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其他抗菌药物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1
1
作者 廖光荣 李娜 +2 位作者 黄艳芳 李帆 孙鸿燕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52-57,共6页
目的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其他抗菌药物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效果。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关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其他抗菌药物治疗鲍曼不动杆菌的文献。将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并使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 目的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其他抗菌药物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效果。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关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其他抗菌药物治疗鲍曼不动杆菌的文献。将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并使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篇文献,在有效率方面: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其他抗菌药物组的有效率高于单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组[OR=4.52,95%CI(3.14~6.49),P〈0.001];也高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运用组[OR=3.32,95%CI(1.88~5.86),P〈0.001]。在细菌清除率方面: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其他抗菌药物组的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单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组[OR=3.19,95%CI(2.31~4.41),P〈0.001];也高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运用组[OR=4.04,95%CI(1.98~8.27),P〈0.001]。在不良反应方面: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其他抗菌药物组与单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9,95%CI(0.51~1.55),P=0.68]。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其他抗菌药物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效果优于其他抗菌药物组,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头孢哌酮舒巴坦 疗效 细菌清除率 不良反应 META分析
下载PDF
男男性行为HIV感染者延续护理需求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廖光荣 杨茜 +2 位作者 黄艳芳 荣涛 孙鸿燕 《四川医学》 CAS 2016年第6期591-593,共3页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HIV感染者延续护理的需求情况。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对10例男男性行为HIV感染者进行半结构式的深入访谈,并利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男男性行为HIV感染者对延续护理需求有3个主题:疾病相关知识...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HIV感染者延续护理的需求情况。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对10例男男性行为HIV感染者进行半结构式的深入访谈,并利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男男性行为HIV感染者对延续护理需求有3个主题:疾病相关知识需求度较高;网络形式的随访需求较大,电话、家庭随访接受度较低;希望接受无区别对待的护理服务。结论护士应了解男男性行为HIV感染者的延续护理需求,积极开展适应该人群的延续护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 艾滋病 延续护理 质性研究
下载PDF
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的细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蒋文捷 潘丽娟 梁雪梅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458-461,共4页
目的:探讨引起不同部位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情况。方法:选择肠道肿瘤和非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并发感染患者190例,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病原菌菌株进行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引起消化道肿瘤患者与非消... 目的:探讨引起不同部位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情况。方法:选择肠道肿瘤和非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并发感染患者190例,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病原菌菌株进行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引起消化道肿瘤患者与非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主要病原菌种类不尽相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以及粪肠球菌的数量和比例在消化道肿瘤患者中明显升高;食道、胃等上消化道肿瘤术后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而直结肠等下消化道肿瘤术后感染以粪肠球菌、产气肠球菌为主;耐药性方面,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对其他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超过50.0%;大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对阿米卡星和美罗培南的敏感性较高,对头孢他啶以及头孢吡肟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也有较好的敏感性,但是对喹诺酮类及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超过30.0%。结论:引起胃肠道肿瘤术后感染的病原菌与非胃肠道肿瘤术后存在差异,致病菌类型与手术部位存在联系,病原菌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问题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患者 术后感染 细菌分布 耐药性
下载PDF
自体来源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移植治疗小鼠慢性乙型肝炎性肝损伤
4
作者 潘丽娟 王荣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73-778,共6页
背景:自体来源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移植改善肝组织结构与功能是慢性乙型肝炎性肝损伤治疗的新研究方向。目的:观察自体皮肤来源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移植治疗HBV转基因小鼠慢性肝损伤的效果。方法:用腹腔注射四氯化碳建立HBV转基因小鼠(购于北... 背景:自体来源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移植改善肝组织结构与功能是慢性乙型肝炎性肝损伤治疗的新研究方向。目的:观察自体皮肤来源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移植治疗HBV转基因小鼠慢性肝损伤的效果。方法:用腹腔注射四氯化碳建立HBV转基因小鼠(购于北京维通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慢性肝损伤模型;造模开始注射四氯化碳第1周后,将模型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体外重编程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并进行鉴定;造模6周结束后第2天,通过门静脉途径将0.1 mL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移植到模型小鼠肝内,对照组注射0.1 mL PBS;移植后7,14 d,冰冻切片观察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定植情况;ELISA法检测小鼠肝功能;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结论:(1)模型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在体外成功重编程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2)移植后7 d,实验组小鼠肝内可见荧光标记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3)实验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4)实验组小鼠肝脏中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细胞浸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5)结果提示,自体来源诱导性多能干细胞门静脉移植可治疗小鼠慢性乙型肝炎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损伤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细胞移植 肝功能 HBV转基因小鼠 肝炎 乙型 诱导多功能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组织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