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近代藏区天主教传播概述
被引量:
16
1
作者
秦和平
《中国藏学》
CSSCI
1991年第1期132-137,共6页
中国近代,西方的天主教曾经在我国部分藏族地区广泛地活动,至今仍然残留着某些影响.今天,回顾这段历史,对于学习藏族历史,认识列强图谋侵略我国西藏地区的卑劣行径,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天主教会
传教士
近代西藏
西藏地区
清政府
藏区
十九世纪
传教活动
藏族地区
概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
1
2
作者
肖雪慧
《社会科学研究》
1985年第5期53-57,共5页
实践着的人民是一切思想、理论、原则最有权威的裁决者。一切理论、一切原则是否有价值,是否有生命力,都要由实践中的人民根据这些理论或原则自身的性质以及它们适应人民实践需要的程度来评判。今天,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社会...
实践着的人民是一切思想、理论、原则最有权威的裁决者。一切理论、一切原则是否有价值,是否有生命力,都要由实践中的人民根据这些理论或原则自身的性质以及它们适应人民实践需要的程度来评判。今天,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社会人们道德生活中一项“对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共产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社会
人与人
道德要求
道德生活
人类道德
道德理想
伦理原则
私有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也谈社会发展中的客观必然性和自觉性——兼与刘奔同志商榷
被引量:
1
3
作者
时光
《哲学研究》
1985年第9期20-24,共5页
《哲学研究》1984年第7期所载刘奔同志论社会规律客观性的文章及该刊1985年第5期所载荣长海同志与之商榷的文章,都对深入理解社会发展中的客观必然性和自觉性提出了颇有价值的见解。刘奔同志认为,社会领域的客观规律同人的有意识活动的...
《哲学研究》1984年第7期所载刘奔同志论社会规律客观性的文章及该刊1985年第5期所载荣长海同志与之商榷的文章,都对深入理解社会发展中的客观必然性和自觉性提出了颇有价值的见解。刘奔同志认为,社会领域的客观规律同人的有意识活动的关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
客观必然
自觉性
规律客观性
意识活动
哲学研究
客观规律
社会领域
深入理解
关系问题
原文传递
试析儒家伦理思想的消极影响
4
作者
肖雪慧
《道德与文明》
1985年第2期38-39,共2页
由孔子奠基的儒家伦理思想,在我国道德生活领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它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作用如同基督教伦理思想在西欧中世纪的作用一样,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两千年来,它渗透于我国社会生活各方面,给我国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打...
由孔子奠基的儒家伦理思想,在我国道德生活领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它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作用如同基督教伦理思想在西欧中世纪的作用一样,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两千年来,它渗透于我国社会生活各方面,给我国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打上了深刻烙印。尽管在历史上,儒家伦理思想曾对中华民族的统一、团结起过凝聚作用,但是它对中华民族的心理和性格的影响更多是消极的,它所遗留下来的是一个沉重的历史包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伦理思想
消极影响
精神支柱
主导地位
民族性格
中华民族
中国封建社会
民族心理
社会生活
道德修养
原文传递
列宁合作制理论与斯大林集体化思想的异同
被引量:
2
5
作者
冯良勤
《经济研究》
1984年第7期57-61,共5页
黄道霞同志撰写的《集体所有制与合作制》一文(载《经济研究》1984年第1期),认为列宁合作制理论与斯大林集体化思想的差别“主要是:合作制容许土地由农户使用,集体化土地由农庄共同使用;合作制着重搞交换、消费等环节的服务,集体化着重...
黄道霞同志撰写的《集体所有制与合作制》一文(载《经济研究》1984年第1期),认为列宁合作制理论与斯大林集体化思想的差别“主要是:合作制容许土地由农户使用,集体化土地由农庄共同使用;合作制着重搞交换、消费等环节的服务,集体化着重搞生产环节的共同耕作。”我以为这种概括是不尽妥当的。首先,我认为不能把列宁的合作制思想归结为“主要是交换、分配、消费环节方面的,即产前产后的合作。”众所周知,列宁的合作化计划,是一个用合作社吸引农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对小农社会主义改造的计划,其主要内容是:在鼓励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制
斯大林
全盘集体化
农业生产合作社
列宁思想
合作化
商品生产
社会主义建设
农民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原文传递
康区乌拉制
被引量:
2
6
作者
孙林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2期52-56,共5页
乌拉一词,源于突厥语,在蒙古语和藏语中都是由人民提供差役之意。在藏族地区,指旧时农奴向农奴主支应的各种差役。 整个藏族地区的乌拉中,又以康区的乌拉最为典型。比之其它藏族地区,康区不但存在有地方政府(康区是土司政权)的乌拉,寺...
乌拉一词,源于突厥语,在蒙古语和藏语中都是由人民提供差役之意。在藏族地区,指旧时农奴向农奴主支应的各种差役。 整个藏族地区的乌拉中,又以康区的乌拉最为典型。比之其它藏族地区,康区不但存在有地方政府(康区是土司政权)的乌拉,寺庙和其它农奴主的乌拉,而且大量的存在着国家的乌拉,康区的乌拉种类最多,内容最广泛,量也最大,所以乌拉对康区社会经济的破坏性影响也尤为严重。由于康区乌拉具有以上的特点,就有必要对康区乌拉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进行专门研究,本文就上述问题作一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
康区
赵尔丰
土司
西藏
头人
支应
物资
藏族地区
农奴主
原文传递
从产业革命看生产力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7
作者
黄立人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4期7-12,共6页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道路上,民族的兴衰,朝代的更替,政治的变化,似江河浪涛, 奔腾前进,永不停息。然而,只是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创立之时,对历史的说明才有了 科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源泉和规律,指出...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道路上,民族的兴衰,朝代的更替,政治的变化,似江河浪涛, 奔腾前进,永不停息。然而,只是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创立之时,对历史的说明才有了 科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源泉和规律,指出了生产关系一定 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从而决定政治、法律 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的发展和变革。简而言之,生产力是整个人类社 会存在发展的最终的决定力量。本文试图通过英国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兴起的资产阶级产业革 命所引起的深刻巨大的社会变动来说明生产力的伟大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革命
大机器工业
社会历史发展
决定作用
生产力的发展
工业资产阶级
土地贵族
马恩
选集
生产关系
原文传递
对《重评“澶渊之盟”》有关史实的两点意见
8
作者
赵兴愚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36-41,共6页
公元1005年的“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统治集团在激烈争夺之后达成的停战和议。这一和议是宋辽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因此,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是有着重大意义的。《民族研究》1981年第二期...
公元1005年的“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统治集团在激烈争夺之后达成的停战和议。这一和议是宋辽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因此,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是有着重大意义的。《民族研究》1981年第二期发表了金石同志的文章,题目是《重评“澶渊之盟”》,对这一和议进行了新的评价,读后获益良多,颇受启发,但文中史实的引用颇有商榷之处。现略陈就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子
“澶渊之盟”
辽史
食货志
北宋
燕云
史料
辽道宗
辽海
七十年
原文传递
题名
近代藏区天主教传播概述
被引量:
16
1
作者
秦和平
机构
西南民族学院政史系
出处
《中国藏学》
CSSCI
1991年第1期132-137,共6页
文摘
中国近代,西方的天主教曾经在我国部分藏族地区广泛地活动,至今仍然残留着某些影响.今天,回顾这段历史,对于学习藏族历史,认识列强图谋侵略我国西藏地区的卑劣行径,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天主教会
传教士
近代西藏
西藏地区
清政府
藏区
十九世纪
传教活动
藏族地区
概述
分类号
K281.4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
1
2
作者
肖雪慧
机构
西南民族学院政史系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1985年第5期53-57,共5页
文摘
实践着的人民是一切思想、理论、原则最有权威的裁决者。一切理论、一切原则是否有价值,是否有生命力,都要由实践中的人民根据这些理论或原则自身的性质以及它们适应人民实践需要的程度来评判。今天,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社会人们道德生活中一项“对待人”
关键词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共产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社会
人与人
道德要求
道德生活
人类道德
道德理想
伦理原则
私有制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也谈社会发展中的客观必然性和自觉性——兼与刘奔同志商榷
被引量:
1
3
作者
时光
机构
西南民族学院政史系
出处
《哲学研究》
1985年第9期20-24,共5页
文摘
《哲学研究》1984年第7期所载刘奔同志论社会规律客观性的文章及该刊1985年第5期所载荣长海同志与之商榷的文章,都对深入理解社会发展中的客观必然性和自觉性提出了颇有价值的见解。刘奔同志认为,社会领域的客观规律同人的有意识活动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
社会发展
客观必然
自觉性
规律客观性
意识活动
哲学研究
客观规律
社会领域
深入理解
关系问题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试析儒家伦理思想的消极影响
4
作者
肖雪慧
机构
西南民族学院政史系
出处
《道德与文明》
1985年第2期38-39,共2页
文摘
由孔子奠基的儒家伦理思想,在我国道德生活领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它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作用如同基督教伦理思想在西欧中世纪的作用一样,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两千年来,它渗透于我国社会生活各方面,给我国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打上了深刻烙印。尽管在历史上,儒家伦理思想曾对中华民族的统一、团结起过凝聚作用,但是它对中华民族的心理和性格的影响更多是消极的,它所遗留下来的是一个沉重的历史包袱。
关键词
儒家伦理思想
消极影响
精神支柱
主导地位
民族性格
中华民族
中国封建社会
民族心理
社会生活
道德修养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列宁合作制理论与斯大林集体化思想的异同
被引量:
2
5
作者
冯良勤
机构
西南民族学院政史系
出处
《经济研究》
1984年第7期57-61,共5页
文摘
黄道霞同志撰写的《集体所有制与合作制》一文(载《经济研究》1984年第1期),认为列宁合作制理论与斯大林集体化思想的差别“主要是:合作制容许土地由农户使用,集体化土地由农庄共同使用;合作制着重搞交换、消费等环节的服务,集体化着重搞生产环节的共同耕作。”我以为这种概括是不尽妥当的。首先,我认为不能把列宁的合作制思想归结为“主要是交换、分配、消费环节方面的,即产前产后的合作。”众所周知,列宁的合作化计划,是一个用合作社吸引农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对小农社会主义改造的计划,其主要内容是:在鼓励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基础上,
关键词
合作制
斯大林
全盘集体化
农业生产合作社
列宁思想
合作化
商品生产
社会主义建设
农民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康区乌拉制
被引量:
2
6
作者
孙林
机构
西南民族学院政史系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2期52-56,共5页
文摘
乌拉一词,源于突厥语,在蒙古语和藏语中都是由人民提供差役之意。在藏族地区,指旧时农奴向农奴主支应的各种差役。 整个藏族地区的乌拉中,又以康区的乌拉最为典型。比之其它藏族地区,康区不但存在有地方政府(康区是土司政权)的乌拉,寺庙和其它农奴主的乌拉,而且大量的存在着国家的乌拉,康区的乌拉种类最多,内容最广泛,量也最大,所以乌拉对康区社会经济的破坏性影响也尤为严重。由于康区乌拉具有以上的特点,就有必要对康区乌拉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进行专门研究,本文就上述问题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
乌拉
康区
赵尔丰
土司
西藏
头人
支应
物资
藏族地区
农奴主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C95-4 [社会学—民族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产业革命看生产力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7
作者
黄立人
机构
西南民族学院政史系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4期7-12,共6页
文摘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道路上,民族的兴衰,朝代的更替,政治的变化,似江河浪涛, 奔腾前进,永不停息。然而,只是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创立之时,对历史的说明才有了 科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源泉和规律,指出了生产关系一定 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从而决定政治、法律 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的发展和变革。简而言之,生产力是整个人类社 会存在发展的最终的决定力量。本文试图通过英国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兴起的资产阶级产业革 命所引起的深刻巨大的社会变动来说明生产力的伟大决定作用。
关键词
产业革命
大机器工业
社会历史发展
决定作用
生产力的发展
工业资产阶级
土地贵族
马恩
选集
生产关系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C95-4 [社会学—民族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对《重评“澶渊之盟”》有关史实的两点意见
8
作者
赵兴愚
机构
西南民族学院政史系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36-41,共6页
文摘
公元1005年的“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统治集团在激烈争夺之后达成的停战和议。这一和议是宋辽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因此,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是有着重大意义的。《民族研究》1981年第二期发表了金石同志的文章,题目是《重评“澶渊之盟”》,对这一和议进行了新的评价,读后获益良多,颇受启发,但文中史实的引用颇有商榷之处。现略陈就教。
关键词
交子
“澶渊之盟”
辽史
食货志
北宋
燕云
史料
辽道宗
辽海
七十年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C95-4 [社会学—民族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近代藏区天主教传播概述
秦和平
《中国藏学》
CSSCI
1991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对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
肖雪慧
《社会科学研究》
198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也谈社会发展中的客观必然性和自觉性——兼与刘奔同志商榷
时光
《哲学研究》
1985
1
原文传递
4
试析儒家伦理思想的消极影响
肖雪慧
《道德与文明》
1985
0
原文传递
5
列宁合作制理论与斯大林集体化思想的异同
冯良勤
《经济研究》
1984
2
原文传递
6
康区乌拉制
孙林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1
2
原文传递
7
从产业革命看生产力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黄立人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0
0
原文传递
8
对《重评“澶渊之盟”》有关史实的两点意见
赵兴愚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