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个体化靶向机器人技术辅助斯坦福加速智能神经调节疗法精准治疗伴自杀观念的抑郁症患者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唐乃龙
陈怡环
+10 位作者
王洋涛
孙传铸
刘军昌
吴迪
孙良
闵妍
刘欢
李想
谭庆荣
齐顺
王化宁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23,共10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靶向机器人技术辅助斯坦福加速智能神经调节疗法(Stanford accelerated intelligent neuromodulation therapy,SAINT)对抑郁症自杀观念的疗效、安全性及可能的脑网络机制。方法本研究为小样本的开放标签研究,纳入了15例...
目的探讨个体化靶向机器人技术辅助斯坦福加速智能神经调节疗法(Stanford accelerated intelligent neuromodulation therapy,SAINT)对抑郁症自杀观念的疗效、安全性及可能的脑网络机制。方法本研究为小样本的开放标签研究,纳入了15例伴自杀观念的抑郁症患者,采用SAINT联合SNRIs治疗。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个性化定位每例患者左侧背外侧前额叶(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与膝下前扣带回(subgenu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sgACC)功能连接最负相关处为刺激靶点,在90%的静息运动阈值下每天进行10次间断性θ波刺激治疗(每次1800个脉冲,间隔50 min),连续治疗5 d(共计90000个脉冲)。分别在基线、治疗5 d后、治疗后第15天及治疗后第30天,采用贝克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eck Scale for Suicide Ideation-Chinese Version,BSI-CV)、HAMD17、蒙哥马利-艾森贝格抑郁评定量表(Montgomery-Asberg Depression Rating Scale,MADRS)评估对自杀观念、抑郁症状的疗效;利用REST软件采用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分析方法对比分析治疗前后各脑区脑网络功能连接度的变化,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或配对Wilcoxon检验对各时点量表得分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5 d后,BSI-CV得分显著下降(F=38.77,P<0.01),平均得分减少(11.8±1.2)分(95%CI=8.19~15.41),有效率为86.67%,治疗耐受性好,无显著认知功能方面副作用。(2)治疗后各随访时点MADRS评分均显著下降(F=306.97,P<0.01),治疗5 d后平均得分减少(22.5±1.1)分(95%CI=19.15~25.91),有效率93.33%;治疗后第15天、第30天的缓解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3.33%和100.00%,93.33%和100.00%。(3)基于影像学的脑网络分析显示,治疗前后sgACC与前额叶、颞叶及顶叶脑网络功能连接增强。结论个体化靶向机器人技术辅助SAINT存在快速、高效、安全地降低自杀观念和缓解抑郁症状的潜在优势,同时能改善受损脑网络的功能连接度,但仍需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自杀观念
神经导航
经颅磁刺激
原文传递
题名
个体化靶向机器人技术辅助斯坦福加速智能神经调节疗法精准治疗伴自杀观念的抑郁症患者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唐乃龙
陈怡环
王洋涛
孙传铸
刘军昌
吴迪
孙良
闵妍
刘欢
李想
谭庆荣
齐顺
王化宁
机构
空军军医
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心身科
陕西
脑
控
脑
科学
研究
中心
西安交通大学仿人智能研究中心脑科学实验室
出处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23,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74215,81630032)
空军军医大学临床研究项目(2021XB023)。
文摘
目的探讨个体化靶向机器人技术辅助斯坦福加速智能神经调节疗法(Stanford accelerated intelligent neuromodulation therapy,SAINT)对抑郁症自杀观念的疗效、安全性及可能的脑网络机制。方法本研究为小样本的开放标签研究,纳入了15例伴自杀观念的抑郁症患者,采用SAINT联合SNRIs治疗。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个性化定位每例患者左侧背外侧前额叶(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与膝下前扣带回(subgenu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sgACC)功能连接最负相关处为刺激靶点,在90%的静息运动阈值下每天进行10次间断性θ波刺激治疗(每次1800个脉冲,间隔50 min),连续治疗5 d(共计90000个脉冲)。分别在基线、治疗5 d后、治疗后第15天及治疗后第30天,采用贝克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eck Scale for Suicide Ideation-Chinese Version,BSI-CV)、HAMD17、蒙哥马利-艾森贝格抑郁评定量表(Montgomery-Asberg Depression Rating Scale,MADRS)评估对自杀观念、抑郁症状的疗效;利用REST软件采用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分析方法对比分析治疗前后各脑区脑网络功能连接度的变化,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或配对Wilcoxon检验对各时点量表得分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5 d后,BSI-CV得分显著下降(F=38.77,P<0.01),平均得分减少(11.8±1.2)分(95%CI=8.19~15.41),有效率为86.67%,治疗耐受性好,无显著认知功能方面副作用。(2)治疗后各随访时点MADRS评分均显著下降(F=306.97,P<0.01),治疗5 d后平均得分减少(22.5±1.1)分(95%CI=19.15~25.91),有效率93.33%;治疗后第15天、第30天的缓解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3.33%和100.00%,93.33%和100.00%。(3)基于影像学的脑网络分析显示,治疗前后sgACC与前额叶、颞叶及顶叶脑网络功能连接增强。结论个体化靶向机器人技术辅助SAINT存在快速、高效、安全地降低自杀观念和缓解抑郁症状的潜在优势,同时能改善受损脑网络的功能连接度,但仍需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进行验证。
关键词
抑郁症
自杀观念
神经导航
经颅磁刺激
Keywords
Depressive disorder
Suicidal ideation
Neuronavigation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分类号
R749.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个体化靶向机器人技术辅助斯坦福加速智能神经调节疗法精准治疗伴自杀观念的抑郁症患者的初步研究
唐乃龙
陈怡环
王洋涛
孙传铸
刘军昌
吴迪
孙良
闵妍
刘欢
李想
谭庆荣
齐顺
王化宁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9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