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3篇文章
< 1 2 1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源勘查工程地质综合实习教学体系探索与构建——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石宇 张云辉 赵晓彦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10期98-102,共5页
地质综合实习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有利于学生巩固专业核心知识,并培养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思维方式,可对后续就业、读研深造奠定扎实的基础。以绿色能源的勘探开发为目标,探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地质综合实习的教学体系建... 地质综合实习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有利于学生巩固专业核心知识,并培养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思维方式,可对后续就业、读研深造奠定扎实的基础。以绿色能源的勘探开发为目标,探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地质综合实习的教学体系建设。以地热资源为核心,探索构建地热地质成因、地热资源量估算、地热开发模拟、地热利用工艺为主线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对教学目标与思路、实习基地建设、教学内容设计、实习实施过程、课程思政、教学考核进行了详细论述,最后提出了教学改进的思考。实践表明,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地质综合实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地质综合实习 地热资源 课程思政 实践教学
下载PDF
环境工程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
2
作者 梁莉 《大学教育》 2012年第12期26-27,共2页
非全日制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制定,学位论文环节以及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方面,都是全新的研究课题。西南交通大学环境工程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法和模式是一种新的探索。
关键词 非全日制 专业学位 环境工程 培养模式
下载PDF
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教育改革实践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罗刚 李芹 +1 位作者 赵晓彦 裴秋明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11期45-48,共4页
新工科建设是提升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输送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人才的重要途径,其核心在于以创新为驱动,构建政策导向、体制改革、模式创新、协同发展和持续改进的顶层设计方案。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强调树立“地质过程—力学机理... 新工科建设是提升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输送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人才的重要途径,其核心在于以创新为驱动,构建政策导向、体制改革、模式创新、协同发展和持续改进的顶层设计方案。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强调树立“地质过程—力学机理—工程技术”“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科创训练”的教育教学实践途径。改革实践可作为交通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参考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地质工程 CDIO工程教育模式 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究——以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廖昕 赵晓彦 王静雅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2年第12期8-10,共3页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作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核心指标,是推动国家和地方人力资源结构优化,为国家培养一流人才的客观需求。文章结合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和行业发展趋势,对地质工程专...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作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核心指标,是推动国家和地方人力资源结构优化,为国家培养一流人才的客观需求。文章结合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和行业发展趋势,对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面临的新形势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现状亟待改进的举措,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提出从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以及合作平台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构建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工程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创新实践能力 培养模式
下载PDF
西南交通大学校园声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宋玉兰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年第5期111-112,共2页
为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对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校园功能区环境噪声进行昼间和夜间的等效连续A声级测定。评价犀浦校园声环境质量的高低,分析造成噪声污染的原因,分析其成因,提出了噪声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 等效连续A声级 声环境 调查与评价
下载PDF
新形势下的地质工程专业岩矿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裴秋明 赵晓彦 +1 位作者 王世明 刘园园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4期43-47,共5页
当前地质工程专业领域所面向的工程地质问题日益复杂,文章以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为例,探讨新形势下地质工程专业岩矿类课程的教学改革的紧迫性及其相关对策。通过学情分析,基于OBE教育理念,强化未来需求导向,结合本校专业建设特色... 当前地质工程专业领域所面向的工程地质问题日益复杂,文章以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为例,探讨新形势下地质工程专业岩矿类课程的教学改革的紧迫性及其相关对策。通过学情分析,基于OBE教育理念,强化未来需求导向,结合本校专业建设特色,首先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顶层设计,强调“地质过程—力学机理—工程技术”三位一体的学术理念。在此基础上,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实验教学和教学质量监督等多方面对岩矿类课程组进行了针对性的探索性改革,力图培养学生的地质素养、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同时可为其他院校岩矿类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工程 矿物岩石 教学改革 学习兴趣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改革——以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虎 裴秋明 +2 位作者 覃礼貌 梁翼 赵晓彦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第31期53-56,共4页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深入推进,以川藏线为代表的重大战略工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亟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地质人才,这也是当前新工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以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专业的“构造地质学”课程建设为例,...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深入推进,以川藏线为代表的重大战略工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亟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地质人才,这也是当前新工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以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专业的“构造地质学”课程建设为例,阐述了面对新形势下将传统的理学教学模式逐步转换到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教学改革探索。通过凝练专业术语讲解和优化理论授课,增加实践环节、引入新技术和新方法、推广穿插式专业英语环节等,充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能力及国际化视野。基于上述初步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改革成效,以期对相关院校地质工程方向的构造地质学类课程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地质学 地质工程 新工科建设 教学改革 “一带一路”
下载PDF
以认知神经科学为导向的课堂教学环境构建机理与实践分析
8
作者 刘涛 黄媛 +2 位作者 蒋燕妮 李轲 高贵 《军事高等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103-108,共6页
针对雷达系统课程内容多、难度大等问题,从认知神经科学理论出发,阐述了神经递质与深度学习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课堂教学本质并给出了神经学解释,提出了以诱导神经递质分泌为牵引、以人脑协同认知为目标的课堂教学环境构建方案,体现了“... 针对雷达系统课程内容多、难度大等问题,从认知神经科学理论出发,阐述了神经递质与深度学习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课堂教学本质并给出了神经学解释,提出了以诱导神经递质分泌为牵引、以人脑协同认知为目标的课堂教学环境构建方案,体现了“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学环境由日常舒适环境、教室舒适环境、内容舒适环境、好奇挑战环境和自主舒适环境五部分构成。课堂教学环境的构建使得课程从舒适区边缘展开突破,符合脑科学机理,培养了学员以“新旧知识关系建立”为核心的自主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神经 神经递质 多巴胺 雷达系统 自学能力 环境
下载PDF
基于项目式引导的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被引量:2
9
作者 龚正君 王东梅 +1 位作者 范美坤 王腾飞 《高教学刊》 2023年第15期26-29,共4页
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存在着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同质化的问题,实践与应用能力培养不足。本研究以全日制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学为试点,分析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问题,构建基于项目式引导的人才培养模式,创建“化整... 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存在着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同质化的问题,实践与应用能力培养不足。本研究以全日制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学为试点,分析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问题,构建基于项目式引导的人才培养模式,创建“化整为零-化零为整”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模式和“知识积累-实践训练-创新能力-科学提炼”的循序渐进教学方法,结合我国环保产业人才需求,将新模式与教学方法融合进行三年的应用和推广。本研究成功解决实践教学“碎片化”的问题,促进研究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结合,在工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生实践培养中具有重要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引导 专业学位 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 研究生
下载PDF
土木工程专业来华留学生培养的经验与建议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冉 富海鹰 +1 位作者 赵晓彦 陈嵘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3期165-168,共4页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其共建国家大量土木工程项目的投入修建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中国逐渐成为外国留学生心中的热门留学国度。西部地区高校因其地区优势,近年来接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来华留学生人数稳步上升。以...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其共建国家大量土木工程项目的投入修建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中国逐渐成为外国留学生心中的热门留学国度。西部地区高校因其地区优势,近年来接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来华留学生人数稳步上升。以西部某高校土木工程学院为例,通过回顾土木工程学院来华留学生的招生历史,讨论来华留学生培养模式现状,分析留学生招生与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探索解决当前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以期为西部地区高校招收和培养来华留学生带来有益探索并提供事实论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土木工程 留学生培养
下载PDF
复杂孕灾环境下隧道进口斜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11
作者 徐正宣 林之恒 +3 位作者 刘云鹏 聂晓芳 任利 张志龙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8-1077,1085,共11页
高地震烈度、高地应力、高陡、高寒等复杂孕灾环境下的隧道洞口斜坡,在降雨、强震或人类强烈工程活动影响下,极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为探究复杂孕灾环境下隧道进口斜坡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以我国西南某加日山隧道... 高地震烈度、高地应力、高陡、高寒等复杂孕灾环境下的隧道洞口斜坡,在降雨、强震或人类强烈工程活动影响下,极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为探究复杂孕灾环境下隧道进口斜坡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以我国西南某加日山隧道为依托,通过无人机摄影、槽探、室内实验及洞探原位测试等“天空地”一体化勘察技术,实现斜坡工程地质信息精细获取,系统揭示斜坡典型破坏特征,讨论斜坡2种破坏成因与演化模式,在此基础上,利用极限平衡法与三维数值模拟方法,量化分析不同工况下的斜坡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加日山隧道进口斜坡在自然工况、暴雨工况、地震工况3种工况下稳定性系数均大于1.15,斜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仅后缘表部存在局部变形失稳的可能,成果可为类似隧道的选线规划以及建设运营安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灾环境 斜坡变形 演化模式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轨道控制网网形与测量数据处理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卜志雄 岑敏仪 +7 位作者 阮文斌 江来伟 周磊 张同刚 刘宗鑫 张欢 张宝美 刘星辰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3年第9期71-75,共5页
地铁线路弯多、半径小、通视长度受限,使高铁精密测量技术在地铁的实用效果上打了折扣。厦门地铁经过近年运营线路的检验,发现仍有部分区段存在国内地铁常见的抖动、晃车和噪声现象。为探索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轨道平顺性的有效办法,... 地铁线路弯多、半径小、通视长度受限,使高铁精密测量技术在地铁的实用效果上打了折扣。厦门地铁经过近年运营线路的检验,发现仍有部分区段存在国内地铁常见的抖动、晃车和噪声现象。为探索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轨道平顺性的有效办法,本文通过误差分析、仿真实验和工程验证相结合,研究提出三联架轨道控制网,采用控制网置平,比现有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的任意设站轨道控制网平顺性更优。研究成果不仅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实用价值,对高铁和普铁工程测量规范的制定也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测量 轨道控制网 轨道不平顺 控制网置平
下载PDF
铁路工程长距离带状GNSS控制网高精度解算
13
作者 严冬 李剑锋 +2 位作者 梅熙 冯威 黄丁发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2,共8页
铁路工程控制网三网合一,采用GNSS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CORS)方式建网是发展的趋势,但其长距离、带状布设的控制网要确保高精度且连续均匀,具有一定的难度。针对长距离带状控制网的特点,分析影响GNSS控制网解算的影响因素,引入IGS站点坐... 铁路工程控制网三网合一,采用GNSS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CORS)方式建网是发展的趋势,但其长距离、带状布设的控制网要确保高精度且连续均匀,具有一定的难度。针对长距离带状控制网的特点,分析影响GNSS控制网解算的影响因素,引入IGS站点坐标的松弛约束,筛选出优化解算策略:融合多星座卫星观测数据,基于电离层约束模型求解宽巷模糊度,当控制网的基线长度小于100 km时,对流层延迟采用站间差分改正、电离层延迟采用差分或模型改正,并结合环境条件顾及其他负荷改正。实际铁路工程带状控制网解算测试表明,优化策略控制网处理精度相较于常规策略在Y和Z方向上提升2~5 mm。通过对复杂地形环境下长距离带状控制网的解算质量分析,进一步表明该策略可优化铁路工程长距离带状控制网高精度解算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 带状控制网 高精度解算 优化策略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下载PDF
川西鲜水河、安宁河和龙门山断裂带地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模式的讨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国森 章旭 +4 位作者 张云辉 SAFONOVA Inna 黄豪擎 余中友 代倩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1-359,共19页
[研究目的]研究川西鲜水河断裂带、安宁河断裂带和龙门山断裂带地热水的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模式,可为川西地热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本文运用水文地球化学、热储温度计算、氢氧同位素等方法分析了分布在3条断... [研究目的]研究川西鲜水河断裂带、安宁河断裂带和龙门山断裂带地热水的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模式,可为川西地热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本文运用水文地球化学、热储温度计算、氢氧同位素等方法分析了分布在3条断裂带上的48处典型温泉(地热井)的水化学组分、水化学过程、热储温度和深度、热水补给来源等特征,并探讨了其形成模式。[研究结果]结果显示:(1)鲜水河断裂带热水水化学类型以HCO_(3)-Na型为主;龙门山断裂带主要为SO_(4)-Na和Cl-Na型;安宁河断裂带包括HCO_(3)·Cl-Na、HCO_(3)·SO_(4)-Ca·Mg和Cl·SO_(4)-Na型等。(2)3条断裂带地热水组分主要受硅酸盐矿物溶解和离子交换作用控制。(3)鲜水河断裂带热储温度为129.6~210.6℃,深度为2532~4184 m,冷水混入比为66%~82%;安宁河断裂带热储温度为81~121.9℃,深度为2155~3519 m,冷水混入比为52%~95%;龙门山断裂带热储温度为108.2~153℃,深度为3573~5654 m,冷水混入比为68%~89%。(4)3条断裂带的地热水接受大气降雨补给,补给高程分别为鲜水河断裂带2493~5034 m、安宁河断裂带3235~3839 m和龙门山断裂带1628~4574 m。(5)鲜水河断裂带地热水的“δ^(18)O漂移”程度强于安宁河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部分地热水出现“δ^(18)O漂移”和“负向漂移”特征。[结论]基于本次研究得到的3条断裂带地热水成因模式,鲜水河断裂带地热水的开发潜力优于安宁河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是四川省中高温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带 地热水 水文地球化学 热储 补给来源 形成模式 地热地质调查工程 龙门山 四川西部
下载PDF
天然气田开发过程中环境工程监理实施方法的探索
15
作者 黄飞 欧阳峰 徐黎黎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年第12期13-14,共2页
过对天然气田开发过程中环境工程监理的工作方式和重点内容的分析,明确了环境工程监理在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监管和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较大作用,提出了环境工程监理工作开展制度及监理的主要内容,并对环境工程监理工作的... 过对天然气田开发过程中环境工程监理的工作方式和重点内容的分析,明确了环境工程监理在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监管和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较大作用,提出了环境工程监理工作开展制度及监理的主要内容,并对环境工程监理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监理 天然气田 监理制度 建议
下载PDF
CG-6重力仪的性能分析及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16
作者 宋健 田子钰 《测绘》 2024年第1期40-44,共5页
为保证CG-6重力仪在复杂艰险地区进行不同精度的重力测量,对CG-6重力仪进行了多种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其静态、动态零漂率和测量精度均满足厂家的技术指标。利用CG-6重力仪的测量结果对测段高差进行重力异常改正,其闭合差可以满足一、二... 为保证CG-6重力仪在复杂艰险地区进行不同精度的重力测量,对CG-6重力仪进行了多种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其静态、动态零漂率和测量精度均满足厂家的技术指标。利用CG-6重力仪的测量结果对测段高差进行重力异常改正,其闭合差可以满足一、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证明了CG-6重力仪在复杂艰险山区进行重力测量的可靠性与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G-6重力仪 静态零漂 动态零漂 格值系数 重力异常改正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的铁路外部环境隐患监测方法综述
17
作者 李治泓 朱庆 +2 位作者 廖成 胡翰 陈琳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8,共14页
随着中国铁路运营里程的不断增加,铁路外部环境日益复杂,以彩钢瓦房、防尘网、塑料大棚、地膜、塑料垃圾为主的铁路外部环境隐患层出不穷,频繁引发铁路交通重大事故,已经成为铁路安全运营的重要制约因素。铁路外部环境隐患的高效监测是... 随着中国铁路运营里程的不断增加,铁路外部环境日益复杂,以彩钢瓦房、防尘网、塑料大棚、地膜、塑料垃圾为主的铁路外部环境隐患层出不穷,频繁引发铁路交通重大事故,已经成为铁路安全运营的重要制约因素。铁路外部环境隐患的高效监测是实现治理的重要前提,而遥感技术是目前实现大范围、低成本铁路外部环境隐患监测的最佳手段。为此,文章对光学遥感、合成孔径雷达、激光雷达、地基视频监控等4类遥感监测技术的优势、局限及应用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基于人工特征和基于深度学习这两类监测识别方法的特点及不足;最后,从铁路外部环境多源遥感数据多层次融合、铁路外部环境隐患精准识别模型构建、知识引导的铁路外部环境隐患智能动态监测等方面,对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铁路外部环境隐患智能监测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遥感 监测技术 深度学习 知识图谱
下载PDF
变电工程项目图结构数据模型研究
18
作者 赵智尧 廖毅 李行义 《南方能源建设》 2024年第S01期111-114,共4页
[目的]为打通变电工程全生命周期各阶段之间的数据隔阂,实现几何模型和工程信息的流转,提出了基于图结构的变电工程数据模型构建方法。[方法]首先分析模型几何信息和工程数据信息在变电工程各阶段的流转,将数据模型分为核心模型与场景模... [目的]为打通变电工程全生命周期各阶段之间的数据隔阂,实现几何模型和工程信息的流转,提出了基于图结构的变电工程数据模型构建方法。[方法]首先分析模型几何信息和工程数据信息在变电工程各阶段的流转,将数据模型分为核心模型与场景模型,其次按照变电工程的土建部分和电气设备来组织图的拓扑结构,然后将具有树形结构的IFC模型之中的部件之间的关系转换为“边”的形式,模型部件转为“节点”的形式,构建图结构并导入图数据库,最后设计电气设备部件级别的变电工程数据模型结构,并将该模型与核心模型的部件建立关联关系,形成变电工程图结构数据模型。[结果]测试结果表明变电工程图结构数据模型导入图数据库后可以实现几何模型与工程信息模型的灵活组合和分解,并可在面对大量几何结构和属性信息的复杂关联关系时实现高效的模型组件信息的修改和查询。[结论]基于图结构的数据模型可以同时承载几何信息和工程信息场景模型。它实现了各阶段对于模型颗粒度调整和工程信息增补和移除的需求,相比于基于表单管理的COBie(Construction Operations Building information exchange)标准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容易理解的数据流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模型 变电工程 图论 信息流转
下载PDF
基于虚拟地理环境的山区铁路施工便道设计与方案比选方法
19
作者 杨斌 张恒 +2 位作者 刘博锦 方伟 李嘉轩 《铁路工程技术与经济》 2024年第3期36-40,共5页
为了解决山区铁路工程环境险峻处施工便道难以快速设计与直观展现的问题,本文基于虚拟地理环境提出一种山区铁路施工便道设计与方案比选方法。首先,对DEM数据进行规则格网划分,统计各格网的高程差从而给出填挖方量的计算方法;然后,将施... 为了解决山区铁路工程环境险峻处施工便道难以快速设计与直观展现的问题,本文基于虚拟地理环境提出一种山区铁路施工便道设计与方案比选方法。首先,对DEM数据进行规则格网划分,统计各格网的高程差从而给出填挖方量的计算方法;然后,将施工便道分段,设置边坡类型检测点,判断边坡类型;最后,在虚拟地理环境中进行施工便道设计,并计算相关经济效益信息,据此进行设计方案对比和分析。以天陇铁路施工便道设计与方案比选为例开展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在虚拟地理环境中一键快速生成施工便道模型,数据统计信息为准确开展便道方案的比选和辅助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地理环境 施工便道 虚拟设计 方案比选 辅助决策
下载PDF
地铁曲线段地面环境振动传播特性研究
20
作者 杨梦琦 贺玉龙 蔡思奇 《四川建筑》 2024年第2期116-118,共3页
为研究地铁地下线曲线段地面环境振动传播特性,选取成都地铁10号线某曲线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测地表振动的方式,分别对比曲线段内/外径及同一侧水平、垂直两向振动传播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距离的增加内径无论在垂向或水平向振动加速... 为研究地铁地下线曲线段地面环境振动传播特性,选取成都地铁10号线某曲线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测地表振动的方式,分别对比曲线段内/外径及同一侧水平、垂直两向振动传播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距离的增加内径无论在垂向或水平向振动加速度上相较外径更大,而内外径两向振动加速度优势频率稳定分布在75~100 Hz。同时在振动加速度级对比中,垂向与水平向振动加速度级在内外径均呈现较为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曲线段 地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