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魂兮归来——张学良晚年遗物捐赠西安事变纪念馆
1
作者 王梅 《文博》 2007年第4期84-87,共4页
  1936年12月25日,张学良告别西安,登上飞机,亲送蒋介石回南京.从此,再没有回到西安.……
关键词 张学良 夏威夷 夫人 轮椅 美国 西安事变纪念馆 遗物 赵荔
下载PDF
浅析纪念馆在青少年教育中的重要性——以西安事变纪念馆为例
2
作者 时婷 《智库时代》 2020年第30期154-154,共1页
纪念馆的教育功能是博物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对青少年教育的多元化要求,纪念馆教育在青少年意识形成阶段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西安事变纪念馆开展教育活动的探索与思考和青少年群体特点,阐述纪念馆在青少年教育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纪念馆 青少年教育 重要性
下载PDF
纪念馆陈列研究价值与社会文化教育功能刍议——兼谈西安事变纪念馆陈列
3
作者 李敏 《中国博物馆》 2000年第3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纪念馆 陈列 研究价值 西安事变 社会主义化教育功能
下载PDF
革命类纪念馆发挥未成年人教育功能的实践研究——以西安事变纪念馆“探秘民国历史”活动为例
4
作者 管程程 《新丝路》 2023年第5期0115-0117,共3页
文章首先简述了博物馆具有特殊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其次,结合西安事变纪念馆开展教育工作的实际,明确开展未成年人教育的方向、重点、原则和思路;最后,以西安事变纪念馆“探秘民国历史”活动为例,提出拓新路、抓细节、创品牌,... 文章首先简述了博物馆具有特殊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其次,结合西安事变纪念馆开展教育工作的实际,明确开展未成年人教育的方向、重点、原则和思路;最后,以西安事变纪念馆“探秘民国历史”活动为例,提出拓新路、抓细节、创品牌,促进社会教育活动提质量、上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类纪念馆 西安事变纪念馆 未成年人 爱国主义教育
下载PDF
论纪念馆开展党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以西安事变纪念馆为例
5
作者 时婷 《新丝路》 2021年第9期0236-0237,共2页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的光辉历程,近日党中央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广大党员通过学习党史,传承党的优良传统,不忘初心、不懈奋斗。西安事变纪念馆是陕西省、西安市两级党史教育基地,依托“西安事变”这一...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的光辉历程,近日党中央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广大党员通过学习党史,传承党的优良传统,不忘初心、不懈奋斗。西安事变纪念馆是陕西省、西安市两级党史教育基地,依托“西安事变”这一重要历史事件,讲好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通过以西安事变纪念馆开展的教育活动为基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探讨纪念馆开展党史教育工作的方法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史 教育 方法与途径
下载PDF
西安事变纪念馆介绍
6
作者 白淑芳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1996年第4期202-204,共3页
西安事变纪念馆介绍白淑芳西安事变纪念馆位于西安市建国路甲字69号(原张学良公馆内),现对外开放的有张学良公馆、杨虎城将军纪念馆。张学良公馆建于1935年秋,原属西北通济公司。1935年9月,成立“西北剿匪总司令部”,... 西安事变纪念馆介绍白淑芳西安事变纪念馆位于西安市建国路甲字69号(原张学良公馆内),现对外开放的有张学良公馆、杨虎城将军纪念馆。张学良公馆建于1935年秋,原属西北通济公司。1935年9月,成立“西北剿匪总司令部”,蒋介石任命张学良为副总司令,代行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事变 纪念馆 杨虎城 蒋介石 周恩来 对外开放 西安市 “西安事变” 张学 和平解决
原文传递
红色文化与中国纪念馆的发展——以西安事变纪念馆为例
7
作者 邓普迎 《中国纪念馆研究》 2019年第1期27-31,共5页
红色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优秀文化,是指导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精神动力,是我党文化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纪念馆是依托近、现代革命史上重大事件和杰出人... 红色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优秀文化,是指导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精神动力,是我党文化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纪念馆是依托近、现代革命史上重大事件和杰出人物的故居、遗址、纪念建筑等而建立起来的纪念性博物馆,是向民众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对民众进行爱国主义和理性信念教育的重要场所。红色文化与纪念馆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文化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没有红色文化的发展,革命纪念馆就不可能繁荣发展。同时,作为保存、研究及宣传展示红色文化的重要基地的革命纪念馆,在促进红色文化的繁荣发展的过程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纪念馆 发展
原文传递
西安事变纪念馆
8
《党史文汇》 2008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西安事变纪念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建国路69号,是在“西安事变”主要旧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专题纪念馆。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之际正式对外开放。1997年6月被中宣部列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关键词 西安事变 纪念馆 爱国主义教育 对外开放 示范基地 西安市 陕西省 中宣部
原文传递
论中国共产党在西安事变中的舆论宣传策略
9
作者 郑凡 《西部学刊》 2023年第10期138-142,共5页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通过快速反应,争取在舆论方面的主动权。在具体的宣传工作中,中国共产党既旗帜鲜明地支持张、杨的爱国义举,也坚决反击了针对中共的不实谣言;既不将抗日与对蒋介石的个人问题混为一谈,也注重对国民党内部抗日力...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通过快速反应,争取在舆论方面的主动权。在具体的宣传工作中,中国共产党既旗帜鲜明地支持张、杨的爱国义举,也坚决反击了针对中共的不实谣言;既不将抗日与对蒋介石的个人问题混为一谈,也注重对国民党内部抗日力量的争取;既注重发动群众营造要求和平与抗日的氛围,也注意防止出现过激的言论。根据国内外局势和舆论的发展变化,采用灵活的宣传策略,在促进西安事变在抗日基础上和平解决的同时,也积极构建自身的话语权,树立了中国共产党良好的对外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事变 中国共产党 宣传 策略
下载PDF
新时期纪念类博物馆跨界合作路径浅析
10
作者 时婷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8期70-73,共4页
纪念类博物馆(以下称“纪念馆”)是博物馆序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保护革命文物、传承革命文化的使命与责任。新时代是知识的时代、信息的时代,也是互联互通的时代,如何打开大门、开放眼界地加强自身建设;如何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发... 纪念类博物馆(以下称“纪念馆”)是博物馆序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保护革命文物、传承革命文化的使命与责任。新时代是知识的时代、信息的时代,也是互联互通的时代,如何打开大门、开放眼界地加强自身建设;如何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发展顺应大众普遍需求,这些都成为纪念馆发展中需要思考的问题。文章将从纪念馆合作的成功范例中,探索跨界合作、新的融合发展思路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念类博物馆 跨界合作 路径
下载PDF
中共代表周恩来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中的贡献
11
作者 管程程 《改革与开放》 2011年第5X期182-183,共2页
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共代表周恩来身系民族安危,以他们机智、果敢的雄才大略,历尽艰辛,苦撑危局,在这里战斗了一百多天,促成了事变的和平解决和善后事宜的妥当处置,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关键词 西安事变 周恩来 和平解决 贡献
下载PDF
浅谈促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主要因素
12
作者 刘鑫桐 《时代人物》 2022年第1期0069-0071,共3页
西安事变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深刻影响,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结束了十年的内战,促成了第二次的国共合作,成为了中国由长期的内战走向全民抗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西安事变后的国内和平问题得以解决,是一场多方努力的胜利... 西安事变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深刻影响,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结束了十年的内战,促成了第二次的国共合作,成为了中国由长期的内战走向全民抗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西安事变后的国内和平问题得以解决,是一场多方努力的胜利。既有西安与南京核心人物之间的相互妥协、中共居中调停、国民党主和派与东北军核心组(东救会)成员之间的多方斡旋,又有二二事件对对峙态势的根本扭转等等。多方面相互作用,促成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 主要因素
下载PDF
近现代纪念馆对当代治国理政资政育人的现实意义探析
13
作者 时婷 《时代人物》 2021年第9期0056-0057,共2页
作为博物馆的重要分支,纪念馆所陈列展示的革命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纪念馆承担着让广大民众了解革命历史、弘扬革命文化、传承革命基因、坚定文化自信的重任,是大众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作为博物馆的重要分支,纪念馆所陈列展示的革命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纪念馆承担着让广大民众了解革命历史、弘扬革命文化、传承革命基因、坚定文化自信的重任,是大众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新时期,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已经转变成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民族文化的传承、文化自信的需求持续强烈。作为纪念馆,讲好革命故事、让历史说话、让历史背后所阐释出的精神内涵给予现代人以借鉴和警醒,是我们的使命与责任。本文通过对纪念馆教育功能的阐释和分析,探析纪念馆在当下如何做好为治国理政、资政育人的服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念馆 治国理政 资政育人 现实意义
下载PDF
抗战时期西安韩国光复军事略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梅 《文博》 2005年第3期12-18,共7页
韩国光复军是一支活跃在中国抗日战场上,与中国军民并肩抗日战斗的一支国际纵队,也是韩国临时政府领导下,以实现韩国独立复国为目的的一支韩民族武装力量.抗战时期,光复军隶属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国民政府的支持下,设立总司令部于西... 韩国光复军是一支活跃在中国抗日战场上,与中国军民并肩抗日战斗的一支国际纵队,也是韩国临时政府领导下,以实现韩国独立复国为目的的一支韩民族武装力量.抗战时期,光复军隶属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国民政府的支持下,设立总司令部于西安,派光复军驻扎陕西,出版抗日杂志<光复>,招募韩国青年,编练部队,与中国军队并肩抗日,为中国的抗战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光复军 临时政府 总司令部 抗战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西安 陕西
下载PDF
西安市文物数据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15
作者 谭银萍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第14期93-95,共3页
近年来,加强文物数字化展示利用、促进文物数据信息化发展、推进文物信息资源共享等工作越来越成为博物馆文物数字化发展的趋势和目标。西安市有着丰富的文物资源,也在逐步推进文物数据信息化建设工作。文章从西安市现有的文物数据、文... 近年来,加强文物数字化展示利用、促进文物数据信息化发展、推进文物信息资源共享等工作越来越成为博物馆文物数字化发展的趋势和目标。西安市有着丰富的文物资源,也在逐步推进文物数据信息化建设工作。文章从西安市现有的文物数据、文物数据信息化和文物数据对外公开共享现状进行分析,从文物数据资源管理、公众服务和大数据服务等角度对未来西安市文物数据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一些思考和畅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市 文物数据 信息化
下载PDF
西安市非文博系统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藏品现状及相关问题刍议 被引量:2
16
作者 崔钧平 谭银萍 《西部学刊》 2020年第17期155-157,共3页
面对西安市文博事业的蓬勃发展,传统的文物藏品观念对近现代文物藏品的保护与利用存在不适应性,有待进一步转变工作思路。图书档案系统和教育系统是西安市非文博系统国有单位文物收藏的主力军,各种类型的纸质纤维类藏品是文物保护工作... 面对西安市文博事业的蓬勃发展,传统的文物藏品观念对近现代文物藏品的保护与利用存在不适应性,有待进一步转变工作思路。图书档案系统和教育系统是西安市非文博系统国有单位文物收藏的主力军,各种类型的纸质纤维类藏品是文物保护工作的重点。行业博物馆的发展势头良好,新建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有待提升,教育系统的博物馆需加强公共服务意识和展陈方式,宗教单位则是西安市今后文物保护工作不容忽视的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文博系统 国有文物收藏单位 藏品现状
下载PDF
反思抗战初期的民族精神与悲剧——记“九·一八”事变和两次“松沪抗战”
17
作者 李敏 《文博》 2005年第3期28-32,共5页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的爆发把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与精神大写定格在民族大义这一历史天平上.与之息息相关的前后历史背景则是推动历史高潮迭起的动因,忽略了历史链条的衔接,孤立地阐述任何个别历史事件,都无法提炼其中令...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的爆发把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与精神大写定格在民族大义这一历史天平上.与之息息相关的前后历史背景则是推动历史高潮迭起的动因,忽略了历史链条的衔接,孤立地阐述任何个别历史事件,都无法提炼其中令人信服的历史价值用以警示后人.藉今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本文就西安事变60周年陈列大纲的研究设计,反思"九·一八"事变和两次"淞沪抗战"的民族爱国精神与历史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营 十九路军 日军 淞沪抗战 日本关东军 现代史 西安事变 国民政府 悲剧
下载PDF
浅谈西安市国有可移动文物保护的现状——以西安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为例
18
作者 谭银萍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第16期208-210,213,共4页
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中,陕西省以3009455件/套,7748750件文物位列全国第二位,是当之无愧的文物大省。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文物数量2216169件/套,5273235件,位居陕西之首。本文结合西安市普查数据对辖区的文物保护现状进行了... 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中,陕西省以3009455件/套,7748750件文物位列全国第二位,是当之无愧的文物大省。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文物数量2216169件/套,5273235件,位居陕西之首。本文结合西安市普查数据对辖区的文物保护现状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文物保护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市 可移动文物 普查 文物保护
下载PDF
张学良从九一八事变起的抗日思想转变
19
作者 糜斌茹 《时代人物》 2020年第29期0037-0038,共2页
张学良将军是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危机,民族斗争空前激烈的历史时代所出现的一位杰出伟大的民族英雄。然而,九一八事变却让张学良背上了不抵抗将军的罪名。时隔5年,张学良毅然和杨虎城一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 张学良将军是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危机,民族斗争空前激烈的历史时代所出现的一位杰出伟大的民族英雄。然而,九一八事变却让张学良背上了不抵抗将军的罪名。时隔5年,张学良毅然和杨虎城一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从而使他成为中华民族千古不朽的抗日英雄。笔者试图从张学良自身思想上的变化,浅析张学良将军从九一八事变起的抗日思想转变,从不抵抗将军到抗日英雄的思想转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学良 九一八事变 抗日
下载PDF
西安事变与中国抗日形势的转变
20
作者 管程程 《才智》 2011年第17期196-196,共1页
"西安事变"的爆发和得到和平解决,迫使蒋介石停止了国共两党之间长达十年的内战,开始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全民族团结一致抵御外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推动了挽救中华民族灭亡命运的抗日战争的爆发,持续了八年的抗日战... "西安事变"的爆发和得到和平解决,迫使蒋介石停止了国共两党之间长达十年的内战,开始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全民族团结一致抵御外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推动了挽救中华民族灭亡命运的抗日战争的爆发,持续了八年的抗日战争终以胜利结束,并以此为契机重获独立和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事变 抗日战争 转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