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菜半矮杆新品系10D130株型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27
1
作者 周清元 李军庆 +5 位作者 崔翠 卜海东 阴涛 颜银华 李加纳 张正圣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7-215,212-215,共9页
株型改良是油菜高产、优质育种的主攻方向之一。矮杆及半矮杆株型有利于提高植株抗倒伏能力和经济系数、减少收获难度。10D130是一个半矮杆新品系,用10D130和常规优良品种中双11杂交,构建6世代遗传群体(P1、F1、P2、B1、B2和F2),以主基... 株型改良是油菜高产、优质育种的主攻方向之一。矮杆及半矮杆株型有利于提高植株抗倒伏能力和经济系数、减少收获难度。10D130是一个半矮杆新品系,用10D130和常规优良品种中双11杂交,构建6世代遗传群体(P1、F1、P2、B1、B2和F2),以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该组合株高及其关联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0D130×中双11组合株高、分枝部位、主花序长度的遗传均受到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D-0模型)。其中,株高性状加性效应值为–8.58,显性效应值为7.44,主基因遗传率在B1、B2和F2中分别为23.52%、0.91%和17.81%;一次有效分枝起始部位的1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为–22.11,显性效应值为3.13,主基因遗传率在B1、B2和F2中分别为49.95%、40.85%和61.15%;主花序长的主基因加性效应值为–2.21,显性效应值为–3.53,主基因遗传率在B1、B2和F2中分别为0.68%、47.94%和40.07%。一次有效分枝间距的最适宜遗传模型为E-1模型(2对加-显-上位性主基因+加-显-上位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其中第1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为–0.55、显性效应值为–1.66,第2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为0.74、显性效应值为–1.29,均表现超显性遗传,主基因遗传率在B1、B2和F2分离世代群体中分别为10.99%、38.65%和44.10%。一次有效分枝部位高度、主花序长、有效分枝节间距和有效分枝数与株高均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株型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分析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角果长度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被引量:20
2
作者 周清元 崔翠 +3 位作者 阴涛 陈东亮 张正圣 李加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93-1500,共8页
角果是油菜产量构成要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以长角果品种中双11和短角果材料10D130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该组合6世代遗传群体(P1、P2、F1、BCP1、BCP2和F2)的果身长、角果长和果喙长进行遗... 角果是油菜产量构成要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以长角果品种中双11和短角果材料10D130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该组合6世代遗传群体(P1、P2、F1、BCP1、BCP2和F2)的果身长、角果长和果喙长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组合的3个角果性状均呈连续分布,其中,果身长最适遗传模型为E-0(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2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分别是1.75和–0.06,显性效应值分别是–0.59和–0.86,主基因遗传率在BCP1、BCP2和F2中分别是51.10%、74.23%和66.93%,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9.16%、17.11%和23.96%。角果长的最适遗传模型为E-1(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其中,第1对主基因加性效应为0.34,显性效应为–0.81,第2对主基因加性效应为0.34,显性效应为–0.47,主基因遗传率在BCP1、BCP2和F2中分别是47.63%、68.51%和79.45%,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9.40%、20.89%和12.47%。果喙长的最适遗传模型为E-3模型(2对加性主基因+加-显多基因遗传模型),2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分别是0.2和–0.2,主基因遗传率在BCP1、BCP2和F2中分别是33.71%、72.75%和52.25%,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40.08%、5.37%和27.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角果长 混合遗传模型 遗传分析
下载PDF
不同环境中甘蓝型油菜种皮木质素含量的QTL定位 被引量:6
3
作者 曲存民 付福友 +8 位作者 卢坤 谢景梅 刘晓兰 黄杰恒 李波 王瑞 谌利 唐章林 李加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98-1405,共8页
以甘蓝型黄籽油菜GH06和甘蓝型黑籽油菜中油821为亲本杂交,后代通过"一粒传法"连续自交7代构建重组自交系,2007年分别在重庆市北碚区和万州区2个试验基地种植重组自交系群体,利用本实验室已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和复合区间作图... 以甘蓝型黄籽油菜GH06和甘蓝型黑籽油菜中油821为亲本杂交,后代通过"一粒传法"连续自交7代构建重组自交系,2007年分别在重庆市北碚区和万州区2个试验基地种植重组自交系群体,利用本实验室已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和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对种皮木质素含量进行测定及QTL定位分析。结果表明,在2个环境中共检测到12个种皮木质素含量相关的QTL,分别位于4个不同的连锁群,单个QTL可解释性状表型变异的4.50%~8.79%;在第3连锁群上检测到1个QTL与同一标记EM19ME23/130连锁,其余10个QTL位置不同;在北碚检测到的QTL主要分布于第20连锁群,在万州检测到的QTL主要位于第3连锁群;部分种皮木质素的QTL与种胚类黄酮和种皮色泽的QTL位于相近区间,在北碚和万州种皮木质素含量与种胚类黄酮存在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关系。甘蓝型油菜种皮木质素含量表现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基因表达受环境影响较大;油菜种皮木质素合成和类黄酮的积累可能受相同关键基因调控或者具有部分相同的合成代谢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种皮 木质素含量 QTL 重组自交系
下载PDF
黄黑籽甘蓝型油菜类黄酮途径基因SNP位点检测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曲存民 卢坤 +5 位作者 刘水燕 卜海东 付福友 王瑞 徐新福 李加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914-1924,共11页
类黄酮物质在植物花、叶、果实和种子颜色变化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不同黄黑籽种皮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因同源克隆方法,获得17个类黄酮基因全长ORF序列,在核酸和蛋白水平上分别序列差异比较表明,这些基因在不同... 类黄酮物质在植物花、叶、果实和种子颜色变化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不同黄黑籽种皮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因同源克隆方法,获得17个类黄酮基因全长ORF序列,在核酸和蛋白水平上分别序列差异比较表明,这些基因在不同黄黑籽材料中共存在41个不同拷贝成员。在核苷酸水平上,检测到 BnTT3、BnTT18、BnTTG1和BnTTG2的单核苷酸位点数目介于16-52之间,且BnTTG2在3个不同的位置上还存在多个碱基的连续性缺失现象(119-121 bp、183-189 bp和325-330 bp),但在蛋白水平上仅存在2-16个氨基酸位点差异,说明BnTT3、BnTT18、BnTTG1和BnTTG2在不同甘蓝型黄黑籽材料中存在单核苷酸位点差异,而单核苷酸位点突变不一定导致氨基酸位点的变异。在不同黄黑籽材料中仅BnTT3和BnTT18存在一致性的氨基酸突变位点(252和87),推测BnTT3和BnTT18可能在黄黑籽甘蓝型油菜种皮颜色差异形成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些位点的等位特异PCR可以区分材料间透明种皮基因,为特异基因芯片的开发及阐明甘蓝型油菜种皮色泽性状的基因及其作用位点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类黄酮途径 单核苷酸位点多态性 黄黑籽 透明种皮基因
下载PDF
油菜半矮秆新种质10D130株高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军庆 崔翠 +4 位作者 陈雪峰 唐静 卜海东 李加纳 周清元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41-646,共6页
株高是油菜重要的株型改良性状之一,与油菜的产量、抗倒伏能力和机械收获适应性紧密相关。本研究利用株高性状差异较大的半矮秆新种质10D130和常规品种中双11号进行杂交,构建6世代遗传分析群体(P1、P2、F1、F2、B1、B2),以主基因+多基... 株高是油菜重要的株型改良性状之一,与油菜的产量、抗倒伏能力和机械收获适应性紧密相关。本研究利用株高性状差异较大的半矮秆新种质10D130和常规品种中双11号进行杂交,构建6世代遗传分析群体(P1、P2、F1、F2、B1、B2),以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该组合株高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0D130×中双11号组合株高受到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D-0模型)。其中,株高性状加性效应值为-8.58,显性效应值为7.44。在B1、B2和F23个分离世代群体中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3.52%、0.91%和17.81%,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30.05%、68.05%和39.35%。10D130半矮秆遗传分析表明在该材料的运用上不仅要考虑主基因的作用、还要考虑多基因与环境对株高性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株高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分析
下载PDF
甘蓝型黄籽杂交油菜新品种渝黄4号 被引量:2
6
作者 谌利 李加纳 +2 位作者 唐章林 王瑞 徐新福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5期203-204,共2页
渝黄4号(区试代号05V06)是西南大学重庆市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T72为母本,P70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蓝型黄籽两系化学杀雄油菜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株高适中、株型好、抗病、抗倒性强等优点。该品种于2009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 渝黄4号(区试代号05V06)是西南大学重庆市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T72为母本,P70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蓝型黄籽两系化学杀雄油菜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株高适中、株型好、抗病、抗倒性强等优点。该品种于2009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油2009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油菜 新品种 甘蓝型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黄籽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化学杀雄 杂交选育
下载PDF
杂交油菜新品种渝油21
7
作者 谌利 王瑞 +2 位作者 李加纳 唐章林 徐新福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1期144-145,共2页
渝油21(区试代号05杂V2)是西南大学重庆市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不育系为C3A,保持系为C3B,恢复系为6R。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株高适中、分枝部位低、株型好、秆硬抗倒等优点,于2007年12月通过第... 渝油21(区试代号05杂V2)是西南大学重庆市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不育系为C3A,保持系为C3B,恢复系为6R。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株高适中、分枝部位低、株型好、秆硬抗倒等优点,于2007年12月通过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油2007011)。该品种适宜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油菜 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细胞质雄性不育 三系杂交种 高产优质 重庆市
下载PDF
杂交油菜新品种——渝油21
8
作者 谌利 王瑞 《农村百事通》 2009年第13期31-31,共1页
“渝油21”是西南大学重庆市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株高适中、分枝部位低、株型好、秆硬抗倒等优点,2007年12月通过国家审定(审定号:国审油2007011).适宜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的冬油菜... “渝油21”是西南大学重庆市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株高适中、分枝部位低、株型好、秆硬抗倒等优点,2007年12月通过国家审定(审定号:国审油2007011).适宜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油菜 新品种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蓝型油菜 高产优质 重庆市 主产区 冬油菜
下载PDF
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渝黄4号”
9
作者 谌利 李加讷 《农村百事通》 2010年第15期39-39,共1页
"渝黄4号"是西南大学重庆市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甘蓝型黄籽油菜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株高适中、株型好、抗病性和抗倒性强等优点,2009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国审油2009025).适宜在四川、重庆、... "渝黄4号"是西南大学重庆市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甘蓝型黄籽油菜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株高适中、株型好、抗病性和抗倒性强等优点,2009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国审油2009025).适宜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和陕西汉中以及安康的冬油菜产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杂交油菜 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蓝型黄籽油菜 高产优质 重庆市 抗倒性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粒色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构建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玉 刘勋 +2 位作者 李加纳 殷家明 徐新福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3-536,共4页
以306份甘蓝型油菜种子为研究材料,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筛选出最能反映油菜籽粒色变化的RGB色彩空间参数,并随机选择246份材料对粒色信息中的R(红色)值建立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在油菜粒色数字信息中,R值最能体现油菜籽粒色性状的变... 以306份甘蓝型油菜种子为研究材料,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筛选出最能反映油菜籽粒色变化的RGB色彩空间参数,并随机选择246份材料对粒色信息中的R(红色)值建立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在油菜粒色数字信息中,R值最能体现油菜籽粒色性状的变化情况,不同粒色等级对应样品的R值为:0级小于55、1级在55~100之间、2级在100~125之间、3级在125~140之间、4级在140~150之间、5级大于150。对R值构建NIRS分析模型,12种数学及光谱处理组合中最优模型的内部交叉检验相关系数为0.900;外部检验相关系数为0.831,检验偏差为2.147。说明利用RGB色彩空间下的R值构建粒色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是可行的,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可以作为油菜种子粒色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粒色 近红外光谱 分析模型
下载PDF
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渝黄4号”
11
《农家科技》 2011年第9期7-7,共1页
“渝黄4号”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国审油2009025。适宜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和陕西汉中以及安康的冬油菜产区种植。
关键词 甘蓝型杂交油菜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新品种 冬油菜 产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