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海绵状血管瘤超微结构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2
1
作者 孙晓力 李国威 +3 位作者 扬少毅 刘清峰 王志亮 李宗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2期3107-3110,共4页
目的:从肝海绵状血管瘤(CHL)超微结构探讨CHL组织起源,以及组织结构与临床特征关系.方法:对8例CHL切除标本进行电镜观察.1例按常规电镜样品制备,7例用弹力纤维特异染色的丹宁酸块染后,按常规电镜样品制备,经LKB-V超薄切片,用透射电镜H-6... 目的:从肝海绵状血管瘤(CHL)超微结构探讨CHL组织起源,以及组织结构与临床特征关系.方法:对8例CHL切除标本进行电镜观察.1例按常规电镜样品制备,7例用弹力纤维特异染色的丹宁酸块染后,按常规电镜样品制备,经LKB-V超薄切片,用透射电镜H-600,JEOL-100SX和扫描电镜KYKY-2000进行观察.结果:血窦腔由单层内皮细胞覆盖,血窦腔蜿蜒迂回,呈迷宫状结构组成.正常内皮细胞为扁平状,细胞器减少,有吞饮小泡和微丝,细胞间有紧密连接和桥粒连接.内皮细胞下有弹力纤维,中膜层可见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中、外膜层有丰富胶原纤维.此与微动脉结构相似.CHL内皮细胞多肿胀,核仁边移,突向血窦腔成柱状.随程度加重,粗面内质网囊泡样改变,直至内皮细胞由内膜层脱落,坏死.间质中大量胶原纤维增生,分割弹力纤维,并可由内皮细胞缺损处填充于血窦腔内,发生纤维化.瘤体中无正常肝细胞和肝窦结构.由于瘤内无肝小叶,所以瘤体无双重供血组织结构,CHL由动脉供血.蜿蜒迂回、迷宫样血窦腔,可以解释影像学特征(肝血管造影、CT增强).内皮细胞退行性变化和间质中胶原纤维大量增生,导致CHL纤维化,并自行萎缩.结论:CHL血窦腔结构类似微动脉,起源于肝脏微动脉血管畸形病变.CHL一般不需手术治疗,也不易自发破裂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海绵状血管瘤 超微结构 血供 破裂 纤维化
下载PDF
分级脾蒂离断术在巨脾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文彬 程传涛 +1 位作者 曹罡 蔡锋 《临床外科杂志》 2009年第4期236-237,共2页
目的分析脾蒂离断术在巨脾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分析比较2001年至2008年我院在巨脾切除术中分级脾蒂离断术(离断组)与传统脾切除术(传统组)的临床资料。结果离断组脾热、胰瘘、胃瘘的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低于传统组,出血量及手术... 目的分析脾蒂离断术在巨脾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分析比较2001年至2008年我院在巨脾切除术中分级脾蒂离断术(离断组)与传统脾切除术(传统组)的临床资料。结果离断组脾热、胰瘘、胃瘘的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低于传统组,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分级脾蒂离断术可降低巨脾切除术患者胰瘘、胃瘘发生率,减少术后住院时间,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脾蒂离断术 脾切除 门静脉高压 胰瘘
下载PDF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剥离术及组织、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国威 杨少毅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0年第3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剥离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CHL)手术方法及其相关组织学、解剖学基础。方法术中导管插至肝内Ⅱ级动脉,直接供血动脉造影;观察瘤体超微结构;肝叶切除,风干标本横切面观察及剥离新鲜标本观察瘤体㈦瘤床关系。临床治疗11例。结果... 目的探讨剥离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CHL)手术方法及其相关组织学、解剖学基础。方法术中导管插至肝内Ⅱ级动脉,直接供血动脉造影;观察瘤体超微结构;肝叶切除,风干标本横切面观察及剥离新鲜标本观察瘤体㈦瘤床关系。临床治疗11例。结果瘤前均有约1mm的供血小动脉,可供方便结扎。瘤体内无肝小叶结构,证实CHL无门静脉供血及形成胆管的组织学基础。手术标本证实瘤体与瘤床间除供血小动脉外无任何粘连。结论手术剥离瘤体安全性高,无需切除肝组织,术中无大出血,术后无胆漏发生。可适用于肝脏各叶内血管瘤。安全性远高于肝叶切除治疗CH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瘤 肝脏 组织学 解剖学 剥离术
原文传递
直肠癌Miles术会阴部敷料固定带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孟小芬 杨荔 逯云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第6期703-705,共3页
目的提高直肠癌Miles术后会阴部伤口包扎的舒适度,解决会阴部敷料易脱落问题。方法将60例直肠癌行Miles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使用新型固定带,对照组使用传统绷带“丁”字法包扎,对两组患者之间舒适度,包扎... 目的提高直肠癌Miles术后会阴部伤口包扎的舒适度,解决会阴部敷料易脱落问题。方法将60例直肠癌行Miles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使用新型固定带,对照组使用传统绷带“丁”字法包扎,对两组患者之间舒适度,包扎时间、换药次数、敷料脱落次数、引流时间、住院天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优舒适度18例占60%,对照组6例占20%,实验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01,P〈0.01)。实验组包扎时间,敷料脱落次数,换药次数分别为(76.67±16.45)s、(2.33±0.52)次、(1.67±1.03)次,对照组别为(290.67±41.05)S、(6.83±1.17)次、(6.33±1.13)次,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1.852,8.625,7.826;P〈0.01)。结论会阴部敷料固定带安全、实用,能妥善固定伤口敷料,减少换药次数,利于伤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MILES术 会阴部伤口 固定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