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殖民体验与郁达夫留日时期的创作
1
作者 魏巍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99,共7页
半殖民的另一面对应的是半封建,所以郁达夫的创作有着反叛传统文化、追求个性自由的一面;而半殖民的事实又必然会让身处日本的郁达夫感受到被征服者的屈辱。他既渴望以一个世界主义者的视角来分享西方/日本的文化,又不得不在现实处境中... 半殖民的另一面对应的是半封建,所以郁达夫的创作有着反叛传统文化、追求个性自由的一面;而半殖民的事实又必然会让身处日本的郁达夫感受到被征服者的屈辱。他既渴望以一个世界主义者的视角来分享西方/日本的文化,又不得不在现实处境中祭起民族国家的大旗来对抗半殖民现实对自己的精神压迫;既要以一个世界主义者的眼界来拥抱西方/日本文化,又不得不在必要的时候以“封建”的态度来对抗西方/日本。这既构成了郁达夫留日时期小说叙事中身份认同的两难,也决定了他对日本以及女性书写的复杂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殖民体验 郁达夫 留日时期
下载PDF
贾平凹都市叙事的现代性悖论
2
作者 张立新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7-134,共8页
贾平凹的都市叙事在京派和海派之间进行承接和发展,其笔下都市一方面具有厚重的历史气韵和文化人格,同时也是在急剧转型变化中的人的社会性存在的精神场域,是文化冲突人性异变的充满现代性悖论的精神文化空间。从《废都》到《暂坐》的... 贾平凹的都市叙事在京派和海派之间进行承接和发展,其笔下都市一方面具有厚重的历史气韵和文化人格,同时也是在急剧转型变化中的人的社会性存在的精神场域,是文化冲突人性异变的充满现代性悖论的精神文化空间。从《废都》到《暂坐》的都市写作,在“全景式”社会精神生态观照下,在都市、女性与日常的文学经验表达上,从男性视角到女性视角,由知识分子的“独语”到“众生杂语”,在繁华与荒芜、亲近与疏离、逃离与回归等悖论性的精神维度上追踪都市生活的变与不变、短暂与永恒,体现出了深刻的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都市叙事 现代性悖论
下载PDF
启蒙·国民性·革命:从《呐喊》《彷徨》重估鲁迅思想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魏巍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16,共11页
启蒙、国民性与革命者三个问题一直以来是鲁迅研究的重要切入点,对这三个方面的过度强调,使我们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阿Q这样的"愚弱"国民,从而忽略了鲁迅对于知识精英们的不满。鲁迅的伟大,并不在于他批判了多少不能自我言说... 启蒙、国民性与革命者三个问题一直以来是鲁迅研究的重要切入点,对这三个方面的过度强调,使我们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阿Q这样的"愚弱"国民,从而忽略了鲁迅对于知识精英们的不满。鲁迅的伟大,并不在于他批判了多少不能自我言说、连圈都画不圆的阿Q,批判了多少目不识丁的"看客",而在于他在那个激情澎湃的年代,以冷静的理性思维,挑战着知识精英们的话语霸权,揭穿了启蒙现代性的神话,以及在现代启蒙神话裹挟下的盲目"革命"的冲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启蒙 国民性 革命 《呐喊》 《彷徨》
下载PDF
回到鲁迅本身重新理解鲁迅 被引量:2
4
作者 魏巍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CSSCI 2018年第1期98-112,共15页
2013年,张福贵先生撰文指出,当前的鲁迅研究存在着三种范式,即'以史料挖掘为主的历史性研究、以知识阐释和审美评价为主的学问化研究、以追求思想的当下意义与价值为主的当代性研究'。在所有这些研究范式中,讨论的与其说是鲁迅... 2013年,张福贵先生撰文指出,当前的鲁迅研究存在着三种范式,即'以史料挖掘为主的历史性研究、以知识阐释和审美评价为主的学问化研究、以追求思想的当下意义与价值为主的当代性研究'。在所有这些研究范式中,讨论的与其说是鲁迅的文学问题,毋宁说是在讨论鲁迅究竟应该以一个什么形象出现的问题。这给我们形成了这样一个印象,即:讨论鲁迅是在讨论鲁迅形象,而讨论鲁迅的文学还是在讨论鲁迅形象,一切似乎万变不离其宗。这样的论述其实延续了一直以来的鲁迅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创作 家族制度 知识分子 国民性 文化偏至论 《摩罗诗力说》 鲁迅研究 小说创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