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标准推进高等书法教育核心课程建设 被引量:1
1
作者 曹建 《大学书法》 2022年第1期55-57,共3页
高等书法教育书法学核心课程设置与建设是书法学独立性的重要体现,为区分书法学学科边界的重要内容,是书法学学科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目前书法学学科设置中偏重美术学、文学、教育学的现实应该得到改善,书法学学科独立性应该得到充分显... 高等书法教育书法学核心课程设置与建设是书法学独立性的重要体现,为区分书法学学科边界的重要内容,是书法学学科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目前书法学学科设置中偏重美术学、文学、教育学的现实应该得到改善,书法学学科独立性应该得到充分显示。教师、教材、教法是推进书法学核心课程建设的三大支柱,课程设置与资源建设为基础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学 独立性 教师 教材 教法
下载PDF
苏轼书法署款与作品系年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家伟 曹建 《收藏家》 2024年第4期2-15,共14页
行、楷书“轼”字款,按用笔与点画粗细变化特征,可分为早期与中晚期两个阶段;按是否具“左秀右枯”特征,可分为早期前后段、中期与晚期四个阶段。草书“轼”字款,按是否具“出钩”特征,可分为早期与中晚期两个阶段;按是否具“左秀右枯... 行、楷书“轼”字款,按用笔与点画粗细变化特征,可分为早期与中晚期两个阶段;按是否具“左秀右枯”特征,可分为早期前后段、中期与晚期四个阶段。草书“轼”字款,按是否具“出钩”特征,可分为早期与中晚期两个阶段;按是否具“左秀右枯”特征,可分为早中期与晚期两个阶段。“轼”字款各典型特征分段时间与黄庭坚对苏轼书法分期时间点十分接近。“轼”字款与“苏”字款均有几种固定书写方式。《与郭君遂行帖》等作按款字书写特征,可大致推定书写系年时期。《净因院画记》等作按款字书写特征,可断为伪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署款 书法风格 分期 真伪
原文传递
默契汉矩 奄有晋规——曾熙的书法艺术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卫武 《荣宝斋》 2012年第3期44-79,共36页
曾熙,生于一八六一年,卒于一九三0年。字子缉,号俟园,晚号农髯。晚清民初著名文人,教育家、书法家、唧家。湖南衡阳市石头桥人,谱上名昭衔,榜名荣甲,更名熙,又号士元、嗣元,行承九。精通书画,晚年在上海名动海内外,人以片... 曾熙,生于一八六一年,卒于一九三0年。字子缉,号俟园,晚号农髯。晚清民初著名文人,教育家、书法家、唧家。湖南衡阳市石头桥人,谱上名昭衔,榜名荣甲,更名熙,又号士元、嗣元,行承九。精通书画,晚年在上海名动海内外,人以片纸为贵,争以宝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曾熙 默契 晚清民初 教育家 书法家 衡阳市 书画
原文传递
草书的个性化突破 被引量:2
4
作者 曹建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2-184,共3页
就书法创作的难易程度而言,草书具有较高的难度,或者可以说草书是难度最高的书体。书法史上成功的草书家往往有一些共同点,其中,草书的蔚然成风是成就草书家重要的社会基础。如赵壹《非草书》所记载的“唇齿常黑,领袖如皂”的群众性草... 就书法创作的难易程度而言,草书具有较高的难度,或者可以说草书是难度最高的书体。书法史上成功的草书家往往有一些共同点,其中,草书的蔚然成风是成就草书家重要的社会基础。如赵壹《非草书》所记载的“唇齿常黑,领袖如皂”的群众性草书书写,就是张芝之所以脱颖而出的时代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草书》 张芝 书法史 草书 书法创作 书体 个性化 时代背景
原文传递
曾熙与沈曾植交游考——曾熙事迹考析之一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卫武 《荣宝斋》 2015年第4期264-273,共10页
沈曾植(一八五○—一九二二),清末著名大儒。字子培,号巽斋、乙盦,又号寐叟等,浙江嘉兴人。光绪六年(一八八○)进士,授刑部主事,后官场得意,屡有升迁。历任刑部员外郎、郎中、总理衙门章京、江西按察使、安徽提学使、署安徽布政使... 沈曾植(一八五○—一九二二),清末著名大儒。字子培,号巽斋、乙盦,又号寐叟等,浙江嘉兴人。光绪六年(一八八○)进士,授刑部主事,后官场得意,屡有升迁。历任刑部员外郎、郎中、总理衙门章京、江西按察使、安徽提学使、署安徽布政使、护理安考徽巡抚等职。为官清廉,刚直不阿,有政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曾植 曾熙 总理衙门章京 刑部主事 子培 光绪六年 农髯 定武本 刑部员外郎 李瑞
原文传递
苏轼与辩才《新构帖》考略
6
作者 周康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8-133,共6页
西南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苏轼书法全集》中收录的清代谢希曾刊刻的《新构帖》,是一件尚未引起学者关注但文化意义非常丰富的苏轼尺牍书迹。该帖书于元祐五年九月苏轼知杭州之时,受书人为龙井辩才法师,内容与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西南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苏轼书法全集》中收录的清代谢希曾刊刻的《新构帖》,是一件尚未引起学者关注但文化意义非常丰富的苏轼尺牍书迹。该帖书于元祐五年九月苏轼知杭州之时,受书人为龙井辩才法师,内容与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苏轼《次韵辩才诗帖》墨迹及辩才“一笑虎溪留古迹”故事紧密相关,史料价值颇高,值得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新构帖 辩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