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内血肿软通道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在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安源 岩亮 +3 位作者 王宏江 蒋亚明 李明 苏洪亮 《云南医药》 CAS 2009年第4期468-469,共2页
脑出血,尤其是50ml以上的脑出血,死亡率、致残率极高。单纯内科传统治疗效果差,而开颅手术清除m肿则创伤大、费用高,且疗效并不十分理想。同时我们在陈氏碎吸术、贾氏射流术的基础上,对颅内血肿疾病分型施治的方案,引进总结“微... 脑出血,尤其是50ml以上的脑出血,死亡率、致残率极高。单纯内科传统治疗效果差,而开颅手术清除m肿则创伤大、费用高,且疗效并不十分理想。同时我们在陈氏碎吸术、贾氏射流术的基础上,对颅内血肿疾病分型施治的方案,引进总结“微创介入颅内血肿清除技术”。并于2006年12月。2008年12月应用软通道微创介入技术治疗颅内血肿2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肿 微创介入 软通道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神经功能与红细胞免疫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范寿成 苏洪亮 +2 位作者 陶汝通 杨航 蒲军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62-65,共4页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神经功能与红细胞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于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采用40名同龄健康者为对照组,然后将观察组术前及术后1 d、3 d...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神经功能与红细胞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于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采用40名同龄健康者为对照组,然后将观察组术前及术后1 d、3 d、5 d、7 d、10 d及14 d和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相关指标与红细胞免疫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前及术后1 d、3 d、5 d、7 d、10 d及14 d神经功能相关血清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及术后1 d、3 d、5 d、7 d、10 d的红细胞免疫指标均差于对照组(P<0.05),术后5 d及7 d的红细胞免疫指标差于术前、术后1 d、3 d、10 d及14 d,P<0.05.比较指标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神经功能与红细胞免疫指标的变化较大,应给予此类患者上述指标以充分的监测及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围术期 神经功能 红细胞免疫指标
下载PDF
视神经管减压术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范寿成 李安源 +1 位作者 王宏江 蔡发儒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5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视神经管减压术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60例视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视神经管减压术和非手术治疗,随访3~6个月,观察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结果视神经损伤视力下降轻到中... 目的探讨视神经管减压术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60例视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视神经管减压术和非手术治疗,随访3~6个月,观察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结果视神经损伤视力下降轻到中度组,手术治疗的患者视力恢复与非手术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视力下降严重组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视力恢复总有效率分别为85.7%和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昏迷患者伴视神经损伤组,手术治疗患者视力保存明显好于非手术治疗。结论尽早行视神经管减压术清除骨片和血肿对视神经的压迫,剪开视神经鞘膜和总腱环给受损的视神经纤维释放足够的空间,对视神经功能的恢复起到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管损伤 视神经管减压术 疗效
下载PDF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3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安源 马志强 +3 位作者 王震 岩亮 蒋亚明 杨阳 《华夏医学》 CAS 2009年第1期169-171,共3页
关键词 第三脑室 胼胝体 深部脑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额颞顶部颅骨缺损修补术中颞肌的处理 被引量:8
5
作者 范寿成 王宏江 +1 位作者 蔡发儒 陶如通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172-173,共2页
目的探讨额颞顶部颅骨缺损修补术中颞肌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额颞顶部颅骨缺损病例,随机分为颞肌下组及颞肌外组,观察两组术中、术后早期及术后晚期的各种情况,探讨颅骨缺损修补术中颞肌的最佳处理方法。结果颞肌下组术中风... 目的探讨额颞顶部颅骨缺损修补术中颞肌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额颞顶部颅骨缺损病例,随机分为颞肌下组及颞肌外组,观察两组术中、术后早期及术后晚期的各种情况,探讨颅骨缺损修补术中颞肌的最佳处理方法。结果颞肌下组术中风险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多于颞肌外组,而术后晚期并发症少于颞肌外组。结论两种处理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并发症的发生率与颞肌的厚薄程度有密切关系,应该根据颞肌厚薄程度来决定处理方法,建议颞肌厚病例采用颞肌下处理,而颞肌薄弱的病例采用颞肌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修补 颞肌 钛网
下载PDF
瑞芬太尼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代谢改善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范寿成 王宏江 陈小军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123-125,134,共4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代谢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9月期间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比较2组入选对象麻醉前的各项氧代...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代谢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9月期间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比较2组入选对象麻醉前的各项氧代谢指标,数据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比较2组入选对象麻醉后10 min的氧代谢指标水平,治疗组的CERO2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Cjv O2和Da-jv O2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比较2组入选对象麻醉前的各项血动力指标,数据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比较2组入选对象麻醉后10 min的血动力指标水平,治疗组的Qmean和Wv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DR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麻醉的实践过程中,采用瑞芬太尼的临床整体效果较好,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代谢改善作用明显,是临床实践过程中理想选择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重型颅脑损伤 脑氧代谢改善
下载PDF
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明 余化霖 白鹏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116-120,共5页
目的总结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二科2008年10月至2014年12月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治疗82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Hunt-Hess病情分级,0级11例,Ⅰ级7例,Ⅱ... 目的总结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二科2008年10月至2014年12月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治疗82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Hunt-Hess病情分级,0级11例,Ⅰ级7例,Ⅱ级30例,Ⅲ级25例,Ⅳ8例,Ⅴ级1例;SAH患者早期(≤3 d)手术21例,中期(4 d^2周)手术15例,延期(>2周)手术35例.患者出院时疗效按GOS分级标准进行预后评定.结果 82例患者共发现85个ACo AA并全部夹闭,同时切除动脉瘤3个,穿刺及切开清除血栓11个.术中15个(占17.6%)动脉瘤发生再破裂.术中临时阻断73例次,最短阻断时间2 min,最长达40min,平均9.26 min.根据GOS评分,总预后良好率79.3%(65/82),轻残率12.2%(10/82),重残率3.7%(3/82),植物生存率0%,病死率4.9%(4/82);其中,早期、中期和延期手术预后良好率分别为85.7%、73.3%和82.3%;0级~Ⅴ级患者预后良好率分别为90.9%、85.6%、86.7%、84.0%、25.0%和0.0%.55例患者出院时或出院后3月内复查DSA或CTA均证明瘤蒂夹闭或动脉瘤消失,50例自术后随访4月至7 a,1例动脉瘤复发.失访32例.结论熟练掌握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和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的显微解剖是获得良好手术疗效的关键.翼点入路可以满足不同瘤体指向、位置、大小前交通动脉瘤的夹闭且夹闭瘤颈可靠,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易行、有效、可靠的方法,值得推广.在具备手术条件下,前交通动脉瘤无论病情分级高低应积极争取早期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瘤 翼点入路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胶原海绵人工硬脑膜在143例颅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安源 岩亮 +2 位作者 范寿成 蒋亚明 王宏江 《云南医药》 CAS 2012年第4期371-372,共2页
近年来,在临床上已开展术中使用胶原海绵作为人工硬脑膜用于修补或贴附颅内或椎管内硬膜(脊)膜缺损。本组统计分析了西双版纳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9年1月~2011年7月期间住院患者143例,
关键词 人工硬脑膜 胶原海绵 修补
下载PDF
幕上外伤性硬脑膜外中等量血肿不同时期微创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范寿成 李安源 +1 位作者 王宏江 蔡发儒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6年第6期378-379,共2页
目的观察幕上外伤性硬脑膜外中等量血肿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2007年1月至2013年11月穿刺引流术治疗幕上外伤性硬脑膜外中等量血肿69例,早期(3 d内)手术35例,中期(4 d^1周)手术34例。结果中期手术组再出血率和血肿残留率分别为2.9%... 目的观察幕上外伤性硬脑膜外中等量血肿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2007年1月至2013年11月穿刺引流术治疗幕上外伤性硬脑膜外中等量血肿69例,早期(3 d内)手术35例,中期(4 d^1周)手术34例。结果中期手术组再出血率和血肿残留率分别为2.9%、5.9%,早期手术组分别为17.1%、28.6%;两组再出血率及血肿残留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幕上硬脑膜外中等量出血,如病情平稳,不必急着行手术治疗,可先控制再出血,到中期再行手术治疗,这会使手术风险下降,再出血发生率低,术后血肿残留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 穿刺引流术 手术时机 疗效
下载PDF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实施经外侧裂入路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明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讨研究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实施经外侧裂入路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进行经颞叶皮层入路手... 目的探讨研究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实施经外侧裂入路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进行经颞叶皮层入路手术,观察组则进行经外侧裂入路手术,然后将2组患者中不同出血量者的血肿清除率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指标、ADL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不同出血量者的血肿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血清神经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构成也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实施经外侧裂入路的临床效果较好,其对于血肿的清除及神经功能改善均有积极的改善作用,因此其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经外侧裂入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氯吡格雷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范寿成 王宏江 闫观茹 《云南医药》 CAS 2015年第6期636-639,共4页
临床研究表明:当人体脑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时,会出现脑部血流量减少和脑局部小动脉栓塞等症状,医学上称这种现象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
关键词 氯吡格雷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血清炎症细胞因子
下载PDF
新生儿骨膜下血肿机化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岩亮 王宏江 +1 位作者 宋晓斌 孙杰 《云南医药》 CAS 2008年第3期330-331,共2页
病例男婴,50d,以“父母发现头皮包块47d”为主诉入院。患者父母于47d前(出生后3d)发现患儿头颅左顶部有突出性包块,约5.0cm×5.5cm大小,当时触之较软,随后到当地医院就诊(具体药物不详),经治疗后包块无缩小,且逐渐变硬... 病例男婴,50d,以“父母发现头皮包块47d”为主诉入院。患者父母于47d前(出生后3d)发现患儿头颅左顶部有突出性包块,约5.0cm×5.5cm大小,当时触之较软,随后到当地医院就诊(具体药物不详),经治疗后包块无缩小,且逐渐变硬,CT报告:左顶部见一肿块影,边界钙化,颅骨未见破损;诊断头皮下包块,血肿机化可能。为求进一步诊治,入我院我科。患病以来,无嗜睡、发热、呕吐、抽搐,饮食(母乳)正常,睡眠佳,大小便正常。查体:患儿一般情况尚可,神志清楚,偶有哭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机化 骨膜下 新生儿 皮下包块 患者父母 医院就诊 CT报告 大小便
下载PDF
开颅术后并发脑梗死1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安源 岩亮 +3 位作者 王宏江 玉应香 唐晓波 邓凌云 《华夏医学》 CAS 2009年第2期267-268,共2页
目的:探讨开颅术后并发脑梗死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分析19例开颅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梗死发生于开颅术后24h至14d,表现为意识障碍加重,颅内高压症状,骨窗压力增高,偏瘫加重。结论:开颅术后可致脑血管损伤、蛛网膜下腔... 目的:探讨开颅术后并发脑梗死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分析19例开颅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梗死发生于开颅术后24h至14d,表现为意识障碍加重,颅内高压症状,骨窗压力增高,偏瘫加重。结论:开颅术后可致脑血管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术中操作不当、创伤性低血压、止血药物及脱水剂的使用不当导致循环障碍是引起脑梗死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颅术 脑梗死 血肿清除术 去大骨瓣减压术
下载PDF
小骨窗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脑出血疗效分析比较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宏江 《中外医疗》 2013年第11期78-79,共2页
目的研究探讨小骨窗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在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入住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1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 目的研究探讨小骨窗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在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入住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1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采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54例,采用常规手术方法治疗。结果术后3d,观察组患者中20例患者出现意识障碍,22例肺部感染和器官功能障碍,6例植物状态,4例死亡。对照组患者中出现38例意识障碍患者,34例肺部感染和器官功能障碍,10例植物状态,6例死亡。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微创手术能够较早的使患者恢复意识,并发症少,死亡率低,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 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微创手术 传统手术
下载PDF
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卒中患者两种功能改善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范寿成 闫观茹 《云南医药》 CAS 2015年第3期349-352,共4页
脑卒中是一组以脑缺血或脑出血损伤症状为主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根据统计全球每6秒钟就有一人因脑卒中而死亡,我国更是脑卒中的重灾区,脑卒中以及成为我国国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 脑卒中是一组以脑缺血或脑出血损伤症状为主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根据统计全球每6秒钟就有一人因脑卒中而死亡,我国更是脑卒中的重灾区,脑卒中以及成为我国国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我国现有存活的脑卒中患者700万人左右,其中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疾,可见脑卒中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如何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存活率、降低致残率已经成为社会性的课题。本研究以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醒脑静 依达拉奉 神经功能 肢体运动功能
下载PDF
经鼻蝶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脓肿13例临床分析
16
作者 李明 余化霖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573-1576,共4页
目的探讨垂体脓肿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3例垂体脓肿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及抗感染治疗的经验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结果男性6例,7例女性,年龄在22~59岁,主要症状为头痛,视力减退,垂体功能低下等。CT和MRI检查见鞍区或鞍区及鞍上病变,平... 目的探讨垂体脓肿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3例垂体脓肿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及抗感染治疗的经验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结果男性6例,7例女性,年龄在22~59岁,主要症状为头痛,视力减退,垂体功能低下等。CT和MRI检查见鞍区或鞍区及鞍上病变,平扫呈囊性改变,增强后呈均匀或不均匀环状强化;MRI弥散成像(DWI)呈高信号。13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垂体脓肿。1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1例术后并发垂体危象及脑室系统感染后死亡。10例患者随诊5个月至6年未见复发,2例失访。结论垂体脓肿经鼻蝶显微手术及合适的抗感染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脓肿 经鼻蝶手术 治疗
下载PDF
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55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宏江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6期135-135,共1页
目的分析对于脑出血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的具体临床效果情况。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和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全面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 目的分析对于脑出血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的具体临床效果情况。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和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全面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意识,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也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两组术后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可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生命健康质量及满意度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窗开颅手术 脑出血患者 临床疗效分析 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
下载PDF
应用亚低温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分析
18
作者 李安源 苏洪亮 +2 位作者 蒋亚明 李明 王宏江 《云南医药》 CAS 2009年第3期308-309,共2页
特重型颅脑损伤GCS3~5分是当今颅脑损伤治疗的重点和难点,死亡率很高,尤其是GCS3分颅脑损伤病人死亡率几乎100%。目前对于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主要以手术、脱水降颅压、抗生素防治感染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综合治... 特重型颅脑损伤GCS3~5分是当今颅脑损伤治疗的重点和难点,死亡率很高,尤其是GCS3分颅脑损伤病人死亡率几乎100%。目前对于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主要以手术、脱水降颅压、抗生素防治感染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综合治疗为主。我们医院自2002年引进珠海和佳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亚低温治疗组合系列,在常规综合的治疗基础上辅以亚低温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重型颅脑损伤 亚低温 预后
下载PDF
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桥小脑角区肿瘤40例手术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19
作者 王宏江 《云南医药》 CAS 2014年第2期151-152,共2页
桥小脑角三角区位于后颅窝的前外侧,集中了三叉神经、听神经、面神经以及岩静脉、小脑前上动脉等[1]。桥小脑角区任一部位肿瘤,都可能影响到以上各组织对患者产生严重影响,其临床表现为头痛、三叉神经痛、听力下降、面部瘫痪、共济失调... 桥小脑角三角区位于后颅窝的前外侧,集中了三叉神经、听神经、面神经以及岩静脉、小脑前上动脉等[1]。桥小脑角区任一部位肿瘤,都可能影响到以上各组织对患者产生严重影响,其临床表现为头痛、三叉神经痛、听力下降、面部瘫痪、共济失调、侧肢乏力等。由于其结构的复杂和重要性,手术难度相当大[2]。本研究对我院桥小脑角区肿瘤患者采取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临床效果良好,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下乙状窦 桥小脑角肿瘤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外伤性侧裂区域脑挫裂伤54例临床分析
20
作者 岩亮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9年第6期55-57,共3页
目的:总结临床治疗经验,认识外伤性侧裂区域脑挫裂伤患者的特殊性。方法:回顾分析54例外伤性外侧裂区域脑挫裂伤患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以及临床治疗。结果:手术治疗29例,死亡7例,有2例患者呈植物人状态生存。保守治疗25例,死亡4例。... 目的:总结临床治疗经验,认识外伤性侧裂区域脑挫裂伤患者的特殊性。方法:回顾分析54例外伤性外侧裂区域脑挫裂伤患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以及临床治疗。结果:手术治疗29例,死亡7例,有2例患者呈植物人状态生存。保守治疗25例,死亡4例。结论:外伤性侧裂区域脑挫裂伤患者病情发展较快,及时正确的处理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 外侧裂区域 脑挫裂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