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科临床带教中循证医学理念辅助情境模拟教学结合PBL教学法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王冠 许玉林 +1 位作者 向飞帆 李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期0028-0031,共4页
围绕骨科临床带教工作,在循证医学理念的辅助下,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进行教学,评定其应用价值。方法 对在本院骨科实习的学生进行选取(选取时间:2021年1月-2022年12月,选取数:54人),然后将其实施分组(分组... 围绕骨科临床带教工作,在循证医学理念的辅助下,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进行教学,评定其应用价值。方法 对在本院骨科实习的学生进行选取(选取时间:2021年1月-2022年12月,选取数:54人),然后将其实施分组(分组数:2组,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每组人数:27人),其中,A组仍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方法,B组则采用情境模拟与PBL相联合的教学法(循证医学理念辅助下),对比两组教学效果、考试测评成绩。结果 在教学优良率上,B组为92.69%,较A组(62.96%)低(P<0.05)。在考试测评成绩上,B组无论是理论成绩、技能操作成绩,还是病例分析、专科体检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均偏高(P<0.05)。结论 在骨科临床带教当中,基于循证医学理念下,采取PBL+情境模拟的教学手段,能够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可使实习生成绩与能力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临床带教 情境模拟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循证医学理念
下载PDF
分散-集中式多元化教学方法在骨科临床带教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唐炼 袁琳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9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分散-集中式多元化教学方法在骨科临床带教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实习的48名临床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带教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名。对照组应用常规带教方法,观... 目的:探讨分散-集中式多元化教学方法在骨科临床带教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实习的48名临床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带教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名。对照组应用常规带教方法,观察组实施分散-集中式多元化教学。比较两组实习成绩、带教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理论、实践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理论知识掌握、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学习积极性、团队协作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散-集中式多元化教学法可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较高,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多元化教学 分散-集中式
下载PDF
短节段腰椎融合后引流时间与早期疗效的关系
3
作者 陈赞 雷飞 +5 位作者 叶飞 周庆忠 袁浩 郑礼鹏 查娴 冯大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7-933,共7页
背景:引流管作为腰椎术后常规方式方便术后出血引流及管理,目前对于风险较小的短节段腰椎术后拔管时间选择仍未达成共识。目的:探讨短节段腰椎融合后不同引流时间对早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3月至2021年4... 背景:引流管作为腰椎术后常规方式方便术后出血引流及管理,目前对于风险较小的短节段腰椎术后拔管时间选择仍未达成共识。目的:探讨短节段腰椎融合后不同引流时间对早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3月至2021年4月因腰椎退行性疾病行经后路椎体间融合的22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随机分为术后第2天拔管组(A组)、术后第3天拔管组(B组)、观察法24 h引流量<30 mL后拔管组(C组)。观察比较3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及随访结果。结果与结论:(1)因患者失访7例,排除2例,最终纳入211例,其中A组72例,B组71例,C组68例;(2)C组平均引流时间2.91 d;3组间术后引流量A组明显少于B、C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3天红细胞压积值C组低于A、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A组短于B、C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A组4例、B组2例、C组3例患者接受同种异体输血,组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术后并发症方面,3组术后伤口渗漏及手术部位感染情况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5)所有患者均获12个月以上随访,3组患者术后出院前及末次随访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6)提示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后第2天拔除引流管可有效减少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不增加术后失血量及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术 引流 引流管拔除 术后恢复 输血 伤口渗漏
下载PDF
后路钉棒固定不植骨与植骨融合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的疗效比较
4
作者 张建 王清 +5 位作者 李广州 钟德君 王高举 陈润森 张浩 张鹏鑫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3,共9页
目的:比较后路钉棒固定不植骨与后路钉棒固定植骨融合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颈后路钉棒内固定手术且随访2年以上的39例不稳定Hangman骨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平均随访3.2... 目的:比较后路钉棒固定不植骨与后路钉棒固定植骨融合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颈后路钉棒内固定手术且随访2年以上的39例不稳定Hangman骨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平均随访3.2±1.9年(2~9年)。男性31例,女性8例,年龄43.1±16.1岁(13~70岁)。其中22例接受单纯后路钉棒固定术(不植骨组:A组),17例接受后路钉棒固定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植骨组:B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脊髓损伤分级,末次随访时Odom′s分级。在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并比较两组间C2/3移位、成角和颈椎前凸角,颈椎正侧位X线片及三维CT上观察骨折愈合情况、C2/3后方关节突关节(小关节)、椎体间融合情况。结果: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A组99.3±14.2min,B组137.9±19.5min;术中出血量A组94.6±12.6mL,B组140.6±17.8mL,A组比B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A组2例术后发生浅表切口感染,B组1例术后发生浅表切口感染、4例供骨区疼痛,予以对症处理后均好转。两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的VAS评分和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的NDI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各随访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ASIA分级及Odom′s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C2/3成角、移位及颈椎前凸角较术前显著性改善(P<0.05),两组间各随访时间点上述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39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良好。A组C2/3双侧小关节均自发融合,椎体前缘自发融合1例,椎体后缘自发融合9例,椎体前缘和后缘均自发融合4例;B组C2/3双侧小关节均骨性融合,椎体前缘自发融合0例,椎体后缘自发融合10例,椎体前缘和后缘均自发融合3例;末次随访时,两组C2/3小关节(全部融合)和椎间融合率(A组63%、B组76%)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后路钉棒固定不植骨和后路钉棒固定植骨融合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均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术后C2/3小关节及椎体间融合率相似。不植骨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避免取髂骨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NGMAN骨折 后路钉棒固定 不植骨 自发融合
下载PDF
溶胶浸渗结合电沉积制备氧化镁-磷酸钙复合抗菌涂层
5
作者 谭俊杰 杜佳恒 +5 位作者 文振宇 闫吉元 贺葵 段可 尹一然 李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4663-4670,共8页
背景:磷酸钙(CaP)涂层被广泛用于改善钛植入物与骨的整合,但存在感染风险,因此有必要赋予CaP涂层抗菌能力。目的:通过氧化镁(MgO)溶胶浸渗制备MgO-CaP复合涂层,评价其体外抗菌能力和细胞相容性。方法:通过滴定法确定CaP电沉积的电解液条... 背景:磷酸钙(CaP)涂层被广泛用于改善钛植入物与骨的整合,但存在感染风险,因此有必要赋予CaP涂层抗菌能力。目的:通过氧化镁(MgO)溶胶浸渗制备MgO-CaP复合涂层,评价其体外抗菌能力和细胞相容性。方法:通过滴定法确定CaP电沉积的电解液条件,在钛表面制备CaP涂层(记为Ti-CaP);采用不同质量分数(15%,30%,50%)的MgO溶胶浸渗处理CaP涂层并煅烧成为MgO-CaP复合涂层,分别记为Ti-CaP-15Mg、Ti-CaP-30Mg和Ti-CaP-50Mg,表征涂层的微观形貌、拉伸性能、临界载荷与体外Mg^(2+)释放情况。将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分别接种于纯钛片及Ti-CaP、Ti-CaP-15Mg、Ti-CaP-30Mg和Ti-CaP-50Mg表面,24,48 h后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抗菌率。将小鼠成骨细胞悬液分别接种于纯钛片及Ti-CaP、Ti-CaP-15Mg、Ti-CaP-30Mg和Ti-CaP-50Mg涂层钛片表面,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计算细胞存活率;同时观察复合涂层浸泡于DMEM培养基中的微观形貌变化。结果与结论:①电沉积在钛表面制备出由片状磷酸八钙晶体堆积组成的多孔CaP涂层,经浸渗-煅烧处理后,MgO颗粒聚集填充磷酸八钙晶体的间隙,并且填充程度随MgO含量增加而上升;3组复合涂层第1天均出现Mg^(2+)快速释放,从第3天开始Mg^(2+)释放速率明显下降,至第7天仍可检测出少量Mg^(2+)释放;Ti-CaP-30Mg涂层钛片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裂生长率与纯钛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Ti-CaP、Ti-CaP-15Mg、Ti-CaP-30Mg和Ti-CaP-50Mg组临界载荷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除纯钛片及Ti-CaP无抗菌性能外,其余样品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并且抗菌率随涂层中MgO含量的增加而增大。③共培养1,3 d,Ti-CaP-15Mg组、Ti-CaP-30Mg组和Ti-CaP-50Mg组细胞存活率低于纯钛组、Ti-CaP组(P<0.05);培养5,7 d,5组间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随着浸泡于培养基中时间的延长,涂层中MgO的含量逐渐减少。④结果表明,通过MgO浸渗处理赋予CaP涂层抗菌性的同时保持了其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植入物 抗菌 氧化镁 磷酸钙 抗菌涂层 细胞毒性
下载PDF
脊柱椎间盘退变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
6
作者 李洋 马飞 +8 位作者 冷叶波 徐世财 何宝强 周佳俊 廖烨晖 唐强 唐超 王清 钟德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5091-5096,共6页
背景:高尿酸血症是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高尿酸血症患者以尿酸结晶形成导致痛风为主要临床表现。既往研究仅报道了尿酸结晶会导致脊柱椎间盘的退变,但关于高尿酸血症与脊柱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研究较少。目的:回顾性分析高尿酸血症患者脊柱... 背景:高尿酸血症是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高尿酸血症患者以尿酸结晶形成导致痛风为主要临床表现。既往研究仅报道了尿酸结晶会导致脊柱椎间盘的退变,但关于高尿酸血症与脊柱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研究较少。目的:回顾性分析高尿酸血症患者脊柱椎间盘的退变特点以及血尿酸浓度与脊柱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就诊并被诊断为脊柱椎间盘退变的所有患者,纳入97例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高尿酸血症组,然后根据性别、年龄按照1∶2进行匹配,将194例非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检验结果,并在全脊柱MRI图像上对两组患者的椎间盘退变程度进行Pfirrmann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差异,分析血尿酸浓度与椎间盘退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①高尿酸血症组的椎间盘退变程度Pfirrmann评分大于对照组,且高尿酸血症组的椎间盘退变总数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在高尿酸血症组内的多个节段,男性患者的椎间盘退变程度与血尿酸浓度呈正相关(C_(3/4):r=0.317,C_(4/5):r=0.333,C_(5/6):r=0.309,L_(2/3):r=0.443;P<0.05);女性患者的椎间盘退变程度也与血尿酸浓度呈正相关(C_(3/4):r=0.354,C_(4/5):r=0.388,C_(6/7):r=0.312,T_(7/8):r=0.282,T_(9/10):r=0.305,T_(11/12):r=0.277,L_(4/5):r=0.319,L_(5)-S_(1):r=0.367,P<0.05);③在对照组中,男性和女性患者的椎间盘退变程度与血尿酸浓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④结果提示:在高尿酸血症患者中,血尿酸浓度越高,椎间盘退变程度越严重。因此,高尿酸血症是导致椎间盘退变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椎间盘退变 Pfirrmann评分 脊柱MRI
下载PDF
降钙素原在化脓性脊柱炎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7
作者 包羽生 雷飞 +1 位作者 周庆忠 冯大雄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3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化脓性脊柱炎(PS)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确诊的PS患者96例(A组)、脊柱结核(TBS)91例(B组)及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100例(C组)的PCT、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检测结果,比...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化脓性脊柱炎(PS)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确诊的PS患者96例(A组)、脊柱结核(TBS)91例(B组)及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100例(C组)的PCT、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检测结果,比较三者分别与联合检测对PS、TBS、OVCF诊断敏感度和特异性。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三者分别与联合对化脓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结果C组的发病年龄明显大于A、B组(P<0.05),A与B组之间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PCT、CRP及ESR检测值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为A组>B组>C组。A组的PCT、CRP、ESR特异度为77.5%、64.4%、57.1%、联合诊断82.7%,敏感度为80.2%、88.5%、88.5%、联合诊断94.7%,AUC分别为0.820、0.720、0.779、联合诊断0.804,均有诊断价值(AUC>0.5),其中,PCT>ESR、PCT>CRP、三者联合>CRP(P<0.05),ESR与CRP、PCT与三者联合、ESR与三者联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PCT、CRP、ESR的特异度为59.2%、51.0%、49.0%、联合诊断75.2%,敏感度为43.9%、62.6%、73.6%、联合诊断81.3%,AUC分别为0.740、0.664、0.624、联合诊断0.663,均有诊断价值(AUC>0.5),其中,PCT>ESR、PCT>CRP、PCT>三者联合(P<0.05),ESR与CRP、三者联合与ESR、三者联合与CRP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PCT、CRP、ESR及三者联合在诊断PS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PCT和PCT联合CRP、ESR对PS诊断的特异性优于CRP、ESR。(2)PCT和PCT联合CRP、ESR对PS鉴别TBS及OVCF均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脊柱炎 脊柱结核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率 降钙素原
下载PDF
新型骶髂拉力钉力学性能评价
8
作者 梁成 卓川川 +5 位作者 王冠 李文 段可 李忠 鲁晓波 卓乃强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5-271,共7页
目的研究一种具有螺旋刀片结构新型骶髂拉力钉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用临床中常用的骶髂经皮拉力钉作为对照。使用聚氨酯材料模拟松质骨,利用Instron力学试验机测试对比抗拔出性能。然后使用骨盆标本,以正常骨盆、单侧骶髂关节损伤骨盆... 目的研究一种具有螺旋刀片结构新型骶髂拉力钉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用临床中常用的骶髂经皮拉力钉作为对照。使用聚氨酯材料模拟松质骨,利用Instron力学试验机测试对比抗拔出性能。然后使用骨盆标本,以正常骨盆、单侧骶髂关节损伤骨盆、骶髂经皮拉力钉-单钉修复、骶髂经皮拉力钉-双钉修复骶髂关节损伤为对照,分析新型骶髂拉力钉修复正常站立姿态骶髂关节损伤的静态刚度和动态稳定性。结果新型骶髂拉力钉组拉力钉拔出后的聚氨酯材料破坏更小。新型骶髂拉力钉抗拔出的有效把持位移显著大于骶髂经皮拉力钉(P<0.05)。但骶髂经皮拉力的最大抗拔出力显著大于新型骶髂拉力钉(P<0.05)。骶髂关节损伤修复后,采用1枚骶髂新型骶髂拉力钉刚度显著高于骶髂经皮拉力钉-双钉修复组(P<0.05)。骶髂关节损伤组的位移振幅最大,其次为正常组;其余组别的位移振幅较为接近,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骶髂拉力钉修复的动态稳定性最优,略优于骶髂经皮拉力钉-双钉修复组,骶髂关节损伤组的稳定性最差。新型骶髂拉力钉能有效修复骶髂关节损伤。结论骶髂新型骶髂拉力钉能更有效地把持松质骨,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经皮拉力钉 松质骨 骶髂关节损伤
下载PDF
不同内植物修复单侧不稳定骨盆后环损伤的有限元及生物力学分析
9
作者 梁成 张麟麒 +5 位作者 王冠 李文 段可 李忠 鲁晓波 卓乃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36-1341,共6页
背景:骨盆稳定性主要由骨盆后环决定及骶髂关节决定,车祸等高能量冲击带来的骨盆后环损伤及骶髂关节脱位病例逐年递增。手术治疗是最优方法,临床中存在多种内植物修复方式,但哪种治疗方式的生物力学性能最优仍有一定争议。目的:对比前... 背景:骨盆稳定性主要由骨盆后环决定及骶髂关节决定,车祸等高能量冲击带来的骨盆后环损伤及骶髂关节脱位病例逐年递增。手术治疗是最优方法,临床中存在多种内植物修复方式,但哪种治疗方式的生物力学性能最优仍有一定争议。目的:对比前路双钢板、后路桥接钢板、拉力钉3种内植物修复单侧不稳定骨盆后环损伤的生物力学性能,为其临床治疗及骨盆新型拉力钉研发提供参考。方法:①有限元仿真:利用Mimics、Wrap和SolidWorks分别建立正常骨盆、单侧后环损伤骨盆及其前路双钢板、后路桥接钢板、拉力钉修复模型,利用Ansys分析模型的应力和变形情况;②生物力学实验:用15个完整骨盆标本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骨盆、单侧后环损伤骨盆及其前路双钢板、后路桥接钢板、拉力钉修复组,并用Instron E10000力学试验机进行力学测试。结果与结论:①仿真分析结果显示,正常骨盆模型骶骨平均位移为0.174 mm,骶髂骨最大应力为10.51 MPa,应力分布均匀;单侧不稳定损伤骨盆模型骶骨平均位移最大,为0.267 mm,模型应力集中明显;3种修复模型骶骨平均位移都接近正常骨盆模型,拉力钉修复模型骶髂骨应力分布均匀;②力学实验结果显示,正常骨盆模型整体刚度为(226.38±4.18)N/mm,单侧不稳定损伤骨盆模型整体刚度最小为(130.02±2.19)N/mm,3种修复方式整体刚度和正常骨盆偏差都在±10%以内,修复效果明显;③仿真结果和力学实验结果相符;④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拉力钉修复模型的生物力学状态与正常骨盆最接近,该种方式最佳;前路双钢板修复刚度过大,应力遮挡效果更显著;后路桥接钢板修复不能解决正常侧软组织的代偿效果,存在缺陷;该研究可为临床手术提供优选依据;⑤骨盆新型拉力钉应从拉力钉的角度进行改良,保留拉力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同时附加其他优势性能,例如可用于骨质疏松骨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骨盆后环损伤 内植物 拉力钉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原生喙锁韧带及柔性重建后有限元仿真和实验测试
10
作者 季贵柱 郑秋 +7 位作者 汪武祥 王冠 李文 鲁晓波 段可 李忠 杨洪彬 梁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6-711,共6页
背景:对于以喙锁韧带断裂造成的肩锁关节脱位,单束和双束重建为常见修复方式,深化研究对比二者修复的应力分布和骨折风险具有重要意义。目的:研究喙锁韧带的生物力学性能,对比单束和双束重建肩锁关节的固定效果、应力分布和破坏形式。方... 背景:对于以喙锁韧带断裂造成的肩锁关节脱位,单束和双束重建为常见修复方式,深化研究对比二者修复的应力分布和骨折风险具有重要意义。目的:研究喙锁韧带的生物力学性能,对比单束和双束重建肩锁关节的固定效果、应力分布和破坏形式。方法:①有限元仿真分析:利用Mimics、Wrap和SolidWorks软件分别建立正常喙锁韧带、单束重建和双束重建肩锁关节模型,利用Ansys软件分析锁骨垂向受载时各模型肩胛骨和锁骨的应力和变形情况;②标本实验:取15个完整的人体肩胛骨-锁骨标本,随机分为5组处理,每组3个:A组切断肩锁韧带,保留完整的喙锁韧带;B组切断肩锁和斜方韧带,保留完整的锥状韧带;C组切断肩锁和锥状韧带,保留完整的斜方韧带;D组切断肩锁和喙锁韧带,采用单束重建修复喙锁韧带;E组切断肩锁和喙锁韧带,采用双束重建修复喙锁韧带。利用力学试验机进行力学实验,分析肩胛骨和锁骨的生物力学状态、应力分布和破坏形式。结果与结论:①有限元仿真分析:正常喙锁韧带附着标本喙突的平均应力最小,其相对于单束和双束重建模型喙突骨折的风险较小;单束和双束重建模型的喙突平均应力相当,二者骨折风险接近;②标本实验:A-E组标本的刚度分别为(26.4±3.5),(19.8±2.8),(21.3±3.2),(57.7±4.1),(46.2±2.8)N/mm,极限载荷分别为(545.5±53.7),(360.1±42.1),(250.9±44.4),(643.5±39.1),(511.9±31.7)N,D、E组标本的整体刚度高于A组(P=0.00006,0.0003),D组极限承载高于A组(P<0.05),E组极限承载和A组无差异(P>0.05);A-C组为韧带断裂,D、E组为喙突骨折;③结果显示: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对于肩锁关节脱位中的喙锁韧带断裂,单束和双束重建均为有效的治疗技术,但均增加了骨折风险,其中双束重建分散了钢板应力、减小了钢板和骨质的接触力,但稍微降低了极限承载力,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用单束或双束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喙锁韧带 柔性重建 单束重建 和双束重建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腰背肌筋膜炎——老年人经常性腰背痛的原因
11
作者 李广州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4年第1期23-23,共1页
70岁的王大爷已经从单位退休10年,平素身体健康。1周前王大爷起床时出现腰背痛,并伴明显的肌肉紧张不适,稍微活动后疼痛症状获得缓解。王大爷觉得自己属于“腰扭伤”,于是在疼痛部位抹了跌打损伤药酒。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大爷腰背... 70岁的王大爷已经从单位退休10年,平素身体健康。1周前王大爷起床时出现腰背痛,并伴明显的肌肉紧张不适,稍微活动后疼痛症状获得缓解。王大爷觉得自己属于“腰扭伤”,于是在疼痛部位抹了跌打损伤药酒。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大爷腰背痛的症状非但没有缓解,还有加重的趋势,同时伴有背部酸胀、麻木,在早上起床时或弯腰劳动后加重,活动后稍微缓解,一般在下午时腰背部疼痛不适。在家人的陪同下,王大爷来到医院骨科门诊就诊,骨科专家给他问诊、查体后考虑诊断“腰背肌筋膜炎”可能性大。在完善脊柱核磁共振(MRI)检查后,诊断获得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背肌筋膜炎 腰背痛 肌肉紧张 骨科专家 腰扭伤 骨科门诊 周前 腰背部疼痛
下载PDF
基于德尔菲法的骨科专科护士资格再认证管理体系的构建
12
作者 笪俊 唐超 +2 位作者 刘小艳 陈琳 杨明莹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172-176,共5页
目的构建骨科专科护士资格再认证管理体系,为骨科专科护士的再认证与考核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前期在文献查阅和半结构式访谈的基础上,初步制定骨科专科护士资格再认证管理体系。使用德尔菲法,于2021年6~8月对20名专家分别就再认证申请时... 目的构建骨科专科护士资格再认证管理体系,为骨科专科护士的再认证与考核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前期在文献查阅和半结构式访谈的基础上,初步制定骨科专科护士资格再认证管理体系。使用德尔菲法,于2021年6~8月对20名专家分别就再认证申请时间、再认证机构、再认证内容等进行两轮函询,最终制定骨科专科护士资格再认证管理体系。结果专家积极性为100%,权威程度为0.93,第1轮与第2轮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46、0.49。最终构建骨科专科护士资格再认证管理体系,包括9项一级条目,18项二级条目,9项三级条目,10项四级条目。结论骨科专科护士资格再认证管理体系科学性和可靠性较好,可为骨科专科护士资格再认证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专科护士 德尔菲法 再认证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骨科见习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教学的探索与体会 被引量:2
13
作者 魏代清 向飞帆 +2 位作者 徐杨博 邓勇 李翠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第24期109-111,共3页
探讨采用PBL+CBL教学法进行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教学在骨科见习中的应用与体会,为后疫情时代背景下临床见习教学模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线上线下教学 骨科 见习
下载PDF
川南地区骨科预入院患者营养知信行现状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笪俊 辛辰 陈琳 《现代食品》 2021年第17期223-228,共6页
目的:了解川南地区骨科预入院患者的营养知识、态度与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住院期间进一步提高患者营养知识,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提供策略。方法:2020年8月—12月,通过网络平台邀请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填写营养知信行调查问卷。结... 目的:了解川南地区骨科预入院患者的营养知识、态度与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住院期间进一步提高患者营养知识,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提供策略。方法:2020年8月—12月,通过网络平台邀请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填写营养知信行调查问卷。结果:本次问卷回收率为97.74%。川南地区骨科预入院患者营养知识主要获取途径以电视(51.64%)、社交平台(微博、抖音)(37.57%)、社交软件(微信、QQ)(34.49%)为主。79.58%的川南地区骨科预入院患者营养知识掌握较好,营养态度较好的占69.36%,饮食行为较好的占42.20%。不同的性别、学历、居住地、居住模式等对营养的知信行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南地区骨科预入院患者的营养知识、信念、行为总体较好。但部分患者缺乏专业知识,饮食行为不合理,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对此,应针对性地加强该人群的营养健康教育,促使其养成合理的饮食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入院患者 营养 知信行
下载PDF
柔性管理在缓解骨科护士职业压力中的作用
15
作者 刘珏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6期0178-0179,共2页
探讨将柔性管理应用于骨科护理人员管理对护理人员压力缓解作用展开探讨。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本院骨科推行柔性管理模式,并于2020年7月骨科的护理人员当中选择15名纳入研究组,通过针对护理人员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并且... 探讨将柔性管理应用于骨科护理人员管理对护理人员压力缓解作用展开探讨。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本院骨科推行柔性管理模式,并于2020年7月骨科的护理人员当中选择15名纳入研究组,通过针对护理人员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并且同时选择没有接受柔性管理的骨科护理人员15名纳入对照组。以对于护理人员相关资料展开对比的方式来了解两种管理模式对于护士职业压力缓解所起到的作用。结果:通过对比发现,接受柔性管理后的研究组护士抑郁以及焦虑等相关不良心理状态的环节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通过在骨科护士的日常管理过程当中应用柔性管理方案,能够很大程度上帮助护士缓解自身的职业压力,疏解不良情绪,具备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管理 骨科 护士 职业压力
下载PDF
多维联合快速康复对腰椎间盘全椎板切除术后的康复效果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敏 笪俊 +3 位作者 雷飞 吴文聪 刘小艳 刘小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期170-173,共4页
目的 观察多维联合加速康复对腰椎间盘全椎板切除术后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86例脊柱外科收治的拟行腰椎间盘全椎板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 目的 观察多维联合加速康复对腰椎间盘全椎板切除术后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86例脊柱外科收治的拟行腰椎间盘全椎板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术后快速预康复训练,研究组予以多维联合快速康复训练,于入院时(干预前)和术后3个月(干预后)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Melzack的简式疼痛量表(MPQ)评估腰椎功能与疼痛程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ODI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PQ各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全椎板切除术后患者在以快速预康复训练为主的基础上,叠加实施多维康复护理,可有效控制术后疼痛和功能障碍程度,护理模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快速康复护理 多维康复 功能预后
下载PDF
小丑照护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玲 易羽 +3 位作者 黄玉婷 陈波 王远辉 张代英 《护理管理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观察小丑照护在学龄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Ⅱ型和Ⅲ型的学龄前患儿1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健康教育与康复训练流程,观察组基于小丑照护的思路,采用娱乐... 目的观察小丑照护在学龄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Ⅱ型和Ⅲ型的学龄前患儿1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健康教育与康复训练流程,观察组基于小丑照护的思路,采用娱乐游戏式健康教育和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术后疼痛评分、X线骨痂评分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并在术后3个月随访肘关节Flynn评分。结果在疼痛方面,术后1 d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和术后5 d,观察组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骨折愈合方面,观察组在术后2周、5周和8周的X线骨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关节功能状况,在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Flynn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家长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丑照护模式可通过“移情”有效缓解患儿术后疼痛;还可以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和依从性,加速骨折愈合和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家长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丑照护 健康教育 娱乐游戏式 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下载PDF
五种血栓评估表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向飞帆 范玮 +3 位作者 魏代清 梁杰 叶俊武 阳运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6期5845-5849,共5页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旦脱落导致肺栓塞可能危及生命。目前临床可用的深静脉血栓形成评估量表较多,但其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尚未明确。目的:比较5种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下肢深...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旦脱落导致肺栓塞可能危及生命。目前临床可用的深静脉血栓形成评估量表较多,但其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尚未明确。目的:比较5种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对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2016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25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住院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下肢静脉彩超检查结果,分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组和非深静脉血栓形成组,依次选用Capprini、RAPT、Autar、Pauda及Wells量表对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患者5种血栓风险评估量表的评分;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分析5种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与结论:(1)深静脉血栓形成组患者的Wells评分、Autar评分及RAPT评分明显高于非深静脉血栓形成组(P<0.05);(2)Wells、Capprini、RAPT、Autar、Pauda评分量表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6,0.751,0.767,0.544及0.575;(3)Wells、Capprini、RAPT、Autar、Pauda评分量表诊断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灵敏度分别为93.22%,77.97%,74.01%,58.76%及36.16%,特异度分别为64.94%,59.74%,35.06%,49.35%及74.03%;(4)上述5种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对股骨转子间骨折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均有一定预测价值,但Wells风险评估量表预测价值相对较高,其次是Capprini与RAPT评估量表;Wells量表针对股骨转子间骨折住院患者发生血栓的风险评估价值较为准确,RAPT量表针对所有创伤骨科患者发生血栓的风险评估较为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股骨转子间骨折 评分量表 预测价值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风险评估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形状对颈椎前路融合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世财 马飞 +7 位作者 唐超 廖烨晖 唐强 陈诗雨 李洋 周佳俊 王清 钟德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0期4830-4835,共6页
背景:目前研究报道椎间融合器材料是影响颈椎病患者术后疗效的因素之一,但关于相同材料不同几何形状对颈椎病患者术后疗效的报道较少。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形状对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 背景:目前研究报道椎间融合器材料是影响颈椎病患者术后疗效的因素之一,但关于相同材料不同几何形状对颈椎病患者术后疗效的报道较少。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形状对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单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22例,根据术中使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形状不同分为柱形组(n=60)、马蹄形组(n=62)。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目测类比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融合节段高度、C_(2-7)角、融合节段矢状成角及椎间融合情况。结果与结论:①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2 d、1年及末次随访的目测类比评分降低(P<0.05),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影响降低(P<0.05);两组间手术前后的目测类比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马蹄形组术后6,12个月的融合率高于柱形组(P<0.05),术后6,12个月的改良Brantigan评分均低于柱形组(P<0.05);③末次随访时,马蹄形组融合器下沉高度低于柱形组(P<0.05),两组融合器沉降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两组间手术前后的C_(2-7)角、融合节段矢状成角、融合节段高度、融合节段矢状成角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结果显示,在单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中,使用马蹄形及柱形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均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其中应用马蹄形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可提高早期融合率并减少椎间隙下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椎前路融合 椎间融合器 形状 纳米羟基磷灰石 聚酰胺66
下载PDF
机动车事故致Hangman骨折的临床特征分析:一项基于多中心数据的回顾性研究
20
作者 雷舒澳 王清 +5 位作者 李广州 刘浩 王高举 张建 张浩 张鹏鑫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77-583,共7页
目的:分析机动车事故所导致Hangman骨折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从多中心Hangman骨折数据库中(数据来源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7个医学中心)提取由于机动车事故所致Hangman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并对患者性别、年龄、骨... 目的:分析机动车事故所导致Hangman骨折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从多中心Hangman骨折数据库中(数据来源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7个医学中心)提取由于机动车事故所致Hangman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并对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类型(Levine-Edwards分型)、合并伤及治疗方式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数据库221例患者中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患者72例,男52例,女20例,平均年龄41岁(15~71岁),≤64岁的青壮年患者占93.1%,男女比例为2.6∶1。依据Levine-Edwards分型,不稳定骨折46例,占63.9%,其中Ⅱ、Ⅱa和Ⅲ型分别为35、7和4例;稳定骨折26例。依据枢椎环骨折解剖分型,波及一侧或双侧C2上关节突和/或椎体后壁的不典型Hangman骨折52例(其中B1、B2、C1、C2型骨折分别为20、26、4、2例);一侧或双侧峡部-椎弓根断裂为特征的典型Hangman骨折20例(A1型5例,A2型15例),不典型骨折占多数(72.2%)。共69例患者存在合并伤,发生率为95.8%,合并头面部损伤44例次,脊柱与骨盆相关损伤38例次,胸部损伤25例次,四肢骨折19例次,发生率分别为61.1%、52.8%、34.7%及26.4%。合并上述三个及以上部位的患者共26例,占比为36.1%。在治疗方式的选择方面,共43例患者选择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前路、后路及前后联合手术患者分别为9、33、1例),占比59.7%。结论:由机动车事故所致的Hangman骨折患者中以青壮年男性为主要受伤人群,骨折类型以不稳定、不典型骨折多见,且绝大多数存在其他部位的合并伤。大部分患者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以后路固定融合术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NGMAN骨折 临床特征 多中心研究 回顾性研究 机动车事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