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二度烧伤患者治疗效果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黄海峻 郭杏 +1 位作者 代蕾 谭美云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128-132,共5页
目的:评价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二度烧伤患者伤口愈合的作用效果。方法:通过数据库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联合磺胺嘧啶银(SD-Ag)与单用磺... 目的:评价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二度烧伤患者伤口愈合的作用效果。方法:通过数据库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联合磺胺嘧啶银(SD-Ag)与单用磺胺嘧啶银治疗二度烧伤的不同效果。结果:共纳入7篇研究,均为随机对照研究,共61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接受bFGF联合SD-Ag敷料治疗二度烧伤创面的愈合时间较单用SD-Ag更短[浅二度均数差(MD)=-2.51,95%CI:-3.01,-2.01;P<0.000 01;深二度MD=-5.28,95%CI:-5.80,-2.58;P<0.000 01]。结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治疗二度烧伤创面方面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的作用,临床治疗二度烧伤创面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二度烧伤 磺胺嘧啶银 META分析
下载PDF
低氘水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大鼠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湘琦 赵超然 熊爱兵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6-332,共7页
目的·观察低氘水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大鼠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10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A组,n=20)及糖尿病组(n=80)。糖尿病组大鼠经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 目的·观察低氘水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大鼠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10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A组,n=20)及糖尿病组(n=80)。糖尿病组大鼠经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皮肤全层切除复制大鼠糖尿病溃疡模型;随后将造模成功的72只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B组)、富血小板血浆组(C组)、低氘水组(D组)和低氘水联合富血小板血浆组(E组),每组各18只。A组普通饲料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等体积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皮肤全层切除复制正常溃疡模型。各组分别予以对应处理并于处理3、7和14 d后处死动物,在各对应时间点测大鼠随机血糖;取创面及创缘组织,观察各组大鼠溃疡创面愈合情况、局部组织形态学变化,并采用酶联反应吸附法检测各组创面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的含量。结果·D组及E组随机血糖较干预前降低。各糖尿病组创面炎症反应均较A组慢,E组肉芽成熟效果较B、C、D组好,在各干预组中效果最佳,新生血管及成纤维细胞出现时间早且数量多。A组TIMP-1含量明显高于各糖尿病组(P<0.05),B组TIMP-1含量明显低于C组、D组和E组(P<0.05),E组TIMP-1含量明显高于C组及D组(P<0.05)。B组MMP-9含量明显高于A组、C组、D组和E组(P<0.05),E组MMP-9含量明显低于C组及D组(P<0.05)。结论·低氘水对大鼠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有促进作用;低氘水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大鼠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有显著促进作用,其可能与降低大鼠随机血糖、提高溃疡创面TIMP-1、抑制MMP-9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氘水 富血小板血浆 糖尿病溃疡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 大鼠
下载PDF
改良鼻唇沟岛状皮瓣修复口腔鳞癌切除后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3
3
作者 伋琳 周航宇 +4 位作者 张磊 曾富海 宋梓维 胡明 夏德林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鼻唇沟岛状皮瓣在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9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8例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患者。制备以面动静脉为蒂(血管蒂分离至颈外动静脉起始处),... 目的:探讨改良鼻唇沟岛状皮瓣在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9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8例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患者。制备以面动静脉为蒂(血管蒂分离至颈外动静脉起始处),根据缺损情况切取岛状鼻唇沟皮瓣。完整切除病变后皮瓣从下颌骨内侧或者外侧转移修复缺损。术后观察皮瓣存活、供瓣区及受区伤口愈合情况,并对患者面部器官外形及功能进行3~24个月的术后随访。结果:8例患者皮瓣全部存活,血运良好。术后随访未出现肿瘤复发,面部器官外形基本正常,功能良好。结论:改良鼻唇沟岛状皮瓣具有操作简单、血供可靠、转移灵活,可同期修复同侧舌、口咽侧壁、口底、牙龈肿瘤切除后缺损,对不适宜行吻合血管游离组织瓣移植患者是理想的选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修复重建 岛状鼻唇沟瓣 皮下带蒂皮瓣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PRP及前列地尔对兔缺血皮瓣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杨东升 蒋婷 +4 位作者 熊爱兵 彭海涛 杨泽龙 刘强 贺丝雨 《西部医学》 2021年第9期1270-1275,共6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前列地尔注射液及其联合应用对兔缺血皮瓣的影响。方法选择40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20组,每组2只,每只兔背部设计两块以中线对称的10cm×2.5cm大小超长宽比例任意皮瓣,形成每组4个兔背缺血皮瓣模型。...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前列地尔注射液及其联合应用对兔缺血皮瓣的影响。方法选择40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20组,每组2只,每只兔背部设计两块以中线对称的10cm×2.5cm大小超长宽比例任意皮瓣,形成每组4个兔背缺血皮瓣模型。每组随机分为对照瓣及实验瓣1、试验瓣2、试验瓣3。对照瓣:采用局部及静脉均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瓣1:局部注射PRP,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试验瓣2:局部注射生理盐水,静脉注射前列地尔注射液(0.8mL/kg);试验瓣3:局部注射PRP,静脉注射前列地尔注射液。术后7d在统一标准下拍照并取材。测量各瓣存活面积,计算皮瓣存活率;HE染色后镜下观察各瓣组织结构层次、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及微血管口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CD34表达、测量微血管密度;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结果术后7d,各瓣远端均发生不同程度坏死,经测量计算后得出:各瓣平均存活面积、存活率、微血管密度、VEGF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实验瓣3>实验瓣1>实验瓣2>对照瓣,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E染色后镜下观察可见:所有实验瓣较对照瓣组织水肿轻,新生毛细血管增多;实验瓣3较对照瓣及实验瓣1、实验瓣2结构、层次更清晰分明,新生毛细血管最多,大部分管腔扩大,炎性细胞浸润较少,组织水肿轻;实验瓣1较实验瓣2组织结构分明,新生毛细血管较多,炎性细胞浸润较少,但实验瓣2血管管腔直径更大。结论富血小板血浆、前列地尔注射液单独应用时均能不同程度改善兔缺血皮瓣缺血坏死,提高皮瓣存活率,并且二者联合应用效果优于单独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PRP) 前列地尔注射液 缺血皮瓣 存活率 VEGF
下载PDF
肥大细胞与大鼠瘢痕增生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何雪锋 熊爱兵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第S01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在大鼠深度创面愈合过程中,使用肥大细胞膜稳定剂色甘酸钠干预肥大细胞的功能是否可影响增生性瘢痕的形成。方法建立大鼠背部深度损伤模型后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A、B、C、D四组,前三组为实验组,D组为对照组。分别记录原始创面面... 目的探讨在大鼠深度创面愈合过程中,使用肥大细胞膜稳定剂色甘酸钠干预肥大细胞的功能是否可影响增生性瘢痕的形成。方法建立大鼠背部深度损伤模型后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A、B、C、D四组,前三组为实验组,D组为对照组。分别记录原始创面面积及创面愈合时间。对术后第3天及第60天创面组织取材进行切片染色(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免疫组化染色),进行镜下形态观察及肥大细胞、胰蛋白酶计数。结果术后3天组织切片镜下进行肥大细胞计数,实验组与对照组脱颗粒肥大细胞数存在统计学差异。实验组类胰蛋白酶阳性肥大细胞数量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术后第60天全部实验对象背部创面均出现瘢痕愈合,实验组瘢痕表皮细胞层数、成纤维细胞数、胶原纤维数减少,胶原纤维排列整齐。对照组瘢痕内成纤维细胞数量多,胶原纤维分布无条理性。结论色甘酸钠通过影响肥大细胞脱颗粒过程,抑制创面早期炎症反应,同时影响类胰蛋白酶的释放,使成纤维细胞活化受阻,进而抑制瘢痕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色甘酸钠 类胰蛋白酶 创面愈合 增生性瘢痕
下载PDF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壳聚糖凝胶复合物治疗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廖筱梅 罗兴前 +2 位作者 代蕾 黄海峻 郭杏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109,共9页
目的制备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与温敏氯化壳聚糖(chitosan chloride,CSCl)凝胶复合物,研究其生物相容性及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修复的可行性。方法取SPF级6周龄雄性SD大鼠皮下脂肪组织,采用酶原消化并差... 目的制备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与温敏氯化壳聚糖(chitosan chloride,CSCl)凝胶复合物,研究其生物相容性及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修复的可行性。方法取SPF级6周龄雄性SD大鼠皮下脂肪组织,采用酶原消化并差速贴壁法制备ADSCs。将CSCl、β-甘油磷酸钠和羟乙基纤维素按8∶2∶2.5比例混合,制作温敏CSCl凝胶;采用Live/Dead染色和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 8,CCK-8)法观察ADSCs在其中的存活和增殖情况。取SPF级8周龄雄性SD大鼠72只,采用开水接触烫伤法制备深Ⅱ度烫伤创面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24只,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用温敏CSCl凝胶涂抹创面,C组用ADSCs/温敏CSCl凝胶复合物涂抹创面。术后3、7、14、21 d观察创面闭合情况并计算创面闭合率;术后7 d行HE染色观察炎性细胞数,21 d行HE染色观察新生表皮厚度;同时于术后7 d行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新生微血管情况。结果 CSCl有温度敏感性,4℃为液态,37℃时成凝胶。Live/Dead染色和CCK-8法结果显示ADSCs在温敏CSCl凝胶中存活并持续增殖。大体观察示,术后各时间点C组创面闭合率均高于A、B组(P<0.05)。HE染色示,术后7 d,3组大鼠创面修复进入纤维增生期,各组可见胶原沉积,真皮层可见炎性细胞浸润,C组炎性细胞数显著小于A、B组,B组小于A组(P<0.01)。术后21 d,B、C组新生上皮及真皮层纤维结缔组织排列整齐,可见成纤维细胞及新生毛细血管;A组亦可见新生表皮覆盖,但真皮层纤维结缔组织排列较紊乱,见零星毛细血管。C组新生表皮厚度显著大于A、B组,B组大于A组(P<0.01)。术后7 d,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各组均可见新生微血管,C组大鼠创面新生微血管数显著高于A、B组,B组高于A组(P<0.05)。结论 ADSCs/温敏CSCl凝胶复合物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并且能加快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壳聚糖 凝胶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深Ⅱ度烫伤 创面修复 大鼠
原文传递
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正常与变异胃周动脉的显示情况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田新立 杨帆 熊星 《临床医学》 CAS 2018年第10期7-10,共4页
目的观察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胃周动脉的显示情况,了解胃周动脉的正常解剖及变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150例非胃部疾病者行腹部CT血管成像的图像,观察胃供血动脉的显示情况并统计显示率,分... 目的观察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胃周动脉的显示情况,了解胃周动脉的正常解剖及变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150例非胃部疾病者行腹部CT血管成像的图像,观察胃供血动脉的显示情况并统计显示率,分析胃供血动脉起源及变异情况。结果胃左动脉、胃网膜右动脉显示150例,显示率为100%,胃右动脉显示117例(78. 0%),胃网膜左动脉显示94例(62. 7%),胃短动脉显示74例(49. 3%),胃后动脉显示71例(47. 3%)。胃右动脉的起源变异最大,117例胃右动脉起源于肝固有动脉92例,起源于肝左动脉13例、肝总动脉7例、胃十二指肠动脉5例,以起源于肝固有动脉最多。胃网膜右动脉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动脉147例,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3例;胃左动脉起源于腹腔干148例,其余2例起源于腹主动脉。另发现副胃左动脉2例(1. 3%),起源于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各1例; 4例胃左动脉发出副肝左动脉。结论 MSCTA能直观、立体显示胃周动脉的空间解剖结构与变异,手术前充分了解胃周血管解剖变异,能减少术中盲目探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周动脉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生长因子控制释放对骨再生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伋琳 宋梓维 +4 位作者 曾富海 胡明 陈思奇 覃中杰 夏德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50-755,共6页
目的总结近年来成血管因子和成骨因子在骨组织工程缓释系统中的研究进展。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骨再生过程中生长因子缓释系统的研究报道,并加以分析总结。结果缓释结构包括直接结合、微球-三维支架结构、核-壳结构、层层自组... 目的总结近年来成血管因子和成骨因子在骨组织工程缓释系统中的研究进展。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骨再生过程中生长因子缓释系统的研究报道,并加以分析总结。结果缓释结构包括直接结合、微球-三维支架结构、核-壳结构、层层自组装、水凝胶及基因载体等。不同缓释结构与不同生长因子结合构成的缓释系统能促进骨再生及新生血管形成。结论生长因子缓释系统因具有可控性和持续性等特点,已成为骨组织工程的研究热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因子 控制释放 骨再生 血管形成
原文传递
氢气在皮瓣移植领域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彭敏 廖毅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168-169,共2页
在烧伤整形外科中,皮瓣常被用于修复由外伤、切除手术、先天畸形或肿瘤等引起的组织缺损。皮瓣移植后能否存活的关键在于能否避免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由于氢气能减轻移植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故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笔者现对氢气的... 在烧伤整形外科中,皮瓣常被用于修复由外伤、切除手术、先天畸形或肿瘤等引起的组织缺损。皮瓣移植后能否存活的关键在于能否避免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由于氢气能减轻移植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故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笔者现对氢气的性质、氢气在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氢气的优势及有待解决问题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 缺血再灌注损伤 皮瓣 皮瓣移植 皮瓣修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