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及药效学验证探讨连王栀芩汤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坤 叶良红 《中药与临床》 2022年第5期52-58,68,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及药效学方法探讨连王栀芩汤治疗炎症的药理机制,为新药研发及经典方剂临床拓展运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TCMSP筛选连王栀芩汤活性成分及靶点,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连王栀芩汤化学成分潜在靶点...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及药效学方法探讨连王栀芩汤治疗炎症的药理机制,为新药研发及经典方剂临床拓展运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TCMSP筛选连王栀芩汤活性成分及靶点,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连王栀芩汤化学成分潜在靶点;使用Gene-Cards、TTD、DRUGBANK等数据库筛选出炎症相关靶点;将连王栀芩汤化学成分对应的潜在靶点与炎症靶点进行交集,获得共同潜在靶点;对潜在靶点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明确关键靶点、通路等信息;采用分子对接验证炎症关键靶点与连王栀芩汤关键化学成分的结合程度;采用药效学实验验证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结果:网络药理学初步筛选连王栀芩汤治疗炎症的核心活性成分为槲皮素、β-谷甾醇、山柰酚、汉黄芩、豆甾醇等;核心靶点有TNF、IL1B、IL6、MAPK14、MAPK8、FOS、GSK3B等。网络药理学预测得到连王栀芩汤治疗炎症的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PI3K/AKT、MAPK信号通路等;涉及的生物学过程主要包括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转录因子活性的调节、凋亡过程的负调控等;主要涉及的细胞成分为核、核质、溶胶等;主要涉及的分子功能为转录因子结合、酶结合、MAP激酶活性等。药效学实验表明,连王栀芩汤对炎症大鼠具有改善发热大鼠代谢、解热作用,能降低发热大鼠血常规指数,并能显著降低炎症大鼠细胞炎症因子。结论:本研究初步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及药效学方面揭示了连王栀芩汤解热抗炎作用,发现可能是通过槲皮素、β-谷甾醇、汉黄芩、山柰酚、豆甾醇与靶点相互作用参与TNF通路发挥作用,为新药研发及经典方剂临床拓展运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王栀芩汤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药效学 炎症模型
下载PDF
化瘀消肿酒急性毒性、长期毒性、皮肤刺激性和过敏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肖亚平 陈玉宝 +2 位作者 周莹 汪宏锦 徐晓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35-1036,共2页
化瘀消肿酒(Huayu xiaozhong jiu,HYXZJ)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间"李氏传统中医正骨术"经验方,由桃仁、赤芍、当归尾等17种中药,在白酒中浸泡所得,现为重庆市涪陵李志沧骨科医院的医院制剂。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软组织损伤,具有活... 化瘀消肿酒(Huayu xiaozhong jiu,HYXZJ)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间"李氏传统中医正骨术"经验方,由桃仁、赤芍、当归尾等17种中药,在白酒中浸泡所得,现为重庆市涪陵李志沧骨科医院的医院制剂。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软组织损伤,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本研究参照"中药、天然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相关指导原则"对该制剂进行安全性试验,为其在临床上的安全应用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瘀消肿酒 安全性 急性毒性 长期毒性 刺激性 过敏性
下载PDF
欣梦颗粒中丹参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红玉 李晶晶 +2 位作者 周莹 俸珊 徐晓玉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4-498,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欣梦颗粒给药后丹参素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将1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1.25,2.50,5.00 g·kg^(-1)的剂量灌胃给予欣梦颗粒,RP-HPLC法检测大鼠血浆中丹参素的浓度,软件DAS 3.2.1计算药动学参数并...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欣梦颗粒给药后丹参素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将1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1.25,2.50,5.00 g·kg^(-1)的剂量灌胃给予欣梦颗粒,RP-HPLC法检测大鼠血浆中丹参素的浓度,软件DAS 3.2.1计算药动学参数并比较药动学参数的差异。结果欣梦颗粒以1.25,2.50,5.00 g·kg^(-1)的剂量给药后,丹参素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t))分别为(5.88±1.02)、(19.44±2.22)、(64.14±14.28)μg·mL^(-1)·h;峰浓度(C_(max))分别为(2.931±0.479)、(5.413±0.429)、(11.509±2.684)μg·mL^(-1);达峰时间(T_(max))分别为(30.0±5.4)、(60.0±9.7)、(115.0±31.3)min;半衰期(t_(1/2))分别为(123.8±17.8)、(234.9±79.1)、(280.8±71.9)min;清除率(CL)分别为(198±28)、(128±16)、(80±18)L·h-1·kg^(-1)。增加给药剂量后,丹参素的AUC_(0-t)、C_(max)均增大,但均与剂量不成线性关系,且T_(max)和t_(1/2)均延长,CL减小。结论在1.25~5.00 g·kg^(-1)剂量范围内,剂量对欣梦颗粒中丹参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有显著影响,丹参素呈现非线性药动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欣梦颗粒 丹参素 药物动力学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非线性吸收
下载PDF
中药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信号通路的综合调控作用分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汪宏锦 李晶晶 +1 位作者 柯慧 徐晓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4093-4103,共11页
寻找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有效方法是加速神经干细胞临床应用的途径之一。该文分析了近十年来中外文献关于调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中药及其作用靶点与信号通路的报道,发现中药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信号通路具有综合调控作用。第... 寻找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有效方法是加速神经干细胞临床应用的途径之一。该文分析了近十年来中外文献关于调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中药及其作用靶点与信号通路的报道,发现中药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信号通路具有综合调控作用。第一,中药能通过Notch,PI3K/Akt,Wnt/β-catenin,GFs等信号通路影响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1)黄芪、淫羊藿、龟甲、远志能通过调节Notch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或基因Notch1,NICD和Hes的表达起调控作用;(2)人参、银杏叶、丹参能通过介导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调控作用,但对该通路中上下游靶标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无研究;(3)姜黄、蛇床子可以上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的关键靶蛋白Wnt3a及β-catenin的水平从而介导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起调控作用;(4)三七、川芎可以通过促进分泌性生长因子EGF,b FGF等的表达发挥作用。第二,一些中药能通过多种途径诱导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或分化:黄芪中的黄芪甲苷可以通过Notch信号通路调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或分化,但黄芪多糖含药血清又可以通过调节VEGF含量,活化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作用;淫羊藿中的淫羊藿苷和淫羊藿黄酮类可以分别介导Notch或GFs信号通路来控制神经干细胞的命运转化;人参皂苷Rg1可以通过Notch和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调控作用;银杏内酯B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HIF-1α表达来有效调节神经干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和促进细胞增殖与分化,进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而银杏叶提取物也能通过上调多种细胞因子的释放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姜黄素可以通过Wnt/β-catenin与Notch信号通路来调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第三,信号通路的串话(cross-talk)是一些中药发挥促NSCs增殖与分化的重要途径。Notch与GFs信号通路、GFs与PI3K/Akt信号通路、Notch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等在调控神经干细胞的过程中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在中药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或分化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中药对调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信号通路的串话研究有待进一步加深,阐明其多靶点和多途径的作用机制与综合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增殖 分化 中药 信号通路 串话
原文传递
肾虚免疫低下大鼠EPO的变化及右归饮与外源性EPO的逆转作用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晶晶 伍超 +3 位作者 柯慧 蒋宝响 李卓恒 徐晓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46-1257,共12页
观察腺嘌呤致肾虚免疫低下大鼠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变化及右归饮与外源性EPO的逆转作用。该研究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20只与造模组90只,造模组用腺嘌呤150 mg·kg^(-1)连续灌胃14 d后再随机分为8组,模型组20只,右归饮10,20,40... 观察腺嘌呤致肾虚免疫低下大鼠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变化及右归饮与外源性EPO的逆转作用。该研究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20只与造模组90只,造模组用腺嘌呤150 mg·kg^(-1)连续灌胃14 d后再随机分为8组,模型组20只,右归饮10,20,40 g·kg^(-1)组各10只,rh EPO 500,1 000,1 500 IU·kg^(-1)组各10只,龟鹿二仙膏10 g·kg^(-1)组10只。第15天开始,各组每隔1日给予150 mg·kg^(-1)腺嘌呤灌胃维持模型,同时右归饮各组与龟鹿二仙膏组灌胃给药每日1次,EPO各组颈部皮下注射rh EPO每3日1次,连续30 d。第46天麻醉取血,处死,检测血清中肌酐、尿素、腺体激素、免疫球蛋白、补体、白介素的含量,脾脏中T细胞亚群比例、NK细胞杀伤率及脾细胞的增殖能力。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肾脏与脾脏中EPO介导的JAK2-STAT5及NF-κB通路中关键蛋白的含量。结果发现,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肌酐和尿素含量显著上升,ACTH,T,T3含量显著下降,说明大鼠肾功能及肾上腺、性腺、甲状腺功能减退;同时血清中Ig A,Ig G,Ig M,C3,C4,IL-2,IL-6含量均显著下降,脾脏中CD4^+,CD4^+/CD8^+T细胞亚群比例、NK细胞杀伤率及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下降,显示模型组大鼠的免疫功能减退,判定肾虚免疫低下模型构建成功。与模型组相比,右归饮和rh EPO各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大鼠血清中肌酐和尿素含量,增加血清中ACTH,T,T3,T4,Ig A,Ig G,Ig M,C3,C4,IL-2,IL-6的含量,增加脾脏中CD4^+,CD4^+/CD8^+,NK细胞杀伤率及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右归饮能显著增加血清中EPO的含量。右归饮和rh EPO各剂量组均能显著调节肾脏与脾脏中EPO介导的JAK2-STAT5及NF-κB通路中关键蛋白EPOR,P-JAK2/JAK2,STAT5,NF-κB p50,NF-κB p65,NF-κB IκB的表达。研究表明,EPO是腺嘌呤致大鼠肾虚免疫低下的重要相关因子;外源性EPO和右归饮对该模型异常指标均有显著的逆转作用;右归饮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血清中EPO的含量,并调节肾脏脾脏中EPO介导的JAK2-STAT5及NF-κB通路中的关键蛋白表达有关;外源性EPO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肾脏脾脏中EPO介导的JAK2-STAT5及NF-κB通路中的关键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虚 免疫 促红细胞生成素 右归饮 肾精
原文传递
基于UPLC-MS技术研究右归饮在正常大鼠和腺嘌呤所致肾虚大鼠的入血成分 被引量:7
6
作者 石玉红 杨欢 +5 位作者 冉海凤 陈涵 张继芬 薛强 俸珊 徐晓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287-2297,共11页
研究右归饮灌胃给药后的血中移行成分,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实验选取SD大鼠,通过腺嘌呤法复制肾虚大鼠模型。正常大鼠和肾虚模型大鼠分别单次灌胃给予右归饮汤剂,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多反应监测... 研究右归饮灌胃给药后的血中移行成分,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实验选取SD大鼠,通过腺嘌呤法复制肾虚大鼠模型。正常大鼠和肾虚模型大鼠分别单次灌胃给予右归饮汤剂,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多反应监测(MRM)检测血中成分,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探寻右归饮的血中移行成分。结果显示,用UPLC-Q-TOF-MS技术检测正常大鼠血浆中有42个特征峰,鉴定出13个化学成分,其中6个生物碱类成分,2个黄酮类成分,2个三萜皂苷类成分,环烯醚萜类、苯丙素类、单萜类成分各1个。肾虚大鼠血浆中有22个特征峰,鉴定出12个化学成分,其中2个环烯醚萜类成分,6个生物碱类成分,2个黄酮类成分,单萜类、三萜皂苷类成分各1个。采用MRM技术在正常组和肾虚模型组大鼠血浆中均检测到了毛蕊花糖苷、异类叶升麻苷、类叶升麻苷、松脂醇二葡萄糖苷、马钱苷、莫诺苷。研究表明,对比右归饮水煎剂中的85个单体成分,在正常大鼠和腺嘌呤所致肾虚模型组大鼠血浆中得出共有的原型成分有17种。它们是来源于熟地黄的毛蕊花糖苷、异类叶升麻苷、类叶升麻苷、地黄苦苷元,来源于杜仲的松脂醇二葡萄糖苷、京尼平苷酸,来源于山茱萸的马钱苷、莫诺苷,来源于附子的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新乌头碱、乌头碱,来源于甘草的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酸。在正常大鼠血浆中还检测到31个腺嘌呤所致肾虚模型大鼠血浆中没有的药材成分的代谢产物,在该肾虚模型大鼠血浆中还检测到正常大鼠血浆中没有的12个药材成分的代谢产物。研究结果对于阐释右归饮治疗肾虚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归饮 UPLC-Q-TOF-MS MRM 多元统计分析 入血成分 血清药物化学
原文传递
右归饮对肾虚雄性大鼠生殖功能损害的改善作用及其与EPO的相关性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卓恒 柯慧 +3 位作者 李晶晶 蒋运斌 张继芬 徐晓玉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20-1926,共7页
目的:观察右归饮对腺嘌呤所致肾虚生殖功能损害大鼠的改善作用及与EPO的相关性。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5只与造模组85只,造模组用腺嘌呤150mg·kg-1·d-1连续灌胃14d。以检测血液肾功能、生殖激素作为判定模型成功的标... 目的:观察右归饮对腺嘌呤所致肾虚生殖功能损害大鼠的改善作用及与EPO的相关性。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5只与造模组85只,造模组用腺嘌呤150mg·kg-1·d-1连续灌胃14d。以检测血液肾功能、生殖激素作为判定模型成功的标准。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龟鹿二仙胶10g/kg,右归饮10、20、40g/kg组,各15只,并进行组间均衡性检验。第15天开始,除正常组外,各组隔日给予150mg/kg腺嘌呤灌胃维持模型,同时右归饮各组与龟鹿二仙胶组灌胃给药每日1次。第46天麻醉取血,处死。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肌酐(CREA)、尿素(UREA)、腺体激素、生殖相关激素的含量;HE染色检测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及免疫印迹法检测肾脏与睾丸中EPO介导的HIF1α-STAT5通路中关键蛋白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UREA、CREA含量显著上升,ACTH、T3、EPO含量显著下降,同时血清中E2、T、LH、DHT含量显著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右归饮各剂量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大鼠血清中UREA、CREA含量,增加血清中ACTH、T3、EPO含量(P<0.05,P<0.01);缓解大鼠肾脏及睾丸组织病理变化;均能显著调节肾脏与睾丸中EPO介导的HIF1α-STAT5通路中关键蛋白的表达。结论:EPO是腺嘌呤致大鼠肾虚生殖功能低下的重要相关因子,右归饮对腺嘌呤所致肾虚生殖功能低下大鼠异常指标均有显著的逆转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上调血清中EPO含量,继而调节肾脏和睾丸中EPO介导的HIF1α-STAT5通路中关键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归饮 肾虚 肾精 生殖 促红细胞生成素 HIF1α-STAT5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