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外侧髁滑移截骨矫正固定性膝外翻畸形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潘文杰 贺艳 +2 位作者 黄袁迟 马建兵 肖琳 《实用骨科杂志》 2022年第5期401-405,共5页
目的探讨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股骨外侧髁滑移截骨矫正固定性膝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2017年5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5例17膝固定性外翻畸形并行初次TKA的... 目的探讨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股骨外侧髁滑移截骨矫正固定性膝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2017年5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5例17膝固定性外翻畸形并行初次TKA的患者资料,其中男5例5膝,女10例12膝;年龄59~76岁,平均69.5岁;体重64.5~89.0 kg,平均73.6 kg;身高156~178 cm,平均170.5 cm;骨关节炎13例15膝,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2膝;根据Krackow膝外翻分型标准均为Ⅱ型。置换术中采用股骨外侧髁滑移截骨恢复软组织平衡,矫正膝外翻畸形。所有患者假体选用后稳定型假体(posterior stabilized,PS)。评估术前术后影像学参数和临床结果。结果平均随访30.5个月(3~50个月)。髋膝踝角(hip knee ankle,HKA)从术前的(199.5±3.3)°矫正至术后(172.4±1.5)°,P<0.05;股骨机械轴与通髁线夹角(femoral transepicondylar angle,FTEA)明显改善,从术前的(80.3±1.7)°改善至术后(89.5±1.5)°,P<0.05。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merican knee society score,KSS)临床评分从术前的(33.2±6.5)分改善至术后(89.1±1.2)分,功能评分从术前的(41.9±7.5)分改善至术后(82.3±5.1)分,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从术前的(62.0±10.1)°增加至术后(115.0±1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复查影像学示假体位置均良好,截骨部位骨性愈合,无髌骨脱位,无明显内外侧不稳。结论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股骨外侧髁滑移截骨矫正固定性膝外翻畸形是安全、有效的,能够恢复下肢力线,平衡软组织,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翻 畸形 全膝关节置换 滑移截骨
下载PDF
血清皮质醇水平动态变化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相关性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塍林 惠曙国 +2 位作者 王曦 王建朋 支力强 《疑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1141-1145,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皮质醇水平动态变化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关节外科膝关节病区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21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深静脉血栓分... 目的分析血清皮质醇水平动态变化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关节外科膝关节病区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21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深静脉血栓分为血栓组(46例)和无血栓组(167例)。分别于手术后1、3、7 d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皮质醇水平和D-二聚体水平,采用Wells评分进行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分析血清皮质醇水平与D-二聚体、Wells评分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皮质醇预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价值。结果手术后1、3、7 d血栓组血清皮质醇、D-二聚体水平及Wells评分均高于无血栓组(手术后1 d:t/P=4.155/0.000、16.895/0.000、23.025/0.000;手术后3 d:t/P=8.456/0.000、32.736/0.000、20.257/0.000;手术后7 d:t/P=7.952/0.000、30.650/0.000、21.737/0.000)。手术后3 d血清皮质醇与D-二聚体、Wells评分呈正相关(r/P=0.761/0.000、0.787/0.000)。手术后3 d高水平血清皮质醇、D-二聚体及Wells评分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OR(95%CI)=1.508(1.181~1.927)、1.754(1.341~2.295)、1.735(1.303~2.310),P均=0.000]。手术后3 d血清皮质醇水平预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AUC为0.726,敏感度为0.717,特异度为0.731,约登指数为0.448。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明显增高,皮质醇水平与深静脉血栓发生有关,可作为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 皮质醇 应激反应
下载PDF
TKA术中螺钉附加骨水泥结合髓内延长杆修复胫骨平台骨缺损重建关节稳定性 被引量:3
3
作者 潘文杰 贺艳 +5 位作者 马建兵 肖琳 卿忠 王曦 姚舒馨 武淑芳 《实用骨科杂志》 2016年第10期881-884,共4页
目的探讨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采用支撑螺钉附加骨水泥结合髓内延长杆修复胫骨平台非包容性骨缺损重建关节稳定性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5月至2015年10月,对16例21膝胫骨平台非包容性骨缺损进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男4例5膝,女12... 目的探讨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采用支撑螺钉附加骨水泥结合髓内延长杆修复胫骨平台非包容性骨缺损重建关节稳定性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5月至2015年10月,对16例21膝胫骨平台非包容性骨缺损进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男4例5膝,女12例16膝;骨关节炎13例16膝,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4膝,大骨节病1例1膝;年龄65~76岁,平均70.5岁;体重68.5~92 kg,平均75.6 kg;身高155~180 cm,平均171.1 cm。膝关节活动度(69.8±9.8)°。术前美国膝关节协会(American knee society score,KSS)评分系统临床评分(31.9±8.8)分,功能评分(33.1±9.1)分。术中测量胫骨平台缺损平均深度19.8 mm,使用标准切模行胫骨平台截骨10.0 mm,截骨后残余骨缺损平均深度10.5 mm,清除骨缺损处硬化骨并于骨缺损处钻孔,拧入2~3枚支撑螺钉,加压填充骨水泥修复骨缺损,安装带延长杆的胫骨假体。结果随访26.5个月(3~36个月),术后下肢畸形改善,疼痛完全缓解,1个月后弃拐行走,日常生活均可自理;膝关节KSS临床评分(90.3±9.0)分,功能评分(91.4±8.3)分,较术前明显提高;活动度(115±8.8)°,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末次随访复查影像学示假体位置均良好,假体周围及骨水泥填充区未发现透亮带及感染征象,支撑螺钉未见松动和移位等并发症。结论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平台较大范围非包容性骨缺损,采用支撑螺钉附加骨水泥能修复骨缺损,恢复关节线水平,髓内延长杆能增加膝关节稳定性,膝关节功能良好,早期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 骨缺损 重建 骨水泥 延长杆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与单髁置换术治疗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1
4
作者 段虹昊 肖琳 +2 位作者 李辉 郭浩 马建兵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13期2463-2465,2511,共4页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与单髁置换术对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收集我院就诊的9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UKA组和TKA组,每组各47例。UKA组采用单髁置换术治疗,TKA组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并比较...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与单髁置换术对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收集我院就诊的9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UKA组和TKA组,每组各47例。UKA组采用单髁置换术治疗,TKA组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KS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KSS评分均升高,VAS评分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KA组相比,UKA组VAS评分水平较低,KSS评分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KA组相比,UKA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与全膝关节置换术相比,单髁置换术创伤小、出血量少,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单髁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