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病例讨论为中心 增强妇产科学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明 吴静 +1 位作者 薛翔 张磊 《西北医学教育》 2008年第2期366-367,共2页
随着妇产科学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妇产科学》教学的所有内容,寻找便捷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培养新时期的医学人才至关重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中,“病例讨论”这一灵活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极大的增强了学生... 随着妇产科学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妇产科学》教学的所有内容,寻找便捷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培养新时期的医学人才至关重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中,“病例讨论”这一灵活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更卓有成效地实现了师生间教学相长,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 教学互动 病例讨论
下载PDF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RF-7 mRNA水平与乙肝病毒慢性感染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婷 王香玲 纪玉强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IRF-7 mRNA水平与乙肝病毒(HBV)慢性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相对定量RT-PCR法分别检测4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轻度组、中度组以及重度组各15例)和30例正常对照的PBMCIRF-7 mRNA水平。结...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IRF-7 mRNA水平与乙肝病毒(HBV)慢性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相对定量RT-PCR法分别检测4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轻度组、中度组以及重度组各15例)和30例正常对照的PBMCIRF-7 mRNA水平。结果CHB患者PBMCIRF-7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IRF-7 mRNA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CHB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P<0.01)。结论CHB患者PBMCIRF-7 mRNA水平明显下降,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提示可能与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干扰素调节因子-7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2006年陕西省克山病病情现状与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杰 何新科 +6 位作者 朱建宏 陈平 徐刚要 吕晓亚 刘惠兰 邓建霞 郑来义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9-213,共5页
目的掌握陕西省克山病基本控制10年后病情消长态势和相关因素对克山病发生发展的影响,为今后克山病的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年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在陕西省克山病病区选取轻、中、重病区各2个县(区),每个县(区)再选取... 目的掌握陕西省克山病基本控制10年后病情消长态势和相关因素对克山病发生发展的影响,为今后克山病的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年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在陕西省克山病病区选取轻、中、重病区各2个县(区),每个县(区)再选取2个病区村作为调查点。对3岁以上全体居民进行临床体检和心电图描记.可疑心脏异常者进行X线胸部摄片和心脏超声检查;采集调查点居民主食粮样及克山病患者、病区对照人群发样和血样及非病区对照人群血样,检测含硒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①潜、慢型克山病总检出率为2.44%(139/5692)。②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为9.19%(523/5692)。③可疑患者X线胸片和心脏超声检查心脏扩大检出率分别为45.6%(72/158)和34.5%(59/171)。④居民食用粮(小麦、玉米)含硒量为(0.045±0.036)、(0.035±0.025)mg/kg;克山病患者和病区对照人群发硒分别为(0.376±0.091)、(0.384±0.077)mg/kg,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77,P〉0.05);克山病患者及病区、非病区对照人群血硒分别为(0.071±0.017)、(0.077±0.017)、(0.090±0.016)m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5,P〈0.05),克山病患者低于病区对照人群(P〈0.05),病区对照人群低于非病区对照人群(P〈0.01)。结论陕西省克山病病情依然处于基本控制后的平稳低发态势。病区内、外环境硒水平明显升高是病情继续得到控制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山病 流行病学调查 心电图描记术 X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