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1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路货币与汉唐之际丝路经济、文化往来关系研究——以西北民族大学博物馆藏粟特文货币为例
1
作者 赵学东 李文平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36-38,47,共4页
货币作为商业活动不可或缺的媒介物与等价凭证,既保证了丝绸之路贸易的顺利进行,也间接促进了沿线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本文通过梳理粟特铭文钱币,能看到东西方文化对粟特地区的深刻影响。无论是希腊、波斯式货币的使用,还是仿制唐式货... 货币作为商业活动不可或缺的媒介物与等价凭证,既保证了丝绸之路贸易的顺利进行,也间接促进了沿线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本文通过梳理粟特铭文钱币,能看到东西方文化对粟特地区的深刻影响。无论是希腊、波斯式货币的使用,还是仿制唐式货币,均取决于粟特人商业贸易活动之需求。可以说,一段粟特货币史也就是一部微缩的丝路贸易发展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粟特铭文 货币 经济文化交流
下载PDF
全面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逻辑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松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28,共5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是第一部全面系统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统编教材。《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全面系统论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首次完整清晰地将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是第一部全面系统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统编教材。《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全面系统论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首次完整清晰地将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展现出来,充分证明了“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这一重要论断的科学性。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逻辑,踏实推进教学科研服务于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主线,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历史逻辑
下载PDF
从历史进程中体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学习《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3
作者 牛海桢 王弘卓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共5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1]鉴往知来,向史而新。要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概念与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1]鉴往知来,向史而新。要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概念与理念,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则必须从历史的角度入手。《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为我们厘清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脉络,阐明了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研读《概论》我们可以发现,中华民族正是在各民族频繁的交往交流交融之中逐渐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论》 民族交融 多元一体 中国史 精神特质 交往交流交融 历史进程 鉴往知来
下载PDF
2010丝绸之路与西北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述评
4
作者 段小强 尹伟先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3-198,共6页
关键词 西北民族大学 学术研讨会 历史文化 丝绸之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 述评 陕西师范大学 2010年
下载PDF
在提升民族事务依法治理水平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临夏州为例
5
作者 王麒丞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49-53,共5页
步入新时代以来,临夏州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州,共有汉、回、东乡、保安等42个民族和谐共处、交融交流,形成了一个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的团结进步大家庭。在新时代,临夏州政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和基层具体实际... 步入新时代以来,临夏州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州,共有汉、回、东乡、保安等42个民族和谐共处、交融交流,形成了一个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的团结进步大家庭。在新时代,临夏州政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和基层具体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一批在提升民族事务依法治理水平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举措。包括创新打造多维度普法宣传大格局、推动民族团结与法治建设融合发展以及夯实“共建共治共享”的群众基础,有效地提升了当地各民族的法治文化认同感,强化了民族团结向心力,依法切实保障了各族群众的合法权益,夯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为探究西北地区各民族区域通过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提供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创新工作方法、坚持突出民族区域特色优势等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事务 依法治理 民族团结 区域特色
下载PDF
《酉阳杂俎·天咫》佛道文化研究
6
作者 郭怡箫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2-36,共5页
文学与宗教之间关系紧密,文学创作的内容除反映现实外,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唐朝志怪小说《酉阳杂俎》具有丰富的文献价值、社会历史价值和宗教文化价值,其中《天咫》篇虽然短小,所包含的佛道教文化内容却十分丰富。分析《... 文学与宗教之间关系紧密,文学创作的内容除反映现实外,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唐朝志怪小说《酉阳杂俎》具有丰富的文献价值、社会历史价值和宗教文化价值,其中《天咫》篇虽然短小,所包含的佛道教文化内容却十分丰富。分析《天咫》的故事文本,发掘其中的佛教、道教文化元素,可以窥见唐朝佛教与道教之间的碰撞与交融,以及中国文化多元并包、海纳百川的文化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酉阳杂俎》 佛教 道教
下载PDF
丝路视域下8—10世纪敦煌民族交融与文化互鉴——从敦煌古藏文占卜文书谈河西民众社会生活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东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6期14-24,共11页
唐宋之际,诸多民族汇集交融于敦煌河西地区,多方政治势力交织,地域政治主导权或丝路经济控制权在粟特、吐蕃、回鹘、汉族等民族中交替或并存,为这一时期敦煌民族交融和文化互鉴奠定了基础,影响到了河陇地区,乃至西北社会文化的变迁与重... 唐宋之际,诸多民族汇集交融于敦煌河西地区,多方政治势力交织,地域政治主导权或丝路经济控制权在粟特、吐蕃、回鹘、汉族等民族中交替或并存,为这一时期敦煌民族交融和文化互鉴奠定了基础,影响到了河陇地区,乃至西北社会文化的变迁与重构。吐蕃长期占领河陇西域地区,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中大量内容涉及吐蕃日常社会生活,自殷商时期就已存在的占卜习俗,成为唐宋时期河西,乃至丝绸之路诸民族文化互鉴的媒介。敦煌文献IOL Tib J 740(Ch.9.Ⅱ.19)号占卜文本内容比较完整,是吐蕃占卜文献中最具典型性的文书之一,内容涉及占卜财运、婚姻、子息、权势、家产、经商、诉讼、军功等诸多方面,是河西社会各阶层民众生存状态的真实体现,表达了各阶层民众为争夺生存时空权的努力与欲望,也推动了河西地区民族间的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民族融合 敦煌文献 占卜 河西民众生活
下载PDF
民族文化与民族地区发展研究——以甘肃民族地区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马少虎 景丽 李娟 《甘肃高师学报》 2009年第4期140-142,共3页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而且民族文化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点,体现了各民族的发展历史,并打上了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烙印,具有独特和神秘的魅力,对其他的民族有很大的吸引力。有效的利用和开发民族文化是实现民族地区...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而且民族文化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点,体现了各民族的发展历史,并打上了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烙印,具有独特和神秘的魅力,对其他的民族有很大的吸引力。有效的利用和开发民族文化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以甘肃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的特点和魅力为例,探讨民族文化在旅游发展中如何得以开发、利用和保护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民族地区 经济发展
下载PDF
从敦煌壁画所绘玻璃器看公元五至十世纪东西方文化交流
9
作者 王东 曹琴 《图书与情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3-141,F0002,F0003,共11页
随着丝绸之路和佛教兴起,玻璃器从中亚、西亚、南亚等地传入中国,并以其珍稀性受到上层人士的重视,成为财富和身份的象征;玻璃器与佛教文化结合,被赋予了独特意涵,是佛教物质思想的外化表现。敦煌壁画绘有大量玻璃器,其形态和功能各异,... 随着丝绸之路和佛教兴起,玻璃器从中亚、西亚、南亚等地传入中国,并以其珍稀性受到上层人士的重视,成为财富和身份的象征;玻璃器与佛教文化结合,被赋予了独特意涵,是佛教物质思想的外化表现。敦煌壁画绘有大量玻璃器,其形态和功能各异,既是佛教文化的一种体现,也是公元五至十世纪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真实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器 敦煌壁画 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
下载PDF
访问团与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北民族工作研究——以甘南藏区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琚牵 耿磊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6期158-164,共7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加强民族团结、构建民族工作基础,中央政府、西北军政委员会先后派遣访问团走访西北民族地区。在甘南藏区,访问团一方面利用座谈会、群众大会来宣传和解释新中国民族政策,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免费医疗、经济贸易等工作。...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加强民族团结、构建民族工作基础,中央政府、西北军政委员会先后派遣访问团走访西北民族地区。在甘南藏区,访问团一方面利用座谈会、群众大会来宣传和解释新中国民族政策,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免费医疗、经济贸易等工作。派遣访问团以"走下去"形式开展工作,融合着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与民主统战工作,在增进民族地区民众对新政府的认同、推动基层政权建设的同时,从情感沟通、掌握基层实况层面亦丰富着新中国民族工作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初期 甘南藏区 西北访问团 甘南访问团 民族团结
下载PDF
元代敦煌多民族交融史研究述评
11
作者 杨富学 丁小珊 《西夏研究》 2023年第3期23-30,共8页
历史上的敦煌民族众多,长期和平共处,文化交往频繁,虽各有特色,但相互之间关系密切,在文化上互相认同的程度非常之高;各民族虽互有差异,甚至一度敌对,但总体而言,其文化间存在着密切的继承性和一定程度的认同,尤其是汉文化和回鹘文化,... 历史上的敦煌民族众多,长期和平共处,文化交往频繁,虽各有特色,但相互之间关系密切,在文化上互相认同的程度非常之高;各民族虽互有差异,甚至一度敌对,但总体而言,其文化间存在着密切的继承性和一定程度的认同,尤其是汉文化和回鹘文化,在元代的敦煌及周边地区得到高度认同;敦煌宗教众多,在敦煌同时并存,且交互影响。在敦煌诸民族文化中汉文化始终占据核心地位,多元文化围绕汉文化这一核心获得发展,不管汉族还是其他民族,皆心向中原,以中原文化为崇尚,浓缩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敦煌 民族关系 文化交融
下载PDF
吐谷浑慕容智墓所见唐代多元文化交融研究
12
作者 赵学东 曹琴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6,13,共7页
慕容智墓从墓葬形制、出土文物到墓志内容,皆反映出唐代多元文化的交融。墓葬形制属于唐代墓葬中单室方形砖室墓。墓中的殉马符合本教丧葬的马殉仪轨,出土的丝织品、马具、虎皮武士俑、胡床等随葬品具有时代性和典型性,是多元文化交融... 慕容智墓从墓葬形制、出土文物到墓志内容,皆反映出唐代多元文化的交融。墓葬形制属于唐代墓葬中单室方形砖室墓。墓中的殉马符合本教丧葬的马殉仪轨,出土的丝织品、马具、虎皮武士俑、胡床等随葬品具有时代性和典型性,是多元文化交融互鉴的产物;墓室中丰富的食物和多样的经济作物则反映出吐谷浑民族饮食文化的转变;部分随葬品包含了波斯、斯基泰等外来文化元素。从对墓志内容的分析可知慕容智受儒家文化影响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容智墓 吐谷浑 文化交融 唐代
下载PDF
高校民族文化校史档案的传承与保护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晓梅 《兰台世界》 2020年第2期97-99,共3页
民族文化校史档案的传承是对学校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发展的直观展现,更是为全社会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是全社会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见证。加强民族文化校史档案保护工作,运用多种方式充分发挥校史档案的价值,提升档案服务的水平。以... 民族文化校史档案的传承是对学校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发展的直观展现,更是为全社会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是全社会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见证。加强民族文化校史档案保护工作,运用多种方式充分发挥校史档案的价值,提升档案服务的水平。以爱国爱校主题为指引建设校史档案馆,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民族文化 校史档案 传承与保护
下载PDF
研究族群源流史的方法——《岭南民族源流史》与《越文化发展论》的启示
14
作者 康瀚予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0-79,共10页
族群源流史研究的综合性与复杂性,对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材料和方法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除了传统的文献材料,出土文献、考古发现、人类学材料、语言学材料等均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而自然科学的介入则揭示了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分子人类学在... 族群源流史研究的综合性与复杂性,对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材料和方法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除了传统的文献材料,出土文献、考古发现、人类学材料、语言学材料等均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而自然科学的介入则揭示了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分子人类学在体质人类学的基础上将研究触角深入到基因层面,从而为解码族群源流提供了新钥匙。《岭南民族源流史》一书是分子人类学真正走入人文科学领域的系统性论著,标志着传统人类学与分子人类学开始进入系统结合的阶段。《越文化发展论》一书同样重视分子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其对於越族源的讨论在材料运用上的综合性以及看待问题的全面性,都堪称族群源流史研究的典范。这两本专著为我们重新看待秦人源流问题提供了新的线索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 源流史 方法 分子人类学
下载PDF
试论良渚文化玉器神人兽面纹原型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桂芳 乔梓桐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第3期96-99,共4页
早在史前时期,良渚先民就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玉器文化,以做工精良、纹饰精美的良渚玉器而闻名遐迩。良渚玉器纹饰中被称为“神徽”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神人兽面纹最早发现于良渚文化的反山、瑶山墓地遗址,是集中反映良渚时期地区自然环境与... 早在史前时期,良渚先民就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玉器文化,以做工精良、纹饰精美的良渚玉器而闻名遐迩。良渚玉器纹饰中被称为“神徽”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神人兽面纹最早发现于良渚文化的反山、瑶山墓地遗址,是集中反映良渚时期地区自然环境与先民社会意识的载体。近35年来学界对此纹饰的研究从未中断并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对充实良渚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神人兽面纹一组合纹饰进行拆分解读,并试图从动物形象的角度探究神人兽面纹的原型与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渚文化 神人兽面纹 玉器
下载PDF
浅谈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基础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琦 杨梅 张晓武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8-32,共5页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56个兄弟民族共同和谐地生活在中华大地上,这不是偶然的,而是和历史、传统文化以及各种现实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更具体地的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有其重要的基础条件,如果没有这些重要基础...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56个兄弟民族共同和谐地生活在中华大地上,这不是偶然的,而是和历史、传统文化以及各种现实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更具体地的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有其重要的基础条件,如果没有这些重要基础条件,便不会有今天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和谐生活在一起的局面,这些重要的基础条件主要有5个方面:历史基础、文化基础,社会基础,政治基础,思想基础以及地理环境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 和谐 民族关系 5个基础
下载PDF
敦煌地区史前文化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段小强 陈亚军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2-123,共12页
敦煌地区的史前文化包括新石器时代文化、过渡类型、四坝文化、骟马文化等。敦煌地区史前时期的生业经济较为复杂,既有相对稳定的农业,也有灵活且适应环境的畜牧业;四坝文化之前时期以农业为主,生产方式较为粗放;骟马文化时期以畜牧业为... 敦煌地区的史前文化包括新石器时代文化、过渡类型、四坝文化、骟马文化等。敦煌地区史前时期的生业经济较为复杂,既有相对稳定的农业,也有灵活且适应环境的畜牧业;四坝文化之前时期以农业为主,生产方式较为粗放;骟马文化时期以畜牧业为主,农业比重降低。敦煌地区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和缓冲地带,也是农业文明与牧业文明不断碰撞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地区 史前文化 生业经济 文化交流
下载PDF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发展及其历史性贡献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晓军 张发 《甘肃理论学刊》 2014年第2期5-15,共11页
当代中国,党和政府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综括地说,不同历史阶段的理论与实践各具特色,从起初的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祖国"园林化",到改革开放后的依法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再造山川秀美。新世纪伊始,中国高层创造... 当代中国,党和政府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综括地说,不同历史阶段的理论与实践各具特色,从起初的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祖国"园林化",到改革开放后的依法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再造山川秀美。新世纪伊始,中国高层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命题,将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勾画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设想。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本质上体现了内在的传承、发展和创新,使中国迈向生态文明的新时代。其历史性的贡献就在于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开辟了中国新型工业化的现实道路;创新发展了党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拓展和强化了社会主义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内涵与要求;为解决东西部发展差距提供了强有力的抓手;使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有了科学现实的目标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生态文明 发展 贡献 历史价值
下载PDF
当代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潮的哲学基础与历史渊源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和斌 丁俊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36-39,共4页
伊斯兰"中间主义"是当代阿拉伯伊斯兰世界日益具有广泛影响的重要思潮,其兴起与发展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和悠久的历史渊源。"中间主义"以《古兰经》和圣训为思想渊源,秉承伊斯兰文明公正包容、中正和谐的文化传统,... 伊斯兰"中间主义"是当代阿拉伯伊斯兰世界日益具有广泛影响的重要思潮,其兴起与发展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和悠久的历史渊源。"中间主义"以《古兰经》和圣训为思想渊源,秉承伊斯兰文明公正包容、中正和谐的文化传统,致力于弘扬伊斯兰教和平中正的价值理念,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反对任何形式的极端主义,主张不同文明间开展平等对话,谋求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与世界的持久和平。"中间主义"思潮已然成为当代伊斯兰世界主流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主义 伊斯兰思潮 伊斯兰文化
下载PDF
马家窑文化彩陶蛙形纹饰新解 被引量:9
20
作者 段小强 《兰州学刊》 CSSCI 2009年第9期206-210,共5页
蛙纹是马家窑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纹饰之一,考古学界、历史学界和美术学界已对其探讨颇多。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马家窑文化蛙纹做一个新的解读:马家窑文化彩陶的蛙形纹饰在不同的类型时期其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即在马家窑类型时期蛙... 蛙纹是马家窑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纹饰之一,考古学界、历史学界和美术学界已对其探讨颇多。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马家窑文化蛙纹做一个新的解读:马家窑文化彩陶的蛙形纹饰在不同的类型时期其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即在马家窑类型时期蛙纹是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半山类型时期是以意象的手法表现,而马厂类型时期则是以抽象的手法表现。而蛙纹的这种演变过程并非偶然,它不但与当时人们的信仰、崇拜、认知水平以及社会生产力水平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马家窑文化不同类型时期所处的社会性质的差别———早期(马家窑类型时期)处在母系氏族社会阶段,中期(半山类型时期)是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时期,晚期(马厂类型时期)则已经进入到了父系氏族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家窑文化 彩陶 蛙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