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整本书阅读的课程与教学取向审视
- 1
-
-
作者
荣维东
唐玖江
-
机构
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语文教育研究所
-
出处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13期15-19,共5页
-
基金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整本书阅读评价指标体系及测评工具研发”课题研究成果。
-
文摘
当今的整本书阅读具有丰富多元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基于历史和现状可以区分整本书阅读的六种基本价值取向:人文主义取向、技能主义取向、文学鉴赏取向、思辨读写取向、探究学习取向和课程变革取向。因为这些取向之间有一些交叉,很多时候甚至是混合出现的,所以,单一视角的整本书阅读,会造成认识和实践上的严重偏差。明确区分整本书阅读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进而合理确定并配置不同的课程目标,是完整、系统、科学、有效开展整本书阅读的前提。
-
关键词
整本书阅读
课程价值
价值取向
-
分类号
G63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项目化写作:在真实任务和问题解决中学写作
被引量:2
- 2
-
-
作者
荣维东
-
机构
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语文教育研究所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7-35,共9页
-
文摘
项目化写作是一种以项目实施为载体的新型写作教学方式。与传统的被动式、指令性、不真实的写作不同,它具有真实性、情境性、过程性、开放性、综合性的特点。以《“深圳拾光记”项目化写作》教学实践为例,提出了项目化写作教学的一些策略:设计学生喜欢且包含课程目标的写作项目,研发支撑此次项目写作的核心知识,开发促进写作项目实施的问题、活动和支架,发挥评价的反馈、激励与指导作用。运用这些策略,开展项目化写作,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参与感,培养真实写作能力。
-
关键词
项目化写作
真实任务
核心知识
活动支架
评价
-
分类号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大单元教学的背景、理据与路向
- 3
-
-
作者
荣维东
-
机构
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语文教育研究所
-
出处
《教育家》
2023年第45期7-8,共2页
-
文摘
作为最近几年火爆起来的术语和教学方式,大单元教学产生的背景无疑是“核心素养教育”。核心素养教育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很多国家教育改革的共同认识和一致行动。如法国的“共同文化”、德国的“关键能力”、美国的“4C素养”、日本的“基础学力”、欧盟的“八大素养”等,都是当今世界各国和组织对未来人才所应具备的最核心、最关键的品格和能力提出的目标与要求。2016年,教育部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核心素养教育时代,从过去以知识和技能为本的教育,向以素养和能力为本的教育转变。
-
关键词
国家教育改革
未来人才
大单元教学
核心素养教育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知识和技能
目标与要求
基础学力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思辨性阅读中的“基本问题”设计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曾小芮
荣维东
-
机构
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语文教育研究所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6-31,46,共7页
-
文摘
问题是学生思维的起点,也是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突破点。可以通过分解课程标准来设计基本问题,基本问题可以来源于要理解的目标,可以从整体性问题中得出,可以设计与学生错误认识相关的基本问题,可以是基于理解六要素的引发性问题,可以设计与技能、策略相关的基本问题。同时可以通过基本问题的七大特征来判断问题是否是基本问题以及如何使之成为基本问题。
-
关键词
基本问题
思辨性阅读
设计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中考开放性试题命制的进展与反思
- 5
-
-
作者
任明满
王浩
-
机构
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语文教育研究所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
-
出处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30期105-108,共4页
-
基金
西南大学2021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探索与实践(2021JY035)”的研究成果。
-
文摘
增强题目开放性是提高中考命题质量,考查学生高阶素养,巩固“双减”成效的关键。中考语文试题从条件开放、过程开放、结论开放三个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但也存在题型固化、缺乏评估焦点、命题随意性强、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基于中外比较分析,借鉴我国核心素养测评实践,未来中考开放性试题可从情境、认知维度构建测评框架,增强命题材料的异质性,灵活制定结构化的评分标准,探索以开放性试题测评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提高开放性试题命制的科学化水平。
-
关键词
中考
开放性试题
测评框架
核心素养
-
分类号
G632.474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