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名家的“名”“谓”概念及对现代语言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黄亚平 《甘肃理论学刊》 CSSCI 1995年第4期67-69,共3页
中国古代名家的“名”“谓”概念及对现代语言研究的启示黄亚平“名”、“谓”是中国古代名家在辩论名实关系时提出的两个不同概念。由于名家学派在汉代就已湮没无闻,遂致这凝聚了古代语言哲学理论精华的“名”、“谓”概念也消声匿迹... 中国古代名家的“名”“谓”概念及对现代语言研究的启示黄亚平“名”、“谓”是中国古代名家在辩论名实关系时提出的两个不同概念。由于名家学派在汉代就已湮没无闻,遂致这凝聚了古代语言哲学理论精华的“名”、“谓”概念也消声匿迹。近人伍非百氏曾指出:“名与渭之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孙龙子 语言研究 中国古代 《墨辩》 “约定俗成” 墨子 启示 实际效果 语言环境 传统语言学
下载PDF
论特殊电场电力线图的画法
2
作者 周肇西 张娴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1年第1期80-82,共3页
在现有的电磁学教本及近年来《大学物理》杂志刊载的文章中,对于含有=0奇异点的一类特殊电场所给出的电力线图,总括起来,共有两种画法:一种是都避而不画与奇异点有关的电力线(如图1,图2);另一种是虽画出了与奇异点有关的电力线,但这些... 在现有的电磁学教本及近年来《大学物理》杂志刊载的文章中,对于含有=0奇异点的一类特殊电场所给出的电力线图,总括起来,共有两种画法:一种是都避而不画与奇异点有关的电力线(如图1,图2);另一种是虽画出了与奇异点有关的电力线,但这些电力线却通过了奇异点,而且在奇异点处出现了电力线的相交(如图3、图4).笔者以为,这两种画法都存在着严重缺陷,其观点值得商榷.在此,我们仅以两个不等量异号点电荷(+4g、-q)电场的电力线图为例,来说明这两种画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种画法(图1)明显存在以下两点矛盾:其一,在远离两电荷的区域,电力线图所表示的场与实际存在的场不相符合.其实,用场的迭加原理,从计算易知,在场点位置矢径r值远大于两电荷之间距L的远区中,场的实际分布等同于一个电量为+3q的点电荷所产生的具有球对称性的场.但在图1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 电力线图 电磁学 画法
下载PDF
不能否定文艺的意识形态理论——对《文艺意识形态本性说辨析》的质疑
3
作者 牟豪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3期33-40,共8页
最近两年,栾昌大同志先后发表了《关于文艺本质探讨的几个问题》、《文艺意识形态本性说辨析》两篇论文,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本性(本质)论,提出了否定性的意见。他在《文艺意识形态本性说辨析》中说,马克思把文艺看作意识形态形式... 最近两年,栾昌大同志先后发表了《关于文艺本质探讨的几个问题》、《文艺意识形态本性说辨析》两篇论文,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本性(本质)论,提出了否定性的意见。他在《文艺意识形态本性说辨析》中说,马克思把文艺看作意识形态形式,“把文艺与意识形态归于一流”,“有明显的片面性”;他认为,从文艺的整体来看,“说它是社会意识形式之一比说它是意识形态形式之一更合乎实际”。我们认为这种看法虽有一定的启发性,但其基本观点是否正确,却很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性 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式 思想倾向性 马克思主义 本性 否定性 辨析 构成因素 形式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