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3岁行为问题儿童的气质特点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灵 何宏灵 +2 位作者 凤欣玲 邓永宁 王亚萍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9年第5期511-514,共4页
目的 探讨2-3岁儿童行为与气质特征之间的关系,为因材施教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次性横断面研究方法,应用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2-3岁小儿行为检查表》及《1-3岁儿童气质问卷》对西安市6所幼儿园的450名2-3岁儿童进行测查。对检出的... 目的 探讨2-3岁儿童行为与气质特征之间的关系,为因材施教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次性横断面研究方法,应用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2-3岁小儿行为检查表》及《1-3岁儿童气质问卷》对西安市6所幼儿园的450名2-3岁儿童进行测查。对检出的行为问题儿童与其中的正常儿童进行气质特点的对比分析。结果 行为问题组与正常对照组儿童的气质类型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15.809、0.917、8.957、16.146、3.826,均P〈0.01),行为问题组中麻烦型、中间近麻烦型和发动缓慢型气质类型比例增多,且在气质维度的比较中男童的活动水平、适应性、反应强度、心境维度得分高于正常对照组;女童的活动水平、趋避性、反应强度、心境、持久性、注意分散6个维度得分高于正常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333、-2.335、-3.278、-3.304、-2.353、-3.792,均P〈0.05)。结论 麻烦型、中间近麻烦型和发动缓慢型儿童发生行为问题的比例较其他气质类型高,因此应根据儿童的气质特征,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减少行为问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岁 儿童 行为问题 气质类型
下载PDF
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何宏灵 左玲 +1 位作者 张西萍 刘灵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0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目的 通过观察儿童入园后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变化,探讨教育方式对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方法 研究设计采用前瞻性实验观察法.选择西安市某幼儿园于2006年9月新入园的2~3岁儿童进行观察研究.社会适应能力采用"左启华修订的婴儿-初中... 目的 通过观察儿童入园后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变化,探讨教育方式对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方法 研究设计采用前瞻性实验观察法.选择西安市某幼儿园于2006年9月新入园的2~3岁儿童进行观察研究.社会适应能力采用"左启华修订的婴儿-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量表",分别于儿童入园和入园1年后对其进行评定.结果 ①集居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优于散居者(原始分分别为70.30±12.12和54.17±11.01,标准分分别为10.52±0.77和10.21±0.52;t分别为15.709、4.586,均P〈0.001);②入园1年后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在学龄前儿童中(标准分分别为10.22±0.53和10.56±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15,P〈0.001),而在幼儿中(标准分分别为10.19±0.51和10.33±0.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26,P〉0.05),说明学龄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速率高于幼儿;③全托、日托方式下(标准分基线调查分别为10.21±0.58、10.22±0.46,t=-0.038;终期调查分别为10.63±0.84、10.41±0.67,t=1.622)及男女儿童间(标准分基线调查分别为10.18±0.06、10.26±0.58,t=-0.892;终期调查分别为10.46±0.09、10.60±0.08,t=-1.028)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④集居方式与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相关(决定系数R^2=0.1734).结论 集居方式可促进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集居方式下1年内托幼形式、性别对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无影响.建议家长适时送幼儿入托,促进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适应能力 儿童 集居方式 散居方式 婴儿-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量表
下载PDF
国内泌尿类期刊出版信息及2009年论著载文量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何宏灵 原宝华 +1 位作者 刘海莉 段玛瑙 《医药论坛杂志》 2011年第20期199-206,共8页
通过对中国内地出版的《中国男科学》、《中华男科学》、《临床泌尿外科》、《中华泌尿外科》、《现代泌尿外科》、《国际泌尿系统》6种泌尿系统杂志的出版信息及2009年论著类载文量信息、参考文献引用量、近5年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进... 通过对中国内地出版的《中国男科学》、《中华男科学》、《临床泌尿外科》、《中华泌尿外科》、《现代泌尿外科》、《国际泌尿系统》6种泌尿系统杂志的出版信息及2009年论著类载文量信息、参考文献引用量、近5年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国内泌尿类期刊的影响力位于外科类期刊的居中水平,出版周期位于中频区刊,论文应用统计学方法>60%的期刊有中华男科、中国男科、中华泌外,参考文献引用较陈旧,参考文献中的外文资料引用较高(67.80%~76.88%),入选国内统计源期刊占83.33%(5/6),入选国外数据库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泌尿期刊 中国男科学 中华男科学 临床泌尿外科 中华泌尿外科 现代泌尿外科 国际泌尿系统 论著载文量
原文传递
蒙氏教育法对2~4岁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何宏灵 颜虹 +2 位作者 左玲 刘灵 张西萍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02-1005,共4页
目的通过蒙氏教育法和传统教育法模式下儿童智力发育状况的对比研究,评价蒙氏教育法对2~4岁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西安市某幼儿园于2006年9月新入园的2~3岁儿童进行观察研究。新生入园时随机分为蒙氏班和普通班。蒙氏组除接受... 目的通过蒙氏教育法和传统教育法模式下儿童智力发育状况的对比研究,评价蒙氏教育法对2~4岁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西安市某幼儿园于2006年9月新入园的2~3岁儿童进行观察研究。新生入园时随机分为蒙氏班和普通班。蒙氏组除接受常规传统教育内容外,每日参加2h的蒙氏教育活动。普通组仅接受常规传统教育。智力测试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编制"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分别于儿童入园时和1年后测定其智力发育。结果干预前蒙氏组和普通组儿童智力各能区发育水平和发育商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干预后蒙氏组和普通组儿童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发育,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干预后智力发育增长水平中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社交行为4个能区和发育商的增长值蒙氏组均高于普通组(P<0.05或0.01)。结论蒙氏教育法可较显著促进儿童的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和社交行为能力发育,从而有益于儿童的智力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 蒙氏教育 传统教育 儿童
原文传递
学龄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5
作者 何宏灵 凤欣玲 +5 位作者 代乃利 郑旬兰 张西萍 米颖 王琴茹 刘灵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0年第5期837-840,共4页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以便为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西安市东西南北4个郊区和城区的幼儿园各1所,每个幼儿园大、中、小班各抽取30%~50%班级的儿童进行问...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以便为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西安市东西南北4个郊区和城区的幼儿园各1所,每个幼儿园大、中、小班各抽取30%~50%班级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父母或主要照顾人匿名填写,内容包括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左启华修订的婴儿─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量表、3~7岁儿童气质量表3个部分。共发放问卷1100份,回收合格者936份,回收合格率85.09%。用SPSS15.0软件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进入影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回归方程的因素为:性别、第一次入托年龄、家庭类型、父亲职业、父母关系、照顾人文化程度、孩子与父母关系、管教方式、每日学习时间、气质类型、幼儿年龄。结论在养育幼儿过程中,家长在营造良好家庭环境的同时,要适时送幼儿入托,根据儿童性别、年龄、气质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寓教于乐,同时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这样才能有利于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适应能力 气质 家庭环境 学龄前儿童
原文传递
集居方式对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何宏灵 郑旬兰 +2 位作者 左玲 张西萍 刘灵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38-740,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幼儿入园1年前后及入园1年后全托、日托形式下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变化,探讨教育方式对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方法 设立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研究.①研究组:设计采用前瞻性实验观察法.选择西安市某幼儿园新人园(... 目的 通过观察幼儿入园1年前后及入园1年后全托、日托形式下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变化,探讨教育方式对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方法 设立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研究.①研究组:设计采用前瞻性实验观察法.选择西安市某幼儿园新人园(散居)的119名30~47月龄儿童进行观察研究.社会适应能力评定采用左启华修订的婴儿一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量表,分别于儿童入园时和入园1年后进行.②对照组:在研究组基线调查时随机选择该幼儿园入园1年的5个小班儿童(年龄30~46月龄,为对照Ⅰ组)和4个中班儿童(年龄42~59月龄,为对照Ⅱ组)进行同期调查.采用一次性横断面调查方法 完成社会适应能力问卷调查.结果 社会适应能力得分:散居儿童[(10.22±0.52)分]与其入园1年后[(10.52±0.77)分]及对照Ⅰ组(10.49±0.06)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t=4.586,3.485,均P<0.01);研究组终期[(10.52±0.77)分]与对照Ⅱ组[(10.40±0.67)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500,P>0.05);集居儿童全托[(10.34±0.68)分]与日托[(10.32±0.56)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182,P>0.05);集居儿童男[(10.42±0.73)分]女[(10.51±0.68)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18,P>0.05).结论 集居方式可促进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集居方式下托幼时间及形式、性别对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适应能力 儿童 集居方式 散居方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