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120名优秀教师和模范班主任心理特点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兆吉 黄培松 《心理学报》 1980年第3期287-297,共11页
本文对120名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的优秀事迹材料进行了分析,从中归纳出他们的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心理品质各14条,其中11条是相同的。这项研究仅仅是初步的分析,以后还要采用多种形式继续深入研究。
关键词 班主任 优秀教师 心理特点 初步分析 心理品质 继续深入 代表性 多种形式 班主任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文心雕龙》中的文艺心理学思想
2
作者 刘兆吉 《心理学报》 1985年第2期115-122,共8页
刘勰(约公元465—532年)是《文心雕龙》作者,他是我国古代文学评论家。本文试图论述这本古典著作中的文艺心理学思想。
关键词 《文心雕龙》 文艺心理学 文学评论 古典著作 我国古代 刘勰 思想 公元 象思维 创作构思
下载PDF
《乐记》中心理学思想研究
3
作者 刘兆吉 《心理学探新》 1982年第3期54-62,共9页
我国古代教育家非常重视音乐教育,常常以“弦歌之音不绝”来形容教育的昌盛。《六经)①是先秦儒家看作必读的统一教材,其中有《乐经》,后来遭秦火失传了。《礼记》中有《乐记》,②根据《史记正义》的记载和郭沫若的考证,《乐记》中一部... 我国古代教育家非常重视音乐教育,常常以“弦歌之音不绝”来形容教育的昌盛。《六经)①是先秦儒家看作必读的统一教材,其中有《乐经》,后来遭秦火失传了。《礼记》中有《乐记》,②根据《史记正义》的记载和郭沫若的考证,《乐记》中一部分是孔子的再传弟子公孙尼子的作品;一部分是汉儒纂辑的,已发展了公孙尼子的思想,总结了战国以后包括荀况在内的儒家关于乐教的理论。③先秦也有反对音乐的,如墨子就著有《非乐》篇;“但墨子主张非乐,并不是为乐(yue)不乐(1e),是因费财力、人力、物力,老百姓既不能享受,贵族们不要享受。”④另外老子、庄子也都有非乐的言论,这适足以证明“乐”已经是先秦百家争鸣的重大问题,音乐在当时已经非常盛行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流 音乐教育 心理学思想 乐记 我国古代 道德情感 公孙尼子 黄色歌曲 先秦儒家 音乐与情感
下载PDF
谈谈关于正确理解青年的自我意识及其发展——研究青年心理必须正确回答的重要问题之一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增杰 《心理科学通讯》 1983年第4期8-11,共4页
近来在讨论青年心理问题中,涉及自我意识时,出现几种值得注意的倾向:一是搬用西方心理学中的看法;一是不加分析地反对涉及这个问题;一是对此采取回避的态度。这几种倾向都不利于正确研究和了解青年心理特点。必须按马列主义观点理解自... 近来在讨论青年心理问题中,涉及自我意识时,出现几种值得注意的倾向:一是搬用西方心理学中的看法;一是不加分析地反对涉及这个问题;一是对此采取回避的态度。这几种倾向都不利于正确研究和了解青年心理特点。必须按马列主义观点理解自我意识,才有利于正确探讨青年心理问题,并且只有从正确理解自我意识出发,才能采取合理有效的教育措施,促进青年心理的健康发展。自我意识这个术语,在一种情况下是指人能够觉察或意识到自己心理活动的过程;另一种情况下是指人所意识到的自己的心理活动内容及其特点。这两者实际上是不可分割的。用自我意识这个术语所说明的上述现象,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事实。前述第一种错误倾向的人,虽然承认人有自我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极自我意识 正确理解 心理问题 健康发展 心理特点 活动内容 心理活动 重要问题 教育措施 自我意识发展
下载PDF
试析青年人生观的形成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大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27-37,共11页
一、分析的目的、资料来源和方法本文试图通过对127篇青年作品的分析,从中发现影响我国当代青年人生观形成的因素,探讨人生观形成的过程和类型,初步摸索青年人生观形成的一般趋势,为研究和解决青年人生观问题,提供一点线索。本文分析的... 一、分析的目的、资料来源和方法本文试图通过对127篇青年作品的分析,从中发现影响我国当代青年人生观形成的因素,探讨人生观形成的过程和类型,初步摸索青年人生观形成的一般趋势,为研究和解决青年人生观问题,提供一点线索。本文分析的127篇文章,均选自一九八○年五月至十二月份的《中国青年》和《中国青年报》。这些文章都是我国青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接受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既知道解放思想的意义,又懂得实事求是的道理,在回顾自己成长过程的基础上,参加人生观问题的讨论而写成的。因而它具有一定的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观 中国青年 形成过程 个性品质 准备阶段 自信心 当代青年 探索人生 自我意识 发展型
下载PDF
注意的性质是什么
6
作者 李长河 《心理学探新》 1982年第4期21-23,共3页
注意这种心理现象,是人们所熟知的。但注意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心理活动,心理学家们的回答是不一致的。有的以为注意是一种心理特性;有的认为注意是一种意向活动。前者,如曹日昌同志说:“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感觉、知觉... 注意这种心理现象,是人们所熟知的。但注意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心理活动,心理学家们的回答是不一致的。有的以为注意是一种心理特性;有的认为注意是一种意向活动。前者,如曹日昌同志说:“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感觉、知觉、记忆、思惟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过程 心理活动 认识活动 性质 共同特性 注意 心理学家 意志 外部世界 客体
下载PDF
内部言语在思维过程中的作用
7
作者 蒋明澄 《心理学探新》 1982年第2期33-36,共4页
思维的发展,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无论是人类思维的发展,或者是个体思维的发展,总是和语言的发展交织在一起,并且是伴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发展。人的思维,是词的思维、言语的思维。人的思维活动,随时随地都是借助于言... 思维的发展,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无论是人类思维的发展,或者是个体思维的发展,总是和语言的发展交织在一起,并且是伴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发展。人的思维,是词的思维、言语的思维。人的思维活动,随时随地都是借助于言语而实现的。我们看书,是依靠言语的视觉刺激进行思维活动;我们听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言语 思维活动 言语活动 数概念 思维过程 个体思维 发展 具体到抽象 视觉刺激 实物
下载PDF
好教师究竟应如何办?
8
作者 F.马其路普 李长河 《高等教育研究》 1983年第4期45-46,28,共3页
高等院校的一些教授认为,了解一个好的教师就要通过对这个教师的察看,或者更确切地说,需要长时期地密切地观察这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课堂讨论中和在分科会议活动中的表现。他们还可以听到学生们对他的好评。有些学生过份揄扬他的... 高等院校的一些教授认为,了解一个好的教师就要通过对这个教师的察看,或者更确切地说,需要长时期地密切地观察这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课堂讨论中和在分科会议活动中的表现。他们还可以听到学生们对他的好评。有些学生过份揄扬他的个性和他的光辉的、动人的和富于机智的讲课。较多学生称赞他明白易懂的解说,他和学生的和谐关系,他给所有需要他特殊帮助和关注的学生以便利。全部学生都提及他对考试的安排合理和评分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课堂教学 课堂讨论 期末考试 分科 教学工作 吸引学生 学生自学 教育 参考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