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文体看中国新诗 被引量:7
1
作者 吕进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92-98,共7页
诗体重建的课题已经摆在中国新诗面前,它关涉到新诗兴衰甚至存亡。从文体考察,新诗分自由诗和现代格律诗,而以前者为主。新诗的诗体重建,在无限多样的诗体创造中,有两个美学使命:规范自由诗和倡导格律诗。“自由诗”的冠名是不确... 诗体重建的课题已经摆在中国新诗面前,它关涉到新诗兴衰甚至存亡。从文体考察,新诗分自由诗和现代格律诗,而以前者为主。新诗的诗体重建,在无限多样的诗体创造中,有两个美学使命:规范自由诗和倡导格律诗。“自由诗”的冠名是不确切的,因为“自由诗”的“自由”是极其有限的自由。现代格律诗建设的中心问题是艺术实验。当下的新诗已经和初期白话诗不可同日而语,但从文体角度看,还处在草创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诗 文体 诗体重建 诗美规范 现代格律诗
下载PDF
新诗形式理论中“顿”概念的渊源及演变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本益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99-103,共5页
新诗诗律论中的“顿”概念来源于古代表示顿歇意思的“句读”概念和“顿”概念。在现代,“顿”概念通过“节”和“音尺”两个概念而扩大成为既包含顿歇又包含音组(节奏单位)两方面意思的概念。至当代,它却变得往往偏指音组这一方面... 新诗诗律论中的“顿”概念来源于古代表示顿歇意思的“句读”概念和“顿”概念。在现代,“顿”概念通过“节”和“音尺”两个概念而扩大成为既包含顿歇又包含音组(节奏单位)两方面意思的概念。至当代,它却变得往往偏指音组这一方面的意思了。在上述演变中,英语诗律论中的“音步”概念曾被借鉴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形式理论 句读 音尺 节奏
下载PDF
文化转型与中国新诗 被引量:1
3
作者 吕进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3期77-80,共4页
在考察文化转型期本土与外域的文化联系与冲突时,时间差和空间差有助于为中国主流诗人定位,也有助于对中国新诗发展前景的把握。中国新诗应当是现代的,面对现代人的外在世界与心灵世界,面对传媒的现代化和21世纪文学主潮,有所调... 在考察文化转型期本土与外域的文化联系与冲突时,时间差和空间差有助于为中国主流诗人定位,也有助于对中国新诗发展前景的把握。中国新诗应当是现代的,面对现代人的外在世界与心灵世界,面对传媒的现代化和21世纪文学主潮,有所调整与回应。中国新诗应当是中国的,在世界诗歌的开放网络中,实现中国时空的自主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诗 文化转型 时间差 空间差 现代化 中国化
下载PDF
唐祈诗歌的牧歌意绪与新诗的“南北”交融 被引量:2
4
作者 蒋登科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24-28,共5页
唐祈是九叶诗派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创作以独特的牧歌意绪揭示了一位南方诗人对于北方人民生活的体验,由此体现出中国诗歌文化的南北融合,这种融合在唐祈的作品中主要体现为以南方人的心态和眼光打量北方风情、建构了独特的抒情话语,在... 唐祈是九叶诗派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创作以独特的牧歌意绪揭示了一位南方诗人对于北方人民生活的体验,由此体现出中国诗歌文化的南北融合,这种融合在唐祈的作品中主要体现为以南方人的心态和眼光打量北方风情、建构了独特的抒情话语,在情绪内涵上则是沉思、迷惑与希望的交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祈诗歌 牧歌意绪 南北融合 抒情话语
下载PDF
俞平伯新诗理论述评 被引量:2
5
作者 蒋登科 任毅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47-49,共3页
俞平伯的新诗理论强调“平民性”是诗的主要质素,诗应是“人生向善的表现”,诗歌的真实是与自由连带而生的,因此新诗应该是白话自由体的。
关键词 俞平伯 平民性 人生诗派 白话自由体
下载PDF
吕进诗学体系建构中的奠基作——重读《新诗的创作与鉴赏》 被引量:5
6
作者 颜同林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06-108,共3页
当代著名诗歌理论家吕进建构的中国现代诗学体系 ,是新诗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完整、求实、创新的体系。作为其奠基之作的《新诗的创作与鉴赏》则在某种程度上孕育出该诗学体系的雏型 ;在吕进诗学体系不断延伸的地平线上 ,该书据其源头 ,... 当代著名诗歌理论家吕进建构的中国现代诗学体系 ,是新诗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完整、求实、创新的体系。作为其奠基之作的《新诗的创作与鉴赏》则在某种程度上孕育出该诗学体系的雏型 ;在吕进诗学体系不断延伸的地平线上 ,该书据其源头 ,可以略窥整个体系流变的内在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的创作与鉴赏》 吕进 诗学体系 书评 中国 现代诗学体系
下载PDF
中国现代诗学综合研究的开端——估康白情诗论《新诗底我见》 被引量:1
7
作者 童龙超 《河西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72-73,共2页
康白情的《新诗底我见》是一篇综合性研究的诗论,它对于中国现代诗学的综合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因此,《新诗底我见》是中国现代诗学综合研究的开端之作。
关键词 康白情 《新诗底我见》 中国现代诗学 综合研究 开端
下载PDF
倡导中国新诗二次革命 推动华文诗歌全球整合——首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蒋登科 任毅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5-8,共4页
“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经过激烈讨论 ,与会专家取得基本共识 ,倡导中国新诗二次革命 ,推动华文诗歌全球整合 ,推进中国新诗的现代化和现代诗的中国化。
关键词 中国新诗 二次革命 诗歌精神 诗体
下载PDF
吕进诗学体系中的成名作——重读《新诗的创作与鉴赏》 被引量:1
9
作者 颜同林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38-40,共3页
当代著名诗歌理论家吕进建构的中国现代诗学体系,是新诗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完整、求实、创新的体系。作为其奠基之作的《新诗的创作与鉴赏》则在某种程度上孕育出该诗学体系的雏型;在吕进诗学体系不断后退的地平线上,该书据其源头,可以... 当代著名诗歌理论家吕进建构的中国现代诗学体系,是新诗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完整、求实、创新的体系。作为其奠基之作的《新诗的创作与鉴赏》则在某种程度上孕育出该诗学体系的雏型;在吕进诗学体系不断后退的地平线上,该书据其源头,可以略窥整个体系流变的内在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诗学 创作与鉴赏 延伸性
下载PDF
“圣言痞说”与新诗革命 被引量:1
10
作者 向天渊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3-17,共5页
汉字与汉诗的神圣性获得古代诗人的自觉坚持与守护。“文学革命”对汉字与旧诗的清理与批判 ,为新诗的发展埋下了积重难返的隐患 ,最让人痛心的或许是“圣言痞说”现象 :不少“诗人” ,丧失了对汉字与汉诗的基本敬畏之心。新诗的发展又... 汉字与汉诗的神圣性获得古代诗人的自觉坚持与守护。“文学革命”对汉字与旧诗的清理与批判 ,为新诗的发展埋下了积重难返的隐患 ,最让人痛心的或许是“圣言痞说”现象 :不少“诗人” ,丧失了对汉字与汉诗的基本敬畏之心。新诗的发展又到了关键时刻 ,急需“否定之否定”的批判与清理。据此 ,我们提出“新诗革命”的主张 ,希望通过冷静的批判、有序的建构、合理的创新 ,廓清新诗的混乱现状 ,厘定新诗的发展方向 ,确立新诗的汉语特色 ,以此恢复诗歌作为精神产品的价值定位 ,再次激活新诗的内在生命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言痞说 新诗革命 汉语特色
下载PDF
形式、诗体与新诗的繁荣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登科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9-12,共4页
形式是确定诗之为诗的重要艺术因素之一 ,也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重要艺术元素之一 ,因此诗的形式建设 (包括诗体建设 )是诗歌艺术探索的重要方面。这当然不是说 ,诗歌与内容无关 ,而是说它们的关系比较特别 ,对于诗 ,没有形式 ,... 形式是确定诗之为诗的重要艺术因素之一 ,也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重要艺术元素之一 ,因此诗的形式建设 (包括诗体建设 )是诗歌艺术探索的重要方面。这当然不是说 ,诗歌与内容无关 ,而是说它们的关系比较特别 ,对于诗 ,没有形式 ,内容将无所依附 ,而形式主义的形式探索同样不具有诗学价值。优秀的诗是以形式为基础并与内容达成和谐整体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 诗体 新诗
下载PDF
对新诗演变轨迹的深度勾画——评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
12
作者 蒋登科 熊辉 《泰山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4,共4页
《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展现出的叙史方法和诗歌观念,既强调诗歌的本体要求,又关注现代经验对诗歌行程的裹挟,富于创见地打破了习常的线性、平面编排诗歌历史的套路,深入揭示了隐含在破坏期、建设期、分化期等阶段背后的重大诗学问题。... 《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展现出的叙史方法和诗歌观念,既强调诗歌的本体要求,又关注现代经验对诗歌行程的裹挟,富于创见地打破了习常的线性、平面编排诗歌历史的套路,深入揭示了隐含在破坏期、建设期、分化期等阶段背后的重大诗学问题。该书以“诗形”、“诗质”贯穿新诗演变的问题史,这种以历时性为经、以共时性为纬的研究方法,使之成为近年来新诗研究中具有超越性和独创性意义的一部重要论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研究 问题史 《现代汉诗百年演变》 诗质 诗形 典范
下载PDF
初创期新诗形式的两种发展趋势
13
作者 陈本益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1-124,共4页
初创期的新诗还沾带着古代诗词形式的痕迹,其形式还是笼统的、不成熟的。不过,它们中有的已经具有了自由体新诗和格律体新诗的雏形;这即是说,它们已经包含着先后向自由体新诗和格律体新诗发展的趋势。胡适的《尝试集》就缩影着这种发展... 初创期的新诗还沾带着古代诗词形式的痕迹,其形式还是笼统的、不成熟的。不过,它们中有的已经具有了自由体新诗和格律体新诗的雏形;这即是说,它们已经包含着先后向自由体新诗和格律体新诗发展的趋势。胡适的《尝试集》就缩影着这种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新诗形式 自由体 格律体
下载PDF
对新诗传播形式转型的思考
14
作者 童龙超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5年第2期62-63,共2页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诗以视觉型为主的传播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新诗的进一步发展。实现新诗传播由视觉型为主向听觉型为主转型,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新诗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内部动因的要求,它将对新诗的创作、传播和接受,进而为新诗走出目...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诗以视觉型为主的传播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新诗的进一步发展。实现新诗传播由视觉型为主向听觉型为主转型,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新诗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内部动因的要求,它将对新诗的创作、传播和接受,进而为新诗走出目前困境、走向复兴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 传播 转型 视觉型 听觉型
下载PDF
论新诗形式的两个来源
15
作者 陈本益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46-48,共3页
新诗形式的一个来源是古代诗形式 ,特别是词和曲的形式 ,后两者启示新诗人用白话写出诗行长短不等的诗歌形式 ,这就是最初的新诗形式。新诗形式的另一个来源是外国诗形式 ,尤其是汉译外国诗形式 。
关键词 新诗 形式 古代诗歌 外国诗歌
下载PDF
新诗究竟是怎样从旧形式中“脱胎”出来的?
16
作者 陈本益 《中外诗歌研究》 2001年第1期4-6,共3页
在胡适的《尝试集》中,第一编中的白话旧体诗已有突破旧诗词形式的地方,第二编有更大的突破,但还沾带着旧诗词形式的痕迹。本文具体指明并分析了这些突破之处和沾带的痕迹,由此见出新诗究竟是怎样从旧诗词形式中“脱胎”出来的。
关键词 新诗 旧形式 《尝试集》 词形 旧诗 旧体诗 痕迹 胡适 白话
下载PDF
俞平伯新诗理论的本体建构
17
作者 邓艮 《中外诗歌研究》 2004年第3期197-202,共6页
因俞平伯在红学和古典诗词方面的耀眼成就,作为新诗诗人与诗论家的俞平伯往往被遮掩了。与同时代人相比,俞平伯在新诗初创期一开始便表现出较强的独立精神,其新诗理论体现出自觉的本体意识和更多建设性思考,其对新诗音韵、语言媒介... 因俞平伯在红学和古典诗词方面的耀眼成就,作为新诗诗人与诗论家的俞平伯往往被遮掩了。与同时代人相比,俞平伯在新诗初创期一开始便表现出较强的独立精神,其新诗理论体现出自觉的本体意识和更多建设性思考,其对新诗音韵、语言媒介、新诗的效用、创作方法及抒情特征等的探索,不仅在当时,且在目下都对新诗建设有可资承鉴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理论 俞平伯 诗论家 红学 诗人 抒情 创作方法 成就 时代 自觉
下载PDF
《新诗大千》:于细微处见功力
18
作者 蒋登科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64-66,共3页
诗歌是以形式为基础的文学样式 ,对诗歌形式的研究是诗歌研究的重要方面。诗体是诗歌形式的最终表征。在中国新诗中 ,诗体还远远不够丰富 ,既有的诗体也存在这样那样的局限乃至缺陷 ,要张扬诗歌独特的艺术特征和演变规律 ,就有必要对新... 诗歌是以形式为基础的文学样式 ,对诗歌形式的研究是诗歌研究的重要方面。诗体是诗歌形式的最终表征。在中国新诗中 ,诗体还远远不够丰富 ,既有的诗体也存在这样那样的局限乃至缺陷 ,要张扬诗歌独特的艺术特征和演变规律 ,就有必要对新诗诗体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陶保玺的《新诗大千》是一部研究新诗体式的重要著作 ,以新诗的两种主要样式新格律诗和自由诗为对象 ,对新诗的体式特征进行了全面总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大千》 陶保玺 诗学研究 诗体 诗体建设 诗歌形式 格律诗 自由诗
下载PDF
二十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新诗研究
19
作者 吕进 《中外诗歌研究》 2002年第3期3-11,共9页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以抒情诗为中心的中国诗歌历来被看作是文学中的文学。由于诗的辐射与渗透,诗美成为中国文学的基本特征。同样,诗论是文论中的文论。对于中国古代文论而言,诗论是它的源头和带头学科。一部中国古代文论史基本上...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以抒情诗为中心的中国诗歌历来被看作是文学中的文学。由于诗的辐射与渗透,诗美成为中国文学的基本特征。同样,诗论是文论中的文论。对于中国古代文论而言,诗论是它的源头和带头学科。一部中国古代文论史基本上就是诗论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论 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新诗 诗美 抒情诗 中国诗歌 中国文学 源头 中心
下载PDF
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生长——非马开创的独特的新诗之路
20
作者 梁光焰 《中外诗歌研究》 2004年第3期207-211,共5页
有一种诗,读来感觉离我们很近,它发奸伏,言我心声,字里行间透着真挚的关怀;有一种诗看了觉得新奇,它简洁朴实,诗意奇崛,从头至尾充满了智慧和创造。这就是被誉为诗坛“异数”的非马的诗。“异数”即是独特,独特就是创造。非马... 有一种诗,读来感觉离我们很近,它发奸伏,言我心声,字里行间透着真挚的关怀;有一种诗看了觉得新奇,它简洁朴实,诗意奇崛,从头至尾充满了智慧和创造。这就是被誉为诗坛“异数”的非马的诗。“异数”即是独特,独特就是创造。非马诗创造是在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改造现代手法,走着一条两相结合的道路,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上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马 独特 新诗 朴实 诗坛 真挚 传统与现代 开创 民族传统 相结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