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7篇文章
< 1 2 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成果转换本科课程资源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么加利 《民族教育研究》 2007年第3期15-19,共5页
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是西南大学特色、优势研究领域。该领域成果数量丰富、层次分明、类型多样。作为课程资源,它们对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其综合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将研究成果转换为学校的本科课程资源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转... 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是西南大学特色、优势研究领域。该领域成果数量丰富、层次分明、类型多样。作为课程资源,它们对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其综合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将研究成果转换为学校的本科课程资源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转换方式为:生成新的学科课程、融入并丰富现实课程、构筑校本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成果 转换 本科课程资源
下载PDF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心理研究 被引量:61
2
作者 史慧颖 张庆林 范丰慧 《民族教育研究》 2007年第2期32-36,共5页
民族认同既包括对本民族的认同,也包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它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功能的发挥、对于民族团结、对于地区和国家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从整体上看,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和相应的行为倾向处于积极状态。大学... 民族认同既包括对本民族的认同,也包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它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功能的发挥、对于民族团结、对于地区和国家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从整体上看,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和相应的行为倾向处于积极状态。大学教育要注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民族认同,改善学生的行为应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少数民族大学生 民族认同心理
下载PDF
构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的新机制——促进西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的学校教育改革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贺能坤 张学敏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2008年第6期47-51,共5页
西南少数民族创造了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但传统的保护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弊端:只保存了非物质文化的"形",不能保存蕴藏在非物质文化之中的民族精神、民族心理等"神"的内容,无法真正实现传承。根据非物质文化传承的... 西南少数民族创造了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但传统的保护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弊端:只保存了非物质文化的"形",不能保存蕴藏在非物质文化之中的民族精神、民族心理等"神"的内容,无法真正实现传承。根据非物质文化传承的要求,应积极对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进行改革,并通过学校的辐射作用建立有利于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的学习型社区,培养民族非物质文化"活的传人",从根本上建立起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再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非物质文化传承 弊端 学校教育改革 再生机制
下载PDF
西南少数民族教育价值观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牛春娟 郑涌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8-200,共3页
在文献综述、开放式问卷和个别访谈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南少数民族教育价值观的理论构想,自编了"西南少数民族教育价值观量表"。约1,500名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被试接受了测试。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西南少数民族... 在文献综述、开放式问卷和个别访谈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南少数民族教育价值观的理论构想,自编了"西南少数民族教育价值观量表"。约1,500名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被试接受了测试。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西南少数民族的教育价值观包括教育效用、家族荣誉、个人发展、民族传承等四个维度,西南少数民族群众的教育价值观在性别和年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民族和文化程度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价值观 教育效用 家族荣誉 西南少数民族
下载PDF
少数民族文化适应的分类学研究--对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抽样调查 被引量:20
5
作者 张劲梅 张庆林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26,共6页
文化适应是不同文化群体成员在直接接触中由于文化差异的冲击在心理和行为上产生的变化。通过自编双文化双线性的文化适应问卷对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方式进行抽样调查,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方式主要... 文化适应是不同文化群体成员在直接接触中由于文化差异的冲击在心理和行为上产生的变化。通过自编双文化双线性的文化适应问卷对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方式进行抽样调查,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方式主要表现为双重整合、双重分离、双重边缘化、工具性整合和工具性同化五类,其中既有积极也有消极的文化适应方式,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促进积极文化适应方式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适应 聚类分析 少数民族大学生
下载PDF
认识西南与西南民族地区发展——西南大学张诗亚教授访谈 被引量:5
6
作者 张诗亚 张诗亚 +2 位作者 贺能坤 周玉林 周玉林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7,共5页
问:张老师,您好!您一直致力于西南民族地区发展和教育发展研究,并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在您看来,与中国其它地区相比,西南民族地区有何特殊性?
关键词 民族地区发展 西南大学 教育发展研究 西南民族地区 老师
下载PDF
关于西南民族心理研究的构想 被引量:20
7
作者 张进辅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4-78,共5页
西南民族心理研究对于西南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民族和谐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和特殊的意义。总体而言,在研究目标上要进一步强化为社会发展与稳定、为建立和谐社会服务的功能,在研究内容上应特别注重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研究,在方法论... 西南民族心理研究对于西南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民族和谐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和特殊的意义。总体而言,在研究目标上要进一步强化为社会发展与稳定、为建立和谐社会服务的功能,在研究内容上应特别注重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研究,在方法论上还需充分重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紧密结合、思辨分析与实证调查的紧密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良族心理 研究构想
下载PDF
西南民族地区校内外教育系统功能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么加利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9-63,共5页
西南民族地区校内、外教育系统在功能发挥上各行其是;两大系统的功能发挥各自存在正向的价值,同时也有其负面的影响;两系统的功能互补应当是西南民族地区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西南民族地区 教育系统 功能
下载PDF
西南民族教育的文化生态基础及研究目标 被引量:8
9
作者 蒋立松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09年第1期14-17,共4页
以西南地区为例,分析了民族文化、民族教育实践、民族教育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西南多元共生文化是西南民族教育实践生发的基础,西南民族教育研究是对教育实践特征和规律的总结。西南民族教育研究的目标是:以教育促进多元共... 以西南地区为例,分析了民族文化、民族教育实践、民族教育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西南多元共生文化是西南民族教育实践生发的基础,西南民族教育研究是对教育实践特征和规律的总结。西南民族教育研究的目标是:以教育促进多元共生文化的发展,促进各民族的文化自觉,寻求民族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契合点,走内源式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 文化 民族教育 基础 目标
下载PDF
“西南民族文化与教育的人类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10
作者 顾尔伙 马颖 +5 位作者 杨俊 旦智多杰 喻涛 满忠坤 曾莉 王丽娟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8-160,F0003,共4页
2011年11月5-6日在西南大学举行的"西南民族文化与教育的人类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就民族文化与教育关系研究、西南民族教育发展现实问题研究、民族教育、文化发展与民族认同、民族宗教文化与教育、民族文化与教育的人类学... 2011年11月5-6日在西南大学举行的"西南民族文化与教育的人类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就民族文化与教育关系研究、西南民族教育发展现实问题研究、民族教育、文化发展与民族认同、民族宗教文化与教育、民族文化与教育的人类学考察展示、民族文化与教育的影视人类学、西南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新途径、民族教育与文化的多类型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并而引起对民族文化与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实现"共生"这一问题的关注和进一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民族文化 教育 民族教育 学术交流 研讨会
下载PDF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教育立法研究——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11
作者 范诚梅 陈恩伦 《民族教育研究》 2007年第6期66-71,共6页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教育立法方面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立法内容亟待丰富、完善。分析、研究该州的教育立法实践,可借鉴之处为:民族自治地方教育要超常规立法;立法要因地制宜、重点突出,并适时修订与完善;要加强对...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教育立法方面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立法内容亟待丰富、完善。分析、研究该州的教育立法实践,可借鉴之处为:民族自治地方教育要超常规立法;立法要因地制宜、重点突出,并适时修订与完善;要加强对民族教育法律监督机制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自治地方 民族教育 教育立法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教育条例
下载PDF
坤厚载物 德合无疆——评《西南民族文化与教育研究丛书》
12
作者 倪胜利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2008年第1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中国西南 教育研究 民族文化 丛书 喜马拉雅山 雪域高原 地形地貌 干热河谷
下载PDF
西南民族文化与教育的人类学研究
13
作者 顾尔伙 马颖 +5 位作者 杨俊 旦智多杰 喻涛 满忠坤 曾莉 王丽娟 《国际学术动态》 2012年第2期35-41,共7页
“西南民族文化与教育的人类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1月5~6日在重庆西南大学举行。会议由西南大学主办,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承办。会议主题报告地点设在西南大学说乎斋(第18教学楼)报告厅。
关键词 民族教育 民族文化 人类学 西南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主题报告 教育部 报告厅
下载PDF
我国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时空格局与演化
14
作者 张学敏 赵国栋 《教育科学文摘》 2024年第1期39-40,共2页
基于2003-201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静态和动态的双重视角,运用改进的随机前沿模型、核密度曲线、标准差椭圆以及空间计量模型考察我国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时空演化以及收敛性和影响因素,得到以下发现。第一,从时序上来看,2003-2... 基于2003-201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静态和动态的双重视角,运用改进的随机前沿模型、核密度曲线、标准差椭圆以及空间计量模型考察我国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时空演化以及收敛性和影响因素,得到以下发现。第一,从时序上来看,2003-2018年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呈现出稳步上升的变动趋势,但整体效率偏低且值域范围仅在[0.255,0.321]之间,未来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随机前沿模型 资源配置效率 空间计量模型 密度曲线 标准差椭圆 时空演化 静态和动态
下载PDF
全球生态文明教育研究的主要进展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时见 刘雅琪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90,共10页
生态文明教育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也是关涉全人类福祉的共同事业,已成为全球教育非常重要的研究主题。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法绘制全球生态文明教育研究的知识图谱,借以探究全球生态文明教育研究的基本特征、重点主题及其... 生态文明教育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也是关涉全人类福祉的共同事业,已成为全球教育非常重要的研究主题。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法绘制全球生态文明教育研究的知识图谱,借以探究全球生态文明教育研究的基本特征、重点主题及其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全球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具有递增性、协作性、跨越性和广泛性等特征,重点主题聚焦于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取向、目标定位、内容体系与实践路径,并在研究取向的情感转向、研究视角的社会批判、研究内容的空间拓展以及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等方面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教育 教育研究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内隐维度的调查 被引量:30
16
作者 张庆林 史慧颖 +1 位作者 范丰慧 张劲梅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7-70,共4页
民族认同指在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个体对自己既作为单一民族成员身份同时也作为国家民族成员身份双重承认的和谐统一。用一份半开放式问卷对221名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1)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大... 民族认同指在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个体对自己既作为单一民族成员身份同时也作为国家民族成员身份双重承认的和谐统一。用一份半开放式问卷对221名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1)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大多处于积极状态;(2)影响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认同的内隐维度主要有归属感、客观身份、自豪感、政治与政策、历史和地域等;(3)影响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认同的内隐维度主要有客观身份、自豪感、地域、习俗、文化、历史和归属感等;(4)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双重身份的认同在某些维度上符合线性两极模型,而在其他维度上则更符合二维模型的理论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认同 少数民族 大学生 西南地区 内隐观
下载PDF
浅论教育人类学与西南民族教育研究——视阈与方法论的探索
17
作者 翟冬园 《西南教育论丛》 2010年第4期18-20,47,共4页
在对教育人类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阐释的基础上,主要从视域和方法论两个层面,来探讨英、美“文化一教育人类学”体系的"文化"观点和“田野工作”的方法与德、奥“哲学一教育人类学”体系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和哲学思辨的方... 在对教育人类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阐释的基础上,主要从视域和方法论两个层面,来探讨英、美“文化一教育人类学”体系的"文化"观点和“田野工作”的方法与德、奥“哲学一教育人类学”体系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和哲学思辨的方法对西南民族教育研究过程中理论视野的扩展、研究方法的更新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人类学 西南民族教育研究 视域 方法论
下载PDF
试析西南民族教育意义阐释的路径 被引量:6
18
作者 蒋立松 吴红荣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18,共5页
在生活世界中,西南民族教育具有制度化、准制度化和非制度化教育等三种基本类型,在个体成长过程中三种类型的教育各有特点,发挥了各自的重要作用。西南民族教育的研究应该以意义的理解为旨归。要理解其意义,应将其置于特定的生活世界中... 在生活世界中,西南民族教育具有制度化、准制度化和非制度化教育等三种基本类型,在个体成长过程中三种类型的教育各有特点,发挥了各自的重要作用。西南民族教育的研究应该以意义的理解为旨归。要理解其意义,应将其置于特定的生活世界中,在教育所构建的符号意义体系中通过对其表象结构和深层结构的分析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民族教育 意义 符号 方法
下载PDF
社会转型期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武术传承与发展的教育学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么加利 郝少平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8-22,共5页
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武术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社会转型的挑战,其保守性逐渐显现为教育组织松散、教育对象选择范围狭窄、教育功能片面、教育内容缺失、教育方法落后、教育价值观念的局限。为保证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应对西南... 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武术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社会转型的挑战,其保守性逐渐显现为教育组织松散、教育对象选择范围狭窄、教育功能片面、教育内容缺失、教育方法落后、教育价值观念的局限。为保证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应对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武术树立正确的认识,将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武术的校内外教育有机结合,对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武术进行生态性保护和科学、整体的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武术 社会转型 传承 发展
下载PDF
迈向教育“新征程”:美国斯坦福大学数字人文教育的内容与支撑平台
20
作者 徐辉 杨珣艺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2-99,共18页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给教育领域带来了诸多的不确定性与挑战,数字人文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为高等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斯坦福大学作为美国数字人文教育最具代表性的高校之一,其数字人文教育的内容和支撑有着自己的特色与优势。斯坦福大学数字...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给教育领域带来了诸多的不确定性与挑战,数字人文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为高等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斯坦福大学作为美国数字人文教育最具代表性的高校之一,其数字人文教育的内容和支撑有着自己的特色与优势。斯坦福大学数字人文教育具有“课研馆”三位一体、数字思维与人文理念相融合、创新驱动与数字人文相协同的特征。同时,美国的数字人文教育也存在着数字技术难以彰显人文精神、技术开发和运用亟待创新与突破以及掩盖教育应有活力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数字人文教育 斯坦福大学 数字人文素养 人文精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