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C3和beclinl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韩冰 李娜 +3 位作者 祁红延 周海静 张金婷 冯正虎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a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和自噬基因beclin1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不同时期的特点及表达趋势,探讨其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发生进展中的意义。方法... 目的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a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和自噬基因beclin1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不同时期的特点及表达趋势,探讨其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发生进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9例口腔正常黏膜、9例单纯增生颊黏膜、14例异常增生颊黏膜、15例原位癌阶段颊黏膜及38例OSCC标本进行LC3及beclin1检测。结果 OSCC组LC3和beclin1阳性率显著低于正常口腔黏膜组、单纯增生组、异常增生组及原位癌组;原位癌组LC3和beclin1阳性率较上皮异常增生组虽有升高但无明显差异;LC3和beclin1在OSCC中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LC3和beclin1在口腔黏膜癌变的过程中表达下调,在原位癌阶段自噬活性有所增加,癌变完成后自噬能力显著降低;自噬活性的改变可能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癌前病变 自噬 LC3 BECLIN1
下载PDF
正畸粘结剂预防釉质脱矿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晓慧 刘梅天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16-119,105,共5页
固定矫治技术因具有高效而准确的特点,近年来已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由于在固定矫治期间,托槽周围会发生釉质脱矿及白斑,因此,在固定矫治过程中如何预防釉质的脱矿,一直是正畸领域的难点和研究热点。本文就正畸粘结剂预防釉质脱矿的... 固定矫治技术因具有高效而准确的特点,近年来已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由于在固定矫治期间,托槽周围会发生釉质脱矿及白斑,因此,在固定矫治过程中如何预防釉质的脱矿,一直是正畸领域的难点和研究热点。本文就正畸粘结剂预防釉质脱矿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粘结剂 釉质脱矿
下载PDF
Apidaecin型抗菌肽在毕赤酵母菌中的基因工程表达 被引量:3
3
作者 施文 马瑞 +6 位作者 周建业 陈莉娅 马媛媛 黄慧敏 张小凤 易根云 李志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71-474,共4页
目的;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在毕赤酵母菌(Pichia patoris,P.pastoris)中成功表达Apidaecin型抗菌肽。方法:利用PCR技术在Apidaecin基因N端插入EcoR I酶切位点、GST标签(并连接DDDDK肠激酶位点),且在C端插入终止密码子和Not I酶切位点,后... 目的;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在毕赤酵母菌(Pichia patoris,P.pastoris)中成功表达Apidaecin型抗菌肽。方法:利用PCR技术在Apidaecin基因N端插入EcoR I酶切位点、GST标签(并连接DDDDK肠激酶位点),且在C端插入终止密码子和Not I酶切位点,后将上述片段扩增后与表达载体pPICZαA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PICZαA-GST-Apidaecin,并测序鉴定;将pPICZαA-GST-Apidaecin重组质粒电转至P.pastoris X33中并进行发酵表达;表达产物经GST亲和层析纯化后进行SDS-PAGE凝胶电泳鉴定,EK肠激酶切除GST标签后进行抑菌实验。结果:SDS-PAGE凝胶电泳结果显示GST-Apidaecin融合蛋白表达的产物条带位于分子量约为28KD处,与理论分子量一致;抑菌实验表明,用EK肠激酶切除GST融合标签后,Apidaecin型抗菌肽对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菌活性。结论:Apidaecin型抗菌肽在P.pastoris菌中得到成功表达并具有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Apidaecin 毕赤酵母菌
下载PDF
自噬基因Beclin1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韩冰 李娜 +2 位作者 祁红延 周海静 张金婷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已有研究表明细胞自噬水平的变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本研究探讨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口腔鳞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8例人口腔鳞状细胞癌和38例癌前病变... 目的已有研究表明细胞自噬水平的变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本研究探讨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口腔鳞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8例人口腔鳞状细胞癌和38例癌前病变及19例正常口腔黏膜标本Beclin1的表达。结果口腔鳞癌组中有8例Beclin1表达阳性(21%),与正常黏膜组(84%)、上皮单纯增生组(78%)、上皮异常增生组(71%)及原位癌组(73%)差异有显著性(P<0.01);19例正常口腔黏膜表达有16例为阳性,与上皮单纯增生组、上皮异常增生组及原位癌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原位癌组阳性率较上皮异常增生组虽有升高但差异亦无显著性。结论 Beclin1在口腔黏膜癌变的过程中表达下调,在原位癌阶段自噬能力有所增加,癌变完成后自噬能力显著降低;自噬活性的下调可能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CLIN1 癌前病变 鳞癌 自噬
原文传递
牙周炎牙根根面微生物群落结构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菊梅 周建业 +5 位作者 薄磊 胡晓潘 焦康礼 李志杰 李跃烘 李志强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48-851,856,共5页
目的利用高通量测序,研究牙周炎患牙根面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为牙周炎的进展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同一牙周炎患者的6颗Ⅲ度松动患牙,分别刮取根颈(RN组)、根中(RM组)、根尖(RT组)菌斑及组织,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16SrRNA V... 目的利用高通量测序,研究牙周炎患牙根面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为牙周炎的进展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同一牙周炎患者的6颗Ⅲ度松动患牙,分别刮取根颈(RN组)、根中(RM组)、根尖(RT组)菌斑及组织,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16SrRNA V3V4区进行双端测序;通过Mothur、Qiime和SPSS等软件分析根面不同部位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差异。结果主坐标分析(PCoA)显示,RM与RT组微生物群落结构较接近,但二者与RN组有明显区别;3组共检出13个菌门,优势菌门(丰度>1%)共7个;184种菌属中检出优势菌属(丰度>1%)29个,其中拟杆菌门_[G-6]及消化链球菌科_[XI][G-4]丰度会随着采样部位的深入而增加(P<0.05),而普雷沃菌属、月形单胞菌属、棒状杆菌属及欧森氏菌属的丰度随着采样部位的深入而减少(P<0.05)。结论牙周炎患牙根面微生物群落结构具有一定的部位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根面 微生物群落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