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化学自生热体系室内实验与应用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陈霄
赵立强
刘世铎
-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田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113-114,共2页
-
文摘
在油气田开采过程中,经常遇到由于地层温度不高,导致地层及井筒结蜡、原油无法流动的现象,造成开采成本提高,开采效果差。对油田常用的两种化学自生热体系做了室内实验分析,并对这两种化学生热体系的现场应用作了综述。
-
关键词
自生热
结蜡
解堵
室内实验
-
Keywords
heat-generation
wax deposition
plug solution
laboratory experiment
-
分类号
TE3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超高密度聚磺近饱和甲酸盐钻井液室内研究
被引量:8
- 2
-
-
作者
廖天彬
蒲晓林
罗兴树
匡韶华
莫成孝
-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田地质及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海油中海油服油田化学事业部
-
出处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0年第4期26-28,共3页
-
文摘
缅甸区块存在异常高温高压特点。根据前期作业情况,井深在500m左右钻井液使用密度可达1.80~1.90g/cm3;当井深达到1700m时,钻井液使用密度高达2.30g/cm3,井深超过2300m钻井液密度达到2.50g/cm3甚至更高,同时地温梯度也达到5.2°/100m。为此,室内在合理控制膨润土量限、控制一定基浆浓度、优选优配处理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配制了一套密度为1.80~2.80g/cm3的近饱和聚磺甲酸盐钻井液。经室内研究表明:该钻井液在1.80~2.80g/cm3范围内具有很好的流变性和抑制性、较强的抗盐、钙污染至少高达2.0%能力以及良好的润滑性和沉降稳定性,满足了缅甸区块异常高温高压地层钻探的需要。
-
关键词
高密度钻井液
井眼稳定
抗盐
流变性
-
Keywords
High-density drilling fluid
Wellbore stability
Salt resistant
Rheology
-
分类号
TE254.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
-
题名气藏废弃压力和采收率影响因素——以川西某气藏为例
被引量:7
- 3
-
-
作者
邹建波
李闽
代平
门清平
-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田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36-739,共4页
-
文摘
数值模拟是确定油气藏采收率的有效方法,这一方法已广泛地应用来评价不同开发方式对不同类型、不同原油性质和储集层物性油藏最终采收率的影响,并定量给出不同开发方式下油藏的最终采收率。然而,很少采用数值方法评价气藏的采收率。通常是采用公式法、气藏驱动类型法或类比法等来确定气藏的废弃压力或采收率。现以数值模拟为研究手段,以川西某气藏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废弃压力和采收率因素进行敏感性评价。
-
关键词
气藏
废弃压力
采收率
数值模拟
-
Keywords
gas reservoir
, abandonment pressure
recovery
numerical simulation
-
分类号
TE33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水泥外掺料粉煤灰活性激发剂试验研究
被引量:3
- 4
-
-
作者
贾大雷
郭小阳
李早元
-
机构
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田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5-96,共2页
-
文摘
粉煤灰能提高和改善水泥性能,特别是能有效地降低水泥的水化热。粉煤灰作为外掺料加入油井水泥中,虽然水泥石后期强度较高,但其早期水化活性很低,温度较低时甚至几乎没有活性可言,随着粉煤灰的掺量增加,水泥石早期强度急剧下降,致使粉煤灰在油井固井中受到严格限制。原因是,粉煤灰本身不能单独进行水化反应产生强度,需要激发剂激发其活性,粉煤灰的研究关键在于其活性激发剂的研究。因此,在室内进行了大量实验,实验证明:以无机盐复配的活性激发剂J-1,能有效地激发粉煤灰的活性,可使粉煤灰与水泥掺入量达到1∶1以上,应用于表层固井可用到接近2∶1,且保持较高的早期强度,同时,可使水泥石膨胀,提高界面胶结强度,有一定的防窜能力,另外,粉煤灰的颗粒较水泥大,对堵漏有一定贡献。
-
关键词
粉煤灰
活性激发剂
抗压强度
-
Keywords
fly ash
reactive activator
compressive strength
-
分类号
TE256.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
-
题名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油水两相渗流压力分布
被引量:3
- 5
-
-
作者
田敏
李楠
吴文瑞
张萌
-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田地质及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第三采油厂
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
出处
《复杂油气藏》
2012年第1期51-54,共4页
-
基金
国家973计划"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注水开发研究"(2011CB201005)
-
文摘
针对目前低渗透油水两相油藏渗流压力分布规律研究较少,且未考虑含水饱和度沿径向不均匀分布等问题,在充分考虑到水驱前缘突破油井后,含水饱和度沿油藏径向不均匀分布的情况下,建立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油水两相径向稳定渗流模型,并推导出了压力分布方程。利用实验数据,结合径向Buckley-Leverett方程获得油水两相启动压力梯度以及两相流度与径向距离r的函数关系,代入到求解的压力分布方程中求出该油藏的最终压力分布,并结合实例进行计算。
-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油水两相
启动压力梯度
压力分布
-
Keywords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oil-water two-phase
start-up pressure gradient
pressure distribution
-
分类号
TE133.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