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化时代的华语电影:参照美国看中国电影的国际市场前景 被引量:53
1
作者 骆思典 刘宇清(译) +1 位作者 陈犀禾(校) 骆思典(校)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29,共14页
本文将集中讨论对于中国电影要获得成功所必须面对的那些难以克服的障碍。虽然其中一些障碍可以被看作是“自我设置的”,较普遍地反映出电影在中国政治、文化和社会语境中所承担的角色,但是重要的障碍都是结构性的。换句话说,任何一个... 本文将集中讨论对于中国电影要获得成功所必须面对的那些难以克服的障碍。虽然其中一些障碍可以被看作是“自我设置的”,较普遍地反映出电影在中国政治、文化和社会语境中所承担的角色,但是重要的障碍都是结构性的。换句话说,任何一个国家的电影要在自己的国内市场之外与好莱坞电影展开成功的竞争,都会有许多明显的局限性。在很多情况下,即使在自己国内的市场上与好莱坞竞争都很困难。本文将用很大篇幅提供票房收入以及其他统计数据,用以证明好莱坞的统治地位不仅仅限于美国国内,而且是国际性的。实际上,正如我们在下文将要看到的,好莱坞的成功正越来越依靠海外市场。另一方面,有大量证据证明,华语电影不仅在美国本土市场,而且在海外市场都已经跻身于最成功的“外语电影”之列了。另外,如果2004年的市场状况能代表电影市场的趋向,那么华语电影的前景应该是令人鼓舞的;尽管还有相当充分的理由表明,华语电影的总体情况应该最好被描述为“谨慎的乐观”。本论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将会展示电影市场在美国本土和海外的总体画面;第二部分将会缩小范围,集中讨论“外语电影”(即非英语电影)的成功,特别是华语电影在国际市场的成功。最后,我们将归纳出中国可能从所列数据和统计中获得的教训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本土电影市场 国际电影市场 “外语电影” 华语电影
下载PDF
“中国杜甫研究会第七届年会暨杜甫与重庆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2
作者 赵天一 《杜甫研究学刊》 2016年第1期120-121,共2页
2015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杜甫研究会第七届年会暨杜甫与重庆学术研讨会”在西南大学隆重举行。会议由中国杜甫研究会、重庆市文化委员会、西南大学联合主办,重庆国学院和西南大学文学院承办。此次学术研讨会旨在发布中国杜甫研究... 2015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杜甫研究会第七届年会暨杜甫与重庆学术研讨会”在西南大学隆重举行。会议由中国杜甫研究会、重庆市文化委员会、西南大学联合主办,重庆国学院和西南大学文学院承办。此次学术研讨会旨在发布中国杜甫研究的最新成果,探讨杜甫在重庆的诗歌创作和文学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科院 学术研讨会 杜甫研究 重庆市 年会 综述 西南大学 文化委员会
下载PDF
一个故事的两种讲法——从《过渡时代》、《艺术之宫》看张恨水的转型
3
作者 胡安定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5-8,共4页
长期以来,学界一直以新文学的标准来容纳肯定张恨水,视张恨水创作后期转型的目的为靠拢新文学、走向现实主义。实际上,张恨水的后期转型,是他的创作活动因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引发的对自身创作姿态的自觉调整。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通过... 长期以来,学界一直以新文学的标准来容纳肯定张恨水,视张恨水创作后期转型的目的为靠拢新文学、走向现实主义。实际上,张恨水的后期转型,是他的创作活动因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引发的对自身创作姿态的自觉调整。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其转型期前后的《过渡时代》与《艺术之宫》,比较叙事结构的差异,考察创作背景,从而彰显张恨水前后期创作的延续与转换,探讨其转型问题。对于这样一位新旧并存的作家,以单一的新文学标准对其进行评价,必然会遮蔽其丰富性,回到作家作品本身,才能呈现其创作活动的驳杂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时代》 《艺术之宫》 转型 叙述结构 创作背景
下载PDF
日据台湾作家的日语创作实况及其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马泰祥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1-197,共7页
日据时代台湾的顶尖日语作家,在1930年代以后通过参与日本本岛的"文学评奖"而博得日语文坛的青睐,被不少研究者视为其熟练掌握了殖民者语言的证据。但是通过对日本本岛文学评奖实况的分析,以及还原彼时台湾文坛的文学批评生... 日据时代台湾的顶尖日语作家,在1930年代以后通过参与日本本岛的"文学评奖"而博得日语文坛的青睐,被不少研究者视为其熟练掌握了殖民者语言的证据。但是通过对日本本岛文学评奖实况的分析,以及还原彼时台湾文坛的文学批评生态体系中对台湾日语作家创作语言能力的评价,则可以发现,此时台湾顶尖日语作家运用日语进行文学表现的能力其实颇为可疑。对台湾日语作家日语能力的真实状况进行剖析,首先可以揭示殖民地台湾总督府所引以为傲的日语普及与所谓"国语运动"貌似颇有成效,但实绩有限;其次展现出了日本本岛文坛与殖民地文坛之间的那种不平等的文学交往意态;最后还证明了过分夸大日据时代台湾文坛"日语"的绝对支配地位也是不甚牢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据时代 台湾日语文学 吕赫若 张文环 龙瑛宗
下载PDF
现代传媒中女性形象批评 被引量:8
5
作者 邹琰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4-118,共5页
后现代主义者对新媒体兴起后将消除一元中心的社会体系抱有乐观态度,但媒介的多元是否能带来话语的多元成为当下媒介研究中争论的中心,其间涉及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女性是否和男性一样获得相同的话语权?本文正是通过对多元媒介中的女性形... 后现代主义者对新媒体兴起后将消除一元中心的社会体系抱有乐观态度,但媒介的多元是否能带来话语的多元成为当下媒介研究中争论的中心,其间涉及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女性是否和男性一样获得相同的话语权?本文正是通过对多元媒介中的女性形象的刻板印象和符号贬抑的分析,阐述了女性在多元媒介时代中话语权丧失的事实与原因,提出要建立理想中的和谐两性的媒介世界,关键在于女性自身应努力建构自身的主体地位,改变以往被看的"他者"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 女性形象 消费主义 现代传媒
原文传递
从控制到管理——电影作为媒介的美国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2
6
作者 曹怡平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7-154,共8页
联邦法院对美国电影媒介地位的认知经历了从否定到肯定的变化,这一变化对美国电影管理制度的生成和流变产生了重要影响。以此为切入点来研究美国电影从控制到管理的历史经验,不仅有利于以全新视角审视美国电影管理制度,也可为中国电影... 联邦法院对美国电影媒介地位的认知经历了从否定到肯定的变化,这一变化对美国电影管理制度的生成和流变产生了重要影响。以此为切入点来研究美国电影从控制到管理的历史经验,不仅有利于以全新视角审视美国电影管理制度,也可为中国电影管理制度的创新提供完备参照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斯法典》 分级制 共同案 派拉蒙案 奇迹案
原文传递
近期美国家庭伦理片新发展解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梅琳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0-192,共3页
家庭伦理片作为美国电影的重要电影类型是对美国家庭观念变化的直观反映。进入新时代以来,在女权运动、智能化进程等因素的影响下,家庭伦理片的范畴得到了拓展,电影创作者直面多元和复杂的家庭现状,并将这一变化通过更为极端的叙事处理... 家庭伦理片作为美国电影的重要电影类型是对美国家庭观念变化的直观反映。进入新时代以来,在女权运动、智能化进程等因素的影响下,家庭伦理片的范畴得到了拓展,电影创作者直面多元和复杂的家庭现状,并将这一变化通过更为极端的叙事处理呈现给观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恋家庭 新时代 困境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文艺界“民族形式”运动--兼及对中国当下文艺问题的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武军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1-183,共3页
"民族形式"运动的提出源自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构建,它主要是针对两方面的文化趋势,一边是党内留苏派的"洋教条"和知识分子的不够中国化;另一边是国民党打着中国旗的复古和专制倾向。我们今天对这场运动的... "民族形式"运动的提出源自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构建,它主要是针对两方面的文化趋势,一边是党内留苏派的"洋教条"和知识分子的不够中国化;另一边是国民党打着中国旗的复古和专制倾向。我们今天对这场运动的梳理更在于它对于当下文艺问题的启示,那就是要继续"中国化"西方的各种文艺理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中国当下的文艺实际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民族形式 西方文论 中国化
原文传递
影戏:一门新的中国电影的考古学 被引量:19
9
作者 玛丽·法克哈 裴开瑞 +1 位作者 刘宇清(翻译) 沈大春(译)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6-73,共8页
戏曲电影与武侠电影曾经是各种电影研究和电影回顾展的主题和焦点。本文认为戏曲电影是一种典型的"影戏","吸引人"是其核心精神;通过"影戏"的概念、早期戏曲电影,以及革命样板戏电影的发展,可以发现"... 戏曲电影与武侠电影曾经是各种电影研究和电影回顾展的主题和焦点。本文认为戏曲电影是一种典型的"影戏","吸引人"是其核心精神;通过"影戏"的概念、早期戏曲电影,以及革命样板戏电影的发展,可以发现"影戏"的历史内涵及其对中国电影观念和创作实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影戏 考古学 戏曲电影 革命样板戏 电影研究 武侠电影 核心精神
原文传递
数字时代的日本电视收视模式:“定制型”与“社交化”
10
作者 陈红梅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6-198,共3页
21世纪以来,日本全面进入数字化时代。在十多年巨变的媒介环境中,日本电视受众的收视时间量、收视习惯、收视趣味等收视方式发生着改变,呈现出"定制型"和"社交化"的特点,本文将探讨这两种收视行为模式的实态,分析... 21世纪以来,日本全面进入数字化时代。在十多年巨变的媒介环境中,日本电视受众的收视时间量、收视习惯、收视趣味等收视方式发生着改变,呈现出"定制型"和"社交化"的特点,本文将探讨这两种收视行为模式的实态,分析当下日本电视的受众结构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日本电视 收视模式 受众结构 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