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十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新诗研究
1
作者 吕进 《中外诗歌研究》 2002年第3期3-11,共9页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以抒情诗为中心的中国诗歌历来被看作是文学中的文学。由于诗的辐射与渗透,诗美成为中国文学的基本特征。同样,诗论是文论中的文论。对于中国古代文论而言,诗论是它的源头和带头学科。一部中国古代文论史基本上...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以抒情诗为中心的中国诗歌历来被看作是文学中的文学。由于诗的辐射与渗透,诗美成为中国文学的基本特征。同样,诗论是文论中的文论。对于中国古代文论而言,诗论是它的源头和带头学科。一部中国古代文论史基本上就是诗论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论 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新诗 诗美 抒情诗 中国诗歌 中国文学 源头 中心
下载PDF
新诗究竟是怎样从旧形式中“脱胎”出来的?
2
作者 陈本益 《中外诗歌研究》 2001年第1期4-6,共3页
在胡适的《尝试集》中,第一编中的白话旧体诗已有突破旧诗词形式的地方,第二编有更大的突破,但还沾带着旧诗词形式的痕迹。本文具体指明并分析了这些突破之处和沾带的痕迹,由此见出新诗究竟是怎样从旧诗词形式中“脱胎”出来的。
关键词 新诗 旧形式 《尝试集》 词形 旧诗 旧体诗 痕迹 胡适 白话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诗意境的特征及其文化根源——兼论西方诗和中国现代诗不具有这些特征
3
作者 陈本益 《中外诗歌研究》 2003年第2期50-58,共9页
意境是中国古代诗的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象,是中国古代诗民族特色的集中体现。与非意境的一般意象特别是西方诗意象比较,意境有如下特征。
关键词 中国 古代文学 诗歌 意境 文化根源 民族特色
下载PDF
与许世旭教授谈现代诗
4
作者 蒋登科 《中外诗歌研究》 2003年第2期63-68,共6页
许世旭,1934年7月生于韩国西南部,韩国现代诗人、散文家、著名汉学家、高丽大学教授,对中国文学,包括现代诗颇有研究,出版过20多种关于中国文学的朝鲜语著作,多部中文著作。他曾于1960到1968年在台湾师范大学攻读中国语言文学硕... 许世旭,1934年7月生于韩国西南部,韩国现代诗人、散文家、著名汉学家、高丽大学教授,对中国文学,包括现代诗颇有研究,出版过20多种关于中国文学的朝鲜语著作,多部中文著作。他曾于1960到1968年在台湾师范大学攻读中国语言文学硕士、博士学位,与台湾诗人纪弦、洛夫、商禽、郑愁予、叶维廉等过从甚密。新时期以来,他多次到大陆访问、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学。是西南师范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客座教授,曾于1989年底到新诗研究所访问并与师生进行学术交流,做了题为《海峡两岸新诗的发展特性比较》的学术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世旭 现代诗 中国 文学评论 文学流派 艺术手法
下载PDF
论九叶派诗歌中的毁灭和复活话语 被引量:2
5
作者 蒋登科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3-71,共9页
在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观念的影响下 ,九叶派诗歌充满怀疑、否定和反叛精神 ,同时也蕴涵着对于生命完满的渴望 ,这就使其作品在毁灭和复活话语的建构方面体现出独特特色。他们的毁灭话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在艺术探索中对常识性观... 在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观念的影响下 ,九叶派诗歌充满怀疑、否定和反叛精神 ,同时也蕴涵着对于生命完满的渴望 ,这就使其作品在毁灭和复活话语的建构方面体现出独特特色。他们的毁灭话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在艺术探索中对常识性观念进行再评价 ;其二是对现实与生命进行全方位揭示。在毁灭话语之间又随时流淌着新生话语 ,即那些体现现实与生命流向和诗人的渴望的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叶诗派 现代主义 毁灭话语 复活话语 现实 生命 诗人 情绪 情感 诗歌 文学评论 现代文学
下载PDF
校园文化与校园诗歌 被引量:2
6
作者 吕进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83-84,共2页
关键词 校园文化 校园诗歌 人文精神 艺术风格
下载PDF
台湾诗坛坐标上的《葡萄园》
7
作者 吕进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5-80,共6页
物以类聚,诗以刊分,是台湾新诗发展史的一个显著特点。一部台湾新诗史就是台湾诗刊史。《葡萄园》就是一家重要诗刊。这家诗刊不仅在面世后的近40个年头中从未中断过,更为引人瞩目之处是,它从创刊起,就从理论和创作两个向度上提... 物以类聚,诗以刊分,是台湾新诗发展史的一个显著特点。一部台湾新诗史就是台湾诗刊史。《葡萄园》就是一家重要诗刊。这家诗刊不仅在面世后的近40个年头中从未中断过,更为引人瞩目之处是,它从创刊起,就从理论和创作两个向度上提出、实践和坚持了自己的“健康、明朗、中国”的现实主义诗歌路线,对台岛新诗美学颇有正面建树,对当今的大陆诗坛也颇有借鉴价值。《葡萄园》理应纳入我们的研究视野,离开这个重要诗群,对台湾新诗近几十年发展的评价将是不全面和不准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园》 台湾诗坛 诗学
下载PDF
西亚、南亚诗歌意象的审美特性及其文化根源比较
8
作者 陈本益 《中外诗歌研究》 2002年第2期3-9,共7页
本文所论的西亚、南亚诗歌,主要指古代希伯莱诗歌(主要是圣经诗歌),中古阿拉伯和波斯诗歌,以及印度诗歌。三者所根源的文化各不相同:前者根源于犹太教文化,中者根源于伊斯兰教文化,后者根源于婆罗门教、佛教、印度教等宗教文化。... 本文所论的西亚、南亚诗歌,主要指古代希伯莱诗歌(主要是圣经诗歌),中古阿拉伯和波斯诗歌,以及印度诗歌。三者所根源的文化各不相同:前者根源于犹太教文化,中者根源于伊斯兰教文化,后者根源于婆罗门教、佛教、印度教等宗教文化。这些文化显然又有共同性,那就是都是宗教神话性质的文化(简称神性文化)。西南亚诗歌与根源于伦理道德性质的文化(简称德性文化)的中国古代诗歌和根源于科学理智性质的文化(简称智性文化)的西方诗歌,都是很优秀的诗歌,在世界上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因此,西南亚诗歌意象的审美特性及其文化根源的比较就包括两个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意象 神话性 审美特性 中国古代诗歌 神性 学理 波斯 西南 犹太教 文化根源
下载PDF
两极之间的语言艺术
9
作者 毛翰 《中外诗歌研究》 2002年第2期44-52,共9页
毛翰教授的《诗美创造学》是他多年从事新诗创作与研究的成果之一,论述诗歌创作的原理与方法,论及诗的定义,诗的发现,诗的构思,诗的内容(情、理、美),诗的意象、意境、语言、格式、风格等各个方面。作者在言说理论问题时,力求简... 毛翰教授的《诗美创造学》是他多年从事新诗创作与研究的成果之一,论述诗歌创作的原理与方法,论及诗的定义,诗的发现,诗的构思,诗的内容(情、理、美),诗的意象、意境、语言、格式、风格等各个方面。作者在言说理论问题时,力求简洁明快,并以新诗和旧诗的大量创作现象和作品作为支撑,且融会了作者自己多年诗歌创作的心得,从而形成本书的理论与创作密切联系的特色。其行文语言生动流畅,可读性强。此处所选为《诗美创造学》第十章《诗的语言》第一、四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美 诗歌创作 新诗创作 旧诗 语言 意象 作者 教授 行文 发现
下载PDF
加州校园的诗歌活动
10
作者 蒋登科 《中外诗歌研究》 2002年第1期76-79,共4页
诗歌在美国的处境跟现在的中国诗歌差不多,真正读诗写诗的人都不是很多,连叶维廉教授也叹息,10年前的情形肯定比现在要好得多,只要举行什么诗歌活动,肯定会有许多人参与,而且搞得非常热烈,他就曾经在艾奥瓦大学和加州大学圣迭戈... 诗歌在美国的处境跟现在的中国诗歌差不多,真正读诗写诗的人都不是很多,连叶维廉教授也叹息,10年前的情形肯定比现在要好得多,只要举行什么诗歌活动,肯定会有许多人参与,而且搞得非常热烈,他就曾经在艾奥瓦大学和加州大学圣迭戈校区主持过诗歌创作室,效果不错。而现在,虽然加州大学圣迭戈校区的文学系在全美国都是比较有特色的,它不把各种语言的文学单独设系,而是合为一体,包括比较文学、世界文学、英语文学、法语文学、西班牙语文学、德语文学、葡萄牙文学、文化研究等专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诗歌 德语文学 叶维廉 法语文学 世界文学 比较文学 诗歌创作 国都 写诗 教授
下载PDF
论九叶诗派与主流诗人在艺术本位上之异同
11
作者 蒋登科 《中外诗歌研究》 2002年第2期17-26,共10页
《九叶诗派的合璧艺术》是蒋登科教授的博士学位论文,通过对九叶诗派的诞生及其与中国诗歌传统、与20世纪30、40年代主流诗歌的关系、与西方现代主义的关系、与新时期诗歌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确立了对这个诗歌群体的全面认识。由严家... 《九叶诗派的合璧艺术》是蒋登科教授的博士学位论文,通过对九叶诗派的诞生及其与中国诗歌传统、与20世纪30、40年代主流诗歌的关系、与西方现代主义的关系、与新时期诗歌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确立了对这个诗歌群体的全面认识。由严家炎教授担任主席的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对这篇论文做出了这样的答辩决议:“蒋登科同志的博士学位论文《九叶诗派的合璧艺术》这一选题具有重要的诗学意义。论文在中国新诗发展的宏观架构中,清晰而有说服力地考察了九叶诗派形成的基本过程,比较全面地探讨了九叶诗派的艺术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叶诗派 中国诗歌 诗学意义 中国新诗 诗人 西方现代主义 主流 年代 教授 清晰
下载PDF
汉语格律诗的跨句和跨行——兼与英语格律诗的跨行比较
12
作者 陈本益 《中外诗歌研究》 2002年第1期21-26,共6页
本文中汉语格律诗的“格律”一词的含义是广义的,泛指一定的格式、规律。在这种意义上,汉语古代诗词可以说基本上都是格律诗,因为古代的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不限于五七言律诗和绝句)以及词和曲的形式都是有格式,有规律的;古代... 本文中汉语格律诗的“格律”一词的含义是广义的,泛指一定的格式、规律。在这种意义上,汉语古代诗词可以说基本上都是格律诗,因为古代的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不限于五七言律诗和绝句)以及词和曲的形式都是有格式,有规律的;古代杂言诗一般以五言诗句式或者七言诗句式为主,所以也可以说有一定的格式和规律,只是相对自由一点。在汉语现代新诗中,则既有现代格律诗,又有现代自由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律诗 七言诗 五言诗 四言诗 杂言诗 自由诗 绝句 古代
下载PDF
西方视角中的何其芳及其诗歌
13
作者 蒋登科 《中外诗歌研究》 2003年第1期43-51,共9页
何其芳是20世纪中国新诗、诗学发展中的重要人物。他的诗歌创作和诗学研究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也受到西方学界的关注。从他的创作刚刚起步的20世纪3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出版的许多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集就开始涉及到何其芳... 何其芳是20世纪中国新诗、诗学发展中的重要人物。他的诗歌创作和诗学研究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也受到西方学界的关注。从他的创作刚刚起步的20世纪3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出版的许多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集就开始涉及到何其芳的翻译、研究,而且对他不同的创作时期的作品都有较多关注。这里所谓的“西方”是相对于“东方”而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其芳 诗歌 中国 文学研究 生平介绍 作品翻译 艺术风格
下载PDF
中学、西学与东学——现代汉语诗学话语主体的知识结构
14
作者 向天渊 《中外诗歌研究》 2002年第2期60-68,共9页
向天渊博士的《现代汉语诗学话语(1917—1937)》一书运用现代西方话语分析方法,借鉴学术界的有关研究成果,对1917—1937年之间的现代汉语诗学予以阐释,侧重从形式层面(即如何言说)对现代汉语诗学话语的生成机制与存在样态进行大致的... 向天渊博士的《现代汉语诗学话语(1917—1937)》一书运用现代西方话语分析方法,借鉴学术界的有关研究成果,对1917—1937年之间的现代汉语诗学予以阐释,侧重从形式层面(即如何言说)对现代汉语诗学话语的生成机制与存在样态进行大致的梳理与概括,突破了仅仅从观念层面(即言说了什么)入手的研究模式,从话语主体、话语方式、话语文本、话语理路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给予了现代汉语诗学话语别开生面的描述与分析。该书是将比较文学阐发研究运用于现代汉语诗学领域的一次新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话语 言说 比较文学 现代西方 阐释 文本 话语主体 西学 博士 学术界
下载PDF
流荡于山水胜迹的生命思考——漫评张朗的山水诗
15
作者 江舸 《中外诗歌研究》 2001年第1期44-46,共3页
山水诗是中国诗歌重要的样式之一,特色独现。现代诗人也创作了不少寄情山水的作品,台湾诗人张朗的诗集《诗话江山胜迹》就是现代山水诗的探索成果之一。本文对这部诗集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习,尤其是肯定了诗人通过名山胜水及其所包含... 山水诗是中国诗歌重要的样式之一,特色独现。现代诗人也创作了不少寄情山水的作品,台湾诗人张朗的诗集《诗话江山胜迹》就是现代山水诗的探索成果之一。本文对这部诗集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习,尤其是肯定了诗人通过名山胜水及其所包含的文化意蕴来打量历史、现实,反思自我所取得的独特艺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诗 生命 中国诗歌 现代诗人 文化意蕴 艺术效果 诗集 创作 诗话
下载PDF
西南亚诗歌意象的审美特性及文化根源比较
16
作者 陈本益 《东方丛刊》 2001年第2期170-181,共12页
本文所论的西南亚诗歌,主要指古代希伯来诗歌(主要是圣经诗歌)、中古阿拉伯和波斯诗歌,以及印度诗歌。三者所根源的文化各不相同:前者根源于犹太教文化,中者根源于伊斯兰教文化,后者根源于婆罗门教、印度教等宗教文化。这些文化显... 本文所论的西南亚诗歌,主要指古代希伯来诗歌(主要是圣经诗歌)、中古阿拉伯和波斯诗歌,以及印度诗歌。三者所根源的文化各不相同:前者根源于犹太教文化,中者根源于伊斯兰教文化,后者根源于婆罗门教、印度教等宗教文化。这些文化显然又有共同性,那就是都是宗教神话性质的文化(简称神性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意象 神话性 审美特性 神性 波斯 希伯来 根源 婆罗门教 圣经 伊斯兰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