人物、服饰文化、动物植物、珍馐美味、交流典籍、战争、跨族婚姻、历史传奇等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大学 中亚史 中国西北地区 历史研究所 丝绸之路 民族学家 突厥汗国 学科带头人
下载PDF
20世纪西方学界关于中东部落社会研究述评 被引量:3
2
作者 韩志斌 闫伟 《中东问题研究》 2016年第1期195-220,256,共27页
部落组织在中东历史乃至现实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代以来,国外学界一直有研究中东部落社会的传统。一般而言,西方学者对于中东部落社会的研究是近代'东方学'的一部分。相关成果系统阐释了近代中东部落社会的一些基本特... 部落组织在中东历史乃至现实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代以来,国外学界一直有研究中东部落社会的传统。一般而言,西方学者对于中东部落社会的研究是近代'东方学'的一部分。相关成果系统阐释了近代中东部落社会的一些基本特点,但也带有明显的'西方中心论'的印记。20世纪后,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西方学界开始从不同的学科出发,对中东部落社会进行全面的探讨。20世纪的相关研究不仅成果丰硕,而且具有鲜明的特点,即以具体的国家、部落作为个案研究,进行田野调查,从而积累了丰富的人类学资料;也更加关注部落社会与国家、宗教、城市等问题的互动。此外,一些西方学者也突破了传统上对于部落社会带有西方中心论的简单评价,而是更加深刻和全面地反思中东部落社会具有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 部落社会 文献 学术史
下载PDF
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网络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海珍 裴学敏 陈晓帆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60-462,F003,共4页
综合了关于创新网络的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了创新网络的含义和重要性。认为创新网络的作用机理表现为:提供技术创新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尤其是Know -how 知识;有助于企业间双回路学习的实现;提高了企业对快变环境的适应性,... 综合了关于创新网络的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了创新网络的含义和重要性。认为创新网络的作用机理表现为:提供技术创新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尤其是Know -how 知识;有助于企业间双回路学习的实现;提高了企业对快变环境的适应性,降低创新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创新网络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主要包括:基于网络的企业间合作管理问题、创新网络中的文化冲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网络化 中国 企业 创新网络
下载PDF
文明交往论和通史研究问题的思考——《中东国家通史·叙利亚和黎巴嫩卷》编后记 被引量:3
4
作者 彭树智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2期5-10,共6页
在数千年世界古代文明中 ,中东地区一直处于创造力的中心。如同整个人类文明史一样 ,不同文明间的交往贯穿于全部中东文明史之中。文明交往的作用 ,最重要的内在精神在于不同文明相互激发彼此的创造力 ,促进彼此吸收对方经验 ,充实各自... 在数千年世界古代文明中 ,中东地区一直处于创造力的中心。如同整个人类文明史一样 ,不同文明间的交往贯穿于全部中东文明史之中。文明交往的作用 ,最重要的内在精神在于不同文明相互激发彼此的创造力 ,促进彼此吸收对方经验 ,充实各自的生命力 ;文明交往的原动力 ,是它的开放性、主动性和自主性 ;文明的本土因素在交往中起关键作用 ,失去本土因素即失去文明主体。泛义上的叙利亚文明交往史还凸现出三个重要性 :1 .商贸交往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2 .文明交往的互动性表现为文明间的影响与反影响 ;3.叙利亚地区文明交往中的分解转化环节 ,延续了叙利亚和希腊文明解体后的断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文明 文明交往 通史研究 叙利亚
下载PDF
从西化改革到伊斯兰革命——当代伊朗政治改革与发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蒋真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4-88,共5页
伊斯兰教什叶派在伊朗的政治进程中经历了参与、退出,再到主导的过程,使伊朗的政治制度从世俗的君主专制政权变成教法学家权威统治的神权国家。巴列维王朝的西化改革忽视了伊朗国情,最终导致了君主制的覆灭。1979年革命后建立的新政权... 伊斯兰教什叶派在伊朗的政治进程中经历了参与、退出,再到主导的过程,使伊朗的政治制度从世俗的君主专制政权变成教法学家权威统治的神权国家。巴列维王朝的西化改革忽视了伊朗国情,最终导致了君主制的覆灭。1979年革命后建立的新政权在规范伊斯兰政治秩序的同时,也使后霍梅尼时代的伊朗面临寻求政治与宗教平衡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化改革 伊斯兰革命 法吉赫 平衡
下载PDF
阿尔及利亚西撒问题策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曹华 刘世英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23-27,共5页
阿尔及利亚曾经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第三世界国家之一,基于其现代国家的构建历程,本地区的西撒问题自然是阿尔及利亚国内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直接参与、幕后支持和理性对待西撒问题后,阿在西撒问题上的策略基本没有本质变化,... 阿尔及利亚曾经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第三世界国家之一,基于其现代国家的构建历程,本地区的西撒问题自然是阿尔及利亚国内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直接参与、幕后支持和理性对待西撒问题后,阿在西撒问题上的策略基本没有本质变化,但这已经不是今天西撒问题的症结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及利亚 西撒问题 摩洛哥
下载PDF
“帝国”概念与中东问题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民兴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7,共4页
探究重要概念与学术体系构建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国际关系研究的“历史路径”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思路。重要概念构成了人们感知、理解、阐释历史和现实的方式。对于构建学术体系而言,重要概念不仅是内容,也是工具。本期笔谈将聚焦以下议题... 探究重要概念与学术体系构建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国际关系研究的“历史路径”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思路。重要概念构成了人们感知、理解、阐释历史和现实的方式。对于构建学术体系而言,重要概念不仅是内容,也是工具。本期笔谈将聚焦以下议题:深化对“帝国”概念的认识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的中东研究学术体系的构建;破除“自由国际主义”的迷思有益于理解全球化时代世界秩序的危机;厘清“安全困境”概念的“前世今生”有助于避免其被误用和滥用现象的发生;梳理“文明标准”的概念和历史叙事有助于中国学术界生成批判精神和开放意识。本期笔谈旨在发现并阐明上述重要概念的起源、成因和应用,明晰其在学术体系构建过程中的作用,希冀中国学术界在未来能够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重要概念,进而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问题 国际关系研究 安全困境 世界秩序 中东研究 自由国际主义 历史和现实 学术体系
下载PDF
佛教死亡理论的建构——《佛说死亡:死亡学视野中的中国佛教死亡观研究》评介 被引量:1
8
作者 宇恒伟 李利安 《五台山研究》 2009年第1期61-64,共4页
佛教的死亡观集中反映了死亡学视野中佛教的终极关怀,反映了人类面向世界寻求自我的过程。从死亡问题出发,运用古典文献资料,对佛教的死亡观进行梳理和研究,认为佛教死亡观是对传统死亡观的承接和拓展,是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主要推动因素... 佛教的死亡观集中反映了死亡学视野中佛教的终极关怀,反映了人类面向世界寻求自我的过程。从死亡问题出发,运用古典文献资料,对佛教的死亡观进行梳理和研究,认为佛教死亡观是对传统死亡观的承接和拓展,是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主要推动因素,是知识体系和超越体系构成的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死亡观 终极关怀
下载PDF
试论中亚历史上文明交往研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被引量:2
9
作者 黄民兴 《中东问题研究》 2015年第1期229-237,264,共10页
文明交往论是彭树智先生提出的重要史学理论。从文明交往的角度看,以下有关中亚历史问题的研究值得高度关注:第一,中亚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对本地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影响。第二,中亚不同文明的内在特点和相互交往。第三,中亚政治制度文... 文明交往论是彭树智先生提出的重要史学理论。从文明交往的角度看,以下有关中亚历史问题的研究值得高度关注:第一,中亚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对本地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影响。第二,中亚不同文明的内在特点和相互交往。第三,中亚政治制度文明的变迁。第四,中亚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关系及其历史变迁。第五,影响中亚文明形成、演变的三大人文因素即国家、民族、文化(以宗教为核心)。第六,中亚地理位置和文明发展状况所导致的中亚对外文明交往的基本格局。第七,外来征服对本地区文明发展的影响。第八,中亚文明的跳跃式发展特点。第九,战争在中亚文明交往中的作用。第十,中亚文明交往的路线及其影响。第十一,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反复冲突的影响。第十二,中亚历史发展的周期性。第十三,近现代中亚的发展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 历史 文明交往 问题
下载PDF
阿拉伯剧变前西方对中东“民主促进”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泰 陈小迁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60-65,共6页
自冷战之后,西方"民主促进"对中东政治转型产生了重要影响。西方"民主促进"的政策逻辑有四点:一是寻求中东稳定,保证自身利益;二是确立地区主导地位;三是试图潜在影响伊斯兰文化;四是将民主政治作为自由市场经济的... 自冷战之后,西方"民主促进"对中东政治转型产生了重要影响。西方"民主促进"的政策逻辑有四点:一是寻求中东稳定,保证自身利益;二是确立地区主导地位;三是试图潜在影响伊斯兰文化;四是将民主政治作为自由市场经济的前提。就政策框架而言,美国推出了"中东伙伴关系计划"和"大中东和北非伙伴关系计划";欧盟则推出了"欧盟地中海伙伴关系"和"欧洲邻国政策"。该政策在推行过程中存在四点问题或挑战:一是传统威权政府的阻力;二是错综复杂的地区局势;三是伊斯兰主义思潮的蔓延;四是西方政策失误及民主赤字。总体而言,阿拉伯剧变前的西方"民主促进"政策没有顾忌中东具体情况,最终催发了所谓的"阿拉伯之春"和"民主乱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促进” 美欧中东政策 政治转型 政治模式
下载PDF
研究型教学模式在《世界古代史(下)》课程中的探索和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苏瑛 《高教学刊》 2015年第14期58-59,共2页
《世界古代史(下)》课程是历史学专业大一新生较早接触到的一门世界史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时间跨度较长,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同时由于该课程覆盖范围较大,涉及知识面广,再加上学生基础薄弱,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难免会觉得有些... 《世界古代史(下)》课程是历史学专业大一新生较早接触到的一门世界史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时间跨度较长,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同时由于该课程覆盖范围较大,涉及知识面广,再加上学生基础薄弱,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难免会觉得有些困难。本文从该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出发,分析了该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亲身教学经历为研究基础,应用研究型教学模式对课程进行了实践和分析,为该课程教学模式的改进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古代史(下)》 研究型教学模式 实践
下载PDF
《古小说钩沉》中的民间佛教及其史料研究
12
作者 王欣 宇恒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73-77,共5页
鲁迅所辑的《古小说钩沉》主要涉及三国到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历来为文学界所重视,并作为中国小说发展史史料而被广泛引用。在民间佛教这一尚待开拓的研究领域,《古小说钩沉》为两晋南北朝的民间佛教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古小说... 鲁迅所辑的《古小说钩沉》主要涉及三国到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历来为文学界所重视,并作为中国小说发展史史料而被广泛引用。在民间佛教这一尚待开拓的研究领域,《古小说钩沉》为两晋南北朝的民间佛教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古小说钩沉》的民间佛教突出灵验特色,在信仰、仪式、象征体系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中国民间佛教的定型主要是在南北朝时期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小说钩沉》 民间佛教 史料 灵验 体系
下载PDF
西北高校世界近代史研究型教学模式实证研究——以石河子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苏瑛 《科教导刊》 2013年第32期153-155,共3页
研究型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已成为大学教学改革中的研究热点。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研创新精神。笔者在世界近代史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引入研究型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辅... 研究型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已成为大学教学改革中的研究热点。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研创新精神。笔者在世界近代史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引入研究型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学生专题研讨的方法,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史学研究素养和创新能力。在课程结束后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教学效果,并根据课堂实践和调查结果总结采用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经验,以期为相关教学提供可靠的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近代史 研究型教学模式 实证研究
下载PDF
从人类文明交往中探寻中东研究的学术自觉——彭树智先生访谈实录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树智 闫伟 《中东问题研究》 2016年第1期3-22,250-251,共22页
彭树智先生,1931年生,陕西泾阳人。1954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同年被保送至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亚洲史专业。他曾长期担任西北大学历史系主任、文博学院院长、中东研究所所长等职务,现为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彭树智先生,1931年生,陕西泾阳人。1954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同年被保送至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亚洲史专业。他曾长期担任西北大学历史系主任、文博学院院长、中东研究所所长等职务,现为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培养博士生36名,其中大部分已成为我国中东研究的骨干力量。他在中东和南亚史、世界近现代史、国际共运史和史学理论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卓著,编撰的《二十世纪中东史》。 展开更多
下载PDF
中苏石油合作与中西话语之辩
15
作者 韩晓东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2-147,共6页
从话语逻辑分析入手,对于由中国与苏丹石油合作关系发展所引致的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间国际话语权博弈问题作学理性探讨。指出,在现行国际话语权定义中应当引入非利益原则,并使之与国家利益原则趋向平衡;在中西话语之辩中的西方国家话语... 从话语逻辑分析入手,对于由中国与苏丹石油合作关系发展所引致的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间国际话语权博弈问题作学理性探讨。指出,在现行国际话语权定义中应当引入非利益原则,并使之与国家利益原则趋向平衡;在中西话语之辩中的西方国家话语逻辑依然凸显利益本位;中国和苏丹等发展中国家国际话语权建构亟需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苏石油合作 中西话语权 解读
下载PDF
奥斯曼帝国后期中东与西方的文化交流
16
作者 田瑾 韩志斌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2-14,94,共4页
奥斯曼帝国晚期,西方文化开始渗透到中东社会生活当中。中东和西方的交流活动主要沿着以下层面展开。第一,作为中东现代化进程的先驱,埃及率先与西方的文化交流。第二,西方对中东地区的入侵对双方文化交流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后果。第三,... 奥斯曼帝国晚期,西方文化开始渗透到中东社会生活当中。中东和西方的交流活动主要沿着以下层面展开。第一,作为中东现代化进程的先驱,埃及率先与西方的文化交流。第二,西方对中东地区的入侵对双方文化交流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后果。第三,中东文化的宗教性与西方文化世俗性抵制与交融是二者文化交流的突出特征。奥斯曼帝国在遭受西方工业文明冲击的同时,也开始反省自己的不足,并从中吸取教训,力图自强求新。另一方面伊斯兰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还是保留了下来并且经受住了这种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斯曼帝国 伊斯兰文化 西方文明
下载PDF
西辽时期汉文化在中亚的影响
17
作者 冀开运 《华夏文化》 1998年第3期54-55,共2页
中亚地区以阿姆河与锡尔河两河流域作为中心,在新航路大发现以前,是东西方交通和商路必经之地,也是东西文化接触之地和传播的渠道。汉时,张骞通西域及西域都护的建立,使汉文化叶落此地。盛唐之际,中亚并入唐朝的版图,随着安西、... 中亚地区以阿姆河与锡尔河两河流域作为中心,在新航路大发现以前,是东西方交通和商路必经之地,也是东西文化接触之地和传播的渠道。汉时,张骞通西域及西域都护的建立,使汉文化叶落此地。盛唐之际,中亚并入唐朝的版图,随着安西、池、昆陵三个都护府的设立,唐朝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文化 西辽 耶律大石 中亚地区 汉化政策 伊斯兰教 哈喇契丹 汉化程度 契丹语 郡县制
下载PDF
中东城市化和社会稳定的互动——评《中东城市化与社会稳定研究》
18
作者 韩志斌 《中东研究》 2019年第2期241-245,共5页
城市化命题属于跨学科研究范畴,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学科都在从各自的视角进行深入研究,相关成果较为丰硕。具体到中东史领域,相关研究则较为稀缺。庆幸的是,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学院车效梅院长一直执着于中东城市化的研究,弥... 城市化命题属于跨学科研究范畴,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学科都在从各自的视角进行深入研究,相关成果较为丰硕。具体到中东史领域,相关研究则较为稀缺。庆幸的是,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学院车效梅院长一直执着于中东城市化的研究,弥补了该领域的不足。近期她出版了《中东城市化与社会稳定》①一书,是她出版《全球化与中东城市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4月)和《中东城市民族社团与宗教社团研究》(第一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2月)之后的第三部中东城市研究的著作。这三部著作可以称为“中东城市研究的三部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师范大学 城市发展研究 社团研究 城市化 中东城市 跨学科研究 中东史 三部曲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中东史研究
19
作者 王铁铮 《中东研究》 2019年第2期14-24,247,共12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中东史研究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1978年,主要是培养和储备人才,设立相关研究机构,组建最基本的研究队伍。这一阶段的标志性成果是推出了一批高质量的译著,为新中国的中东史研究奠定了基础。第...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中东史研究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1978年,主要是培养和储备人才,设立相关研究机构,组建最基本的研究队伍。这一阶段的标志性成果是推出了一批高质量的译著,为新中国的中东史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阶段是1978~2010年,中东史研究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围绕中东史开展的各种相关研究全面铺开,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逐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中东史研究新学科。第三阶段是2010年至今,中东史研究不断向纵深领域拓展,主要研究对象开始转向综合性的地区或中东国家通史,以及对区域性大国、重大事件和重大问题的专题性探索,一些成果体现出较高的研究水准。另外,我国的中东史研究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不能完全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尚需国内中东学界同人们不懈地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中东史 70年
下载PDF
新时代世界文明交往史研究的三维阐释
20
作者 蒋真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49-56,125,共9页
世界文明交往史是人与自然交往中主观能动性的实践性活动体现,也是人与社会交往的必然结果,更是人类在交往中自我反思的进化过程。文明交往首先是人类与自然世界的交往,由此催生了最初的文明形态,且在人类征服自然世界的过程中孕育和推... 世界文明交往史是人与自然交往中主观能动性的实践性活动体现,也是人与社会交往的必然结果,更是人类在交往中自我反思的进化过程。文明交往首先是人类与自然世界的交往,由此催生了最初的文明形态,且在人类征服自然世界的过程中孕育和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理解世界文明交往不仅要从自然科学的视角去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更要从人文社会科学角度去看待自然科学与文明演进的相互联系。与此同时,世界文明的交往既包括不同文明在空间上的相遇,也包括同一文明内部在文化传承上的创新与内化。长期以来西方世界掌握着文明叙事的话语权,“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不断出现,破除“西方中心主义”文明观、构建世界文明交往史研究的自主知识体系势在必行。新时代的世界文明交往史研究,不仅要超越时空限制,阐释不同文明之间与同一文明内部的交往内涵,更要持整体性观点,从跨学科视角探究世界文明交往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交往的深刻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世界文明史 文明交往 文明演进 人文精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