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对北京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脑梗死患者相关因素的调查,探讨脑梗死危险因素,加强脑血管病的综合防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2011—06~2013—03确诊的脑梗死患者193例为脑梗死组,以同期在我中心体检的健康居民127例为对...目的通过对北京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脑梗死患者相关因素的调查,探讨脑梗死危险因素,加强脑血管病的综合防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2011—06~2013—03确诊的脑梗死患者193例为脑梗死组,以同期在我中心体检的健康居民127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史及临床资料。结果吸烟(OR6.675,95% CI 2.620~15.731)、高血压(OR3.225,95% CI 1.337—7.806)、合并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RS)(OR3.576,95% CI 1.639—9.681)、糖化血红蛋白(HbAlc)(OR2.092,95% CI 1.605—5.335)、C反应蛋白(CRP)(OR3.012,95% CI 1.156—4.220)、尿酸(UA)(OR2.197,95% CI 1.005—2.975)6个因素为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北京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脑梗死的发生与小区居民吸烟、合并高血压、合并IRS及HbAlc、CRP、UA等指标水平过高有关。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通过对北京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脑梗死患者相关因素的调查,探讨脑梗死危险因素,加强脑血管病的综合防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2011—06~2013—03确诊的脑梗死患者193例为脑梗死组,以同期在我中心体检的健康居民127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史及临床资料。结果吸烟(OR6.675,95% CI 2.620~15.731)、高血压(OR3.225,95% CI 1.337—7.806)、合并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RS)(OR3.576,95% CI 1.639—9.681)、糖化血红蛋白(HbAlc)(OR2.092,95% CI 1.605—5.335)、C反应蛋白(CRP)(OR3.012,95% CI 1.156—4.220)、尿酸(UA)(OR2.197,95% CI 1.005—2.975)6个因素为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北京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脑梗死的发生与小区居民吸烟、合并高血压、合并IRS及HbAlc、CRP、UA等指标水平过高有关。
文摘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服药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7月~2014年12月于西城区大栅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男性66例,女性54例,年龄33~82岁。所有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口服氨氯地平5 mg/d加缬沙坦80 mg/d;对照组(60例)口服氨氯地平5 mg/d,1/日,连续服用4个月。治疗前后测量血压并进行疗效评价。随访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4个月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数值为[(137.1±16.7)mmHg vs. (126.7±12.3)mmHg],[(93.5±10.5)mmHg vs. (80.4±9.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4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 vs. 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较单用氨氯地平可以更有效控制血压,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