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马克思对功利主义的批判及其伦理归属
被引量:
2
1
作者
文学平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8-88,共11页
功利主义的缺陷,一是将一切关系归结为功利关系,二是将个体主义的自私自利者设定为人的标准形态,三是在功能上沦为替现存事物辩护。尽管如此,依然有人将马克思归为功利主义者,其理由主要是马克思追求的目标是每个人的幸福生活,他诉诸功...
功利主义的缺陷,一是将一切关系归结为功利关系,二是将个体主义的自私自利者设定为人的标准形态,三是在功能上沦为替现存事物辩护。尽管如此,依然有人将马克思归为功利主义者,其理由主要是马克思追求的目标是每个人的幸福生活,他诉诸功利论证来判定行为的正当性,并以人的需要的满足程度评价人类活动。反对者则认为,马克思注重多重价值,而非只关注人的快乐,功利也不可能通约量化,并且非功利主义也可以考虑行为后果,因此马克思不是一个功利主义者。然而,事实上,马克思本人对功利主义的批判以及反对将马克思归为功利主义者的理由,均只能证明马克思不是快乐论、幸福论或偏好论的功利主义者,但马克思的伦理思想依然可归为理想的消极功利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利霸权
标准人
辩护功能
功利主义
非功利主义
理想的消极功利主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哲学问题的实践解答论——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的再思考
被引量:
2
2
作者
文学平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3,共9页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是对其他各条的理论总结。围绕“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关系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互斥论、并存论、断裂论和互动论等不同看法。这些观点的缺陷不尽相同,共性的问题在于均未能有效地解释第十一条...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是对其他各条的理论总结。围绕“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关系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互斥论、并存论、断裂论和互动论等不同看法。这些观点的缺陷不尽相同,共性的问题在于均未能有效地解释第十一条前半句的断言。实际上,该条提纲蕴含的是哲学问题的实践解答论。实践解答的依据是认识和实践的同步原则。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们不理解这一原则,幻想单靠解释世界的“唯灵论的活动”就可以改变人们的意识,进而实现改变世界的抱负。马克思则认为“生活决定意识”,人们在改变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同步改变人们的观念世界,“理论之谜”的真正解答是实践的任务并以实践为中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界观
“往何处去”
同步模式
实践解答论
原文传递
哲学问题的实践解答论
3
作者
文学平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2年第7期31-32,共2页
马克思1845年春写下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虽然只是“匆匆写成的供以后研究用的笔记”,但它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因而“非常宝贵”。《提纲》中最著名的一条无疑是第十一条:“哲学家们只...
马克思1845年春写下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虽然只是“匆匆写成的供以后研究用的笔记”,但它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因而“非常宝贵”。《提纲》中最著名的一条无疑是第十一条:“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第十一条与其他各条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前面十条的总括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列关系
总括性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新世界观
原文传递
对离婚经济补偿的融贯阐释:以性别平等为依据
被引量:
1
4
作者
高礼杰
《人权》
2023年第5期133-148,共16页
我国《民法典》第1088条规定了离婚经济补偿请求权,但在价值论证、教义解释和司法技术方面还存在诸多混乱——在补偿性质问题上存在家务工资说、人力资本投资说、道德义务说、损害赔偿说等观点;在补偿标准问题上又存在“人道帮助说”“...
我国《民法典》第1088条规定了离婚经济补偿请求权,但在价值论证、教义解释和司法技术方面还存在诸多混乱——在补偿性质问题上存在家务工资说、人力资本投资说、道德义务说、损害赔偿说等观点;在补偿标准问题上又存在“人道帮助说”“家务工资说”“期待利益说”或“逸失利益说”等主张。尝试以人权视角来考察离婚经济补偿的流变、法理与具体实践,把离婚经济补偿的法理基础建立在性别平等观念之上,厘清补偿的实质是对性别不平等的个人发展机会和发展权的确认和修复,由此促成对离婚经济补偿条款在法律目的、法律教义以及法律技术上的一种融贯阐释。这是消解离婚经济补偿学理和实践分歧的一条更为合理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经济补偿
人权
性别平等
原文传递
从“讲理”到“说情”:消解人权观念冲突的叙事思路
5
作者
高礼杰
《人权》
CSSCI
2022年第4期46-62,共17页
人权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疑难在于:一方面,既成事实的多元人权观念必然产生冲突,但政治生活交往实践有必要诉诸人权观念的某种同一性;另一方面,以道德判断为核心的人权证成思路却无法提供这种同一性,人们对道德证成的前提和结果均莫衷一...
人权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疑难在于:一方面,既成事实的多元人权观念必然产生冲突,但政治生活交往实践有必要诉诸人权观念的某种同一性;另一方面,以道德判断为核心的人权证成思路却无法提供这种同一性,人们对道德证成的前提和结果均莫衷一是。出路在于返回人权起点,返回人权的情感功能。以情感理解为核心的人权叙事思路,有助于增强多元人权观念间的理解和包容,有助于消解人权的“普遍性—相对性”。因此,从证成到叙事的思路转化,把人权观念建立在“说情”而不是“讲理”的基础上,为人权观念冲突提供了一种柔化的和解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
叙事
话语
解释
原文传递
题名
马克思对功利主义的批判及其伦理归属
被引量:
2
1
作者
文学平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研究中心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8-88,共11页
基金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意识形态观念传播规律及其运用研究”(20SKGH002)的成果。
文摘
功利主义的缺陷,一是将一切关系归结为功利关系,二是将个体主义的自私自利者设定为人的标准形态,三是在功能上沦为替现存事物辩护。尽管如此,依然有人将马克思归为功利主义者,其理由主要是马克思追求的目标是每个人的幸福生活,他诉诸功利论证来判定行为的正当性,并以人的需要的满足程度评价人类活动。反对者则认为,马克思注重多重价值,而非只关注人的快乐,功利也不可能通约量化,并且非功利主义也可以考虑行为后果,因此马克思不是一个功利主义者。然而,事实上,马克思本人对功利主义的批判以及反对将马克思归为功利主义者的理由,均只能证明马克思不是快乐论、幸福论或偏好论的功利主义者,但马克思的伦理思想依然可归为理想的消极功利主义。
关键词
功利霸权
标准人
辩护功能
功利主义
非功利主义
理想的消极功利主义
分类号
B82-0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哲学问题的实践解答论——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的再思考
被引量:
2
2
作者
文学平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研究中心
出处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3,共9页
基金
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大项目“‘博审慎明笃’五维互进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编号yjg191007)
全国高校思政课建设项目“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西南政法大学)”(编号21SZJS50010652)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是对其他各条的理论总结。围绕“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关系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互斥论、并存论、断裂论和互动论等不同看法。这些观点的缺陷不尽相同,共性的问题在于均未能有效地解释第十一条前半句的断言。实际上,该条提纲蕴含的是哲学问题的实践解答论。实践解答的依据是认识和实践的同步原则。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们不理解这一原则,幻想单靠解释世界的“唯灵论的活动”就可以改变人们的意识,进而实现改变世界的抱负。马克思则认为“生活决定意识”,人们在改变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同步改变人们的观念世界,“理论之谜”的真正解答是实践的任务并以实践为中介。
关键词
新世界观
“往何处去”
同步模式
实践解答论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哲学问题的实践解答论
3
作者
文学平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2年第7期31-32,共2页
文摘
马克思1845年春写下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虽然只是“匆匆写成的供以后研究用的笔记”,但它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因而“非常宝贵”。《提纲》中最著名的一条无疑是第十一条:“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第十一条与其他各条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前面十条的总括性结论。
关键词
并列关系
总括性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新世界观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对离婚经济补偿的融贯阐释:以性别平等为依据
被引量:
1
4
作者
高礼杰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研究中心
西南政法大学
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
研究
基地文学平工作室
出处
《人权》
2023年第5期133-148,共16页
基金
重庆市教委基地项目“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中国声音、中国意蕴和中国贡献研究”(项目编号:22SKJD015)
西南政法大学校级科研项目“中国式现代化的分配正义理念研究”(项目编号:2023XZZXYB-06)阶段成果。
文摘
我国《民法典》第1088条规定了离婚经济补偿请求权,但在价值论证、教义解释和司法技术方面还存在诸多混乱——在补偿性质问题上存在家务工资说、人力资本投资说、道德义务说、损害赔偿说等观点;在补偿标准问题上又存在“人道帮助说”“家务工资说”“期待利益说”或“逸失利益说”等主张。尝试以人权视角来考察离婚经济补偿的流变、法理与具体实践,把离婚经济补偿的法理基础建立在性别平等观念之上,厘清补偿的实质是对性别不平等的个人发展机会和发展权的确认和修复,由此促成对离婚经济补偿条款在法律目的、法律教义以及法律技术上的一种融贯阐释。这是消解离婚经济补偿学理和实践分歧的一条更为合理的思路。
关键词
民法典
经济补偿
人权
性别平等
Keywords
Civil Code
Economic Compensation
Human Rights
Gender Equality
分类号
D923.9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讲理”到“说情”:消解人权观念冲突的叙事思路
5
作者
高礼杰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研究中心
、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
研究
基地文学平工作室
出处
《人权》
CSSCI
2022年第4期46-62,共17页
基金
教育部青年项目“法官认知风格差异对审判影响的实证研究”(项目批准号:2017YJC820009)
重庆市教委基地项目“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中国声音、中国意蕴和中国贡献研究”(项目批准号:22SKJD015)资助。
文摘
人权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疑难在于:一方面,既成事实的多元人权观念必然产生冲突,但政治生活交往实践有必要诉诸人权观念的某种同一性;另一方面,以道德判断为核心的人权证成思路却无法提供这种同一性,人们对道德证成的前提和结果均莫衷一是。出路在于返回人权起点,返回人权的情感功能。以情感理解为核心的人权叙事思路,有助于增强多元人权观念间的理解和包容,有助于消解人权的“普遍性—相对性”。因此,从证成到叙事的思路转化,把人权观念建立在“说情”而不是“讲理”的基础上,为人权观念冲突提供了一种柔化的和解思路。
关键词
人权
叙事
话语
解释
Keywords
Human Rights
Narrative
Discourse
Interpretation
分类号
B82-051 [哲学宗教—伦理学]
D815.7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马克思对功利主义的批判及其伦理归属
文学平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哲学问题的实践解答论——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的再思考
文学平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2
原文传递
3
哲学问题的实践解答论
文学平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2
0
原文传递
4
对离婚经济补偿的融贯阐释:以性别平等为依据
高礼杰
《人权》
2023
1
原文传递
5
从“讲理”到“说情”:消解人权观念冲突的叙事思路
高礼杰
《人权》
CSSCI
202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