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子》之“道”的现象学诠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小虎 曾维加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1-9,共9页
《老子》之“道”的现象学诠释得以可能,事实上奠基于以“道”作为哲学范畴之可能性追问的三层反思:第一重反思表明了形而上学追问与现象学还原之为诠释方法的必然困境,前者存在实然与应然、本体与现象的对立与分歧,后者则存在本体性与... 《老子》之“道”的现象学诠释得以可能,事实上奠基于以“道”作为哲学范畴之可能性追问的三层反思:第一重反思表明了形而上学追问与现象学还原之为诠释方法的必然困境,前者存在实然与应然、本体与现象的对立与分歧,后者则存在本体性与主体性的辩证与张力;第二重反思则在诠释方法的变更中揭示“道”之为现象的本质结构在于“超越—内在”,并且验证于文本的核心构成性命题“道生万物”与“道法自然”;第三重反思指出“道”之现象学诠释的终极可能性唯在于面向绝对自身给予性,从而将“道”阐释为让一切道路之为道路的“纯粹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现象学 超越—内在 自身给予性
下载PDF
论宗教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
2
作者 杨玉辉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67-70,85,共5页
宗教学是一门以客观理性的方法全面、系统地研究宗教各种问题的学科;宗教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学科,有其自身特殊的研究对象、问题论域和理论结构。宗教学不是哲学,二者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建构方式及研究目上与哲学都有所不同... 宗教学是一门以客观理性的方法全面、系统地研究宗教各种问题的学科;宗教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学科,有其自身特殊的研究对象、问题论域和理论结构。宗教学不是哲学,二者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建构方式及研究目上与哲学都有所不同;宗教学不是神学,神学是关于为什么信仰和如何信仰的学问,而宗教学与它在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及理论逻辑上都是有本质区别的。因此,建立独立的宗教学学科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紧迫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学 独立学科 哲学 神学
下载PDF
试论宗教和哲学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崔永波 《科教文汇》 2007年第06S期149-149,共1页
宗教的本质,在于对神的信仰,具有绝对性;哲学的本质则是一种理性思维,是批判性的。宗教和哲学似乎是水火不容的关系,然而两者之间更多的是相互吸收、借鉴与利用。
关键词 宗教 哲学 关系
下载PDF
汉中地区的巫鬼遗风与民间信仰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玉辉 韩琳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13-17,共5页
汉中地区地处巴蜀与关中之交界,是南北文化的缓冲地带,多种文化和习俗的融合,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环境,来自荆楚文化和巴蜀文化之影响,使得汉中地区的民间信仰和巫鬼之风十分盛行,呈现出多样化的文化特色。在现在的汉中地区,依然... 汉中地区地处巴蜀与关中之交界,是南北文化的缓冲地带,多种文化和习俗的融合,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环境,来自荆楚文化和巴蜀文化之影响,使得汉中地区的民间信仰和巫鬼之风十分盛行,呈现出多样化的文化特色。在现在的汉中地区,依然保存了十分丰富的民间信仰和巫鬼遗风。汉中地区的民俗和信仰,对于宗教文化和民俗地理之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中 巫鬼遗风 民间信仰
下载PDF
从道教的人的本质观看养生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杨玉辉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23-28,共6页
道教认为,人在本质上是形气神的统一体,养生应坚持形气神并养的原则。在养生方法上,形的调养在补虚和行滞,气的调养在保养和疏理,神的调养在宁静和舒达。
关键词 道教 人的本质观 形气神并养
下载PDF
当代自然科学知识的信仰基础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杨玉辉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4-28,共5页
自然科学知识是由基本信仰、哲学方法论、基本假设、观察实验、理论推展和技术方法六个部分组成的。当代自然科学的基本信仰包括世界的物质性、客观性、有规律性等。自然科学的基本信仰是其理论建构的终极思想基础。当代自然科学在基本... 自然科学知识是由基本信仰、哲学方法论、基本假设、观察实验、理论推展和技术方法六个部分组成的。当代自然科学的基本信仰包括世界的物质性、客观性、有规律性等。自然科学的基本信仰是其理论建构的终极思想基础。当代自然科学在基本信仰上存在研究对象的物质一元论和绝对客观论以及结构决定论和科学真理绝对论等问题,所以它有必要向研究对象的三元论和主客统一论以及功能主导论及科学真理相对论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知识 信仰基础 问题 解决
下载PDF
僧肇《物不迁论》的哲学思想 被引量:2
7
作者 项运良 《五台山研究》 2008年第3期8-12,共5页
《物不迁论》是阐发般若性空学说,以"即动即静"之义阐明"即体即用"之理论。物不迁,即物象虽有生起、流转等现象,然其本体永恒不迁(不动)。事物的存在只是当下的,转瞬即逝的,不会从古至今,也不会从今返古,各性只住... 《物不迁论》是阐发般若性空学说,以"即动即静"之义阐明"即体即用"之理论。物不迁,即物象虽有生起、流转等现象,然其本体永恒不迁(不动)。事物的存在只是当下的,转瞬即逝的,不会从古至今,也不会从今返古,各性只住于一世,事物是静而不迁的,世界也因而是不真实的。物不迁思想的存在,这主要和其人时空观是密不可分的,时间过去并不具有实在性,或者不如说是实在性的消亡。《物不迁论》所要破除的是实体性的时间,引导我们认识时间的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性 动静 物不迁 时空观
下载PDF
敦煌与五台山——文殊信仰的互动 被引量:2
8
作者 冯永昌 《五台山研究》 2008年第2期34-38,共5页
中国佛教信仰中,菩萨信仰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文殊信仰是菩萨信仰的一个典型。文殊信仰是随着大乘经典的传入而在中国建立起来的,并在唐代达到了顶峰。文殊信仰缘起于敦煌,兴盛于五台;五台文殊信仰又反过来影响了敦煌。在这一过程中,敦煌... 中国佛教信仰中,菩萨信仰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文殊信仰是菩萨信仰的一个典型。文殊信仰是随着大乘经典的传入而在中国建立起来的,并在唐代达到了顶峰。文殊信仰缘起于敦煌,兴盛于五台;五台文殊信仰又反过来影响了敦煌。在这一过程中,敦煌与五台山作为文殊信仰之缘起与中心的互动,体现了佛教中国化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殊信仰 敦煌 五台山 佛教中国化
下载PDF
道教房中术与性科学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康乐 韩琳 《中国性科学》 2006年第9期9-13,共5页
房中术是关于性技巧的男女合气之术,来源于古代的神仙方术,后来为道教所吸收,演变为一种男女双修的阴阳丹法。由于房中术存在的一些糟粕,被封建卫道者所斥,流于神秘化。实际上,如果对传统文化本着批判继承的态度,客观全面考察房中术的... 房中术是关于性技巧的男女合气之术,来源于古代的神仙方术,后来为道教所吸收,演变为一种男女双修的阴阳丹法。由于房中术存在的一些糟粕,被封建卫道者所斥,流于神秘化。实际上,如果对传统文化本着批判继承的态度,客观全面考察房中术的科学价值,重新认识和挖掘古老的房中术所包含的健康有益的性科学知识,则对于保持和谐的性生活和现代性科学的发展,具有十分宝贵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房中术 性卫生 性科学
下载PDF
《老子》首章新探 被引量:2
10
作者 崔永波 《铜仁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14-17,29,共5页
作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探讨了《老子》首章:第一个"道"是《老子》的核心概念,意指世界的本体和本源、根本规律和根本法则;第二个"道"不是言说之意,而是第一个"道"字的动词化,即体悟、发现和遵循;第三个&qu... 作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探讨了《老子》首章:第一个"道"是《老子》的核心概念,意指世界的本体和本源、根本规律和根本法则;第二个"道"不是言说之意,而是第一个"道"字的动词化,即体悟、发现和遵循;第三个"道"和第一个"道"的意思一样,但不是老子所要阐述的核心概念;前两个"常"并非永恒之意,而是一般的、通常的;后两个"常"也是通常之意;"玄",一般都理解为"幽深",但这里更应该指"微妙"之意和"否定"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首章 新探
下载PDF
略议佛教悲田养病坊
11
作者 周湘雁翔 龙浩 《五台山研究》 2012年第3期25-28,共4页
悲田养病坊是佛教徒设立的宗教慈善机构。通过研究佛藏中关于悲田养病坊的史实,以及设立的理论依据,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悲田养病坊的发展过程,最后对悲田养病坊的干扰因素和其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启示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佛教 悲田养病坊 社会保障
下载PDF
完善教育知识结构 提升抵御邪教能力——谈中学生预防抵御邪教的教育
12
作者 朱亚楼 《基础教育研究》 2007年第2期9-11,共3页
从心理年龄方面来看,中学生处于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事物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认知能力,判断能力,情绪高亢激烈,情感的两级性明显,普遍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意志力较差,心理随能力较弱等心理问题。
关键词 观察能力 中学生 知识结构 教育 邪教 抵御 预防 心理随能力
下载PDF
南宋至元代南方道教与中国传统数学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子路 杨玉辉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3-99,共7页
南宋金元之际是中国传统数学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是道教又一次进行重大变革的时代。过去学术界已经注意到这一时期道教思想、组织与传统数学的密切关联,不过研究的重心则集中于北方道教(主要是全真道)与天元术的关系上,对于南方道教与数... 南宋金元之际是中国传统数学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是道教又一次进行重大变革的时代。过去学术界已经注意到这一时期道教思想、组织与传统数学的密切关联,不过研究的重心则集中于北方道教(主要是全真道)与天元术的关系上,对于南方道教与数学关系的探讨则显不足。学界过去在研究这一时期道教的历史时,亦鲜有关注到其中的数学因素。而考察文献可知,南宋至元代南方道教作为社会实体,对传统数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传统数学也正是南方道教建构自身义理、仙学和仪式的重要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金元 南方道教 中国传统数学 宗教与科学
原文传递
论道安对僧团管理的建设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湘 雁翔 《法音》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45,共5页
释道安,东晋人,生于永嘉六年(312),卒于太元十年(385)。俗姓卫,常山扶柳人,家世奉儒,幼年丧亲,为外兄孔氏所养,自小聪慧过人,年12出家。因形貌甚丑,不被师所重,苦役数年后方乃向师求道。后受具并游学邺城,入佛图澄门下。
关键词 释道安 管理 佛图澄 求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