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毒灌肠液干预肝硬化家兔内毒素血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马羽萍 张殿增 +5 位作者 张新昀 刘莉 赵玲 彭杰 黄小正 郭雅玲 《陕西中医》 2012年第11期1558-1561,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解毒灌肠液对肝硬化家兔内毒素血症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制备家兔肝硬化模型,成模后以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40μg/kg)灌胃形成肝硬化内毒素血症模型。解毒灌肠液保留灌肠为治疗组,对照组...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解毒灌肠液对肝硬化家兔内毒素血症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制备家兔肝硬化模型,成模后以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40μg/kg)灌胃形成肝硬化内毒素血症模型。解毒灌肠液保留灌肠为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以生理盐水、乳果糖、头孢克肟进行保留灌肠,每组10只动物,观察解毒灌肠液对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家兔的肝功能、血氨、血清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结肠及肝组织病理的影响。结果:解毒灌肠液组家兔的肝功能、血氨、内毒素(Endotoxin,ET)、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由大黄、金银花、丹参等组成的解毒灌肠液对肝硬化家兔内毒素血症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保护肠道屏障作用,改善微循环,减少肠道内毒素的吸收,降低机体的内毒素水平,从而减少炎性因子的产生,阻断内毒素血症的生物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中医药疗法 内毒素血症 中医药疗法 动物 实验 家兔
下载PDF
miRNA及其靶位点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利英 徐纪茹 +1 位作者 宋土生 黄辰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91-1096,共6页
微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进化上保守、长度为21~23nt的非编码单链小RNA,参与个体发育、器官形成、细胞增殖、分化和细胞凋亡等生物学过程,并在其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miRNA及其靶位点的多态将引起不同类型的疾患... 微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进化上保守、长度为21~23nt的非编码单链小RNA,参与个体发育、器官形成、细胞增殖、分化和细胞凋亡等生物学过程,并在其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miRNA及其靶位点的多态将引起不同类型的疾患。文章主要从miRNA及其靶位点的多态类型,以及由多态性引起的相关疾病等方面来阐述miRNA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基因多态性 疾病
下载PDF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的建立及其发病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37
3
作者 王伟 刘利英 +5 位作者 王坤正 马树强 党晓谦 时志斌 柏传毅 赵小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4-547,共4页
目的建立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用改进的马血清加甲强龙的方法诱导制备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通过X线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坏死模型建立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造模后2、4、8周兔股骨头内过... 目的建立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用改进的马血清加甲强龙的方法诱导制备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通过X线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坏死模型建立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造模后2、4、8周兔股骨头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局部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双侧股骨头内骨质密度不均一,关节面模糊;骨小梁稀疏变细、断裂,骨小梁骨细胞空骨陷窝明显增多,脂肪细胞体积增大,数目增多,骨髓腔内造血组织明显减少。造模后2、4、8周时,模型组动物股骨头内PPAR-γ表达逐渐增强;BMP-2在2周时呈阳性染色,4、8周时转阴性。结论用改进的马血清加甲强龙的方法诱导制备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其病理变化及影像学改变符合临床典型的股骨头坏死的特征;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可能与PPAR-γ表达增强、BMP-2表达减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动物模型 免疫组织化学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 骨形态发生蛋白-2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赵俊杰 魏志超 +1 位作者 雷艳霞 张丹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7-208,共2页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清 骨代谢 生化指标 并发症 骨质疏松
下载PDF
急性分离Meynert核团神经元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朱淑娟 钱亦华 +4 位作者 韩学哲 史利利 黄辰 冯新正 王晓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11-813,共3页
目的建立急性分离Meynert核团神经元方法。方法切取活脑组织切片,经Protease酶解消化、孵育后,机械分离Meynert核团神经元。作形态学观察,通过单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电活动。结果分离出的Meynert核团神经元,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形态保持良好... 目的建立急性分离Meynert核团神经元方法。方法切取活脑组织切片,经Protease酶解消化、孵育后,机械分离Meynert核团神经元。作形态学观察,通过单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电活动。结果分离出的Meynert核团神经元,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形态保持良好,突起较完整。90%以上细胞可以记录出电活动。结论本方法可以获取活的Meynert核团单个神经元,用于单细胞膜片钳、激光共聚焦、流式细胞术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分离 神经元 单细胞膜片钳技术 MEYNERT核
下载PDF
孕酮对正常生育和不明原因不育男性精子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霍涌玮 王丽蓉 +3 位作者 田宏 许拥军 赵晓鸽 邱曙东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80-984,共5页
目的:比较正常生育男性和不明原因不育男性患者精子细胞内游离Ca2+浓度([Ca2+]i)对孕酮(P)的反应性。方法:选择10例不明原因不育男性患者和9例正常生育男性,用上游法分离活力良好的精子并于体外获能2 h,将获能后精子与8.85μmol/L钙荧... 目的:比较正常生育男性和不明原因不育男性患者精子细胞内游离Ca2+浓度([Ca2+]i)对孕酮(P)的反应性。方法:选择10例不明原因不育男性患者和9例正常生育男性,用上游法分离活力良好的精子并于体外获能2 h,将获能后精子与8.85μmol/L钙荧光探针Fluo-3/AM避光孵育40 min负载,将负载后的精子悬液与等量20%明胶混匀以制动精子,然后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动态观察单个精子头部的[Ca2+]i基础水平以及10μmol/L P刺激对[Ca2+]i的影响。结果:不育组获能2 h后精子的[Ca2+]i基础水平显著低于生育组(P<0.01)。生育组精子经10μmol/L P刺激后,产生快速而短暂的[Ca2+]i升高,[Ca2+]i峰值水平显著高于其基础水平(P<0.05);而不育组精子经P刺激后,[Ca2+]i仅有微弱增加,其峰值水平与基础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生育组由P激发的精子[Ca2+]i峰值水平以及[Ca2+]i升高幅度(峰值水平与基础水平之差)均显著高于不育组(P<0.01)。结论:不明原因不育男性患者精子[Ca2+]i对P的反应性降低,提示这些患者精子膜上负责Ca2+内流的非基因型孕激素受体可能存在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 男性不育 孕酮 钙离子 顶体反应
下载PDF
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核转录因子-kappa B的表达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立芹 于学文 +1 位作者 赵小鸽 赵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1-314,共4页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及活化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和同期妊娠的健康妇女绒毛组织中NF-κB p65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检测NF-κB p65的核区与胞浆区比值...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及活化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和同期妊娠的健康妇女绒毛组织中NF-κB p65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检测NF-κB p65的核区与胞浆区比值(FN/FC)以观察其活化情况。结果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合体滋养层细胞NF-κB表达强度低于正常早期妊娠妇女,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间质细胞NF-κB表达的FN/FC(0.7602)明显高于正常早期妊娠妇女(0.6977)(t=3.511,P<0.001)。结论NF-κB在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合体滋养细胞中的低表达以及其在间质细胞中的过度活化可能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自然流产 核转录因子-ΚB 免疫组织化学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滋养层
下载PDF
孕酮对正常生育和不明原因不育男性精子-仓鼠卵穿透试验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霍涌玮 邱曙东 +4 位作者 毛文军 赵晓鸽 葛玲 王丽蓉 曹瓒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8-170,共3页
目的 比较正常生育男性和不明原因男性不育症患者精子的受精能力及其对孕酮 (P)的反应性。方法 选择10例不明原因男性不育症患者和 10例正常生育男性 ,在上游后精子悬液中加入P 10 μmol·L -1,并体外获能 2h。采用超排卵法制备... 目的 比较正常生育男性和不明原因男性不育症患者精子的受精能力及其对孕酮 (P)的反应性。方法 选择10例不明原因男性不育症患者和 10例正常生育男性 ,在上游后精子悬液中加入P 10 μmol·L -1,并体外获能 2h。采用超排卵法制备仓鼠卵细胞 ,将精子与卵子体外受精 3h后观察卵子受精率 (FR)与受精指数 (FI)。结果 上游后精子与P孵育能显著提高生育组的FR(P <0 .0 1) ,但不能增加不育组的FR ;生育组FR显著高于不育组FR(P <0 .0 0 1)。P能显著提高生育组的FI (P <0 .0 1) ,但不能增加不育组的FI;生育组FI显著高于不育组FI (P <0 .0 1)。结论 P能增强正常生育男性精子的受精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酮 精子 仓鼠 卵穿透试验 不明原因男性不育症 受精能力
下载PDF
离体毛囊切片两种制作方法的比较及凋亡检测 被引量:1
9
作者 薛瑛 邢喆 +5 位作者 屠军波 赵小鸽 刘利锋 兰海龙 刘晓华 杨壮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8-100,104,共4页
目的对人头皮游离毛囊(HF)切片制作及凋亡检测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分别将石蜡切片法和冰冻切片法应用于游离毛囊;利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进行荧光染色与3,3′-二氨基联苯胺(DAB)染色,检测未经培养的游离毛囊及培养5 d的游离毛囊... 目的对人头皮游离毛囊(HF)切片制作及凋亡检测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分别将石蜡切片法和冰冻切片法应用于游离毛囊;利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进行荧光染色与3,3′-二氨基联苯胺(DAB)染色,检测未经培养的游离毛囊及培养5 d的游离毛囊的不同部位凋亡细胞情况。结果在对游离毛囊形态检测中,各组毛囊在外根鞘(ORS),毛球(HB)下部,真皮鞘(DS)及毛乳头(DP)中的凋亡细胞数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冰冻切片法应用于游离毛囊简单有效,TUNEL原位荧光结合DAB染色适合于检测毛囊细胞凋亡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 体外培养 凋亡
下载PDF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内PPARγ及BMP2的动态表达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伟 王坤正 +4 位作者 刘利英 马树强 党晓谦 时志斌 柏传毅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27-332,共6页
目的研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内局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和BMP2的基因表达及蛋白合成的动态变化。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共35只,雌雄各半,质量2.6-0.2k... 目的研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内局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和BMP2的基因表达及蛋白合成的动态变化。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共35只,雌雄各半,质量2.6-0.2kg,平均2.9kg。完全随机的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15只,模型组20只。用改进的马血清加甲基强的松龙的方法诱导制成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HE染色确定模型的成功建立,提取兔股骨头内总RNA及总蛋白进行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研究不同时段坏死股骨头内PPARγ及BMP2的基因表达、蛋白合成的动态变化特点。结果造模后2、4、8周时,模型组动物股骨头内PPARγ的基因表达、蛋白合成较对照组上调,其中PPARγ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正常组的1.2583、1.4329、2.0135倍,且随时间的推移PPARγ的基因表达、蛋白合成呈进行性上调趋势。模型组动物股骨头内BMP2的基因表达、蛋白合成较对照组下降,其中BMP2 mRNA的表达量在造模后2、4、8周分别为正常组的0.3264、0.1317、0.1253倍。BMP2蛋白合成量与病程的时间呈负相关。结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早期,股骨头内PPARγ过度表达,而BMP2的表达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过氧化物晰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原文传递
三个先天性长QT综合征家系的基因分型 被引量:3
11
作者 廉姜芳 崔长琮 +3 位作者 薛小临 黄辰 崔翰斌 张海柱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72-273,共2页
目的 对 3个先天性长 QT综合征 ( long QT syndrome,L QTS)家族成员进行基因诊断。方法 应用位于 H ERG和 SCN5 A基因内和邻近的短串联重复序列 ( shorttandem repeat,STR)位点确定染色体单体型 ,对 3个汉族 L QTS家系进行单体型连锁... 目的 对 3个先天性长 QT综合征 ( long QT syndrome,L QTS)家族成员进行基因诊断。方法 应用位于 H ERG和 SCN5 A基因内和邻近的短串联重复序列 ( shorttandem repeat,STR)位点确定染色体单体型 ,对 3个汉族 L QTS家系进行单体型连锁分析。结果 临床诊断患者 15例 (其中 3例死亡 ) ,疑似患者 11例。单体型连锁分析结果 :L QTS患者 14例 ,排除 2例假阳性患者和 7例疑似患者。家系 1的致病基因位于 SCN5 A,家系 2和家系 3的致病基因位于 H ERG。结论 单体型连锁分析能为 L QTS基因分型和症状前诊断提供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长QT综合征 基因分型 连锁分析 短串联重复序列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