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甘肃广播电视现状的思考——兼论甘肃省2002年度广播社教类节目评奖
1
作者 廖开明 李杰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年第1期78-80,共3页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广播电视这个被现代高新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 ,具有广泛社会性和无限生命力的传播媒体 ,其职能的进一步深化 ,对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促进社会发展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 ,具有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甘肃省广...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广播电视这个被现代高新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 ,具有广泛社会性和无限生命力的传播媒体 ,其职能的进一步深化 ,对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促进社会发展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 ,具有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甘肃省广播电视事业经过几代广电人的限辛探索 ,努力实践 ,已走出简单和传统 ,逐渐趋向成熟、理性、开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视 传播媒体 社教
下载PDF
论教育电视发展的新空间 被引量:3
2
作者 任志明 黄淑敏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37-241,共5页
网络时代电视在教育教学的应用中有没有新的可以拓展的空间?本文对电视在网络时代的技术发展、传播特性、受众状况进行了梳理,预见到电视与网络必然融合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电视在社会大教育、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小众化教育以... 网络时代电视在教育教学的应用中有没有新的可以拓展的空间?本文对电视在网络时代的技术发展、传播特性、受众状况进行了梳理,预见到电视与网络必然融合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电视在社会大教育、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小众化教育以及终身教育中即将和必然发挥出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甚至无法企及的作用。本文认为,教育电视在网络时代依然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电视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永远具有创新性,永远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电视 网络 发展
下载PDF
媒介环境与发展:电视民生新闻的演变律动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淑敏 任志明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0-133,共4页
电视民生新闻目前正经历着由盛而衰的转变,反观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与发展,我们理性地发现电视民生新闻的一些演变律动,即电视民生新闻是社会转型期媒介回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政治文明发展与进步的必然要求;是电视媒体"新... 电视民生新闻目前正经历着由盛而衰的转变,反观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与发展,我们理性地发现电视民生新闻的一些演变律动,即电视民生新闻是社会转型期媒介回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政治文明发展与进步的必然要求;是电视媒体"新闻立台"战略抉择的路径之一;是地方电视媒体在激烈竞争中求生存、图发展所寻找到的突破口;也是电视媒体在竞争中以内容取胜的策略性考虑与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 电视 民生新闻
下载PDF
略谈电视制片人应该树立的几种意识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国鹏 任志明 《社科纵横》 2007年第12期99-100,共2页
作为电视栏目或节目生产的灵魂,电视制片人除了具备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外,在电视节目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电视制片人还应该积极培养和树立创新意识、经营意识和团队意识。一个栏目制片人是否具备这些意识对电视栏目在媒介竞争中生存、... 作为电视栏目或节目生产的灵魂,电视制片人除了具备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外,在电视节目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电视制片人还应该积极培养和树立创新意识、经营意识和团队意识。一个栏目制片人是否具备这些意识对电视栏目在媒介竞争中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制片人 创新意识 经营意识 团队意识
下载PDF
3D影视艺术发展及中国影视艺术教育的战略转型
5
作者 陈积银 孟子为 谢志远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1-142,共2页
一、3D影视艺术国际发展现状扫描3D(Three—DimensionalTelevision)电视是三维立体影像电视的简称,其呈像原理是利用人的两眼的视觉差别和光学折射规则,即人双眼观察物体的角度差异,产生立体的视觉,把左、右眼所看到的影像分离,... 一、3D影视艺术国际发展现状扫描3D(Three—DimensionalTelevision)电视是三维立体影像电视的简称,其呈像原理是利用人的两眼的视觉差别和光学折射规则,即人双眼观察物体的角度差异,产生立体的视觉,把左、右眼所看到的影像分离,从而使用户体验立体影像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艺术教育 战略转型 艺术发展 3D 立体影像 中国 国际发展 用户体验
下载PDF
典型场景·典型事件·典型细节--电视人物报道人物典型化的表现手法 被引量:1
6
作者 任志明 黄淑敏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5-56,共2页
人物报道要着眼共性,立足个性,选准角度,拍活"这一个",切忌脸谱化、概念化、千人一面。让观众所观看和认识的人物是丰富的而非单薄的;是立体的而非平面的;是灵动的而非刻板的;是人性的而非物化的。观众仿佛与屏幕中的人物在... 人物报道要着眼共性,立足个性,选准角度,拍活"这一个",切忌脸谱化、概念化、千人一面。让观众所观看和认识的人物是丰富的而非单薄的;是立体的而非平面的;是灵动的而非刻板的;是人性的而非物化的。观众仿佛与屏幕中的人物在面对面地交流,在真情互动,人物报道也就水到渠成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报道 表现手法 典型细节 典型场景 典型化 电视 事件 “这一个”
原文传递
从话语方式到纪录质感——纪录片与深度报道的异同辨析
7
作者 刘涛 《中国电视》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5-58,共4页
在“2006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的《以生命的名义》和《一只猫的非常死亡》,《第一线》栏目的《十三年的重量》和《阴谋》,湖北电视台《往事》栏目的《唐山地震三十年祭》等深度调查类新闻节目获得“... 在“2006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的《以生命的名义》和《一只猫的非常死亡》,《第一线》栏目的《十三年的重量》和《阴谋》,湖北电视台《往事》栏目的《唐山地震三十年祭》等深度调查类新闻节目获得“双十大优秀纪录片奖”“评委会特别奖”。这个“结局”似乎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圆满”,私下仍存在置疑之声,大家争论更多的并不是评奖规则的公正与否,而是指向了中国纪录片疼痛多年的软肋——纪录片的外延究竟如何界定,像《新闻调查》这样的深度报道类节目①是否可以归属于纪录片范畴。如果试图正面回应这一命题,又是否会陷入另一个极端的二重悖论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纪录片 深度报道 异同辨析 话语方式 《新闻调查》 质感 新闻节目 中央电视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