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镧、银离子掺杂对TiO_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林乐瑜 程永清 +2 位作者 刘根起 冯蕾 罗东卫 《钛工业进展》 CAS 2010年第5期23-27,共5页
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的TiO2纳米粒子和掺杂镧、银离子并且浓度分别为2%,5%的TiO2纳米粒子。利用XRD和UV-VIS对其进行表征,且在日光条件下,以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为模型反应,考察了纯的TiO2纳米粒子及不同镧、银... 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的TiO2纳米粒子和掺杂镧、银离子并且浓度分别为2%,5%的TiO2纳米粒子。利用XRD和UV-VIS对其进行表征,且在日光条件下,以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为模型反应,考察了纯的TiO2纳米粒子及不同镧、银离子掺杂浓度下的TiO2纳米粒子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掺杂镧、银离子后,TiO2的本征吸收光谱比未经掺杂的出现不同程度的红移,在氧化剂的协同作用下使得甲基橙的降解效率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溶胶-凝胶 甲基橙
下载PDF
电控可调谐双波段超材料吸波体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连胜 夏冬艳 +1 位作者 吕振肃 付全红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6-82,共7页
为实现超材料吸波体吸收频率的智能调控,采用理论分析与模拟仿真相结合的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双波段超材料吸波体,然后在双波段超材料吸波体中加入电流变液,通过改变电流变液外加电场的强度实现了双波段超材料吸波体吸收频率的智能调控... 为实现超材料吸波体吸收频率的智能调控,采用理论分析与模拟仿真相结合的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双波段超材料吸波体,然后在双波段超材料吸波体中加入电流变液,通过改变电流变液外加电场的强度实现了双波段超材料吸波体吸收频率的智能调控。结果表明:双波段超材料吸波体在7.403GHz和17.511GHz处出现了两个吸收峰,吸收率分别为99.8%和70%;随着电流变液外加电场强度的增加,吸波体的吸收频率逐渐往低频发生移动,吸收频率调节率高达55%,由此提出了一种智能调控的双波段超材料吸波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材料吸波体 双波段 电流变液 调谐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光伏电池
3
作者 陈少杰 张秋禹 +1 位作者 张力 尹常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7-90,共4页
介绍了有机/无机杂化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对无机半导体的种类及杂化方式作了简单介绍,同时叙述了几种用于制备杂化光伏电池的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有机/无机杂化光伏电池的研究现状,最后指出了目前制备有机/无机杂化光伏电池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共轭聚合物 无机纳米晶体 杂化 工作原理 光伏电池
下载PDF
凝胶时间对掺Co的TiO_2粉末结构和光谱吸收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杨晶华 程永清 刘根起 《钛工业进展》 CAS 2010年第3期19-22,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控制凝胶阶段的温度,制得不同凝胶时间下掺杂Co的TiO2粉末(Co/TiO2),并用X射线衍射仪和可见分光光度仪对其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凝胶时间缩短;在30℃与40℃之间,凝胶时间有一突跃,在30℃时,凝胶... 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控制凝胶阶段的温度,制得不同凝胶时间下掺杂Co的TiO2粉末(Co/TiO2),并用X射线衍射仪和可见分光光度仪对其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凝胶时间缩短;在30℃与40℃之间,凝胶时间有一突跃,在30℃时,凝胶时间为24 h,在40℃时,凝胶时间却只有80 min;凝胶时间大于80 min时,金红石相体积分数大于84%,凝胶时间缩短到20 min时,金红石相体积分数为44%;合理调整凝胶时间可以控制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不同凝胶时间下制备的Co/TiO2粉末的光谱吸收范围明显不同,当凝胶时间为40 min时,Co/TiO2粉末的光谱吸收范围最大,锐钛矿相和金红石相的粒径尺寸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TiO2 凝胶时间 粉末结构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下载PDF
多频与宽频超材料吸收器 被引量:9
5
作者 刘亚红 方石磊 +1 位作者 顾帅 赵晓鹏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20-227,共8页
提出了多频与宽频超材料吸收器结构模型,该吸收器是由刻蚀在介质基板两面的金属图案组成,其正面是由不同大小的金属铜圆片和金属铜圆环结构组合而成,反面完全覆盖金属铜.由于不同几何大小的圆片或圆环结构的谐振频率不同,且是相互独立的... 提出了多频与宽频超材料吸收器结构模型,该吸收器是由刻蚀在介质基板两面的金属图案组成,其正面是由不同大小的金属铜圆片和金属铜圆环结构组合而成,反面完全覆盖金属铜.由于不同几何大小的圆片或圆环结构的谐振频率不同,且是相互独立的.因此通过将两种不同几何大小的圆片与圆环结构组合,使其在不同频率谐振,便可得到双频吸收器;而将三种不同几何大小的圆片和圆环结构组合便可得到三频吸收器;同理可得到四频吸收器.同时,通过研究吸收器的电场分布,验证了不同几何大小的圆片或圆环结构在不同频率谐振.若通过优化组合圆片和圆环结构,使其谐振频率紧密相连则可得到宽频吸收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器 超材料 多频 宽频
原文传递
基于有限变形单晶塑性滑移的微观热-力耦合模型及其有限元计算 被引量:2
6
作者 陈云 崔俊芝 聂玉峰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2-38,共7页
基于率相关的晶体塑性滑移理论,论文考虑晶体内部塑性变形产生的热以及快速热冲击作用下温度急剧变化产生热应力的热-力双向耦合效应,建立起微观单晶的瞬态热-弹-塑性耦合模型,推导出与温度有关的剪应变率和弹塑性切模量公式.根据论文... 基于率相关的晶体塑性滑移理论,论文考虑晶体内部塑性变形产生的热以及快速热冲击作用下温度急剧变化产生热应力的热-力双向耦合效应,建立起微观单晶的瞬态热-弹-塑性耦合模型,推导出与温度有关的剪应变率和弹塑性切模量公式.根据论文建立的模型,对ABAQUS软件进行二次开发[1],数值模拟出<001>/{100}单晶Cu在单轴拉伸状态下的应力、应变与温度的关系和弹性模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轴向应力随温度升高先呈线性增加再呈非线性减小,轴向应变随温度增加而增加;弹性模量随塑性变形的增加而降低,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趋势[2]是一致的.数值实验表明,论文建立的模型和算法是正确合理的,且计算量远远小于分子动力学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塑性 热力耦合 有限应变 有限元计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