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夏总生物碱含量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9
1
作者 曾建红 彭正松 +3 位作者 宋经元 马小军 魏淑红 罗雍成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71-473,共3页
目的 :测定半夏不同生长期总生物碱的含量 ,为确定合理的采收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氯仿提取 ,依据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原理 ,在 4 17nm波长下测定 ,并作方差分析。结果 :获得良好的线性关系 (r =0 9989)和回收率 ( 10 0 1% ) ,RSD为 2 ... 目的 :测定半夏不同生长期总生物碱的含量 ,为确定合理的采收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氯仿提取 ,依据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原理 ,在 4 17nm波长下测定 ,并作方差分析。结果 :获得良好的线性关系 (r =0 9989)和回收率 ( 10 0 1% ) ,RSD为 2 3%。半夏不同生长期总生物碱含量差异显著 (F =12 789,P <0 0 1)。结论 :测定方法简单快速 ;半夏不同生长期总生物碱含量以全苗期最高 ,每株平均总生物碱产量以集中倒苗期最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总生物碱 含量 动态变化 中药
下载PDF
利用N-15自然丰度法研究固氮植物生物固氮量 被引量:18
2
作者 何道文 孙辉 黄雪菊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2-137,共6页
生物固氮对全球生态系统氮素循环和全球变化有着重要影响,但是由于测定方法的原因,过去对生物固氮,特别是多年生固氮植物的共生固氮的定量研究不足。在对目前国际上日益受到重视的用N-15自然丰度法研究固氮植物生物固氮量的研究进展进... 生物固氮对全球生态系统氮素循环和全球变化有着重要影响,但是由于测定方法的原因,过去对生物固氮,特别是多年生固氮植物的共生固氮的定量研究不足。在对目前国际上日益受到重视的用N-15自然丰度法研究固氮植物生物固氮量的研究进展进行初步总结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该方法准确性的一些主要因素。N-15自然丰度法克服了传统的差值法、N-15同位素稀释法和乙烯还原法等的不足,可野外原位定量研究生物固氮,如果对各影响因子加以系统考虑,合理解决参比植物选择和固氮植物取样部位等方面的问题,该方法可较为准确地原位测定人工生态系统中固氮作物和固氮树种的生物固氮量。但是在天然生态系统中由于植物有效氮源的多样性以及其它影响因素较复杂,应用难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复合经营 生物固氮 N-15自然丰度法 氮素循环
下载PDF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小型兽类生物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淯 胡锦矗 +4 位作者 谌利民 张汉峰 徐玲 胡忠军 徐宏发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07-710,共4页
1989年4~11月在四川省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用去除取样法对该保护区内小型兽类群落的物种密度和生物量进行研究.共安置11 000多铗日,捕获小型兽类846只,隶属21种.采用回归方法计算出唐家河自然保护区4个不同小型兽类群落夏季物种的密度,... 1989年4~11月在四川省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用去除取样法对该保护区内小型兽类群落的物种密度和生物量进行研究.共安置11 000多铗日,捕获小型兽类846只,隶属21种.采用回归方法计算出唐家河自然保护区4个不同小型兽类群落夏季物种的密度,分别为18.85、23.01、15.99和25.38只·hm-2;平均密度为19.49只·hm-2.夏季生物量分别为1 053.9、1 497.13、1 051.99和1 815.15 g·hm-2,平均生物量为1 273.04 g·hm-2.在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小型兽类群落中,主要优势种社鼠的生物量在群落C1、C2、C3分别达到91%、90%、79%,另一优势种藏鼠兔的生物量则占群落4总生物量的79%.它们决定了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小型兽类群落的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小型兽类 生物量
下载PDF
半夏不同采收期总生物碱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曾建红 彭正松 《湖北林业科技》 2004年第1期1-5,共5页
采用氯仿提取 ,依据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原理 ,在 41 7nm波长下测定半夏中总生物碱含量 ,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获得良好的线性关系 (r=0 9989)和回收率 ( 1 0 0 1 %) ,RSD为2 3%。半夏不同采收期总生物碱含量差异显著 (F =2 31 3,P... 采用氯仿提取 ,依据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原理 ,在 41 7nm波长下测定半夏中总生物碱含量 ,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获得良好的线性关系 (r=0 9989)和回收率 ( 1 0 0 1 %) ,RSD为2 3%。半夏不同采收期总生物碱含量差异显著 (F =2 31 3,P <0 0 5 )。结论 :测定方法简单快速 ;半夏不同采收期总生物碱含量以 8月中下旬最高 ,每株平均总生物碱产量以 1 0月中下旬至 1 1月上旬最高 ,半夏最佳采收期以 1 0月中下旬至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采收期 总生物碱 含量变化 动态变化 药用植物
下载PDF
珙桐生物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5
5
作者 黎云样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3期269-275,共7页
介绍了我国珍稀濒危植物珙桐的研究简史和珙桐的一般生物学特征及国内外对珙桐研究的现状,提出应加强珙桐发育与生殖生物学、生殖生态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只有从以上这些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后,才会对该物种的保护作出切... 介绍了我国珍稀濒危植物珙桐的研究简史和珙桐的一般生物学特征及国内外对珙桐研究的现状,提出应加强珙桐发育与生殖生物学、生殖生态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只有从以上这些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后,才会对该物种的保护作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框架和实施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珙桐 生物学 研究现状 研究简史 生长发育 生殖生物学 生殖生态学 分子生物学 珙桐科
下载PDF
遗传学在生物科学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汤泽生 彭正松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3期356-359,共4页
从遗传学的内涵,遗传学的发展出发,论述了遗传学与生物学专业中各个主要学科的关系,分析了遗传学在生物学科中的地位与作用,为生物学科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生物科学专业 遗传学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生物教学
下载PDF
卫星搭载对凤仙花减数分裂和小孢子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汤泽生 杨军 +2 位作者 刘平 袁海云 赵燕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6,共4页
研究了卫星搭载对凤仙花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和小孢子的影响。结果发现 ,小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出现染色体断片、染色体桥和落后染色体等现象。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分配不均、多极分裂和多核现象 ,进而形成多分孢子 ,且多分孢子... 研究了卫星搭载对凤仙花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和小孢子的影响。结果发现 ,小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出现染色体断片、染色体桥和落后染色体等现象。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分配不均、多极分裂和多核现象 ,进而形成多分孢子 ,且多分孢子的染色体数目不一致。发现小孢子的有丝分裂也出现异常 ,细胞内部的染色体数目多少也不一致。碘液染色后检测小孢子的育性 ,不同植株的小孢子的育性有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孢子 凤仙花 育性 母细胞 卫星搭载 减数分裂 植株 染色体数目 有丝分裂 碘液
下载PDF
珙桐传粉诱物Ⅰ.花色 被引量:6
8
作者 胡进耀 张素兰 +1 位作者 苏智先 廖咏梅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6-171,共6页
珙桐(Davidiainvolucrata)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目前对珙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珙桐的形态描述、地理分布和种群和群落生态以及引种繁殖等方面。对其传粉生物学等的研究未见报道。花色一直被认为是吸引传粉者的诱物之一。传粉生态学... 珙桐(Davidiainvolucrata)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目前对珙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珙桐的形态描述、地理分布和种群和群落生态以及引种繁殖等方面。对其传粉生物学等的研究未见报道。花色一直被认为是吸引传粉者的诱物之一。传粉生态学家多利用滤镜、摄像等技术或行为学的方法研究花色与传粉者间的关系。黄酮类是花内色素中最重要的一类物质,并且已经有了成熟的提取分离方法。但还没有人具体地对它的变化与传粉者的访花关系进行研究。该文测定了各个花期的珙桐花序苞片、雄蕊和叶中的总黄酮含量及其组分变化,并对各个时期传粉者的传粉频率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随着花的发育,苞片、雄蕊和叶中的总黄酮含量都在下降,在雌蕊期膜翅目昆虫访问率高,但没有鞘翅目昆虫。此时黄酮可能同时起到了吸引和防御传粉者的作用。有几个黄酮组分含量在总黄酮中的比率上升,另有几个下降,增加了花与背景叶的对比度,可能强化了吸引传粉者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珙桐 传粉 花色 黄酮
下载PDF
发根农杆菌介导的药用植物遗传转化 被引量:16
9
作者 罗成科 彭正松 蒲利民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8-61,共4页
就药用植物外植体的选择、转化方法、转化毛状根的鉴定、影响植物遗传转化的因素、毛状根培养与次生代谢产物的产生以及转基因药用植物的获得等方面作一综述。
关键词 发根农杆菌介导 药用植物 遗传转化 次生代谢产物
下载PDF
半夏栽培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何道文 黄雪菊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133-1135,共3页
目的 半夏栽培生态研究。方法 对半夏 Pinellia ternata不同质量的种茎进行田间栽培实验。结果 半夏块茎收获量随种茎质量增加 ,但相对增重则随着种茎质量的增加而减少 ;子块茎、珠芽和种子数量随着块茎质量而增加 ,半夏繁殖系数随... 目的 半夏栽培生态研究。方法 对半夏 Pinellia ternata不同质量的种茎进行田间栽培实验。结果 半夏块茎收获量随种茎质量增加 ,但相对增重则随着种茎质量的增加而减少 ;子块茎、珠芽和种子数量随着块茎质量而增加 ,半夏繁殖系数随半夏种茎质量增大而增大 ;统计表明叶柄数量、地上部分干重、珠芽总数、最大株芽质量、花总数与种茎的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珠芽总数与叶柄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子块茎数与种茎的增重呈负相关 ,而叶柄数也与种茎增重负相关。结论 半夏栽培中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珠芽 生长特性 繁殖系数
下载PDF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小哺乳动物空间生态位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淯 胡锦矗 +4 位作者 谌利民 张汉峰 胡忠军 徐玲 徐宏发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9-384,共6页
1989年4~11月,采用去除取样法,对四川省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内小哺乳动物的空间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进行了研究.共安置11000铗日,捕获小哺乳动物14种846只.根据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公式以及CoweH和Futuyma公式分别计算了各小哺乳动物种群... 1989年4~11月,采用去除取样法,对四川省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内小哺乳动物的空间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进行了研究.共安置11000铗日,捕获小哺乳动物14种846只.根据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公式以及CoweH和Futuyma公式分别计算了各小哺乳动物种群的空间生态位宽度和空间生态位重叠指数.在14种小哺乳动物中,社鼠的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最大(1.00),大足鼠、川西长尾鼩、川鼩和灰麝鼩的最小,均为0.14种小哺乳动物空间生态位重叠指数最大为1,最小为0,其中大足鼠与川西长尾鼩及灰麝鼩、针毛鼠与川鼩的空间生态位彼此完全重叠;藏鼠兔与针毛鼠、大足鼠、洮洲绒鼠、川西长尾鼩、川鼩以及灰麝鼩的空间生态位完全分离.空间生态位完全重叠的种类,是通过选择不同的食物以及不同的微生境来避免过度竞争.回归分析显示,小哺乳动物种群的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与它们利用空间资源的平均值呈显著的正相关(r=0.828 5,P<0.05).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的季节变化表明,社鼠种群分布没有明显的季节差异,中华姬鼠和安氏白腹鼠每年可能有一个数量高峰期,高山姬鼠一年则可能有两个数量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小哺乳动物 空间生态位
下载PDF
嘉陵江南充段水质主要污染物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军 李铁松 +1 位作者 李成柱 唐炎林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8-90,共3页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嘉陵江南充段 3个监测断面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用信息量集中的几个综合指标代替了众多的监测指标。找出了对南充河段有影响的水体主要污染物 ,反推出污染源类型 ,并分析形成的原因 ,为嘉陵江南充段水资源保护。
关键词 嘉陵江 主成分分析 主要污染物
下载PDF
四川七种蝙蝠的核型(英文) 被引量:18
13
作者 吴毅 原田正史 李艳红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0-35,共6页
本文报道了四川地区7种蝙蝠的核型。菊头蝠科2种,即角菊头蝠(Rhinolophuscornutus)的核型为2n=62,FN=60;栗黄菊头蝠(R.sinicus)的核型为2n=36,FN=60。蹄蝠科1种,即大蹄蝠(H.armiger)的核型为2n=32,FN=60。蝙蝠科3种,即伏翼(Pipistrellus... 本文报道了四川地区7种蝙蝠的核型。菊头蝠科2种,即角菊头蝠(Rhinolophuscornutus)的核型为2n=62,FN=60;栗黄菊头蝠(R.sinicus)的核型为2n=36,FN=60。蹄蝠科1种,即大蹄蝠(H.armiger)的核型为2n=32,FN=60。蝙蝠科3种,即伏翼(Pipistrellusabramns)的核型为2n=26,FN=44;南蝠(Iaio)的核型为2n=50,FN=48;山蝠(Nyctalusvelutinus)的核型为2n=36,FN=50。犬吻蝠科的皱唇蝠(Tadaridateniotis)的核型为2n=48,FN=62。南蝠的核型为首次报道,但栗黄菊头蝠的核型2n=36与安徽张维道报道相同,而与印度和斯里兰卡同种R.rouxii的核型2n=56迥异。分布在中国的栗黄菊头蝠R.sinicus应为独立种而不是R.rouxii的中国亚种。另5种蝙蝠的核型与前人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型 蝙蝠 染色体 四川
下载PDF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黑熊种群生存力初步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侯万儒 任正隆 胡锦矗 《广西科学》 CAS 2003年第4期301-304,共4页
根据黑熊种群的相关参数 ,借助旋涡软件 (Vortex8.4 1) ,对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内黑熊 (Ursus thibetanus)的种群动态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 ,在没有近亲繁殖、食物歉收和人为诱捕等灾害影响下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内黑熊种群数量在 10 0 a... 根据黑熊种群的相关参数 ,借助旋涡软件 (Vortex8.4 1) ,对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内黑熊 (Ursus thibetanus)的种群动态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 ,在没有近亲繁殖、食物歉收和人为诱捕等灾害影响下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内黑熊种群数量在 10 0 a内稳步增长 ;而在加入近亲繁殖、人为诱捕和食物歉收等因素时 ,种群数量增长相对受到影响 ,其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熊 种群生存力 近亲繁殖 食物歉收 人为诱捕
下载PDF
半夏类药材紫外光谱聚类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魏淑红 彭正松 夏玲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 :鉴别半夏及其混伪品 ,确立半夏各变异类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紫外光谱聚类分析。结果 :紫外光谱聚类分析可从某溶剂提取成分的数量特征初步判别半夏与其混伪品 ,反映各类型之间的亲疏远近关系 ;结论 :双生珠芽半夏、多头半夏和 ... 目的 :鉴别半夏及其混伪品 ,确立半夏各变异类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紫外光谱聚类分析。结果 :紫外光谱聚类分析可从某溶剂提取成分的数量特征初步判别半夏与其混伪品 ,反映各类型之间的亲疏远近关系 ;结论 :双生珠芽半夏、多头半夏和 4~ 5裂叶半夏与半夏居群其它变异类型的关系较为复杂 ,存在居群内遗传分化 ,但这种遗传分化是否足以导致半夏种系分化值得进一步研究。 4~ 5裂叶半夏是否为普通半夏与掌叶半夏的中间类型有待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变异类型 紫外光谱 聚类分析 遗传分化
下载PDF
卧龙自然保护区白泥岗珙桐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周良 苏智先 +2 位作者 胡进耀 苏瑞军 岳宝良 《四川林业科技》 2004年第1期31-35,共5页
应用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等对卧龙自然保护区白泥岗珙桐(Davidiainvolu arata)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层次之间,群落物种的多样性差异主要表现在乔木层和灌木层,其次是草本层。各层之间物种多... 应用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等对卧龙自然保护区白泥岗珙桐(Davidiainvolu arata)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层次之间,群落物种的多样性差异主要表现在乔木层和灌木层,其次是草本层。各层之间物种多样性互相影响较大。在垂直结构上,从上到下,种类数和个体数呈增加之势,而物种多样性在海拔高度1690m~1700m处最高。整个群落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龙自然保护区 珙桐 物种多样性 丰富度 均匀度
下载PDF
凋亡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彭远英 彭正松 喻可芳 《细胞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80-283,共4页
细胞凋亡可用多种方法进行检测,但对其形态学特征的透射电镜观察是确定细胞凋亡的最可靠的方法。动植物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基本相似,细胞凋亡过程中突出的超微结构变化为细胞核染色质凝集成团块状或染色质边集,细胞质显著空泡化,凋亡... 细胞凋亡可用多种方法进行检测,但对其形态学特征的透射电镜观察是确定细胞凋亡的最可靠的方法。动植物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基本相似,细胞凋亡过程中突出的超微结构变化为细胞核染色质凝集成团块状或染色质边集,细胞质显著空泡化,凋亡细胞发生碎裂,形成凋亡小体,同时伴有细胞器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细胞 超微结构 细胞质 细胞核 染色质
下载PDF
抗氧化剂对铅毒防治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15
18
作者 郭碧花 张星海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0-104,共5页
铅毒是世界范围内的公害 ,过去主要采用螯合剂治疗铅毒 ;由于铅离子可以加剧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 ,因此 ,采用抗氧化剂作为防治铅中毒的辅助疗法已成为大家关心的课题。本文主要综述维生素C和维生素E、蛋氨酸、乙酰半胱氨酸、硫辛酸、硒... 铅毒是世界范围内的公害 ,过去主要采用螯合剂治疗铅毒 ;由于铅离子可以加剧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 ,因此 ,采用抗氧化剂作为防治铅中毒的辅助疗法已成为大家关心的课题。本文主要综述维生素C和维生素E、蛋氨酸、乙酰半胱氨酸、硫辛酸、硒、锌、牛黄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剂 铅中毒 预防 治疗 维生素C 维生素E 蛋氨酸 细胞氧化损伤
下载PDF
吊罗山保护区哺乳动物物种多样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吴毅 江海声 +2 位作者 彭洪元 李仕宁 王文毅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6期505-511,共7页
According to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record in foretime, there are 46 species of mammals belonging to 8 orders, 21 families, in Diaoluoshan, Hainan. Eight species, Crocidura rapax,Cynopterus sphinx,Rhinolophus pus... According to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record in foretime, there are 46 species of mammals belonging to 8 orders, 21 families, in Diaoluoshan, Hainan. Eight species, Crocidura rapax,Cynopterus sphinx,Rhinolophus pusillus,Myotis chinensis,Miniopterus magnater,Pipistrellus pulveratus,Rattus brunneus and Niviventer confucianus are new record in Diaoluoshan. Two species Hylobates concolor and Neofelis nebulosa are the 1st class protected wildlife of national importance; nine species, Macaca mulatta,Selenarctos thibetanus,et al. are the 2nd class protected wildlife of national importance; fourteen species of them are "Available having economic value and having research value" animals. Eighteen species can be found in "China Red Data Book of Endangered Animals"; six species can be found in IUCN Red Data Book. Neohylomys hainanensis, Petaurista albiventer are local species in Hainan. Twelve species, Hylobates concolor, Mogera insularis, Rhinolophus affinisis,et al. are local subspecies in Hain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哺乳动物 多样性 吊罗山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烟草VA菌根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湛方栋 田茂洁 黄建国 《烟草科技》 EI CAS 2004年第3期40-42,45,共4页
综述了烟草VA菌根真菌资源 ,VA菌根真菌对烟草病虫害的影响、作用机理及在烟草防虫防病中的应用。
关键词 烟草 VA菌根 病虫害 作用机理 防虫 防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