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扩散张量成像的卒中后抑郁患者脑白质微结构改变分析
1
作者 付玉婷 张海熠 +2 位作者 张勇 刘勇 揭平平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4期70-74,98,共6页
目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颅内扩散张量成像,探究卒中后抑郁患者各脑区白质微结构的改变,旨在研究脑区结构改变与抑郁的关系。方法依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将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年龄性别进行1∶1匹... 目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颅内扩散张量成像,探究卒中后抑郁患者各脑区白质微结构的改变,旨在研究脑区结构改变与抑郁的关系。方法依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将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年龄性别进行1∶1匹配分为抑郁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采用PANDA软件计算并比较2组患者各脑区扩散张量成像的分数各向异性(FA)和表观扩散系数(ADC)的差异,分析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与各脑区FA值及ADC值的相关性。结果抑郁组的双侧额叶、双侧颞叶、左侧岛叶和胼胝体膝部的FA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双侧额叶、左侧颞叶和胼胝体膝部的ADC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双侧额叶和胼胝体压部的FA值与HAMD-17评分呈中等强度负相关;左侧颞叶、双侧岛叶、右侧扣带回和胼胝体压部的ADC值与HAMD-17评分呈中等强度正相关。结论扩散张量成像结果显示抑郁组较对照组的双侧额叶、双侧颞叶、左侧岛叶和胼胝体膝部结构发生显著改变,脑白质结构与抑郁评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卒中后抑郁 扩散张量成像 各向异性分数 表观扩散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