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0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院校“教师-研究生-本科生”联动创新实践平台的构建——以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魏静 邓洪平 +6 位作者 罗克明 陶文静 周林燕 孙丽娜 魏玲 李明辉 王德寿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0-184,共5页
以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就高等院校"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三位一体联动创新实践平台的运行机制、保障体系、优势、运行效果及改进措施进行探讨,以实现本科生创新能力分阶段、分层次的培养需求,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高等院校 研究生 本科生 平台 创新能力
下载PDF
高等院校线上教学的实效分析与对策研究——以西南大学生态学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魏虹 朱海燕 +1 位作者 陶建平 刘锦春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6期111-116,共6页
新冠疫情以来,线上教学成了全国中小学及高校的重要教学手段,其教学效果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以西南大学生物科学(师范)专业2019级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生态学为例,结合学生线上学习过程性考核结果和期末考试成绩,主要对课程目标和毕... 新冠疫情以来,线上教学成了全国中小学及高校的重要教学手段,其教学效果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以西南大学生物科学(师范)专业2019级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生态学为例,结合学生线上学习过程性考核结果和期末考试成绩,主要对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达成度进行分析,探讨线上教学的效果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以期为高等院校线上教学可持续推进提供参考.结果显示:生态学线上教学总体效果较为理想,课程目标及毕业要求总达成度均超过82%.但仍有部分学生对生态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欠佳,影响了部分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度.线上教学对配套实践课程的落实、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控制能力、师生教学互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线上教学 达成度评价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的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 被引量:30
3
作者 马骏 马朋 +2 位作者 李昌晓 彭月 魏虹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26,共10页
基于土地利用数据,采用Costanza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结合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对1986—2010年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25年来,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先降... 基于土地利用数据,采用Costanza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结合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对1986—2010年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25年来,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先降后增的V字型趋势,1986年为953亿元,1995年下降至948亿元,2000年持续下降至943亿元,2010年大幅增加至整个研究时段的最高值968亿元,其中林地是研究区内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格局大致以巫溪至江津一线为界,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研究时段内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重心随时间总体上向东南迁移。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1986—2010年间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集聚性。敏感性分析说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所采用的价值系数缺乏弹性,研究结果具有可信性。通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社会经济指标之间的回归分析,发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GDP、人口密度、城镇化率具有极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而与农林牧渔业GDP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在库区未来生态环境管理中,应更多地考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尤其是应多保护天然林地、草地和水体等生态服务价值系数高的用地类型,发展高效绿色生态产业,控制城市无序扩张,实现库区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相协调的可持续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重庆段)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时空变化
下载PDF
落羽杉与池杉幼苗对多种胁迫环境的响应及其对三峡库区库岸防护林营建的启示(英文)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昌晓 耿养会 +1 位作者 叶兵 Schneider Rebcca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4-152,共9页
落羽杉与池杉适应和耐受水淹环境已被广泛认可,然而干旱、盐碱、污染与病虫害将很容易影响3年生以下幼苗的生长与发育。在三峡库区库岸带多种胁迫环境条件下,选择3年生或者更大更健壮的落羽杉与池杉营造库岸林较为理想。3年生或者更大... 落羽杉与池杉适应和耐受水淹环境已被广泛认可,然而干旱、盐碱、污染与病虫害将很容易影响3年生以下幼苗的生长与发育。在三峡库区库岸带多种胁迫环境条件下,选择3年生或者更大更健壮的落羽杉与池杉营造库岸林较为理想。3年生或者更大更健壮的落羽杉与池杉与年龄偏小的幼苗相比抵抗多种逆境胁迫的能力会更强。在三峡库区盐碱地环境条件下,选择落羽杉与墨西哥落羽杉杂交种中山杉302,以及池杉与墨西哥落羽杉杂交种中山杉401作为造林树种较为适宜。总体来讲,落羽杉与池杉是三峡库区库岸造林的优良候选树种。然而,大量开展落羽杉与池杉对深淹胁迫、多种胁迫因子叠加条件下的生理生态响应研究仍然是必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种胁迫环境 生理生态响应 落羽杉 池杉 植树造林
下载PDF
三峡库区消落带草本植物根际细菌群落季节变化特征及功能预测 被引量:3
5
作者 谭雪 董智 +2 位作者 张丽苗 袁中勋 李昌晓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9699-9709,共11页
为了研究三峡库区消落带人工修复植被下不同季节根际细菌群落特征,选取位于三峡库区核心地带的忠县石宝镇汝溪河流域消落带生态修复示范基地内两种适生草本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牛鞭草(Hemarthria altissima)根际土壤进行16S rDN... 为了研究三峡库区消落带人工修复植被下不同季节根际细菌群落特征,选取位于三峡库区核心地带的忠县石宝镇汝溪河流域消落带生态修复示范基地内两种适生草本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牛鞭草(Hemarthria altissima)根际土壤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研究结果显示:在消落带退水后的春季、夏季、秋季3个季节共检测到细菌60门、151纲、403属,主要优势门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和芽单胞菌门的相对丰度在季节水平上存在差异,夏季芽单胞菌门丰度较高,秋季放线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减少。适生草本的根际土壤细菌α多样性表现出一定的季节变化规律,即秋季>夏季>春季;通过冗余分析发现,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主要有土壤全磷(TP)、速效钾(AK)、含水量(SWC)、有机质(OM)。基于未观测状态重建的群落系统发育研究(PICRUSt2)功能预测共发现6个一级功能层和45个二级功能层;代谢功能在一级功能层中占比最高,其有利于提高消落带适生草本植物抑制病原菌的能力,促进植物的生长;一级功能层中有两个功能基因表现出季节差异,二级功能层中有14个子功能的相对丰度在不同季节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可见,根际细菌群落对狗牙根、牛鞭草两种草本植物能够广泛分布且适生于三峡库区消落带的土壤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群落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三峡库区 消落带 基于未观测状态重建的群落系统发育研究(PICRUSt2)功能预测
下载PDF
三峡库区不同支流浮游植物群落季节动态比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佳慧 史邵华 +2 位作者 付千妤 曾波 阿依巧丽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8-82,共15页
为了解三峡库区支流汝溪河和龙河浮游植物群落季节动态及其差异,分别于2021年春季(3月)、夏季(7月)、秋季(9月)以及冬季(11月)对汝溪河和龙河的浮游植物群落和水环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汝溪河共采集到浮游植物7门139种;龙河共采集到... 为了解三峡库区支流汝溪河和龙河浮游植物群落季节动态及其差异,分别于2021年春季(3月)、夏季(7月)、秋季(9月)以及冬季(11月)对汝溪河和龙河的浮游植物群落和水环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汝溪河共采集到浮游植物7门139种;龙河共采集到浮游植物6门108种.汝溪河不同季节浮游植物丰度变动范围为0.44×10^(5)~59.87×10^(5)个/L,以硅藻门、蓝藻门、绿藻门为主;龙河不同季节浮游植物丰度变动范围为0.28×10^(5)~16.49×10^(5)个/L,春季以甲藻门为主,其他季节均以硅藻门为主.汝溪河共鉴定出优势种11种,春季以硅藻门为优势类群,其他季节均以蓝藻门为优势类群;与汝溪河不同,龙河共鉴定出优势种26种,春季以甲藻门为优势类群,其他季节均以硅藻门为优势类群.汝溪河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性指数均在冬季显著高于春季和夏季(p<0.05);龙河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性指数在冬季显著高于夏季(p<0.05);龙河和汝溪河Margalef丰富度指数在不同季节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汝溪河浮游植物总丰度与溶解氧和高锰酸盐指数呈显著正相关;龙河浮游植物总丰度与pH值、溶解氧、氨氮和磷酸盐呈显著正相关.冗余分析表明:汝溪河浮游植物群落在春季主要受pH值、溶解氧、电导率、总氮和总磷的影响,在夏季和秋季主要受水温和浊度的影响,在冬季主要受透明度的影响;龙河浮游植物群落在春季主要受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在夏季主要受浊度的影响,在秋季和冬季主要受水温、电导率和流速的影响.研究为保护三峡库区支流物种多样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不同支流 藻类多样性 水体理化性质 季节差异
下载PDF
应用qPCR研究三峡库区沉积物中拟多甲藻的动态变化--以汝溪河为例
7
作者 施军琼 向蓉 +5 位作者 何书晗 欧阳添 赵璐 纪璐璐 杨宋琪 吴忠兴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67,共11页
拟多甲藻水华已经成为三峡水库支流的常见水华之一,但其发生过程尚不清楚.为了揭示拟多甲藻在底泥沉积物中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系统发育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分析三峡库区支流-汝溪河回水区2016-2017年不同月份3个断面(... 拟多甲藻水华已经成为三峡水库支流的常见水华之一,但其发生过程尚不清楚.为了揭示拟多甲藻在底泥沉积物中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系统发育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分析三峡库区支流-汝溪河回水区2016-2017年不同月份3个断面(T1-T3)沉积物中的甲藻.结果表明:底泥沉积物的甲藻为倪氏拟多甲藻(Peridiniopsis niei);3个断面底泥的甲藻基因拷贝数均在3-5月期间达到最大值,且春季细胞数显著高于夏、秋和冬季(p<0.05);3个断面左样点的底泥甲藻基因拷贝数的最大值分别为70.18×10^(3)个/g,68.60×10^(3)个/g和42.77×10^(3)个/g.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底泥甲藻拷贝数与泥温、总磷、碳磷比呈线性负相关(p<0.05),而与底泥中的总氮质量分数相关性不大(p>0.05),其中,泥温与春季甲藻拷贝数显著相关,钙和钾显著影响夏季甲藻拷贝数,总氮和总碳分别是秋季和冬季甲藻拷贝数的驱动因子.综合表明:春季是底泥拟多甲藻变化最活跃的时期,底泥甲藻动态变化受温度和营养盐的协同作用.研究为三峡库区甲藻水华的监测和防治提供了新的手段和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多甲藻 实时荧光定量PCR 沉积物 三峡库区 动态变化
下载PDF
三峡库区消落带池杉⁃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29
8
作者 刘明辉 谢婷婷 +2 位作者 李瑞 李丽娟 李昌晓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072-3084,共13页
为探究三峡库区消落带消落期池杉(Taxodium ascendens Brongn.,1833)及其实生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于2018年7月对忠县消落带植被修复示范基地3个水淹处理(DS、MS、SS)池杉幼林不同组分(枝条、叶片、根系和土壤)的C、N、P三种元... 为探究三峡库区消落带消落期池杉(Taxodium ascendens Brongn.,1833)及其实生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于2018年7月对忠县消落带植被修复示范基地3个水淹处理(DS、MS、SS)池杉幼林不同组分(枝条、叶片、根系和土壤)的C、N、P三种元素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水淹时间和强度的增加,池杉株高、冠幅、基径和胸径均受到一定的抑制,但总体生长良好,与其稳定的化学计量比关系紧密。(2)不同水淹处理组的池杉枝条、叶片中C、N、P含量及其比值分别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一水淹处理组的N、P含量表现为叶片>根系>枝条>土壤;除枝条P含量外,其他器官组分C、N、P含量均显著高于土壤组分(P<0.05)。(3)池杉各器官N/P比值均远低于临界比率(<14),表明池杉的生长可能受N元素限制较为严重。(4)池杉与实生土壤的C、N、P元素内稳性整体表现为P>C>N,比值内稳性表现为C/N>N/P>C/P,地上部分(枝条、叶片)C、N、P元素及其比值的稳定性较地下部分(根系)强。(5)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池杉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生长指标与土壤性质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在三峡库区消落带水文多变的环境下,池杉能够有效维持体内化学计量的平衡以响应不同的水淹强度,并且生长良好,是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与重建的优势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带 池杉 土壤 生态化学计量学 内稳性
下载PDF
利用生态科学教育提升高校民族学生自信心和归属感 被引量:3
9
作者 阿依巧丽 刘圆圆 +1 位作者 杨振冰 曾波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5-190,共6页
随着高校学生的扩招,在校民族学生的数量和比例在逐年增加,大多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期间表现出自信心不足和缺乏归属感.生态科学作为许多高校设置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的学科,有着与其他学科不一样的特点,表现在其主要研究自然界生态系统的... 随着高校学生的扩招,在校民族学生的数量和比例在逐年增加,大多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期间表现出自信心不足和缺乏归属感.生态科学作为许多高校设置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的学科,有着与其他学科不一样的特点,表现在其主要研究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及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发挥的作用.该文重点分析了我国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类型、生物多样性特点及民族习俗对我国自然生态保护的作用,剖析了与多数非民族学生相比,民族学生在直接接触和认识多样性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并参与生态保护中具有客观优势.该文对高校生态科学类课程教学组织提出了建议,强调应重视生态科学的学科特点,积极运用生态科学教育和课程教学提升高校民族学生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学生 生态科学 民族地区 民族习惯 民族风俗 教学组织
下载PDF
三峡库区消落带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reed))的光合生理响应和叶绿素荧光特性 被引量:47
10
作者 冯大兰 刘芸 +2 位作者 钟章成 杨娟 谢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013-2021,共9页
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含水量变化特征,设置了T1(淹水超过土壤表面2cm)、T2(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100%)、T3(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40%~60%)3个不同处理组,用嘉陵江江水灌溉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reed)),研究了三峡... 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含水量变化特征,设置了T1(淹水超过土壤表面2cm)、T2(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100%)、T3(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40%~60%)3个不同处理组,用嘉陵江江水灌溉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reed)),研究了三峡库区不同消落带带位土壤不同含水量条件下芦苇穗期的光合生理生态响应机理和适应对策。结果表明,土壤不同含水量对芦苇植株光合色素、叶片气体交换参数、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有不同影响。其中,T1的光合色素含量最低,T3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在T1条件下,芦苇表现出较低的光能利用率(LUE)、CO2利用率(CUE)、净光合速率(Pn)、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P),但与其它耐水淹植物相比,T1条件下的穗期芦苇仍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17.067μmol.m-.2s-1),说明芦苇具有较强的耐水淹能力。在T2和T3条件下,芦苇具有较高的光能利用率(LUE)、CO2利用率(CUE)、净光合速率(Pn)、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P)。水分利用效率(WUE)大小顺序为T3>T1>T2。虽然T1的PSII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最高,T2的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P)最大,而T3的电子传递效率(ETR)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最高,表明在高光强和高温条件下,T3具有较强的热耗散能力,能有效保护光合机构,因而光合速率最高(20.47μmol.m-.2s-1)。研究证实芦苇不仅具有耐水湿的特点,还具有耐旱性,芦苇适合作为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建设禾本科先锋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带 芦苇 穗期 土壤含水量 光合生理响应 叶绿素荧光特性
下载PDF
三峡库区岸坡消落带草地、弃耕地和耕地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特征 被引量:28
11
作者 马朋 李昌晓 +2 位作者 雷明 杨予静 马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10-1020,共11页
为研究不同用地方式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性质的影响,选取三峡库区重庆忠县汝溪河流域典型消落带为研究区域,研究不同用地类型(草地、弃耕地、耕地)、不同土层间(0—10 cm、10—20 cm)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化学性质的各自特征... 为研究不同用地方式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性质的影响,选取三峡库区重庆忠县汝溪河流域典型消落带为研究区域,研究不同用地类型(草地、弃耕地、耕地)、不同土层间(0—10 cm、10—20 cm)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化学性质的各自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旨在为该地区消落带生态恢复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除蛋白酶活性、全磷含量、碱解氮含量外,不同用地类型对土壤各生化特性均产生了显著影响;与之不同,土层仅对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真菌数量、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产生显著影响,但对其他生化性质影响不显著;用地类型与土层两者的交互作用仅对蔗糖酶活性影响显著。同时,弃耕地土壤的细菌数量在3种用地类型中最高;真菌、放线菌数量在草地中最高,耕地次之,弃耕地最低。弃耕地中的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蛋白酶和脲酶活性与其他两种用地类型相比较高,而耕地中磷酸酶活性则显著高于弃耕地和草地土壤。草地土壤全氮、有效磷以及速效钾含量均显著低于耕地,而草地0—20 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却显著高于弃耕地和耕地;3种用地类型的全磷、全钾、碱解氮含量差异均不显著,弃耕地的pH值显著高于另外两种用地类型。另一方面,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的各生化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H值和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土壤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与弃耕地和耕地相比,草地在稳定消落带土壤环境、固持土壤营养元素、提高土壤肥力方面作用更为显著;相对而言,耕地的土壤微生态环境较差,故在消落带实施退耕还草、恢复草本植被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 消落带 农事活动
下载PDF
三峡库区不同林草治理措施下土壤入渗特征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黄茹 黄林 +5 位作者 何丙辉 周立江 于传 颜文成 颜华 王华珍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9-126,共8页
坡地是三峡库区土壤侵蚀的主要地类,其利用方式与水土流失的关系研究是三峡库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基础科学问题.在重庆开县选择栾树+黄花槐、封山育林、经济林3种林草治理措施(以裸地为对照),对土壤入渗特征及其... 坡地是三峡库区土壤侵蚀的主要地类,其利用方式与水土流失的关系研究是三峡库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基础科学问题.在重庆开县选择栾树+黄花槐、封山育林、经济林3种林草治理措施(以裸地为对照),对土壤入渗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3个土壤入渗特征值在不同林草治理措施下变化较大,其大小顺序主要呈初渗率,平均入渗率和稳定入渗率的规律.初渗率、稳定入渗率和平均入渗率在不同土层深度均以裸地的值最小,其平均值分别为1.22,0.141和0.462mm/min;(2)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土壤渗透性能综合判断值(F)的综合方程,综合评价了不同林草治理措施土壤渗透性优劣,其大小顺序表现为:栾树+黄花槐,封山育林,经济林和裸地.(3)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草治理措施与裸地的土壤渗透性与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饱和含水量及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p<0.01)或者显著正相关(p<0.05),与土壤容质量呈极显著(p<0.01)或显著负相关(p<0.05).(4)对土壤入渗过程模拟得出通用经验方程是用于描述不同林草治理措施下土壤入渗过程的最优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入渗 入渗模型 林草治理措施 三峡库区
下载PDF
三峡库区云阳消落带土壤重金属形态及其在植物中的富集和转移 被引量:10
13
作者 谌金吾 孙一铭 +2 位作者 杨占南 张显强 孙敏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2年第4期415-422,共8页
三峡大坝建成蓄水以来,其夏涨秋消的调度方式使得每年5-10月份在海拔145~175m范围内形成291.1km2的消落带。本文通过分析云阳消落带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形态和重金属在消落带植物体根、茎、叶的分布,以及植物对重金属的生物富集和转移系... 三峡大坝建成蓄水以来,其夏涨秋消的调度方式使得每年5-10月份在海拔145~175m范围内形成291.1km2的消落带。本文通过分析云阳消落带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形态和重金属在消落带植物体根、茎、叶的分布,以及植物对重金属的生物富集和转移系数,来研究消落带重金属污染情况及重金属在土壤-植被的富集和转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云阳消落带存在较为严重的Cd污染,单因子污染指数为5.02,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3.637;Cd和Cr主要是生物毒性不强残渣态;Cu形态主要是金属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生物毒性比较强;Mn的形态主要是铁锰结合态;Pb的形态分配比例均匀,生物毒性较弱。可交换态与转移系数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81;有机及硫化物结合态与富集系数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05;铁锰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和残渣晶格结合态对富集和转移系数贡献都不大。三峡库区消落带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富集、转移主要由土壤中重金属可交换态和有机及硫化物结合态的性质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植物 重金属 富集 转移 相关分析 三峡库区消落带
下载PDF
2000-2011年三峡库区重庆段植被覆盖景观格局变化 被引量:14
14
作者 马骏 马朋 +1 位作者 李昌晓 张雯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1-147,共7页
基于遥感数据 M ODIS NDVI ,利用像元二分模型定量估算了三峡库区重庆段不同时期(2000-2003年,2004-2007年,2008-2011年)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将植被覆盖度划分为4个等级:I级(0%~40%)、II级(40%~60%)、III级(60%~8... 基于遥感数据 M ODIS NDVI ,利用像元二分模型定量估算了三峡库区重庆段不同时期(2000-2003年,2004-2007年,2008-2011年)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将植被覆盖度划分为4个等级:I级(0%~40%)、II级(40%~60%)、III级(60%~80%)、IV级(80%~100%),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分析了植被覆盖景观格局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00-2011年,III ,IV级所占面积比例之和达到90%以上,是研究区植被覆盖景观的基质。植被覆盖变化的总体趋势为低覆盖度类型向高覆盖度类型转变,整体呈现正向演替的良性发展。近12年来,研究区内植被覆盖景观中各斑块类型在优势度、破碎度、形状、连通性等方面变化差异明显。整体植被覆盖景观格局的镶嵌程度增加,形状趋于复杂,多样性和异质性不断增强,对植被覆盖景观格局起支配作用的优势斑块类型由III级逐渐转变为IV级,各斑块类型在空间上的分布趋向均衡化,结构趋于复杂化,其中III ,IV级特征的变化对植被覆盖景观格局动态起决定性作用。三峡库区植被覆盖景观格局积极变化的主要原因极有可能是近年来由政府主导开展的生态建设和生态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景观格局 三峡库区重庆段 MODIS NDVI
下载PDF
三峡库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肥力变化——以汝溪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陈伟 魏虹 +4 位作者 李昌晓 雷明 高伟 周珺 王振夏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6-100,共5页
以三峡库区汝溪河流域为例,选取了马尾松林地、退耕柏木林地、退耕草地和耕地4种土地利用类型,通过实地采样的方法研究了各个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肥力状况.土壤肥力指标选取了土壤含水量、粒径组成、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 以三峡库区汝溪河流域为例,选取了马尾松林地、退耕柏木林地、退耕草地和耕地4种土地利用类型,通过实地采样的方法研究了各个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肥力状况.土壤肥力指标选取了土壤含水量、粒径组成、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这些指标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均存在较明显的差异.耕地土壤有机质要显著低于另外3种土地利用类型.养分间的相关分析发现,有机质和全氮、有机质和碱解氮、pH值与全磷、pH值与有效磷、pH值与全钾、全氮与全磷、全钾与全磷、全钾与有效磷间都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养分间存在耦合作用.退耕还林还草对提高土壤肥力特别是有机质具有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肥力 有机质
下载PDF
三峡库区汝溪河流域柏木林土壤氮素及酶活性特征 被引量:7
16
作者 冯大兰 黄小辉 +4 位作者 张丽楠 黄仲华 李昌晓 耿养会 曾静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5-29,共5页
以三峡库区汝溪河流域柏木纯林和柏木+青冈混交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林分类型柏木林土壤氮素、酶活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柏木纯林和柏木+青冈混交林各土层(0~20,20~40和40 ~ 60 cm)铵态氮含量无显著差异;柏木+青冈混... 以三峡库区汝溪河流域柏木纯林和柏木+青冈混交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林分类型柏木林土壤氮素、酶活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柏木纯林和柏木+青冈混交林各土层(0~20,20~40和40 ~ 60 cm)铵态氮含量无显著差异;柏木+青冈混交林各土层全氮含量显著高于柏木纯林,分别提高了61.1%,55.7%和19.8%;与柏木纯林相比,柏木+青冈混交林林地各土层的硝态氮含量提高了10.3%,10.5%和25.5%;各土层柏木+青冈混交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分别是柏木纯林的1.2,1.0和1.6倍;柏木+青冈混交林林地各土层蛋白酶、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转化酶活性总体上均显著高于柏木纯林.与柏木纯林相比,柏木+青冈混交林具有明显优势,可以明显改善林地内土壤氮素状况和酶活性,改善林地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木纯林 柏木+青冈混交林 土壤氮素 酶活性
下载PDF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水分变化对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幼苗根部次生代谢物质含量及根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李昌晓 钟章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394-4402,共9页
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淹水变化特征设置了常规生长水分条件(CK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63%)、轻度干旱水分胁迫(T1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47%~50%)、土壤水饱和(T2组,土壤表面一直处于潮湿状态)以及水淹(T3组,苗木根... 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淹水变化特征设置了常规生长水分条件(CK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63%)、轻度干旱水分胁迫(T1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47%~50%)、土壤水饱和(T2组,土壤表面一直处于潮湿状态)以及水淹(T3组,苗木根部淹水超过土壤表面1cm)4个不同处理组,研究落羽杉当年实生幼苗根部次生代谢物质含量与生物量的变化(均以干重计)。研究表明,不同水分处理对落羽杉幼苗主根、侧根和根部苹果酸、莽草酸含量以及生物量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其中以T3组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主根苹果酸、莽草酸含量在整个试验期的总体平均值,T3组显著低于CK组,分别达28.0%和16.4%;相反侧根苹果酸、莽草酸总体平均含量T3组则极其显著地高于CK组分别达105.7%和152.6%,根部平均值T3组显著地高于CK组分别达32.7%和26.2%。与之形成鲜明对比,主根、侧根和根部苹果酸、莽草酸含量在整个试验期的总体平均值,T1、T2与CK组相互之间分别均无显著差异。各处理组之间主根生物量没有显著差异;与CK和T1组相比,T3组侧根生物量分别降低38.3%和40.8%,根部生物量分别降低31.9%和31.1%,但与T2组相比均未达到显著差异。主根苹果酸含量与根系各部分莽草酸含量和生物量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相反侧根、根部的苹果酸与莽草酸含量以及二者与生物量相互间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在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含水量变化条件下,落羽杉幼苗将充分利用侧根增强代谢适应调节能力,通过产生大量苹果酸和莽草酸、减少根部生物量积累适应根部水淹环境,通过维持与CK组同样水平的代谢和生长而适应轻度干旱与饱和水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带 土壤水分变化 落羽杉幼苗 次生物质代谢 根生物量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47
18
作者 秦红 李昌晓 任庆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494-3504,共11页
旨在为三峡消落带选择适合的生态恢复方式提供参考依据。以三峡库区重庆忠县汝溪河流域典型消落带为研究区域,于2015年6月进行原位取样,利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方法,... 旨在为三峡消落带选择适合的生态恢复方式提供参考依据。以三峡库区重庆忠县汝溪河流域典型消落带为研究区域,于2015年6月进行原位取样,利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方法,对消落带的耕地、林地、弃耕地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多样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除容重和密度外,不同用地类型对土壤各理化特性均产生显著影响,林地的含水量、有机质(OM)、全氮(TN)、全磷(TP)、速效氮(AN)、速效钾(AK)、速效磷(AP)的含量显著高于耕地和弃耕地(P<0.05)。(2)在三峡库区消落带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均有显著性差异。(3)耕地和林地的细菌多样性无显著性差异,均显著高于弃耕地;不同用地方式中,土壤全磷(TP)和速效磷(AP)显著影响细菌群落结构(P<0.05)。(4)真菌群落的Shannon-Weiner指数和辛普森指数在耕地中均为最低,但均匀度指数在3种用地类型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在不同用地方式的土壤中,土壤有机质(OM)、全氮(TN)含量和p H显著影响真菌群落结构(P<0.05)。结论:与弃耕地和耕地相比,林地可固持、滞留和保有更多的土壤养分,有较高的细菌多样性和真菌多样性。在三峡消落带165—175 m海拔高程,林地为最适宜的用地方式,建议限制耕作,推广人工生态修复林地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带 土地利用方式 细菌和真菌多样性
下载PDF
三峡库区消落带现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冯大兰 刘芸 钟章成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4期378-381,共4页
芦苇不但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分析三峡库区消落带的生态环境问题,预测了芦苇在库区的应用前景,即可防止水土流失、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垃圾渗漏液污染和藻类爆发等问题... 芦苇不但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分析三峡库区消落带的生态环境问题,预测了芦苇在库区的应用前景,即可防止水土流失、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垃圾渗漏液污染和藻类爆发等问题。同时,合理利用芦苇资源还可增加库区人们的经济收入,加快库区农村的经济建设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三峡库区 消落带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三峡库区5种耐水淹植物根系增强土壤抗侵蚀效能研究 被引量:39
20
作者 徐少君 曾波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18,共6页
考察了三峡库区嘉陵江岸5种耐水淹植物的根系在土壤表层(0-30 cm)的分布特征,从抗冲性和抗蚀性两个方面明确了它们对土壤抗侵蚀的增强效能,并对其根长密度(RLD,root length density)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狗牙根、空心莲子草、牛鞭... 考察了三峡库区嘉陵江岸5种耐水淹植物的根系在土壤表层(0-30 cm)的分布特征,从抗冲性和抗蚀性两个方面明确了它们对土壤抗侵蚀的增强效能,并对其根长密度(RLD,root length density)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狗牙根、空心莲子草、牛鞭草和野古草的根系生物量主要分布在土壤上表层(0-10 cm),荻根系生物量在土壤表层分布比较均匀;(2)狗牙根、牛鞭草和野古草的RLD及D(直径)≤1 mm RLD在土壤上表层分布较多,荻和空心莲子草的RLD及D≤1 mm RLD在上、中表层(10-20 cm)之间无显著差异;(3)5种耐水淹植物的根系对土壤抗冲性和抗蚀性都有显著的增强效应;(4)土壤抗冲性增强值,抗蚀性增强系数与5种耐水淹植物的RLD及D≤1 mm RLD关系密切,符合线性回归。结果表明,5种耐水淹植物均能在三峡库区消落区植被构建中发挥较强的抗侵蚀效应,其中荻的增强效应最明显;RLD,特别是D≤1 mm RLD能很好地表征植物根系对土壤抗侵蚀能力的增强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土壤抗冲性 土壤抗蚀性 耐水淹植物 根长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