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华大学国学院与当代高校文学教育
1
作者 郑海涛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2-135,共4页
本文认为,清华大学国学院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与传统的儒学教育大相径庭。所倡导的国学教育并非是对传统儒学的重复,而是立足于本土文化,以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在教学理念和实践上,开拓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新途径,也创造了一种学术研究... 本文认为,清华大学国学院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与传统的儒学教育大相径庭。所倡导的国学教育并非是对传统儒学的重复,而是立足于本土文化,以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在教学理念和实践上,开拓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新途径,也创造了一种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大学国学院 文学教育 当代 高校 儒学教育 国学教育
下载PDF
高校古代文学课程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被引量:8
2
作者 郑海涛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3期185-187,共3页
古代文学是高校中文类学生最基础的主干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和传承传统文化精华的使命。但在当前的教学实践里,该门课程受到了高等教育改革、学生审美取向和价值观游移、师生关系淡漠等因素的冲击而面临困境。须从理论和实践的... 古代文学是高校中文类学生最基础的主干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和传承传统文化精华的使命。但在当前的教学实践里,该门课程受到了高等教育改革、学生审美取向和价值观游移、师生关系淡漠等因素的冲击而面临困境。须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探讨古代文学教学内容的调整与充实以及教学手段的改进与优化,使这门传统而古老的学科做到与时俱进,真正体现设置学科课程的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学课程 困境 对策
下载PDF
古代汉语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被引量:28
3
作者 薄守生 赖慧玲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7年第7期65-66,共2页
当前古代汉语教学依然处于徘徊不前的时期,需要认真思考。教学目标需要多元化调整,也要重视教材建设。在教学内容上,正确处理“三结合”还是“文选为主”的问题。教学细节把握要恰当,当前的古代汉语教学要有教学手段的更新。
关键词 教学目标 教材 三结合 教学手段
下载PDF
印度汉语教学的发展状况、问题及对策思考 被引量:4
4
作者 谷俊 杨文武 《南亚研究季刊》 CSSCI 2011年第1期102-108,114,共7页
同属于世界文明古国的中印两国,自古以来就有文化和教育往来的传统。近年来,随着中印两国高层频繁互访,经贸往来关系不断发展,民间交往更加深入。在印度"汉语热"悄然兴起之际,研究印度汉语教学发展状况,探究其面临的主要问题... 同属于世界文明古国的中印两国,自古以来就有文化和教育往来的传统。近年来,随着中印两国高层频繁互访,经贸往来关系不断发展,民间交往更加深入。在印度"汉语热"悄然兴起之际,研究印度汉语教学发展状况,探究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印度汉语教学的对策建议,为促进中印教育文化交流、增进互信和发展中印两国友好关系,传播中华文明和拓展中国"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汉语教学 发展状况 对策建议
下载PDF
从写形向写意过渡——萧梁帝王诗歌的审美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强中华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共4页
萧梁帝王的诗歌题材琐屑、体式较小,却借用汉赋手法,全方位刻画景物或人物,具有繁缛与形似的特征。当萧梁帝王在相对开阔的空间内精选几处物象,稍作点化,并间之以情时,其诗歌立即体现出简净小巧的风致。萧梁帝王的诗歌,体现了中国诗歌... 萧梁帝王的诗歌题材琐屑、体式较小,却借用汉赋手法,全方位刻画景物或人物,具有繁缛与形似的特征。当萧梁帝王在相对开阔的空间内精选几处物象,稍作点化,并间之以情时,其诗歌立即体现出简净小巧的风致。萧梁帝王的诗歌,体现了中国诗歌从写形向写意过渡的审美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梁帝王 诗歌 繁缛 简净 写形 写意
下载PDF
诗歌创作中的意象虚拟与限度 被引量:1
6
作者 罗文军 《写作》 2008年第5期3-5,共3页
爱尔兰诗人叶芝在《叶芝全集》序言中认为,诗人“绝不会直截了当地与人交谈,就像在餐桌上与某人谈话那样,这里总有变幻莫测的场面”,这一说法无疑显示出诗歌创作中意象虚拟的存在和重要性。没有虚拟,何来“变幻莫测”呢?意象虚拟... 爱尔兰诗人叶芝在《叶芝全集》序言中认为,诗人“绝不会直截了当地与人交谈,就像在餐桌上与某人谈话那样,这里总有变幻莫测的场面”,这一说法无疑显示出诗歌创作中意象虚拟的存在和重要性。没有虚拟,何来“变幻莫测”呢?意象虚拟,使诗歌可以超越具体物象、具体时空和具体情境的限制,从而使诗歌不是对一件事情的复述或者素描,也非是简单的嚎啕大哭或者干瘪瘪的思想传授。它一方面是诗歌创作不可或缺的艺术手法和必然存在的现象,但另一方面,若我们没有把握好其中的限度,诗歌创作也必然会沦为作者一厢情愿的独诉,读者只会认为这是诗人在胡言乱语,从而根本不买诗歌的账。那么,意象虚拟究竟怎样才能契合,或者说较有可能地栖息于读者接受与创作者诗意表达的交融点上呢?意象虚拟的限度在创作中究竟能到达多远呢?本文就此试作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创作 虚拟 意象 读者接受 艺术手法 诗意表达 创作者 诗人
下载PDF
学者素养与散文的新变——以余秋雨文化散文为例
7
作者 徐强 《写作》 2007年第12期7-10,共4页
余秋雨散文区别于其他散文的最重要的特质,即是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弥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这也是余秋雨散文被称作“文化散文”的原因。相对于巴金《随想录》的坦诚、周国平散文的锐利,厚实的文化意蕴在余秋雨散文中显现得十分突出。余... 余秋雨散文区别于其他散文的最重要的特质,即是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弥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这也是余秋雨散文被称作“文化散文”的原因。相对于巴金《随想录》的坦诚、周国平散文的锐利,厚实的文化意蕴在余秋雨散文中显现得十分突出。余秋雨由戏剧理论研究而涉及散文创作,有他自己的颇多优势:不但拥有普通散文作家具有的人生体验、文学功力和思维方式,还拥有深厚的历史知识储备、扎实的艺术功底和连接东西方的敏锐而审慎的学术眼光,更拥有系于禀赋的感悟力、强烈的文化责任感和别具一格的人文意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散文 余秋雨 素养 学者 戏剧理论研究 《随想录》 文化责任感 文化气息
下载PDF
“颓废”的父亲,女性主义的关心——谈《台阶》中的父亲形象
8
作者 杜二敏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8年第1期49-50,共2页
在多数人心目中,“硬汉子”是父亲的代名词,而在《台阶》中父亲形象却显“颓废”,人格发展理论、社会学以及价值二元论为父亲的“颓废”作出了解释,女性主义运用“圣杯式”的思维方式为消除父亲的“颓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关键词 父亲 关心 女性主义
下载PDF
成就与缺陷共存的矛盾体——论梁启超的自我评析
9
作者 张峻 廖德明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38-40,共3页
现今时兴“自传”的写作方式,但是在立“传”的时候,怎样客观的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梁启超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正确模式。本文从《清代学术概论》里梁启超关于自我思想的评论出发,结合梁启超的政治思想和学术思想,用详尽的事... 现今时兴“自传”的写作方式,但是在立“传”的时候,怎样客观的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梁启超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正确模式。本文从《清代学术概论》里梁启超关于自我思想的评论出发,结合梁启超的政治思想和学术思想,用详尽的事实来评述梁启超为自己立“传”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传 自我评价 模式
下载PDF
再造“敌人”——对当前谍战片热及后冷战时代民族国家认同的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徐勇 王冰冰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8-91,共4页
当电影《风声》将沿自20世纪50—70年代以来的反特片传统改造成为谍战片之后,原有反特片传统中敌我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并没有消失,只是这时敌我之间已经不再是阶级意义上的人民/敌人之间的矛盾,而毋宁说是以民族认同的名义重新构造的敌... 当电影《风声》将沿自20世纪50—70年代以来的反特片传统改造成为谍战片之后,原有反特片传统中敌我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并没有消失,只是这时敌我之间已经不再是阶级意义上的人民/敌人之间的矛盾,而毋宁说是以民族认同的名义重新构造的敌我之间的差异。而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加速到来,在谍战电影中民族认同也愈来愈成为一个空洞的"能指",其仅仅是一个符号,往往最终从内部颠覆谍战片的惯习和成规,这一变化趋势在《东风雨》及《谍海风云》中都有明显的表现。对于这一新的现象,无论是说其终结还是新变,似乎都显得为时尚早。对我们而言,这一现象之所以重要毋宁说在于其提出的新的问题,而正是这一新的问题域最终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自身及其同民族国家之间复杂而微妙的矛盾纠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谍战片” 反特惊险片 后冷战时代 阶级认同 民族国家认同
原文传递
幽影重重与时空想象——图绘80年代以来华语电影中的移民表述问题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勇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0-73,共4页
自80年代以来,移民问题始终是香港电影中挥之不去的幽灵,其穿梭于不同类型的电影之中,往往作为一个背景或前景,甚至作为主题或剧情内在于影片的叙述之中,制约着影片的表达。这一状态显然与香港的现实/历史处境息息相关,某种程度上关乎... 自80年代以来,移民问题始终是香港电影中挥之不去的幽灵,其穿梭于不同类型的电影之中,往往作为一个背景或前景,甚至作为主题或剧情内在于影片的叙述之中,制约着影片的表达。这一状态显然与香港的现实/历史处境息息相关,某种程度上关乎香港的身份认同及其潜在的焦虑。如若联系华语电影中的移民表述来看,其无疑又同冷战/后冷战时代的全球化语境有内在的关联。如此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香港本就暧昧的"混成"状态更加复杂而多变,在这种情况下,移民问题像幽灵一样挥之不去也就不难理解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表述 华语电影 时空想象 身份建构 冷战/后冷战
原文传递
神之格斯:佛山“紫微正照”主题现代木版年画的类型特征与宗教意义——兼论元明山西神祠壁画中的擒妖镇灾场景 被引量:1
12
作者 邵小龙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8-85,共8页
以"紫微高照"题材的佛山现代木版年画为线索,并结合中国其他地区所产的类似作品,可以对这一题材年画的类型与特征进行系统分析。从艺术、宗教与文化交流的角度,考察年画中各种艺术表现的特征与意义,使卷轴画、壁画以及瓷器上... 以"紫微高照"题材的佛山现代木版年画为线索,并结合中国其他地区所产的类似作品,可以对这一题材年画的类型与特征进行系统分析。从艺术、宗教与文化交流的角度,考察年画中各种艺术表现的特征与意义,使卷轴画、壁画以及瓷器上的图像材料与年画相结合,将不同地域、不同年代、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艺术作品加以统筹和分析,并探寻社会观念和生活信仰等因素对艺术品创作的作用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画 信仰 文化交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