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44株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宏丽 闫抗抗 +2 位作者 李建英 刘永忠 刘安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85-287,共3页
目的:了解标本中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1~2012年临床分离的644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年来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分离菌株占临床细菌构成比呈上升趋势... 目的:了解标本中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1~2012年临床分离的644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年来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分离菌株占临床细菌构成比呈上升趋势,在痰标本的检出率最高(95.65%)。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最高(98.7%),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49.5%),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2.3%和53.3%。鲍曼不动杆菌对除复方新诺明和米诺环素外的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年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呈多重耐药。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和耐药性不断上升;提示应动态监测该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变迁,分析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提高疗效并减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曲松 鲍曼不动杆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下载PDF
53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晶晶 彭莉蓉 +2 位作者 王金萍 孙凯英 郭晓波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153-157,共5页
目的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西安市中心医院537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医院发生ADR的537例患者,对其基本情况、给药途径、药物品种、药品种类分布、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报告类型分布... 目的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西安市中心医院537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医院发生ADR的537例患者,对其基本情况、给药途径、药物品种、药品种类分布、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报告类型分布及转归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37例ADR报告中,男288例,女249例,其中ADR事件:0~20岁占16.39%(88/537),>20~40岁占27.37%(147/537),>40~60岁占34.26%(184/537),>60岁占21.97%(118/537);静脉滴注占64.25%(345/537),是诱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注射液占52.70%(283/537),是诱发ADR发生最多的剂型;抗感染药物导致的ADR事件发生率最高,占55.12%(296/537);ADR临床表现累及器官或系统最常见的为消化系统[37.62%(202/537)]、皮肤[22.35%(120/537)]及神经系统[21.42%(115/537)];537例ADR中,已知一般ADR占89.57%(481/537),新的一般的ADR占8.19%(44/537),已知严重的ADR占2.23%(12/537);全部患者经停药或根据症状治疗后,痊愈占24.39%(131/537),好转占48.42%(260/537),未好转占9.12%(49/537),不详占18.06%(97/537)。结论医院ADR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老龄群体、静脉滴注给药途径、抗感染药物等应为医院药物使用时重点监测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ADR)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合理用药
下载PDF
2006-2011年陕西省医疗机构抗抑郁药利用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彭莉蓉 杨世民 闫抗抗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3年第34期3172-3175,共4页
目的:了解陕西省医疗机构2006-2011年抗抑郁药的使用情况和患者的用药负担比。方法:利用医药经营企业提供的陕西省2006-2011年21种常用抗抑郁药的用量,计算药品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药品经济负担比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目的:了解陕西省医疗机构2006-2011年抗抑郁药的使用情况和患者的用药负担比。方法:利用医药经营企业提供的陕西省2006-2011年21种常用抗抑郁药的用量,计算药品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药品经济负担比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年度抗抑郁药销售金额、DDDs呈逐年上升趋势,DDDs年均增长率达12.84%;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DDDs始终列第1位,所占的比例最高达51.99%,成为一线抗抑郁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和其他类药的经济负担比过高,最高为62.38。结论: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为首选抗抑郁药,三环类药使用逐年减少,抑郁症患者承受着巨大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抑郁药 陕西省 药物利用分析
原文传递
外周血中ABCC3浓度与CYP2C19基因型对PCI术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晶晶 郭晓波 +1 位作者 谢娟 阮芙蓉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中ABCC3浓度与CYP2C19基因型对PCI术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效应的影响。方法:纳入在本院进行PCI手术的冠心病患者103例,术后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利用外周血提取DNA进行CYP2C19基因型分型,同时利用ELISA法测定外... 目的:探究外周血中ABCC3浓度与CYP2C19基因型对PCI术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效应的影响。方法:纳入在本院进行PCI手术的冠心病患者103例,术后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利用外周血提取DNA进行CYP2C19基因型分型,同时利用ELISA法测定外周血中ABCC3的水平,观察术后血小板聚集率及达标率。分析CYP2C19基因型与ABCC3水平的相关性,及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效应的影响。结果:本研究PCI术后患者CYP2C19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不同代谢型CYP2C19患者的ABCC3水平有较大差异,快代谢型患者的ABCC3水平较中、慢代谢型患者显著降低,且快代谢型患者的抗血小板效应(血小板聚集率及达标率)均优于中慢型代谢型患者。同时,发现ABCC3水平与血小板聚集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CYP2C19基因型与PCI治疗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临床疗效有关,且外周血ABCC3水平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相关性更优,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C3 氯吡格雷 CYP2C19 抗血小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