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靶向抑制胃癌细胞中TROP2基因的表达对胃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罗文杰 刘明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345-1349,共5页
目的探讨RNA干扰肿瘤相关钙信号传导因子2(TROP2)基因的表达对胃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人胃黏膜正常细胞GES-1作为对照,RT-PCR检测人胃癌SGC-7901、MNK-28、BGC-823细胞中TROP2 mRNA表达;TROP2 siRNA、Control siRNA转染... 目的探讨RNA干扰肿瘤相关钙信号传导因子2(TROP2)基因的表达对胃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人胃黏膜正常细胞GES-1作为对照,RT-PCR检测人胃癌SGC-7901、MNK-28、BGC-823细胞中TROP2 mRNA表达;TROP2 siRNA、Control siRNA转染SGC-7901细胞,不作任何处理的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48 h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TROP2、Ki67、Cleaved caspase3、β-catenin、Cyclin D1蛋白表达;CCK8实验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及凋亡情况。结果 TROP2 mRNA在人胃癌SGC-7901、MNK-28、BGC-823细胞表达均显著高于GES-1细胞(P<0.01),TROP2基因在SGC-7901细胞中的表达最高,选择作为后续的研究对象;转染TROP2 siRNA后TROP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及Control-siRNA组比较,TROP2-siRNA组细胞存活率及Ki67、β-catenin、Cyclin D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RNA干扰抑制TROP2基因的表达可降低胃癌细胞的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是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TROP2基因 增殖 凋亡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下载PDF
新生儿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吕声霞 鲁国洲 黄新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1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应用万古霉素后其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之间的相关性,为新生儿临床上安全合理应用万古霉素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西昌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新生儿160例,均接受应用万古霉素治疗同时进行血药浓度监... 目的探讨新生儿应用万古霉素后其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之间的相关性,为新生儿临床上安全合理应用万古霉素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西昌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新生儿160例,均接受应用万古霉素治疗同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观察新生儿应用万古霉素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分析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与不良发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肝功能损害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听力损害。不同万古霉素血药浓度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增加,其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未呈现趋势性增加。结论新生儿在应用万古霉素时具有较高的肝功能损害及听力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但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万古霉素 血药浓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罗文杰 刘明华 +1 位作者 罗小莉 宋博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07-1409,1419,共4页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72例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86例。对照组予以甲酰四氢叶酸钙+5氟尿嘧啶+草酸铂(FOLFOX)化疗方案治疗,试验组在FOLFOX化疗前,给予静脉注射贝伐...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72例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86例。对照组予以甲酰四氢叶酸钙+5氟尿嘧啶+草酸铂(FOLFOX)化疗方案治疗,试验组在FOLFOX化疗前,给予静脉注射贝伐珠单抗注射液5 mg·kg-1,qd。2周为1个疗程,2组患者均治疗5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242(CA242)、糖类抗原125(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化酶-2(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6.98%(49例/86例)和36.05%(31例/8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CEA分别为(42.16±5.44),(53.34±6.64)ng·m L^(-1);CA199分别为(59.96±8.11),(68.57±8.75)U·m L^(-1);CA242分别为(31.18±3.84),(49.63±6.54)U·m L^(-1),CA125指标分别为(25.46±3.08),(36.54±4.34)U·m L^(-1);VEGF分别为(301.18±32.28),(375.36±36.75)pg·m L^(-1);COX-2分别为(325.36±31.57),(515.36±38.64)ng·L^(-1);MMP-9分别为(175.47±20.11),(246.67±25.73)mg·L^(-1);MMP-2分别为(214.87±22.54),(249.46±27.78)m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神经毒性、高血压,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91%(24例/86例)和20.93%(18例/8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结肠癌 贝伐珠单抗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盐酸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殷文贤 赵萌 +2 位作者 吴知桂 顾立 陈美娟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756-759,764,共5页
目的观察盐酸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Ls)增殖、迁移的影响,探究其机制。方法 SD大鼠高脂高糖饮食2个月,于1个月末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25mg/kg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组织块贴壁法培养胸主动脉VSMLs。CCK-8... 目的观察盐酸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Ls)增殖、迁移的影响,探究其机制。方法 SD大鼠高脂高糖饮食2个月,于1个月末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25mg/kg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组织块贴壁法培养胸主动脉VSMLs。CCK-8法观察不同浓度盐酸小檗碱对其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法观察其对迁移的影响、ELISA观察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结果 100、50、25、12.5、6.25μg/mL的盐酸小檗碱均可抑制正常和糖尿病大鼠VSMLs的增殖,抑制强度与浓度呈正相关(P<0.01);各浓度盐酸小檗碱均可对正常和糖尿病大鼠VSMLs的迁移产生抑制作用,穿膜细胞数与浓度呈负相关(P<0.01);除6.25μg/mL的盐酸小檗碱外,其余浓度的盐酸小檗碱均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VSMLs中TGF-β1水平(P<0.05)。结论盐酸小檗碱能抑制2型糖尿病大鼠离体胸主动脉VSMLs增殖、迁移,其机制可能与减少TGF-β1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小檗碱 2型糖尿病 大鼠血管平滑肌 增殖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18F-FDG microPET/CT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筛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彭一檬 张春银 +2 位作者 余录 谭华 尤强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26-730,共5页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 microPET/CT显像筛选脑缺血再灌注(CIR)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线栓法可逆性栓塞大脑中动脉制作大鼠CIR模型。术后清醒时,将Zea-Longa评分1~4分视为入选标准。共选取18只雄性SD大鼠。术后2和24 h...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 microPET/CT显像筛选脑缺血再灌注(CIR)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线栓法可逆性栓塞大脑中动脉制作大鼠CIR模型。术后清醒时,将Zea-Longa评分1~4分视为入选标准。共选取18只雄性SD大鼠。术后2和24 h,采用Garcia 18评分法进行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建模后2和24 h经尾静脉注射18F-FDG, 40 min后行microPET/CT显像,对图像进行视觉分析及半定量分析。对意外死亡的大鼠进行尸体解剖及HE染色;对术后24 h存活大鼠,在完成microPET/CT显像后取脑组织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脑梗死情况。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比较神经功能评分与microPET/CT评价CIR模型的准确性。结果18只入选大鼠的病理结果为:CIR模型11只,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4只,SAH伴脑出血3只。术后8~12 h,4只大鼠意外死亡。术后2 h,神经功能评分及microPET/CT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11/18和15/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神经功能评分及microPET/CT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11/14和14/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F-FDG microPET/CT可比神经功能评分更早地筛选出CIR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