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次境外生物质燃烧对西双版纳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高婷婷 郑晓泽 +1 位作者 忽建永 朱原钦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24年第1期34-36,共3页
通过统计,在2020年和2021年2次维持时间较长的污染过程中,主要污染物为PM_(2.5),因此将黑碳(BC)和一氧化碳(CO)作为PM_(2.5)的示踪物,通过2次污染过程的对比分析,在后向轨迹的基础上,结合卫星火点分布、生物质燃烧排放清单,计算出BC和C... 通过统计,在2020年和2021年2次维持时间较长的污染过程中,主要污染物为PM_(2.5),因此将黑碳(BC)和一氧化碳(CO)作为PM_(2.5)的示踪物,通过2次污染过程的对比分析,在后向轨迹的基础上,结合卫星火点分布、生物质燃烧排放清单,计算出BC和CO的传输效率TE和有效排放强度EEI,进而对西双版纳地区大气污染进行源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燃烧 后向轨迹 CO BC 火点 排放清单
下载PDF
云南西双版纳2021年一次冬季暴雨天气浅析
2
作者 高栋斌 高婷婷 桑二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3期80-82,共3页
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高空探测和地面观测资料等对2021年2月7—9日云南西双版纳一次冬季暴雨天气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稳定持久位于90°E附近南支槽和脊线位于15°N附近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稳定维持经向... 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高空探测和地面观测资料等对2021年2月7—9日云南西双版纳一次冬季暴雨天气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稳定持久位于90°E附近南支槽和脊线位于15°N附近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稳定维持经向型环流是有利的大尺度环流条件;(2)中低层切变线和700 hPa西南低空急流将充沛的水汽输送至西双版纳上空急剧辐合抬升是暴雨发生的主要机制;(3)逆温干暖盖储能作用使得水汽和热量积聚和500 hPa干冷空气侵入是有利的热力层结不稳定条件;(4)暴雨位于700 hPa急流核前沿辐合区内,暴雨移动路径与急流移动方向相一致;水汽强辐合区和暴雨落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冬季暴雨 南支槽 低空急流 逆温干暖盖储能作用
下载PDF
浅析2022年1月中旬西双版纳两次对流天气差异
3
作者 汪金伟 高栋斌 +1 位作者 桑锐 张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年第3期0052-0055,共4页
利用ERA5欧洲中心再分析资料、常规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分析2022年1月15日~16日和19日西双版纳两次强对流天气,结果表明中低纬地区500hpa印缅高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高西低”间南支槽缓慢东移和“西高东低”间南支槽快速东移是造... 利用ERA5欧洲中心再分析资料、常规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分析2022年1月15日~16日和19日西双版纳两次强对流天气,结果表明中低纬地区500hpa印缅高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高西低”间南支槽缓慢东移和“西高东低”间南支槽快速东移是造成西双版纳对流暴雨和对流风雹有利环流特征;两次对流天气都存在一定的对流有效位能和对流抑制能量,850hpa有逆温层的同时近地面层有暖平流;0~6km垂直风切变大的同时850hpa与500hpa温度差超过25℃,但对流层湿层厚度差异明显;(3)对流暴雨与风雹天气边界层湿静力温度和单站地面总能量差异明显,对流暴雨和风暴落区与对流稳定度指数和对应关系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支槽 暖平流 湿层厚度 对流稳定性指数
下载PDF
西双版纳2021年冬末盛夏暴雨对比分析
4
作者 高栋斌 桑二 +1 位作者 桑锐 张能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23年第1期49-51,共3页
利用ERA5欧洲中心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2021年2月7~9日和7月19~21日西双版纳冬夏暴雨天气。结果表明:(1)500hpa南支低压槽加深东移和700hPa低空急流充沛的水汽输送并急剧辐合以及低层切变线或辐合区扰动触发抬升利于冬季... 利用ERA5欧洲中心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2021年2月7~9日和7月19~21日西双版纳冬夏暴雨天气。结果表明:(1)500hpa南支低压槽加深东移和700hPa低空急流充沛的水汽输送并急剧辐合以及低层切变线或辐合区扰动触发抬升利于冬季暴雨发生;夏季暴雨是在500hPa“东高西低”高压环流间低涡持久稳定和热力抬升低层大量的水汽至暴雨区上空引发强辐合上升运动下产生的;(2)大气边界层弱偏强冷平流利于冬季暴雨发生,近地面极弱的冷平流是夏季暴雨发生的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支槽 低涡 冷平流
下载PDF
西双版纳香荚兰栽培气候影响因素及适种区区划 被引量:3
5
作者 陈瑶 谭志坚 王丙春 《热带农业科技》 2005年第4期17-21,共5页
根据香荚兰生长发育特性及其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和西双版纳的气候资料,综合分析和评价西双版纳香荚兰栽培的有利气象因素和不利气象条件,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西双版纳海拔800m以下各乡镇进行香荚兰宜植度的区划。
关键词 香荚兰 气候因素 宜植度区划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云南
下载PDF
1959—2018年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地区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字冉 孔震 朱原钦 《农业灾害研究》 2019年第6期61-66,114,共7页
利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地区景洪、勐海和勐腊气象站1959-2018年逐日气象资料,分析了近60年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地区气温、降水等气候特征。结果表明,1959年以来,景洪地区存在显著增温趋势(0.28℃/10年),明显高于同时期中国平均气温的增加... 利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地区景洪、勐海和勐腊气象站1959-2018年逐日气象资料,分析了近60年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地区气温、降水等气候特征。结果表明,1959年以来,景洪地区存在显著增温趋势(0.28℃/10年),明显高于同时期中国平均气温的增加幅度;而以2010年为界,勐海和勐腊的年平均气温呈现剧烈下降的趋势(-1.8和-1.5℃/10年)。与夏季平均气温的变幅相比,热带雨林地区冬季平均气温的降温更显著,且勐海和勐腊变化趋势与年平均气温的气候特征一致。热带雨林地区3个站年总降水量及各季节降水量在1959-2018年并没有显著增加或减少的趋势。景洪、勐海地区在第26候进入雨季,勐腊在第25候进入雨季,持续时间景洪和勐腊为4.6个月,勐海5.1个月。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勐腊年平均风速的增加强度明显于景洪,这因为景洪站地处城区,城市变化剧烈,地表粗糙度增加显著。日照时数和云量呈反向的季节变化,降雨量的多年平均逐候变化与日照时数、总云量,尤其是低云云量相关,降雨量随风速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 西双版纳 热带雨林
下载PDF
2020年西双版纳持续重霾天气成因和来源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字冉 孔震 +3 位作者 明蕊 张启悦 高婷婷 王利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22年第5期10-18,共9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环境监测站点的空气污染物浓度监测资料、欧洲中心(ECMWF)提供的ERA-5逐时0.25°×0.25°再分析资料和NOAA研发的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分析了2020年3月29日-4月5日低纬高原的西双版纳地区持续性重度...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环境监测站点的空气污染物浓度监测资料、欧洲中心(ECMWF)提供的ERA-5逐时0.25°×0.25°再分析资料和NOAA研发的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分析了2020年3月29日-4月5日低纬高原的西双版纳地区持续性重度霾空气污染事件的特征、气象成因和污染物颗粒主要来源。结果表明:①重度霾污染期间,AQI值及PM_(2.5)浓度值有显著日变化特征,表现为白天低、夜间高。②冷空气势力偏弱,脊前暖平流使中低层大气增温,有利于西双版纳地区大气层结的稳定,无明显水汽输送带,整个过程空气湿度较低,连续8 d重度霾污染并未出现传统上高湿的气象霾特征。稳定的大气层结和逆温层削弱了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对流交换。③受均压场控制,地面和低空风速小,较低的混合层厚度和较小的通风系数等共同作用,使得污染物颗粒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扩散受到抑制,导致污染物颗粒聚集。④各污染物浓度值与MODIS/Terra卫星反演东南亚境外火源点数有显著相关性,其中火源点个数与AQI正相关高达0.5。⑤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表明此次重霾污染过程中颗粒物的可能来源主要是缅甸马圭、曼德勒和东枝境外的输入型累积传输。西双版纳位于低纬高原地区,受地形影响,污染物积聚在景洪城区及周边澜沧江河谷地带之后,很难通过水平输送离开,这也是造成此次连续重度霾污染事件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地区 重度霾污染 气象成因 Hysplit后向轨迹
下载PDF
1979—2019年云贵高原夏季区域性极端日降水事件的异常环流特征
8
作者 夏阳 陈金梅 +3 位作者 李明刚 字冉 吴华洪 肖艳林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03-613,共11页
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整编的站点观测资料和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对云贵高原1979—2019年夏季区域性极端日降水事件的异常环流进行了分析。云贵高原99%分位上的夏季(6—8月)极端日降水事件(以下简称降水事件)降水阈值为20... 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整编的站点观测资料和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对云贵高原1979—2019年夏季区域性极端日降水事件的异常环流进行了分析。云贵高原99%分位上的夏季(6—8月)极端日降水事件(以下简称降水事件)降水阈值为20.0 mm/d,在近41年里共发生了35次降水事件,其中7月上旬发生次数最多,7月下旬次之,8月中旬最少;35次降水事件中有4次为热带气旋系统影响,降水中心位于广西西南部及沿海地区,中心值超过75 mm,其余31次的降水中心主要集中在贵州中南部和广西北部,且降水中心强度明显低于热带气旋系统所带来的强度;受欧亚大陆中纬度(30~50°N)地区的纬向扰动波列和低纬地区异常垂直环流圈控制,云贵高原上空对流层中建立了深厚的异常上升运动,配合500 hPa副热带地区的异常反气旋式环流将南海和孟加拉湾的水汽输送至云贵高原并在当地沿地形辐合抬升,为云贵高原极端降水的形成提供有利的动力条件和水汽条件,同时周边地区异常冷却所带来的加热场梯度还进一步加强了云贵高原上空的气流入流,更加有利于强降水的产生和维持。此外,降水事件还与乌拉尔山至我国东北地区的低值系统活动和源自北大西洋及热带低纬地区的波扰能量传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贵高原 夏季 极端日降水 异常环流 波作用量通量
下载PDF
亚洲西风急流纬向非均匀性变化成因及其对东亚夏季气候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字冉 孔震 +1 位作者 张启悦 夏阳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09-1124,共16页
利用美国NOAA(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的CMAP(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CPC)Merged Analysis of Precipitation)月平均降水资料、 NCEP/DOE(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Design of Expe... 利用美国NOAA(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的CMAP(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CPC)Merged Analysis of Precipitation)月平均降水资料、 NCEP/DOE(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Design of Experiments)II的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和中国气象局国家信息中心提供的中国160站逐月降水和平均气温资料,通过定义一个亚洲急流纬向非均匀性指数(IAja),分析了1979~2019年夏季亚洲西风急流纬向非均匀性的年际变化特征,揭示了夏季亚洲急流纬向非均匀性变化异常的成因及其对东亚夏季降水和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亚洲西风急流纬向非均匀性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特征,并存在6~8年和2年左右的振荡周期。当急流纬向非均匀性典型偏强(弱)年,东亚东部地区从低纬到高纬,降水异常主要呈现出偏多—偏少—偏多(偏少—偏多—偏少)的经向分布;气温则在中国西部地区和日本北部偏高(低),贝加尔湖地区偏低(高)。引起夏季亚洲急流纬向非均匀性异常的可能原因如下:由大气非绝热加热异常而引起的热带和中纬度地区辐合/辐散运动造成的涡度源强迫,和来自西风带中波扰动能量的注入,两者共同作用形成并维持了与急流纬向非均匀性强弱变化相联系的异常环流,从而使亚洲急流东、西段强度差异增强(减弱),进而有利于急流纬向非均匀性异常偏强(偏弱)。而上述西风带中波扰动能量的东传可能与北大西洋海表面温度异常有关。这对于深刻理解夏季亚洲急流纬向非均匀性异常的形成机理提供了有用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西风急流 纬向非均匀性 东亚气候 夏季
下载PDF
CINRAD/CC-D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精细化处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秀平 郑晓泽 李志 《大众标准化》 2020年第18期144-146,共3页
CINRAD/CC-D新一代天气雷达是中国气象局用于全国组网观测的重要设备,属于C波段双偏振雷达,在气象探测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以西双版纳雷达为例,探讨了不同地形下设置什么样的滤波方式,才能探测到更精确的气象回波。
关键词 CINRAD/CC-D新一代天气雷达 气象探测 回波精细化
下载PDF
勐海国家一般站现址和拟迁新址观测资料对比分析
11
作者 高栋斌 汪金伟 刘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2年第10期0107-0109,共3页
对比分析2013年勐海站新址和现址周边环境条件及观测资料的同时进行新址对现址近20年资料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1)新址地形、地貌、土壤、植被与现址初建站时基本相似,拔海差异不大,能够代表现址所代表区域的天气气候特征;(2)新址月(年... 对比分析2013年勐海站新址和现址周边环境条件及观测资料的同时进行新址对现址近20年资料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1)新址地形、地貌、土壤、植被与现址初建站时基本相似,拔海差异不大,能够代表现址所代表区域的天气气候特征;(2)新址月(年)的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均表现出一致稳定性,不过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及10~11月最高气温明显偏低;(3)新址年降水量整体相对较稳定,但多数月份降水量偏多,少数月份正常到偏少;(4)新址月(年)的风向一致性差异巨大;(5)显著性检验表明新址资料总体差异不显著,仅3月和10月降水量及10月平均气温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分析 勐海站 显著性检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