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SCT、DWI结合IL-10及CXCR7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腺瘤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姚尉 李成杰 +2 位作者 刘伟 陈志西 张光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3期539-544,564,共7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弥散加权成像(DWI)结合白介素-10(IL-10)及趋化因子受体7(CXCR7)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和甲状腺腺瘤(TA)的鉴别诊断效能以及最佳诊断方式。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3月至2021年10月甲状腺乳头状癌患...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弥散加权成像(DWI)结合白介素-10(IL-10)及趋化因子受体7(CXCR7)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和甲状腺腺瘤(TA)的鉴别诊断效能以及最佳诊断方式。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3月至2021年10月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55例,甲状腺腺瘤患者32例。所有患者术前行MSCT、磁共振DWI影像检查,术后获取肿瘤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IL-10及CXCR7表达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磁共振DWI、IL-10及CXCR7差异。应用ROC曲线比较磁共振DWI不同b值(300、500、800 s/mm2)对应的ADC值的诊断效能。分别对比MSCT、磁共振DWI、IL-10及CXCR7单独和联合检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腺瘤鉴别的诊断效能。结果:PTC组ADC值均低于TA组(P<0.05)。当b值=500 s/mm P,PTC组和TA组ADC值分别为(1.509±0.546)×10-3mm/s和(2.477±0.667)×10-3mm/s,ROC曲线分析具有最佳诊断效能。当ADC截断值取1.529×10-3s/mm P时,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864(95%CI:0.783~0.945;P<0.05)。IL-10、CXCR7在PTC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82%、72.73%,均高于TA组6.25%、15.63%(P<0.05)。所有CT征象(形态,边缘,密度,囊变,强化方式,增强后边界模糊与缩小改变,淋巴结肿大情况)在两组间均有差异(P<0.05)。相比于单项检查方式,MSCT、磁共振DWI结合IL-10及CXCR7检查方式具有最高的敏感度89.09%、特异度88%、阳性预测值98.0%、阴性预测值83.78%、准确率91.95%以及约登指数0.860。结论:b=500 s/mm2的ADC值具有最高的诊断效能,相对于单一检查方式,MSCT、磁共振DWI结合IL-10及CXCR7对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腺瘤具有更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T DWI IL-10 CXCR7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腺瘤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癌MRI检查图像特征分析及联合血清AFP、TK1、DKK1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欧文 李成杰 +2 位作者 任鸿萍 王杰 刘吉祥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9期1777-1780,共4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PHC)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图像特征及其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胸苷激酶1(TK1)、Dickkopf相关蛋白1(DKK1)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从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PHC患者76例纳入研究,记作观察组.另取同期我院收治的7...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PHC)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图像特征及其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胸苷激酶1(TK1)、Dickkopf相关蛋白1(DKK1)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从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PHC患者76例纳入研究,记作观察组.另取同期我院收治的70例良性肝病患者记作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均进行MRI扫描,比较两组MRI图像特征.检测并对比两组血清AFP、TK1、DKK1水平的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RI及上述各项血清学指标诊断PHC的效能.结果:PHC患者T1WI主要表现为均匀低或稍低信号,T2WI主要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DWI均表现为均匀高信号.观察组血清AFP、TK1、DKK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经ROC曲线分析可得:MRI检查联合血清AFP、TK1、DKK1诊断PHC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上述各项检查方式单独诊断.结论:PHC患者MRI图像特征如下:T1WI主要表现为均匀低或稍低信号,T2WI主要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DWI均表现为均匀高信号.此外,MRI检查联合血清AFP、TK1、DKK1诊断PHC的效能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磁共振成像 甲胎蛋白 胸苷激酶1 Dickkopf相关蛋白1
原文传递
高、低频rTMS治疗卒中后偏瘫的疗效及机制差异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秦琳梓 郭志伟 +2 位作者 杨昌霞 母其文 杜泳荟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15期2481-2486,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康复的效果及机制差异。方法选取21例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高频组(10 Hz,n=11)和低频组(1 Hz,n=10)。两组分别给予患侧、健侧大脑半球初级运动皮层(M1区)为期10 ... 目的研究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康复的效果及机制差异。方法选取21例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高频组(10 Hz,n=11)和低频组(1 Hz,n=10)。两组分别给予患侧、健侧大脑半球初级运动皮层(M1区)为期10 d的rTMS治疗。采集两组治疗前后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rs-fMRI)图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能力表(BI)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并比较其变化及差异。结果rTMS治疗后,两组临床评估量表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高频组FMA、BI评分、NIHSS改变更明显。rTMS治疗后,高频组运动功能网络在患侧中央前、后回、辅助运动皮层(SMA)及右侧中央后回明显增强,低频组在健侧中央前回、额中回及双侧SMA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频组比较,高频组大脑功能网络连通性在健侧中央后回、双侧中央前回、双侧SMA和患侧额中回更强,健侧额中回区运动网络的功能连接更弱(P<0.05)。结论高频rTMS更能影响患侧功能网络,改善卒中后偏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偏瘫 经颅磁刺激 磁共振成像 运动功能网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