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埃索美拉唑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胃幽门螺杆菌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袁琳 蒲霞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1265-1267,共3页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胃幽门螺杆菌(Hp)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24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胃幽门螺杆菌(Hp)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24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连续治疗6 w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Hp清除率、心理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2%,高于对照组的8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 w和6 w的Hp清除率分别为55.74%(68/122)与93.44%(114/12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正常工作、病情控制、发作次数和心理状态等指标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92%,低于对照组的15.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较好,不仅提高Hp清除率与患者生活质量,还能减少患者恶心、头晕、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十二指肠溃疡 幽门螺杆菌 埃索美拉唑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腰椎管狭窄的形态学分级与神经根沉降征的信度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
2
作者 杨进 黎秋晗 +2 位作者 熊义林 蒲霞 王清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247-251,共5页
目的评价腰椎管狭窄的形态学分级和神经根沉降征的信度及其与症状的相关性,旨在判断哪种方法更具临床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共346例因腰椎管狭窄症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手术的病人临床资料,最终纳入182... 目的评价腰椎管狭窄的形态学分级和神经根沉降征的信度及其与症状的相关性,旨在判断哪种方法更具临床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共346例因腰椎管狭窄症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手术的病人临床资料,最终纳入182名病人。两个独立观察者在横截面T2加权图像上采用三分法神经根沉降征和腰椎管狭窄的形态学分级对最狭窄的节段进行影像学评估。采用组内相关系数评价其观测信度,Spearman秩相关系数评价两种方法与症状指标的相关性,以及两种评价方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中男性为126例,女性为56例,中位年龄为69岁,中位病程为48个月,最狭窄的节段分布腰2~3有23例,腰3~4有45例,腰4~5有114例。腰椎管狭窄形态学分级的组内观测信度为0.72~0.76,组间信度为0.69;神经根沉降征的组内观测信度为0.82~0.85,组间信度为0.74。神经根沉降征与ODI指数具有相关性(r_(s)=0.28,P<0.001),与腿痛VAS评分(r_(s)=0.07,P=0.30)、腰痛VAS评分(r_(s)=0.11,P=0.16)均无相关(P>0.05)。形态学分级与腿痛VAS评分(r_(s)=0.18,P=0.02)与ODI指数(r_(s)=0.19,P=0.01)具有相关性,与腰痛VAS评分无相关(r_(s)=-0.03,P=0.66)。跛行距离与形态学分级有相关性(r_(s)=0.28,P<0.001),与神经根沉降征无相关。形态学分级和神经根沉降征之间存在较强相关性(r_(s)=0.61,P<0.001)。结论腰椎管狭窄的形态学分级和神经根沉降征都具有优良的观测信度,二者与症状相关性均不强,但腰椎管狭窄的形态学分级优于神经根沉降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 形态学分级 沉降征 信度 相关性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骨科研究生重度滑脱病例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杨进 王高举 +3 位作者 徐双 王松 王清 黎秋晗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第2期319-322,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3D打印技术在骨科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36名骨科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名。试验组采用书本+影像资料+3D打印的脊柱模型(重度滑脱)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书本+影像资料教学。对... 目的初步探讨3D打印技术在骨科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36名骨科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名。试验组采用书本+影像资料+3D打印的脊柱模型(重度滑脱)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书本+影像资料教学。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采用多时间点的客观评价指标(自制调查问卷)和课后3个月的学生主观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的调查问卷得分在课后1、3个月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学生课后3个月的课程主观评价方面,试验组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3D打印技术引入骨科学临床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三维空间构型的思维,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骨科学 脊柱 研究生 医学教育 临床教学 三维空间构型思维
下载PDF
基于TLR4/MyD88/NF-κB通路探讨金双歧对慢性肾脏病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4
作者 黄梅 陈鸿禧 +1 位作者 谭玲玲 马欣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2-40,共9页
目的探讨金双歧对慢性肾脏病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作用及机制。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金双歧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金双歧组以阿霉素、腺嘌呤复制慢性肾脏病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金双歧组采用金双歧治疗4周。测定各组大鼠的... 目的探讨金双歧对慢性肾脏病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作用及机制。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金双歧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金双歧组以阿霉素、腺嘌呤复制慢性肾脏病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金双歧组采用金双歧治疗4周。测定各组大鼠的24 h尿蛋白及血肌酐、尿素氮、D-乳酸、内毒素、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的肾脏、结肠病理变化,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纤维化改变,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结肠黏膜超微结构,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Occludin蛋白表达,Western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结肠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各组大鼠结肠TLR4、MyD88、NF-κB P65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金双歧组大鼠的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肾间质损伤评分均升高(P<0.05),肾间质纤维化相对面积增加(P<0.05);模型组与金双歧组大鼠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金双歧组大鼠的结肠黏膜病理损伤评分升高(P<0.05),金双歧组结肠黏膜病理损伤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金双歧组大鼠结肠黏膜超微结构损害明显、Occludin蛋白表达减少,金双歧组较模型组超微结构有所恢复,Occludin蛋白表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金双歧组大鼠血清D-乳酸、内毒素、IL-6、IL-1β、TNF-α水平均升高(P<0.05),金双歧组较模型组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金双歧组结肠TLR4、MyD88、NF-κB P65蛋白及mRNA表达均升高(P<0.05),金双歧组较模型组均下降(P<0.05)。结论金双歧对病理损伤重的肾脏无明显保护作用,金双歧可能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通路活化,改善慢性肾脏病所致肠黏膜屏障结构及功能障碍,减轻系统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金双歧 肠黏膜屏障 TLR4/MyD88/NF-κB通路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和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以外科手术学课程为例
5
作者 黄梅 郑彪 +2 位作者 邓靖宇 熊又兰 蒲霞 《科教导刊》 2022年第32期102-104,共3页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及医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建立科学合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及成绩评定体系已成为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课题。文章介绍了西南医科大学在外科手术学中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和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此教学...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及医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建立科学合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及成绩评定体系已成为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课题。文章介绍了西南医科大学在外科手术学中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和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此教学体系充分发挥“互联网”这一庞大信息资源的优势,强调形成性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能够有效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岗位胜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学 互联网+ 形成性评价 教学改革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发生骨质疏松与NLR、RDW、MPV、UA、TBIL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黎秋晗 晏丕军 徐勇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318-324,共7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与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MPV)、尿酸(UA)、总胆红素(TBIL)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8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骨密度(DEXA)检测,采用腰椎和左髋部...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与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MPV)、尿酸(UA)、总胆红素(TBIL)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8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骨密度(DEXA)检测,采用腰椎和左髋部两个部位的骨密度值,分为骨量正常组(n=91)、骨量减少组(n=140)以及骨质疏松症组(n=149),记录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糖尿病病程等相关资料,测量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NLR、RDW、MPV、UA、TBIL等指标水平,比较三组间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年龄、性别、BMI、NLR、RDW、MPV、UA、TBIL在三组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年龄、性别、NLR、RDW、MPV、UA与骨质疏松呈正相关,BMI、TBIL与骨质疏松呈负相关,多元Ordinal回归分析显示,年龄、NLR、UA为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OR=2.208,1.013,P<0.05),相比于男性,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性更大,同样为其危险因素;BMI、TBIL为骨质疏松的保护性因素(OR=0.470,0.420,P<0.05)。结论年龄、女性、NLR、UA为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BMI、TBIL为骨质疏松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红细胞分布宽度 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 尿酸 总胆红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