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延迟性瘫痪自由基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动态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刘碧波 刘淼 +3 位作者 张端端 王多宁 封怀安 问建民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5-268,共4页
目的:动态观察新西兰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延迟性瘫痪时脊髓组织超氧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2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和缺血再灌注26min组(IR组)。两组参照并改进Zivin方法建立... 目的:动态观察新西兰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延迟性瘫痪时脊髓组织超氧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2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和缺血再灌注26min组(IR组)。两组参照并改进Zivin方法建立兔脊髓腰骶段缺血再灌注延迟性瘫痪模型,比较两组不同动物不同时间点后肢运动功能及静脉血中丙二醛(MDA)、超氧歧化酶(SOD)活性。结果:对照组中MDA、SOD没有明显变化,动物均完全康复。IR组在再灌注缺血前、再灌注2h、8h、16h、24h中,SOD含量逐渐降低,至再灌注24h最低;再灌注72h、168h后SOD逐渐恢复到缺血再灌注前水平;MDA在再灌注缺血前、再灌注2h、8h、16h、24h中,含量逐渐增高,至再灌注24h达最高;再灌注72h、168h后MDA逐渐恢复至缺血再灌注前水平。SOD与MDA的含量变化明显负相关。IR组的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在再灌注2h、8h和16h与sham组无明显差异,至再灌注24h、72h和168h后明显低于对照组,出现延迟性瘫痪,平均发生时间为19.6h。结论: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延迟性瘫痪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病理生理学麻痹/病因学 再灌注损伤/并发症 超氧化物歧化 酶/分析 丙二醛/分析
下载PDF
应用Gould-Brostm术编织缝合外侧副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中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鹿军 张言 +1 位作者 张银刚 温晓东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6年第4期287-291,共5页
背景: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CLAI)是最常见的足踝部慢性运动损伤。临床上报道应用带线锚钉结合改良Gould-Brost(o|¨)m术解剖修复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治疗CLAI在短、中、长期均能取得满意效果,但在此基础上利用锚钉线对外侧副韧带... 背景: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CLAI)是最常见的足踝部慢性运动损伤。临床上报道应用带线锚钉结合改良Gould-Brost(o|¨)m术解剖修复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治疗CLAI在短、中、长期均能取得满意效果,但在此基础上利用锚钉线对外侧副韧带进修编织缝合临床上还未见报道。目的:探讨带线锚钉结合改良Gould-Brost(o|¨)m术编织缝合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治疗CLAI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5年4月,我科收治的符合本研究纳入和排除标准的19例(19足)CLAI患者的相关资料。患者年龄22-45岁,平均34.6岁;CLAI症状持续7-60个月,平均19.3个月。所有患者均接受带线锚钉结合Gould.Brost(o|¨)m术编织缝合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治疗。术后定期随访,记录踝关节活动度、距骨倾斜角及相关并发症,并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患者的距骨倾斜角、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正常行走时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Karlsson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18例获得随访,1例失访。随访时间13-30个月,平均21.7个月。至末次随访时,1例患者手术切口出现浅表感染,延迟愈合;另1例出现患足外侧皮肤麻木,经口服药物治疗于术后3个月症状消失。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踝关节外侧韧带再次断裂或不稳复发。末次随访时18例患者距骨倾斜角由术前8.72°±1.96°降低至4.44°±1.61°;AOFAS踝与后足评分由术前(48.56±14.20)分上升至(80.94±12.31)分;VAS评分由术前(6.72±1.18)分降低至(1.72±1.73)分:Karlsson评分由术前(39.17±12.04)分上升至(76.11±7.19)分;各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线锚钉结合Gould—Brost(o|¨)m术编织缝合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是治疗CLAI的安全、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韧带损伤 带线锚钉 Gould-Brostm术 疗效
下载PDF
钙剂及甲基睾丸酮对老龄雄性大鼠股骨计量形态学及骨矿的影响
3
作者 张银萍 张银刚 +3 位作者 王爽 张增铁 耿冬 郭雄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695-699,共5页
目的探讨钙剂、甲基睾丸酮对老龄雄性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效果及其发生机制,为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临床干预寻找理论依据。方法26只新生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老龄对照组、青年对照组、葡萄糖钙组(2.5mg/kg·d)... 目的探讨钙剂、甲基睾丸酮对老龄雄性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效果及其发生机制,为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临床干预寻找理论依据。方法26只新生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老龄对照组、青年对照组、葡萄糖钙组(2.5mg/kg·d)及甲基睾丸酮组(25mg/kg·d),同等条件下饲养,青年对照组饲养至6个月,其余3组饲养至22个月后,对其中两组开始分别连续给药92d。经处理后,取左侧股骨,用双光子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北航半自动彩色图像分析系统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测量骨小梁体积、骨小梁宽度、骨小梁间隔、骨皮质厚度;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及钼兰比色法检测各组大鼠骨钙、骨磷的浓度。结果22月龄雄性大鼠可作为自然衰老骨质疏松的实验模型;与老龄对照组比较,葡萄糖酸钙组和甲基睾丸酮组大鼠股骨密度、骨小梁体积、骨小梁宽度及皮质厚度增加(P<0.05),骨小梁间隙缩小(P<0.05),骨矿化水平提高(P<0.05)。结论补充钙剂和甲基睾丸酮可增加股骨密度及骨矿化水平,促进老龄雄性大鼠股骨形态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计量形态学 骨密度
下载PDF
氨酚羟考酮片用于骨科严重背痛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曙明 彭文学 +2 位作者 杜恒 尹战海 杨益民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972-1974,共3页
目的:评价氨酚羟考酮片(泰勒宁)对骨科严重背痛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采用对照试验,68例骨科严重背痛患者根据病情分为骨质疏松组(s组,n=33)与脊柱肿瘤组(z组,n=35),使用泰勒宁1~2粒,口服,tid,连续7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观察服药后疼... 目的:评价氨酚羟考酮片(泰勒宁)对骨科严重背痛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采用对照试验,68例骨科严重背痛患者根据病情分为骨质疏松组(s组,n=33)与脊柱肿瘤组(z组,n=35),使用泰勒宁1~2粒,口服,tid,连续7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观察服药后疼痛程度变化及缓解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用药7d后中度以上疼痛缓解率和完全缓解率,z组分别为94.2%和57.1%,s组分别为100%和66.7%。结论:氨酚羟考酮片对骨科严重背痛有良好的临床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痛 氨酚羟考酮片 脊柱肿瘤 骨质疏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