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彝族旧婚姻伦理以及对青年教育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蔡华 《民族教育研究》 1999年第1期88-90,共3页
本文主要论述了凉山彝族地区等级内婚、民族内婚、家支外婚和买卖婚姻等民主改革前旧有婚姻伦理形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宣传与教育下,虽进行了婚姻改革,但等级观念、婚姻伦理观念不同程度影响着青年教育,早婚多育现象时... 本文主要论述了凉山彝族地区等级内婚、民族内婚、家支外婚和买卖婚姻等民主改革前旧有婚姻伦理形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宣传与教育下,虽进行了婚姻改革,但等级观念、婚姻伦理观念不同程度影响着青年教育,早婚多育现象时有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婚姻 伦理形式 教育影响 等级观念 民族内婚
下载PDF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宗教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正文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6-51,147,共7页
纵观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历程,关于宗教题材与宗教人物的描写,经过了一个不同的演进变化过程。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近30年的所有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在对待和反映本民族宗教与宗教民俗在内的基本倾向是一味地反传统以达到政治上的... 纵观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历程,关于宗教题材与宗教人物的描写,经过了一个不同的演进变化过程。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近30年的所有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在对待和反映本民族宗教与宗教民俗在内的基本倾向是一味地反传统以达到政治上的完全否定。到了80年代,少数民族作家因正处于一个中外文化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的非常时期,开始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重新认识和回顾,既肯定宗教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在本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揭示出宗教文化中的消极力量对本民族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给予了否定,有的作家则以其虔诚的信念公开宣布皈依宗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宗教 文学
原文传递
新时期四川少数民族诗歌创作论 被引量:2
3
作者 罗庆春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2-19,193,共9页
在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总体趋势的影响和驱导下,新时期四川少数民族诗坛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诗人。他们以自己优异的艺术创造成就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特别是少数民族诗歌的变革发展提供了不少极其宝贵的经验。在诗歌艺... 在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总体趋势的影响和驱导下,新时期四川少数民族诗坛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诗人。他们以自己优异的艺术创造成就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特别是少数民族诗歌的变革发展提供了不少极其宝贵的经验。在诗歌艺术的文化内涵上,新时期四川少数民族诗歌创作更注重在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宗教精神的体理、认同的基础上,强化时代文化变革意识,文化批判品格的渗入。在诗歌的艺术形式创造要求方面,拓宽视域,开阔胸襟,广纳百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四川 少数民族诗歌 回归与超越 解构与再构
原文传递
民族梦魇的文化心理透视——巴久乌嘎小说创作论 被引量:1
4
作者 罗庆春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3期82-87,共6页
彝族青年作家巴久乌嘎的小说创作关注本民族的历史变迁 ,以现代语境下民族传统文化、现实际遇感受与现代文化意识的整合 ,对民族历史、现实、现代文化心理梦魇分别进行深层审视 ;
关键词 小说 文化心理 梦魇 现代意识 叙述策略
原文传递
论彝文文字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及其在现代文字学理论上的意义
5
作者 朱建新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3期58-61,共4页
本文从建立彝文文字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可能性、必要性、彝文研究的现状与成果、研究方法及其在现代文字学理论的意义等方面 ,阐明作者的认识和看法。认为彝文是有条件发展成为独立学科的中国本土文种之一 ,而且已初步具备了“彝文文字学”
关键词 彝文 文字学 理论体系 建立 研究 方法
原文传递
彝族巫文化中的苏尼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正文 罗曲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8-62,共5页
苏尼在彝族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巫文化中扮演过一定的角色。其活动内容,主要反映当时社会中存在的“万物有灵”意识,为人“招魂”、“撵鬼”、“镇鬼”。从有关传闻看,一个人成为苏尼,本身有巫文化的“欺骗”性色彩。
关键词 彝族苏尼 巫文化
原文传递
情寄出水──《时园诗草》读后 被引量:2
7
作者 罗曲 曲比阿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78-82,共5页
彝族古代诗人余家驹,汉文化修养很高,用汉文创作的作品,题材广泛.其中的山水诗作,寄托了自己深沉的情感,从其作品中,当时彝族知识分子的心态可见一斑。在艺术风格上,他的诗作既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可见到李白、苏东坡、陶渊明... 彝族古代诗人余家驹,汉文化修养很高,用汉文创作的作品,题材广泛.其中的山水诗作,寄托了自己深沉的情感,从其作品中,当时彝族知识分子的心态可见一斑。在艺术风格上,他的诗作既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可见到李白、苏东坡、陶渊明的影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诗人 余家驹 山水诗 情致 风格
原文传递
灵与灵的对话——倮伍拉且诗歌创作述论 被引量:4
8
作者 罗庆春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9-35,共7页
倮伍拉且系当代彝族汉语诗人群体中的优秀诗人之一,著有《饶山的游云》、《大自然与我们》、《诗歌图腾》三部诗集,其作品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奖励。本文以以上三部诗集为文本依据,对倮伍拉且诗歌创作所经历的“三阶段”作出了具体的... 倮伍拉且系当代彝族汉语诗人群体中的优秀诗人之一,著有《饶山的游云》、《大自然与我们》、《诗歌图腾》三部诗集,其作品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奖励。本文以以上三部诗集为文本依据,对倮伍拉且诗歌创作所经历的“三阶段”作出了具体的论述和解析。阐释出以彝族文化的自然属性为背景,流注其诗歌创作全过程的,对自然精神的深切体察与艺术再现的艺术思想内涵和美学追求;揭明其将彝族传统文化深层的图腾意识、图腾心理自觉地与现代语言艺术之语言观契合,并建构语言图腾的艺术境界和语言哲学的思考,肯定其所作的艺术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学创作 倮伍拉且 诗歌 自然精神 语言图腾
原文传递
凉山贫困彝区妇女教育问题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潘正云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3期146-148,共3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使凉山地区贫困妇女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能否有效地使凉山地区消除贫困 ,改善贫困妇女生产条件和生存状况 ,进一步发动她们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 ,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对贫困妇女实施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使凉山地区贫困妇女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能否有效地使凉山地区消除贫困 ,改善贫困妇女生产条件和生存状况 ,进一步发动她们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 ,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对贫困妇女实施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 ,一方面作为教育与经济的一个重要结合点 ,是把人力资源转化为智力优势 ,把智力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桥梁 ;另一方面 ,它侧重于对劳动力应用技术与职业技能的培养训练 ,以提高人力资源的知识存量和技能存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妇女 职业教育 探讨 凉山 贫困彝区 民族教育
原文传递
彝文文献翻译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被引量:2
10
作者 潘正云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96-,98+100+97+99,共5页
文章简介了历史悠久、内容浩繁的彝文文献,追溯了彝文文献研究的历史,分析了彝文文献翻译研究的现状,提出随着改革开放,彝族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学术活动将会增多,对彝文文献的翻译将会更加广泛,研究也将更深入。
关键词 彝文 文献 翻译 研究
原文传递
彝文古籍《勒俄特依·石尔俄特》的文化内涵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正文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3期115-118,共4页
彝族民间认为在神话传说中的石尔俄特时代之前 ,人类社会还处于一个原始愚昧的社会发展阶段。这个时期的人类也仍然处在一个纯自然的群体群婚生活时代。当人类己发展演进到石尔俄特这一时代时 ,人类社会就发生了重大变化 ,而进入了一个... 彝族民间认为在神话传说中的石尔俄特时代之前 ,人类社会还处于一个原始愚昧的社会发展阶段。这个时期的人类也仍然处在一个纯自然的群体群婚生活时代。当人类己发展演进到石尔俄特这一时代时 ,人类社会就发生了重大变化 ,而进入了一个较为文明的历史时期 ,即从母系氏族社会为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正逐步向父系制社会形态的转化或过渡。这无疑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分水岭、里程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文古籍 勒俄特依 石尔俄特 文化内涵
原文传递
旧话新说——论凉山彝族妇女过去的地位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曲 尔古阿枝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2-35,共4页
在父权社会,相对而言妇女的地位是低的。在彝族过去的社会历史里,由于“家支”的存在,由于一些风俗习惯的存在,彝族妇女的地位,很特殊,不能以“低”
关键词 彝族妇女 地位
原文传递
自我放逐与自我拯救——论阿苏越尔的诗歌精神 被引量:1
13
作者 阿库乌雾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8-52,共5页
文章在全面考察彝族青年诗人阿苏越尔近年来诗歌创作历程的基础上,抓住贯穿其诗歌创作始终的“雪”意象体系,从而把握其独特的诗歌表意方式。对其诗中所展示出来的强烈而深沉的民族文化变迁忧思和纯正执著的诗歌精神作审美阐扬。
关键词 阿苏越尔 诗歌精神 自我放逐 自我拯救
原文传递
灵界的爱情——论俄尼·牧莎斯加的诗歌创造
14
作者 阿库乌雾 徐诺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99-103,共5页
青年诗人俄尼·牧莎斯加是近年来涌现出的彝族当代汉语诗坛新秀之一。他的散文诗创作具有将个人情感体验、生命感受与民族感情、民族命运的思索自然连接、深层混融的创作风格。在对散文诗题材的挖掘、美学旨趣的提升。
关键词 俄尼·牧莎斯加 诗歌 灵界 爱情
原文传递
移民情怀与钢铁家园的审美交汇——试论攀枝花诗群的崛起与困惑
15
作者 罗庆春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2-28,共7页
本文对攀枝花诗群的崛起与困惑作出了较全面的文艺学和美学考察,从文化学、社会学的角度,对攀枝花诗歌创作群体所面对的特殊文化形态内在结构进行了解剖和分析,试图通过这种文化分析,探索出攀枝花诗人群体必然的审美心理历程和新的... 本文对攀枝花诗群的崛起与困惑作出了较全面的文艺学和美学考察,从文化学、社会学的角度,对攀枝花诗歌创作群体所面对的特殊文化形态内在结构进行了解剖和分析,试图通过这种文化分析,探索出攀枝花诗人群体必然的审美心理历程和新的时代精神轨迹,从而指出今后应有的文化视野和艺术审美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枝花诗群 移民情怀 钢铁家园 审美交汇 文化消解
原文传递
凉山彝族传统数学与凉山彝族的双语教育 被引量:4
16
作者 吉克曲一 肖业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132-137,共6页
彝族是一个古老的文明民族,有自己传统的数学文化。发掘这宗传统文化,有益于彝族学生的智力开发,有益于促进彝族社区双语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彝族 数学 双语教学
原文传递
论彝族女性文学中的出嫁歌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建萍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92-96,共5页
彝族女性文学在彝族文学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彝族出嫁歌又是女性色彩最浓的彝族文学,过去,彝族妇女社会地位低下,出嫁歌则是女性生活的苦和泪,现在的出嫁歌在内容上和过去的有所不同,更多的是一种娱乐方式。
关键词 女性文学 彝族妇女 出嫁歌
原文传递
彝族信仰民俗文化初探
18
作者 莫色日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162-166,共5页
彝民族的祖灵信仰民俗文化是彝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彝族产生祖灵和竹灵祭有甚深刻的历史和社会缘由,祖灵祭这一信仰民俗也成为彝族人义不容辞的社会义务。现实生活中祭祖拜灵是为繁衍子孙、六畜发达、五谷丰登,为维护社会道德... 彝民族的祖灵信仰民俗文化是彝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彝族产生祖灵和竹灵祭有甚深刻的历史和社会缘由,祖灵祭这一信仰民俗也成为彝族人义不容辞的社会义务。现实生活中祭祖拜灵是为繁衍子孙、六畜发达、五谷丰登,为维护社会道德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祖灵 竹灵 信仰
原文传递
彝汉双语教学概况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余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97-103,共7页
双语教学是民族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它不仅体现了民族教育的重要特点,而且也是在教育领域执行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彝汉双语教学起步较晚,需要在发展中不断总结提高。本文通过对彝汉双语教学情况的总结与回顾,指出实行双语教学的重要... 双语教学是民族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它不仅体现了民族教育的重要特点,而且也是在教育领域执行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彝汉双语教学起步较晚,需要在发展中不断总结提高。本文通过对彝汉双语教学情况的总结与回顾,指出实行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彝汉双语教学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教学 教学模式 彝语 汉语
原文传递
浅析凉山彝谚所反映的妇女地位的多样性
20
作者 唐黎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3期154-158,共5页
语言是人类一切文化的基石 ,而谚语作为语言在文明进程中沉淀下的智慧结晶 ,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由社会制度变迁引起人文、风俗的转变也不同程度地投射于谚语中。本文依此拟从文化语言学角度剖析凉山彝谚 ,主要探讨了彝族妇女地位的发... 语言是人类一切文化的基石 ,而谚语作为语言在文明进程中沉淀下的智慧结晶 ,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由社会制度变迁引起人文、风俗的转变也不同程度地投射于谚语中。本文依此拟从文化语言学角度剖析凉山彝谚 ,主要探讨了彝族妇女地位的发展趋势及其多样性 :以父权制为主体 ,残留着母权制的印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彝族 妇女地位 母权 父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